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袭击下渥村大面积停电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rj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你读读日本, 日本没钱埋电线. 密度比人和西方城市都大. 全国是地震高危区域, 海啸高危区域.

他们主流使用水泥杆. 总之不会用木杆的.
别提日本了,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建的房子基本上在7-8地震中只晃悠不会倒,海啸除外。
 
旧有基础设施象电线杆—转地下埋线这类问题不好解决。
没事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你搞这个、一没政绩,二浪费钱。有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对基础设施人员一通抱怨,当紧急抢修恢复以后就把他们忘了,还是象LRT这样的工程才有前途。

我以前工作单位、工程师常建议做一些必须要做,但看不见的革新,但是我们的一个PM每次就会问,客户能看得见吗?我花了半天钱能印到海报上面吗?答案就是:不做。
你说到点子上了,民主政治就是选民政治,选民记性差,不到临选举,毛用没有。
 
所以有必要改造, 要投很多钱。

北京八十年代的时候, 各处楼房都搞抗震加固, 加装钢筋混凝土的外骨骼, 折腾好几年, 花老钱了。

后来建筑设计规范改了, 新楼必须抗震等级达标

地震带上盖的房子, 做结构设计的时候强度必须达到较高的抗震等级, 钢筋多造价高。不在地震带上的房子不要求达到那么高安全系数, 造价低
从engineering的角度讲, 就一个字: 钱。

抗震x级达到y%概率的, 要多花$z。自己掂量花不花得起、愿不愿意花那么大的钱、钱从哪来
 
从engineering的角度讲, 就一个字: 钱。

抗震x级达到y%概率的, 要多花$z。自己掂量花不花得起、愿不愿意花那么大的钱、钱从哪来
是这么回事
 
每埋一公里2佰到5佰万,还是几年以前的价。Ottawa约有6千公里。就是埋到地下也不能100%保证不断电。你们谁愿意出钱?
 
基建维持在地税里,几经交了。
 
电网问题和LRT问题还不是一个性质:
1、电网老旧, 钱还没花到位, 情有可原
2、LRT是大钱已经砸了, 还趴窝:crying:
 
每埋一公里2佰到5佰万,还是几年以前的价。Ottawa约有6千公里。就是埋到地下也不能100%保证不断电。你们谁愿意出钱?
一公里地铁造价多少钱?比这个对民生更有用么?
不保证100%安全,但是埋了入地的地区受这回的暴风影响小的多吧?
单出钱么? 广大地主的地税都交哪去了? 地税不就涵盖了基建费用么? 不然LRT沿线地主为啥地税就多交?
 
现在危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情况不同了。
这个好像正确,根本原因可能是加拿大很多地区本来就不适合居住,现代科技发达能源等等措施才能够居住
 
每次大停电,都要把电网数落一番。每次选举都要把电费作为武器攻击政敌一番。结果是,政客换了,没见电网更新,没见电费降。
 
听说完全恢复要到星期五。我女儿一家4口人,冰箱里的东西全变质。
 
难为你了,不认同加拿大的价值观,生活在这里也是很辛苦。
你代表加拿大价值观?还是言论自由不是加拿大价值观?做个顺民好像是你自己的三观之一吧,别加在加拿大头上,你还代表不了。
 
每次大停电,都要把电网数落一番。每次选举都要把电费作为武器攻击政敌一番。结果是,政客换了,没见电网更新,没见电费降。
可不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地税是市政府日常开销及一般的维修费用吧。埋电缆肯定不在日常的地税中。这是外加的费用。
我反对修LRT,但是LRT联邦及省政府也投了很多钱。埋电缆一年加税一千你们谁干?我是不会同意的。有那钱还不如买发电机。
 
地税是市政府日常开销及一般的维修费用吧。埋电缆肯定不在日常的地税中。这是外加的费用。
我反对修LRT,但是LRT联邦及省政府也投了很多钱。埋电缆一年加税一千你们谁干?我是不会同意的。有那钱还不如买发电机。
政府, 说气候变化

政府,收地税碳水这税那税。

政府有责任提供服务

政府有明智的,有愚蠢的

明智的维护的好。

我们不求埋地下。

我们就要求交的税能保证服务。

他们这帮狗日的,愿意用什么杆子,随便。

别出问题就好。

扯这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