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的胸襟,格局和局限性

华人在北美教育方面的成功一方面是自己传承的儒家思想和勤劳努力的传统。另外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美加社会还是有制度上的对民权,公平,法律的尊重。

就咱村来说吧,IB, AP, EOM等等的入学有靠关系的么?有递条子的么? 没有!我关注了20多年。

加拿大的教育对平权,公平的尊重,是有目共睹。只要是公立的中小学,它的人员搭配,资金基本和学生人数挂钩。除非有一个特殊的PROGRAM, 比如IB, AP等等需要有额外资质的老师才能担任。加拿大在这些客观因素外(IB,AP的特殊投入)的学校好坏基本和教育局无关,完全是社区,家长等等另外影响形成。

知道卡西新高中吧,投资2000万加币。这投资基本和学生数量相关,即使在偏远的地区建学校,只要在省内的,都是统一的标准。这么多年没听说任何孩子入学公平性的任何游行和社会事件

对于极少数非常富裕的家庭,有私立学校可以去。
还有一个原因,第一代移民大都上过大学,经过高考筛选,整体智商较高,而且基因没流外人田,顺利传给了第二代,所以纷纷IB,AP。。。
 
你这个跟我说的不矛盾,中国可能是有公权力问题,但是北美,特别是美国,虽然理论上普通人可以上IB, AP, EOM等等好学校,但是更多情况是很多穷人只能住在特别差的地区,根本没有选择。一个是公权力,一个是财富差别,Netflix上面那些烂校好老师教学生的故事。
前几年有如何提高美国学校基础教育质量调查,后来发现教育质量跟好校区有很大关联,跟老师和课堂学生多少没有大的联系。英国一个纪录片也是跟踪一些人几十年,后来发现阶级固化很明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部分烂校的地方都是父母收入非常低的地区,谁会去引导? 孟母三迁,中国古代就是。
我刚来加拿大多伦多一起打工的哥们,图便宜在Jane St 租了一个公寓,结果高中每天儿子被一群黑人学生追打,他赶紧搬家了事。

社会总是有各种经济,社会,知识,社区等等的差异,任何社会都是这样,政府能做的就是在资金和师资尽量做到按学生人数分配。在有特殊的PROGRAM的情况下,采用考试等等,这样政府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

至于中小学所在区人员结构,收入,政府无法控制,只能自然形成和消化。但美国和加拿大没有户口,人是有自主移动搬迁选择永久住处的自由。只要家长有心,如果对目前所在区社区,学校,治安等等不满意,完全可以搬迁。从这样的地方搬去那些学区好的,自然居住条件会降低,比如在VANIER的能住SINGLE的,去卡北就只能住TOWNHOUSE, 如果实在买不起,就租。 如果家长能忍受居住面积的降低,总能想出办法的。

在中国我假如屈尊住进北京4中,8中的300米内的6平米小单间,能让孩子进4中,8中么?
 
社会总是有各种经济,社会,知识,社区等等的差异,任何社会都是这样,政府能做的就是在资金和师资尽量做到按学生人数分配。在有特殊的PROGRAM的情况下,采用考试等等,这样政府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情。

至于中小学所在区人员结构,收入,政府无法控制,只能自然形成和消化。但美国和加拿大没有户口,人是有自主移动搬迁选择永久住处的自由。只要家长有心,如果对目前所在区社区,学校,治安等等不满意,完全可以搬迁。从这样的地方搬去那些学区好的,自然居住条件会降低,比如在VANIER的能住SINGLE的,去卡北就只能住TOWNHOUSE, 如果实在买不起,就租。 如果家长能忍受居住面积的降低,总能想出办法的。

在中国我假如屈尊住进北京4中,8中的300米内的6平米小单间,能让孩子进4中,8中么?
你站着说话不腰痛,有多少穷人可以选择搬家?如果都选择,那么多穷人区怎么办呢?社会就是一个动态平衡,每多一个人选择搬家,就会继续推高搬家穷人的负担,富人区会更贵,穷人区会更便宜。 大部分穷人是没有选择,渥太华地区是非典型,贫富差别不大,你去看看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移民多的地方,或者美国大城市。

华人成功另一方面,也跟你说的有关,为孩子做出牺牲,搬家到好校区,都是大部分其他种族不是这样
 
最后编辑:
你站着说话不腰痛,有多少穷人可以选择搬家?如果都选择,那么多穷人区怎么办呢?社会就是一个动态平衡,每多一个人选择搬家,就会继续推高搬家穷人的负担,富人区会更贵,穷人区会更便宜。 大部分穷人是没有选择,渥太华地区是非典型,贫富差别不大,你去看看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移民多的地方,或者美国大城市。

