孩子教育和课外活动花费统计

孩子教育和课外活动花费(每家庭每年)

  • 小于2500元

    选票: 9 16.1%
  • 2500元到5000元

    选票: 7 12.5%
  • 5000元到7500元

    选票: 7 12.5%
  • 7500元到10000元

    选票: 3 5.4%
  • 10000元到15000元

    选票: 10 17.9%
  • 15000元到20000元

    选票: 7 12.5%
  • 20000元到30000元

    选票: 4 7.1%
  • 30000元到40000元

    选票: 3 5.4%
  • 40000元到50000元

    选票: 0 0.0%
  • 50000元到75000元

    选票: 0 0.0%
  • 75000元到100000元

    选票: 6 10.7%

  • 全部投票
    56
真实的例子,
1.  家住鹅岭华人的女孩, 游泳成绩进入national level, , CB 的IB录取了不去, 自己申请了美国的私立高中, 凭游泳和学业成绩申请了并拿到奖学金, 在高中一直游, 同时还是学生会主席, 成绩保持在93 分, 今年上了哈佛. 
2. Ashberry IB 的孩子, 女孩, 成绩97, 申请了美国3所大藤, 没被录取.

成绩当然重要 , 但个人社会活动能力, 组织能 , 社交能力更重要.大学里各种各样的活动, 俱乐部, 课题小组, 科研小组, 华裔的孩子们为什么不能是领头的, 只能是干活的? 只为他人做幏衣, 
职场里, 华人有多少是当头的, 这一点, 印度人比我们强
 
哥家娃倒是省钱了, 啥活动都不愿意参加, 就喜欢宅家里打游戏.

愁死哥了 ....
 
说句题外话,现在90分孩子申请大学,顶尖大学顶尖专业是不能保证的,要到93,95才可以说很大把握,主要还是看分数。现在的行情就是这样,而且行情还在看涨,和多年前申请大学的情况已经不同了
所以家长侧重什么,得权衡下
 
最后编辑:
哥家娃倒是省钱了, 啥活动都不愿意参加, 就喜欢宅家里打游戏.

愁死哥了 ....
这种华娃是我看到最多的:D消停的学数学吧:D
 
说句题外话,现在90分孩子申请大学,顶尖大学顶尖专业是不能保证的,要到93,95才可以说很大把握随便挑,主要还是看分数。现在的行情就是这样,而且行情还在看涨,和多年前申请大学的情况已经不同了
所以家长侧重什么,得权衡下
給想考美国藤校的家长提供一点信息参考。当年我儿子考美国的SAT,英语成绩是当年北美全部考生的top 9%,数学是top 6%。本来以为不错了。结果一打听,据说想进哈佛,耶鲁等藤校,这两项都得进入top 2% 才有希望。于是放弃了去美国的想法,最后进入多大的电子工程系。可见顶尖的要求是要达到多么高的水平。
 
说句题外话,现在90分孩子申请大学,顶尖大学顶尖专业是不能保证的,要到93,95才可以说很大把握随便挑,主要还是看分数。现在的行情就是这样,而且行情还在看涨,和多年前申请大学的情况已经不同了
所以家长侧重什么,得权衡下
这里的情况不知道啊,只举我经历过的。比如我们系统每年都会举办全系统的体育大会,租场地跑步比赛,跳远比赛、乒乓球比赛、游泳比赛什么的。开始的时候都是业余爱好者,半斤对八两的:D后来有的区县领导要出风头,招外聘职工刻意挑选有特长的,这下完了,游泳比赛人家一脱了衣服,紧身短裤一穿,好家伙,一个出发就超你半个池子:D还有乒乓球队下来的,那手就比正常人大:D,还有长跑的,根本没法比:D这些孩子在入职的时候因为特长管用了:D还有女孩特漂亮的,专门当礼仪队的:D领导们在台上那叫一个乐啊,多提气啊:D其中一个打网球的因为总陪他们领导打球,早早的就提副科长了:D
 
給想考美国藤校的家长提供一点信息参考。当年我儿子考美国的SAT,英语成绩是当年北美全部考生的top 9%,数学是top 6%。本来以为不错了。结果一打听,据说想进哈佛,耶鲁等藤校,这两项都得进入top 2% 才有希望。于是放弃了去美国的想法,最后进入多大的电子工程系。可见顶尖的要求是要达到多么高的水平。
我说的那还只是加拿大的情况,美国好大学我是没怎么去想也没怎么去了解。
 
