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11-23
- 消息
- 30,321
- 荣誉分数
- 7,459
- 声望点数
- 373
您好像很喜欢去解读别人的“暗示”,可惜很多情况下不太靠谱。完整的波峰波谷数据和总体趋势很重要。以大幅下降后的低点为基础计算的上升率可供参考,但实际意义不是很大。以简化了的数据为例,如果打疫苗前的高峰是每天死100人,打疫苗后下降到了每天死1人,过些日子又上升到每天死4人。如果注意力放在从死1人到死4人这段时间内,可以说死亡率上升了4倍,从而明说或暗示疫苗不行。但如果和前面的峰值(每天死100人)比较,每天死4人仍然表示死亡率下降了96%。如果将此归功于疫苗,则可以说疫苗非常有效。
另一例子则更为极端。如果打疫苗前的高峰是每天死100人,打疫苗后下降到了每天无死亡,过些日子又上升到每天死1人。如果注意力放在从死0人到死1人这段时间,可以说死亡率上升了无穷大倍,从而暗示可以否定疫苗。但如果和前面的峰值(每天死100人)比较,每天死1人仍然表示死亡率下降了99%。如果将此归功于疫苗,则可以说疫苗在控制死亡率上近乎完美。实际上,那个“死亡率上升了无穷大倍”的说法,除了博眼球和满足某些宣传需要外,没有什么用处。
现在疫苗接种,管控措施,开放程度,疫情数据都还在不断变化,下结论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