华人成功另一方面,也跟你说的有关,为孩子做出牺牲,搬家到好校区,都是大部分其他种族不是这样

阶级“分层”是所有社会的现象,美加和中国都不例外。但客观说在阶级跨越上美加和西方国家的制度还真有可取之处。 阶级跨越最主要靠教育,美加的大学比如藤校,对于录取家庭贫困的家庭的学业优秀子弟,很多采用根据家庭收入,减免学费的做法。或贷款。从政策层面,更是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基本都不敢说i出类似“低端人口”这样的说法。

中国的金字塔型社会,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管理者方便,压力层层下传,把上面20%的人基本弄安定了,这TOP 的20%的,基本可以把中国主要的大型国家高科技,军事,经济,基建等等主导搞定。

剩下的80%的人呢? 假如有一天中国发生剧烈社会动荡,原因不会是外部的政治或军事压力(中国目前的实力基本也做到了和美苏的恐怖平衡), 而是内部的诸如教育,柴米油盐,农村,贫困地区,重大房产,物权,产权侵犯,个人自由等等的国内民生问题。老G当年起家,不是依靠的就是当年国民党政府治理下底层的80%的民众么?现在又在说“初心”。如果能自圆其说这“初心”,得多为这80%的人想想呀。看能否把资源更公平的分给原来被遗忘的80%。 现在航空航天有出色的成就,很多骨干和领军人物都是当年77-80年入学的,靠公平高考晋级的农村子弟。
 
最后编辑:
阶级“分层”是所有社会的现象,美加和中国都不例外。但客观说在阶级跨越上美加和西方国家的制度还真有可取之处。 阶级跨越最主要靠教育,美加的大学比如藤校,对于录取家庭贫困的家庭的学业优秀子弟,很多采用根据家庭收入,减免学费的做法。或贷款。从政策层面,更是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基本都不敢说i出类似“低端人口”这样的说法。

中国的金字塔型社会,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把上面20%的人基本弄安定了,这TOP 的20%的,基本可以把中国主要的大型国家高科技,军事,经济,基建等等主导搞定。

剩下的80%的人呢? 假如有一天中国发生剧烈社会动荡,原因不会是外部的政治或军事压力(中国目前的实力基本也做到了和美苏的恐怖平衡), 而是内部的诸如教育,柴米油盐,农村,贫困地区,重大房产,物权,产权侵犯,个人自由等等的国内民生问题。
现在讨论的这些跟你本来讨论的主题已经是逻辑上替换概念。

原来说的是取消课外教育是不是有好处,个人觉得课外教育是压在中国穷人头上的不平等,而你的观点是取消课外辅导会导致不公平,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扯淡。你不取消课外教育,一般人也不能去4、8中,还是公权力的地方。

个人觉得以前中国是公权力和贫富两座大山,取消课外辅导,可以部分解决贫富那座山,这个跟公权力无关,你办100个新东方也不能解决公权力问题。

公权力是另外一个问题,跟课外教育没有大关系,以后改革可能取消户口等等措施。
 
现在讨论的这些跟你本来讨论的主题已经是逻辑上替换概念。

原来说的是取消课外教育是不是有好处,个人觉得课外教育是压在中国穷人头上的不平等,而你的观点是取消课外辅导会导致不公平,我觉得这个观点是扯淡。你不取消课外教育,一般人也不能去4、8中,还是公权力的地方。

个人觉得以前中国是公权力和贫富两座大山,取消课外辅导,可以部分解决贫富那座山,这个跟公权力无关,你办100个新东方也不能解决公权力问题。

公权力是另外一个问题,跟课外教育没有大关系,以后改革可能取消户口等等措施。

教培其实和很多方面是捆绑的,比如学区房,经济自由权,发展权等等。都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侧面吧。2001-2020这20年,中国市场经济搞得如日中天,这并非说它的一个侧面教培,就能解决教育不平衡和某些特权问题。 市场经济有利有弊,有弊的一面大家都看得到,也是目前官方所讲,增加贫富差异。但这个有弊的一面完全可以通过经济手段纠正,这在西方用了都上百年了,效果还挺好,主要就是税收和立法。就像之前茶马说的,如果看到一个行业有暴利,完全可以通过税收,或竞价得到许可证等等公平的市场操作来弥补和纠正。立法层面上,就比如加密币挖矿行业,完全可以通过程序,对挖矿的能源来源,做区别对待,和税务特别税等等。。。。

但市场经济的好处太多了,就拿这个教育问题看,市场经济其实是掩盖了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体制内所拥有的特权,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体制内的可以去他们原来特权或等级结构框架下的教育资源,比如北京的4中,8中,,,走市场经济的,可以通过经济成功买学区房进其他牛校,双方其实是互相帮衬的,各有各的出路,没能进4中,8中的也基本不会太不满意或怨恨。这种双规制,不是最优,但有相当的合理和稳定的成分。

现在北京,上海开始取消学区房,有个重要的政策(正在实验),就是原来区域中有几所中学,牛校和几个普通中学。在这区域的学生“分配”进这混杂的几所中学,问题来了,比如这区域有牛校A附中,和其他几个中等或烂校,B,C,D,,,根据啥把人家孩子往A,B,C,D分呢?在这模式下,体制内的和A校校长,教导主任是否就拥有了无上的权利和利益空间??? 根本不需要涉及其他二三线,4,5线城市或农村,光是这京城区域内的A,B,C,D校怎么分,谁去哪里,光是北京的这一片区域家长就要互相恶斗。都要拿出浑身解数,送礼,找关系,,,是拼爹拼妈的吧,,,,能和谐么?

