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更鸟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8-06-08
- 消息
- 12,854
- 荣誉分数
- 5,096
- 声望点数
- 273
跟出租车工会一样据我所知,有个什么医生协会之类的组织,控制着医生的数量,不让增加,免得竞争太激烈,对医生收入造成下行的压力。
跟出租车工会一样据我所知,有个什么医生协会之类的组织,控制着医生的数量,不让增加,免得竞争太激烈,对医生收入造成下行的压力。
中国也没有义务救死扶伤啊,中国病人很多时候自己掏钱,问题是中国没有说医生门槛高,想当医生没那么难,医生人数相当多,加拿大美国把医生行业搞的得跟 rocket science一样,不过九九八十一道门槛不让你当,这边一堆病人,那边一堆想当医生的人,但是照样有病就不了医,做个检查手术排队排猴年别老是中国人思维以为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在北美医疗是一个产业,是一个生意,是修理人的一个行当,和修车修房没啥两样的
这种资源永远试不足的
Canada ranked 28 (out of 30 countries) for the number of doctors (2.8 per 1,000 people); 23 (out of 28) for the number of beds dedicated to physical care (2.2 per 1,000 people); 22 (out of 29) for the number of psychiatric beds available (0.38 per 1,000 people); 26 (out of 29) for the number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achines (10.3 MRIs per million people) and 27 (out of 30) for CT scanners (15 scanners per million people.)
这么落后的医疗系统不投资,居然天天有大钱支持乌克兰,支持亚洲搞基建,全世界接收难民,还有源源不断的移民,来那么多人,这个破烂的医疗系统怎么搞呀?
我记得有一次(10年前)医生给我开了MRI, 预约等候时间最少3个月,我等不及自己花钱去其他地方拍了。现在连等ultrasound 也接近一个月
眼科牙科不就是私人吗?已有人帮我回答了,类似工会的性质,很普遍的一个现象。
白左的思维有公性,零元购什么的,美加都一样。下次连选三届PP majority, 估计医疗行业会引进一些私人机构来加强一下竞争。但得民众自己多掏一些钱。
首先本贴跟中国医疗无关,只是讨论应该提高加拿大的医疗,如果从大众平均医疗来说,加拿大肯定比中国好很多,中国很多穷人基本享受不了医疗,或者说有价值的医疗。这种资源永远试不足的
相对充足后 就会有要多病人 甚至医生 把不必要的检查加进去 反正有资源 医疗机构就赚一分钱(从政府)
只能说比中国好多了 别说国内好多穷人做不上高级检查 我以前住北京 也不差这点钱 但大医院也都是挂不上号 多少外地人来排队看三甲医院
而且那时候多数人上班也不那么好请假 很多检查 就因为不想受请假的压力 就不去看了
加拿大这种对我很合适 不急的排着还能看上
在国内不急的我就就完全不看了。 当然国内也有人找关系,找黄牛什么的去看 不过也是因为我这种人放弃了 他们才挤得上
急诊也去过 外伤 很快护士就帮忙处理了 就还好
这正是我想说的,在国内排队那是因为想看专家,一般医生只要愿意都能看上,加拿大一般医生好多人都看不上,家庭医生多少人找不到,有个新家庭医生瞬间病人爆满首先本贴跟中国医疗无关,只是讨论应该提高加拿大的医疗,如果从大众平均医疗来说,加拿大肯定比中国好很多,中国很多穷人基本享受不了医疗,或者说有价值的医疗。
但是如果从中产享受的医疗来说,加拿大不一定比中国好。你说的北京医疗,那是因为中国人都信那个,有大病跑北京上海,而在加拿大谁生了大病,基本上家庭医生推荐,不管骡马的专科医生治疗,有谁像中国那样跑北京上海,自己花钱跑多伦多去治疗的?我们在加拿大有选择吗?
如果在中国不选择,不找牛逼医生,每个城市几乎每个医院都有CT,MRI,想做这些根本就不需要排队,谁要得了癌症,是等3-5个月的公费MRI,还是自己花钱当天就做?
就你所说的而论,她的肺癌是中医诊断的?手术是中医做的?每年只能招有数的学生,医生数目有限制,新移民一两年找不到家庭医生,而我的家庭医生,如果我不自己找,只当我消失了。
昨天去找中医师,她告诉我她一位病人去年的事,是在小区散步遇到的,以前这病人一直有毛病找她,那次见到说感觉病人瘦了好多,问有没有节食之类,说没有。
中医师就告诉她去做各种检查,乳腺,肠胃,肺部x光,做完家庭医生说一切正常,不用担心,但是中医师告诉病人,最好再查查,最后做了肺部CT, 发现肺部癌变,万幸早期没有扩散。
病人立刻联系做手术,要等到11月,病人等不及了,飞到上海先隔离后做了手术,回来后继续找中医师调理,身体状况好转了。
我不说中医西医哪个好,只说医生的态度,这个中医师每星期6天工作满满的,一直在看病,当然看的多经验多。这里的家庭医生每天都干什么?没病去检查一堆废话,有病约不上,约上了没经验也看不出病。这个系统就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