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的胸襟,格局和局限性

折腾这么一大圈,就是加了层许可证,等于是额外加了一道税。而且建立了权力寻租的腐败温床。
对,实际结果就是这样,又回到了中国市场化前的社会场景。

体制内的有权利的,在塔尖的,话语权更大。好中学,好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副校长的权利和利益空间将空前壮大。又要送大礼,找关系,批条子,才能把孩子送进好学校。这不是增加社会动乱和不满的源泉么?
 
徐小平我只见过一次, 感觉就是很明显的那种社会人、生意人

老俞虽然也精明, 但显得比较草根、忠厚, 所以亲和力更强
新东方还出了一个牛人罗永浩
 
对,实际结果就是这样,又回到了中国市场化前的社会场景。

体制内的有权利的,在塔尖的,话语权更大。好中学,好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副校长的权利和利益空间将空前壮大。又要送大礼,找关系,批条子,才能把孩子送进好学校。这不是增加社会动乱和不满的源泉么?
所以, 结合我之前说的。 就要人人各安其位才行。

你是个种地的, 就别想着去读北大;
你是个挑麦子的, 除非你爹被平反了, 否则,就别想着去做官。

好学校,那是给贵人的子弟准备的。 一般人也想着读书?想什么呢?先撒泡尿照照有没有这个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千千万万个在各自岗位上安心认命, 认认真真的螺丝钉。
 
对,实际结果就是这样,又回到了中国市场化前的社会场景。

体制内的有权利的,在塔尖的,话语权更大。好中学,好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副校长的权利和利益空间将空前壮大。又要送大礼,找关系,批条子,才能把孩子送进好学校。这不是增加社会动乱和不满的源泉么?
那毕竟是少数群体,中国市场足够大,少数群体还不能对所有人上升空间造成大影响。但是目前儿童教育,城市有钱人的孩子搞不输在起跑线,会对很多贫穷和农村儿童形成压缩。
像美国很多富人协会或者私校,你不可能控制他们,但是如果大部分人能够在一个起跑线,应该是可以接受的现实。
 
新东方还出了一个牛人罗永浩
他去新东方的时候我已经出国了

我对于他的了解仅限于脱口秀大会上, 罗拿自己欠下巨债还债的经历自嘲。我觉得他挺牛, 也很合新东方那种底色, 就是草根奋斗、从绝望寻找希望、不怨天不尤人、自嘲的段子手
 
最后编辑:
那毕竟是少数群体,中国市场足够大,少数群体还不能对所有人上升空间造成大影响。但是目前儿童教育,城市有钱人的孩子搞不输在起跑线,会对很多贫穷和农村儿童形成压缩。
像美国很多富人协会或者私校,你不可能控制他们,但是如果大部分人能够在一个起跑线,应该是可以接受的现实。
哈哈哈哈, 你以为灭了教培, 城市有钱人与农村穷人的孩子,就在同一个起跑线了?
 
那毕竟是少数群体,中国市场足够大,少数群体还不能对所有人上升空间造成大影响。但是目前儿童教育,城市有钱人的孩子搞不输在起跑线,会对很多贫穷和农村儿童形成压缩。
像美国很多富人协会或者私校,你不可能控制他们,但是如果大部分人能够在一个起跑线,应该是可以接受的现实。

你说的这些,在中国市场化很充分的时候是这样。这市场化最好的20年吧,从孩子上学来说,老百姓都知道4中,8中的特殊性,但是在市场化下,很多牛校不比4中,8中差,完全可以通过经济上的成功买进其他这些不需要啥特殊的中学学区,我以前举过一个烧饼老李的故事,在市场化下,任何行业都有赢家。这些赢家可以通过事业和经济上的成功,也能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进好学校,也取得成功。老百姓的怨言要少很多,“人家老李起早贪黑小生意做得好,赚了钱,也把孩子送进人大附中了,你咋不能呢,点背别怨政府。。。。。”在市场化下,其实也另有一个金子塔。但是整体来说民众是有选择权。由于在市场化过程中,成功的人太多,民众还很难把怨气撒向政府。

社会就是双塔结构。即使没路径去4中,8中,也有其他类似的办法去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师大附中。。。。

现在就不同了,,,,,,还没看出来么?? 依我看,老G这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哈哈哈哈, 你以为灭了教培, 城市有钱人与农村穷人的孩子,就在同一个起跑线了?
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如果跑1000米,别人先跑了500米,你天才也赶不上,但是别人先跑几十米,对于天才来说还是有机会超车的。
 
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如果跑1000米,别人先跑了500米,你天才也赶不上,但是别人先跑几十米,对于天才来说还是有机会超车的。
呵呵, 既然如此, 何必团灭教培呢? 应该补贴穷人,让穷孩子一起上教培才是。
至于教培的高额利润, 提高税率就行了。

有一个丑的, 就得集体毁容陪着她丑?