如果要搞初心,也可以,就像加拿大这样,在公立教育局范围内,资金,资源,师资按学生人数在一个省级管辖范围内平均分配。然后开放私立学校。对另外热别富裕的人也是一个出路。可以搞部分重点中学,就和美国纽约那个著名的理工高中那样,全市统考招生,程序完全合理公平,给了更多学业优秀的孩子但家境不富裕的家庭一个很好的公平上升空间。
 
最后编辑:
中国是社会主义
讲究的是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不可能出现你们说的这些情况。
 
刚看到新闻老俞要直播卖货了。说最近半个月到湖边去了5次。老俞,挺住啊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他去给农民做直播,这是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深扎根基,抵御寒冬,希望能成功,过五年再看吧!
 
新东方还出了一个牛人罗永浩
除了罗永浩,还有个李笑来。这俩发小,都是吉林的鲜族。

当年在新东方,上过李笑来的课。那时整个班都是年少无知的学生, 被这种社会人的鸡汤给灌的五迷三道的。我当时还想这么个大神, 逻辑,口才,对时事的分析能力,跟那些只会抖机灵卖成功学的讲师比简直鹤立鸡群,单单教英语真是可惜了。

若干年后李成了币圈大佬,国内比特币第一人,割起韭菜来毫不手软,还有套自圆其说的逻辑给自己即当又立,我毫不意外.
只是想起李那年的课堂上,一副高谈理想且道貌岸然的样子。
 
除了罗永浩,还有个李笑来。这俩发小,都是吉林的鲜族。

当年在新东方,上过李笑来的课。那时整个班都是年少无知的学生, 被这种社会人的鸡汤给灌的五迷三道的。我当时还想这么个大神, 逻辑,口才,对时事的分析能力,跟那些只会抖机灵卖成功学的讲师比简直鹤立鸡群,单单教英语真是可惜了。

若干年后李成了币圈大佬,国内比特币第一人,割起韭菜来毫不手软,还有套自圆其说的逻辑给自己即当又立,我毫不意外.
只是想起李那年的课堂上,一副高谈理想且道貌岸然的样子。
李我不知道,不过我对罗没有好感,觉得他就是大忽悠。
看看他的历史,什么流行做什么,教育,手机,网站,服务器,通讯工具,最近又带货,没有一个成功的,还天天吹牛谈情怀,坑了很多投资人。
 
李我不知道,不过我对罗没有好感,觉得他就是大忽悠。
看看他的历史,什么流行做什么,教育,手机,网站,服务器,通讯工具,最近又带货,没有一个成功的,还天天吹牛谈情怀,坑了很多投资人。

不谈好坏,其实都是人中龙凤,这些都是一辈子把我们几辈子的生活都活过了。
 
李我不知道,不过我对罗没有好感,觉得他就是大忽悠。
看看他的历史,什么流行做什么,教育,手机,网站,服务器,通讯工具,最近又带货,没有一个成功的,还天天吹牛谈情怀,坑了很多投资人。
我个人感觉啊,
罗永浩有点眼高手低,如果沿着演讲脱口秀的路子做下去,应该早成个腕儿了。可偏偏觉得自己是乔布斯,追求超出自己能力圈以外的事。行吧屡战屡败也算是不断挑战自己。讲情怀忽悠的也是资本家投资人的钱。不算啥污点。

比较之下,李笑来是个天才,广告营销出身,学习能力和行动力都超强,在很多领域都有积淀,写文章也很能蛊惑人心。可惜大才没用在正路,利用其在粉丝里的影响力,坑了很多区块链的小散。
 
李我不知道,不过我对罗没有好感,觉得他就是大忽悠。

不谈好坏,其实都是人中龙凤

不评论德, 只评论才, 我也觉得他们是人中龙凤。忽悠才能、对市场的敏感、冒险家精神, 也是很可贵的才能, 普通人没有。

另外, 能在新东方教英语, 光口才也不够, 同时也要有英语学习、英语应试的真本事。罗永浩好象只是高中学历, 他听说教英语能赚大钱, 就真跑新东方教出国英语, 这也不是一般人




其实很大程度上,新东方“语不惊人死不休”风格早就一脉相承,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徐小平,2017年年初就曾公开表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忽悠力: “我在新东方就是一个‘大忽悠’,我就想,有谁能把我给忽悠倒了,那他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要看他能不能以他的创业热情、创业故事打动我”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