学校的成绩真没P用。我只认竞赛成绩。以我儿子的同学为例,数学在COMC全国前几名的竟然得不到学校数学的SUBJECT AWARD。好多数学不错但竞赛差得远的反而得奖了。现在很多OTTAWA高中(CB,LISGAR,etc)的学生学习只为了好成绩,这是很危险的。我觉得平均90已经足够好了。有时间不如钻研自己擅长的东西。上大学后精于自己专业的人会如鱼得水,只是高中成绩好的可能要自杀了。
 
这里的情况不知道啊,只举我经历过的。比如我们系统每年都会举办全系统的体育大会,租场地跑步比赛,跳远比赛、乒乓球比赛、游泳比赛什么的。开始的时候都是业余爱好者,半斤对八两的:D后来有的区县领导要出风头,招外聘职工刻意挑选有特长的,这下完了,游泳比赛人家一脱了衣服,紧身短裤一穿,好家伙,一个出发就超你半个池子:D还有乒乓球队下来的,那手就比正常人大:D,还有长跑的,根本没法比:D这些孩子在入职的时候因为特长管用了:D还有女孩特漂亮的,专门当礼仪队的:D领导们在台上那叫一个乐啊,多提气啊:D其中一个打网球的因为总陪他们领导打球,早早的就提副科长了:D
我有点不明白,这个副科长,没啥吸引力嘛。我没听说几个人当过副科长。
 
你看,你也说要停了吧, 保功课最重要吧. 我们这个不但不要停, 现在看大学还在看哪个能让她继续练下去呢! 我家的是女娃, 但是很倔强. 所以请大家支招泼冷水啊. 其实如果没危险,我是不介意她继续练的.
要是我就不泼冷水,即使到了11年级,都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成绩90-93,说明娃牛!她这么大了自己也会知道主次轻重的。这种10%的孩子本身就很难得了,即使考大学好像用处不大,把眼光放长些,总有一天用的上。我还真没见过是金子就不发光的情况呢:D我搞过一段人事工作,我们招聘的时候根本不看你什么大学毕业的,除北大清华外,其他什么大学在我们眼里都一样,更没人看你分数,这么多简历没人仔细看你上过什么学,多少分。都是阅人无数的人,你往那一站一自我介绍,八九不离十就知道要不要你或者你适合干什么,很多有特色的孩子就是这么留下来的,至于今后谁发展的好,看自己。有特色的孩子吸引人的目光,机会也大。您家牛蛙就这一长项,包装好了秒杀97,98的:D
 
这里的情况不知道啊,只举我经历过的。比如我们系统每年都会举办全系统的体育大会,租场地跑步比赛,跳远比赛、乒乓球比赛、游泳比赛什么的。开始的时候都是业余爱好者,半斤对八两的:D后来有的区县领导要出风头,招外聘职工刻意挑选有特长的,这下完了,游泳比赛人家一脱了衣服,紧身短裤一穿,好家伙,一个出发就超你半个池子:D还有乒乓球队下来的,那手就比正常人大:D,还有长跑的,根本没法比:D这些孩子在入职的时候因为特长管用了:D还有女孩特漂亮的,专门当礼仪队的:D领导们在台上那叫一个乐啊,多提气啊:D其中一个打网球的因为总陪他们领导打球,早早的就提副科长了:D
在这也如此, 知道一个本地孩子, 法裔, 一直学花样滑冰, 上大学只申请有花样滑冰的学校, 上了卡尔顿, 毕业后去了多伦多. 职场新人, 但活动和社交能力很强.工作也突出,  偶然机会, 得知领导年轻是也是花样滑冰, , 还约着下班后一起滑, 年底部门评估,第一, 一路升牵,  , 现已是部门经理, ( 认识她老爸, 聊天聊到)
 
我有点不明白,这个副科长,没啥吸引力嘛。我没听说几个人当过副科长。
一个外聘职工身份,没有背景,当到区县的副科长相当不错了。工资差不多提高8000一个月,主要是序列也是进入干部序列了,就是进梯队了。当然您不加眼里,我觉得非常好了:D
 
所以文体这种活动, 不能眼光太短, 是一种能力. 受益一辈子. 
是的,文艺体育什么的不是为了拿入场券,是为了以后的发展。邻居二婶他侄儿打一种球非常好,没什么名次或者比赛成绩啊,但国内很多生意人,高管什么的都打。一个小屁孩的朋友圈净是些这样的大人,一回国,这个请那个请的倍受尊重:D,要是不擅长,谁没事理你个小屁孩啊:D孩子收到不少贵重礼物,有的不抽烟不喝酒啥也不缺,孩子就送一副孩子给画的画或者肖像,给乐的啊,没见过:D等他长大了,谁知道这些球友里面谁会帮助到他。圈子是大人介绍的,你自己交往多深还看自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