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welcomein 分析一下,是不是中国最近出口不行都是因为转到印度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lzb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另外,孙中山的例子不大恰当,因为他从来没有过机会 - 国家很快陷入了动荡和战乱。
 
一个国家进入起飞期之前这些确实很难,但一旦进入起飞期,这些真的都很简单。早一点的例子有二战后的日本西欧,近一点的是亚州四虎,最近的例子是中国,正在呈现的是中亚国家及印度。

可惜的是,中国之前的那些国家都成功越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刚看到那陷阱的边边儿就现在习近平同志的梦里了。
你这是幸存者偏差。

有多少国家明明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却做不到。 最后只能沉沦于一个靠欠债过日子的混乱国家?
如果这些这么容易就能做到, 东南亚国家早就起飞了。 轮不到中国。
 
另外,孙中山的例子不大恰当,因为他从来没有过机会 - 国家很快陷入了动荡和战乱。
呵呵, 看来你还不清楚 “10年, 10万英里”具体是什么概念。 It's Okay, for you are indeed a naive guy.
 
你这是幸存者偏差。

有多少国家明明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却做不到。 最后只能沉沦于一个靠欠债过日子的混乱国家?
如果这些这么容易就能做到, 东南亚国家早就起飞了。 轮不到中国。

是啊,确实也有很多国家陷在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更有很多国家刚看到陷阱的边边儿就迷失在自己领导人的梦幻之中了。
 
最后编辑:
呵呵, 看来你还不清楚 “10年, 10万英里”具体是什么概念。 It's Okay, for you are indeed a naive guy.
哈哈。我确实应该先谷歌一下。

不过,你孙中山的比喻还是不当。因为适当的基础建设是一个国家进入经济起飞期后可以做到的。而孙中山的基于理想的修路计划,和几十年后毛的大炼钢铁珠联璧合,正说明了一个国家领导人陷在自己伟大梦想之中的危害。当然,孙中山也的确没有过机会。
 
哦, 原来是这句话呀。 怪我没说清楚。 我说的并不是现代的阿拉伯人。


我说的是唐宋时期, 阿拉伯人利用地理优势, 交换来自欧洲与东方的商品, 但是他们刻意的不介绍双方直接联系。 因为他们要赚差价。

现在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 只不过现在刻意不想发生直接联系的是美国。 东南亚国家只是乐见其成而已。

BTW,后来欧洲人也是实在忍受不了横在欧亚大陆中间的奥斯曼土耳其(当时阿拉伯隶属于奥斯曼帝国)才被迫开始航路探索, 企图绕过中间吃差价的奥斯曼帝国, 直接找到东方货物的来源,与之进行直接贸易, 这才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所以, 你可以看到, 整个商业史, 实际上就是不停的“去中间商”的过程。 包括互联网电商, 其价值也是拉近了终端消费者与商品生产商之间的距离。

现在的“脱钩”, 其实是在逆潮流而动。 平白的增加了很多中间商。
我读帖不很细致,跳过很多内容。

似乎现在的阿拉伯人也很灵活,出口进口自由转换。
 
2022 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创纪录,达到1360亿美元。

看来印度越南很多都是中国产品或者半成品改头换面骗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关税。

一季度台湾地区出口977亿美元,同比减少19.2%,创十四年来同期最大跌幅。其中: 对大陆(含香港)出口343亿美元,同比减少31%; 对东盟出口167亿美元,同比减少17%; 对美国出口156亿美元,同比减少17%; 对日本出口75亿美元,同比减少5%。

台湾对美国出口也大降,看来地主家余粮不多了,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周期
 
看来印度越南很多都是中国产品或者半成品改头换面骗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关税。

一季度台湾地区出口977亿美元,同比减少19.2%,创十四年来同期最大跌幅。其中: 对大陆(含香港)出口343亿美元,同比减少31%; 对东盟出口167亿美元,同比减少17%; 对美国出口156亿美元,同比减少17%; 对日本出口75亿美元,同比减少5%。

台湾对美国出口也大降,看来地主家余粮不多了,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周期
对, 关键还是在美国自己。

现在据说连美国人也开始学会存钱了, 这就等于是全球贸易的熄火。

至于中间无论哪条贸易路径, 谁跟谁脱钩, 谁跟谁拉勾。。。。 其实关系不大。
 
我认为是因为疫情的缘故。 因为疫情,中国过度防控, 导致很多商家厂家倒闭, 没了商家厂家, 年轻人自然没地方去工作了。

年轻人难找工作, 并不是因为美国和西方对中国搞所谓的脱钩的缘故。

原因如下:
1) 美国搞脱钩, 的确逼走了一些美国在华企业, 但是美国在华企业并不占据多少份额, 他们撤走所留出的空白, 迅速被中国企业和其他的欧洲企业所填补了;