老习这种思路, 简直就是傻逼一个。
他的扶贫,就是让所有人一起穷, 穷到跟最穷的那个一样, 就扶贫成功了。
 
你说的这些,在中国市场化很充分的时候是这样。这市场化最好的20年吧,从孩子上学来说,老百姓都知道4中,8中的特殊性,但是在市场化下,很多牛校不比4中,8中差,完全可以通过经济上的成功买进其他这些不需要啥特殊的中学学区,我以前举过一个烧饼老李的故事,在市场化下,任何行业都有赢家。这些赢家可以通过事业和经济上的成功,也能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进好学校,也取得成功。老百姓的怨言要少很多,“人家老李起早贪黑小生意做得好,赚了钱,也把孩子送进人大附中了,你咋不能呢,点背别怨政府。。。。。”在市场化下,其实也另有一个金子塔。但是整体来说民众是有选择权。由于在市场化过程中,成功的人太多,民众还很难把怨气撒向政府。

社会就是双塔结构。即使没路径去4中,8中,也有其他类似的办法去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师大附中。。。。

现在就不同了,,,,,,还没看出来么?? 依我看,老G这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华人为什么在北美成功?都在好校区买房。很多穷人只能选择烂区,别说教育了,毒品枪支泛滥,连安全都不能保障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华人为什么在北美成功?都在好校区买房。很多穷人只能选择烂区,别说教育了,毒品枪支泛滥,连安全都不能保障

华人在北美教育方面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传承的儒家思想和勤劳努力的传统。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美加社会还是有制度上的对民权,公平,法律的尊重。

就咱村来说吧,IB, AP, EOM等等的入学有靠关系的么?有递条子的么? 没有!我关注了20多年。

加拿大的教育对平权,公平的尊重,是有目共睹。只要是公立的中小学,它的人员搭配,资金基本和学生人数挂钩。除非有一个特殊的PROGRAM, 比如IB, AP等等需要有额外资质的老师才能担任。加拿大在这些客观因素外(IB,AP的特殊投入)的学校好坏基本和教育局无关,完全是社区,家长等等另外影响形成。

知道卡西新高中吧,投资2000万加币。这投资基本和学生数量相关,即使在偏远的地区建学校,只要在省内的,都是统一的标准。这么多年没听说任何孩子入学公平性的任何游行和社会事件

对于极少数非常富裕的家庭,有私立学校可以去。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华人为什么在北美成功?都在好校区买房。很多穷人只能选择烂区,别说教育了,毒品枪支泛滥,连安全都不能保障
这一点我不同意,好区烂区都是人组成的,一个好区,如果没有法治保护,进些烂人整天胡作非为,好人待不下去,最终会变成烂区,全靠人的价值观引导。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华人为什么在北美成功?都在好校区买房。很多穷人只能选择烂区,别说教育了,毒品枪支泛滥,连安全都不能保障
你说的,这是资本主义人吃人的社会。只能比烂,而且注定了越来越烂。

中国是伟大领袖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只会越来越强,越来越蓬勃。只能向上提升,哪能集体下坠呢?

如果教培出现了不公平,那么,只会人人有教培可用,哪能团灭教培呢?
 
华人在北美教育方面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传承的儒家思想和勤劳努力的传统。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美加社会还是有制度上的对民权,公平,法律的尊重。

就咱村来说吧,IB, AP, EOM等等的入学有靠关系的么?有递条子的么? 没有!我关注了20多年。

加拿大的教育对平权,公平的尊重,是有目共睹。只要是公立的中小学,它的人员搭配,资金基本和学生人数挂钩。除非有一个特殊的PROGRAM, 比如IB, AP等等需要有额外资质的老师才能担任。加拿大在这些客观因素外(IB,AP的特殊投入)的学校好坏基本和教育局无关,完全是社区,家长等等另外影响形成。

知道卡西新高中吧,投资2000万加币。这投资基本和学生数量相关,即使在偏远的地区建学校,只要在省内的,都是统一的标准。这么多年没听说任何孩子入学公平性的任何游行和社会事件

对于极少数非常富裕的家庭,有私立学校可以去。
你这个跟我说的不矛盾,中国可能是有公权力问题,但是北美,特别是美国,虽然理论上普通人可以上IB, AP, EOM等等好学校,但是更多情况是很多穷人只能住在特别差的地区,根本没有选择。一个是公权力,一个是财富差别,Netflix上面那些烂校好老师教学生的故事。
前几年有如何提高美国学校基础教育质量调查,后来发现教育质量跟好校区有很大关联,跟老师和课堂学生多少没有大的联系。英国一个纪录片也是跟踪一些人几十年,后来发现阶级固化很明显。
 
这一点我不同意,好区烂区都是人组成的,一个好区,如果没有法治保护,进些烂人整天胡作非为,好人待不下去,最终会变成烂区,全靠人的价值观引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部分烂校的地方都是父母收入非常低的地区,谁会去引导? 孟母三迁,中国古代就是。
我刚来加拿大多伦多一起打工的哥们,图便宜在Jane St 租了一个公寓,结果高中每天儿子被一群黑人学生追打,他赶紧搬家了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