2) 提供中国就业的主力是中国自己的民营企业, 他们不受脱钩影响;

3)美国想要撤, 但是有更多的欧洲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 所以, 这个局面并不是很难。 有人辞官归故里, 有人星夜赶考场。 中国市场本来就是来去自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美国的脱钩算盘打不起来的。

其实在美国通胀高企的今天, 美国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远甚于平时, 中国商品是平抑美国通胀的救命稻草。 这一点, 中国人明白, 美国人也明白。
所以, 他们嘴上高喊着脱钩, 实际上在增加从中国输入商品, 只不过这次不是直接从中国输入, 而是绕了一圈, 在东南亚找了一些代理, 搞起了转口贸易。

其实质其实是一样的, 由中国生产商品, 交给美国和西方去消费。 现在无非就是便宜了东南亚, 让他们平白的挣了一笔过路费而已。

只要美国人愿意掏这个钱, 无论是中国还是东南亚, 都不会有意见。
经济不好不是单一因素,你找出别的因素否定不了美国脱钩的影响。而且你们不断强调对美国影响更大,事实就是美国购买力依旧强大而中国现在举步维艰。

大丈夫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欢迎嘴硬,欢迎中国继续朝脱钩方向大步前进,其他国家得实利即可。五分有钱的人继续购买这边的资产错不了。
 
经济不好不是单一因素,你找出别的因素否定不了美国脱钩的影响。而且你们不断强调对美国影响更大,事实就是美国购买力依旧强大而中国现在举步维艰。

大丈夫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欢迎嘴硬,欢迎中国继续朝脱钩方向大步前进,其他国家得实利即可。五分有钱的人继续购买这边的资产错不了。
唉, 你们啊!  总是这样, 只谈立场, 不论是非。 

我跟你们的习惯不一样。 我自有我的立场, 但是我的立场不会影响到我的分析。 

咱们实事求是, 这个脱钩, 哪有那么容易, 那么立竿见影的。 尤其是, 都生活在地球上, 中美两个最强大的国家, 抬头不见低头见, 物资流转也就这么几个渠道, 中美脱钩, 哪有那么容易。 

现在这个状态, 我不评论好坏, 也没什么立场。 但是事实就是商品生产依然主要在中国, 中国商品出口依然屡创新高, 所改变的, 只是出口路径和方式。 中国老板跑去东南亚开厂, 把国内工厂生产的半成品运到东南亚, 进行最后步骤的组装,甚至只是装箱。 打上东南亚生产的logo发往美国。 

美国人不知道吗?当然知道。 但是面子上抹不开, 而且实在也是需要这些商品, 那就闭着眼睛买买买呗。 现在中国出口的困难在于,美国这个买家力量不足了。 
 
经济不好不是单一因素,你找出别的因素否定不了美国脱钩的影响。而且你们不断强调对美国影响更大,事实就是美国购买力依旧强大而中国现在举步维艰。

大丈夫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欢迎嘴硬,欢迎中国继续朝脱钩方向大步前进,其他国家得实利即可。五分有钱的人继续购买这边的资产错不了。
中国固然不想脱钩,但是现在求不脱钩的是美国,美国只求高科技脱钩,实际上美国商务部长财长都排队想去中国,中国却没有给他们好脸色。都脱钩了,雷蒙多还要去中国卖波音飞机,还想中国继续履行川普签的谈判协议。这是中国不想脱钩吗?

美国企业更是身体力行,福特刚宣布把加拿大造的汽车改从中国进口,特斯拉又跑上海去建储能电池厂。
 
看卖家干嘛,看买家就行。美国进口比过去增长,但中国出口美国的少了,不会都转去印度,也有些去墨西哥越南加拿大台湾。中美关系恶劣,吃大亏的肯定是中国,嘴硬没用。


你错了。
科技上跟美国脱钩是必然的,是迟早的事。既然如此,早脱比晚脱好。越早,已经造成的依赖越小,就能越早搞出自己的东西,5G,5代机,北斗,航天,这些都是早脱钩的例子。
 
你错了。
科技上跟美国脱钩是必然的,是迟早的事。既然如此,早脱比晚脱好。越早,已经造成的依赖越小,就能越早搞出自己的东西,5G,5代机,北斗,航天,这些都是早脱钩的例子。
中国的宣传东西无法相信,只有用事实存在的东西去比较。你比如说五代战机歼20,用的是苏27的发动机,而苏27是四代战机,那为什么歼20就能号称五代?美国F16四代战斗机,生产了几千架,服役几十年,但实战里被击落的就只有一架记录。反观苏35,四代半只有百来架,在乌克兰被击落的就有至少3架的记录,其他的苏27等被击落的就更多,这么一比较4代半的苏35的实战成绩都要比在美国已经退役的四代战机F16差远了,更别说还用着苏联四代战机引擎的歼20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