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热老师帮忙看一下去哪一个医学院?

我们都是自由发展。孩子想干啥就干啥。但会把利害都说清楚。中文学校想不上就不上了。钢琴不想弹也就不弹了。竞技体育运动拿到了国家级很好的名次,说不要玩了,就不玩了。只保证1点至少你学习不能丢,成绩还可以就行。想想我们自己从中国出来的,身无半文,专业上也不好找工作,一口烂英文,也能混上一碗饭吃,所以对孩子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能够自食其力就行了。这个世界是一人一命,强求不了的,也改写不了自己的命运。孩子都说自己是被惯坏了的。
我也知道这事,类似的这种事啥专业都有,情节不同罢了。共同点是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财力,最后遥遥无期。当然这是小比例事件。

所以老掐比较保守,先求顺利毕业,有个起步的职位,至于起步的职位是否辉煌,是5万,10万,20万,50万,可遇不可求。
掐老师,这不是牛蛙谁是牛蛙? 熟话说得好,你家娃不懈的努力抵不上人家娃的随便试试。
 
俺家娃从小就想当医生。上高中了志向不变,马上要读本科。
我们作为家长想了解一下。
这位成功的网友,请问医学院录取的标准是什么,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哪些方面?
听说,有很多申请人成绩不错失败了的,好像要求申请人是个完美的人,学习要好,体育要强,艺术要棒,菩萨心肠,就这些据说都不能保证,最后还要看运气。怎么感觉像彩票中奖一样难呢。难度加拿大的医生都这么完美吗?
请明白人答疑解惑。
 
掐老师,这不是牛蛙谁是牛蛙? 熟话说得好,你家娃不懈的努力抵不上人家娃的随便试试。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晓得伐?
 
俺家娃从小就想当医生。上高中了志向不变,马上要读本科。
我们作为家长想了解一下。
这位成功的网友,请问医学院录取的标准是什么,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哪些方面?
听说,有很多申请人成绩不错失败了的,好像要求申请人是个完美的人,学习要好,体育要强,艺术要棒,菩萨心肠,就这些据说都不能保证,最后还要看运气。怎么感觉像彩票中奖一样难呢。难度加拿大的医生都这么完美吗?
请明白人答疑解惑。
听说有考了10年8年还坚持不懈考的。有点可遇不可求的感觉。估计主要凭真爱,不然不好坚持下来。
 
听说有考了10年8年还坚持不懈考的。有点可遇不可求的感觉。估计主要凭真爱,不然不好坚持下来。
是申请,不是考试吧。正常人一切顺利的话,18岁高中毕业,22岁本科毕业,26岁医学院毕业,28岁住院医毕业,一切搞定最早也28岁了。如果十年申请才成功,那搞定一切37岁了,恐怕要喝几年西北风了。而且申请条件也不会在后面几年有大改变,这要申请十年不成,我认为正常人95%的概率会自杀,越是真爱自杀概率越大。
我不太懂,瞎扯几句,等明白人给解释吧。
我相信医学院录取应该是有明确标准的,学生们知道了,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成功率。不合条件的人也好知难而退,不至于一棵树上吊死。
 
最后编辑:
是申请,不是考试吧。正常人一切顺利的话,18岁高中毕业,22岁本科毕业,26岁医学院毕业,28岁住院医毕业,一切搞定最早也28岁了。如果十年申请才成功,那搞定一切37岁了,恐怕要喝几年西北风了。而且申请条件也不会在后面几年有大改变,这要申请十年不成,我认为正常人95%的概率会自杀,越是真爱自杀概率越大。
是这样的啊。你看看去年OU 医学院入学stats,入学年龄19-44。有天才少年,也有少年的叔叔伯伯阿姨。
 
我的意思是也让你家娃随便试试:monster:

得一颗红心,多种准备呀。

如果想得到的没得到,就处之泰然吧,抓住已经有的,人生是长跑,现在领先的,未必一直领先,现在落后的,未必一直落后。看看林总,刚去东北时被孙立人,廖耀湘打的满地找牙,狼狈逃到松花江北,时隔短短两年就携百万雄师席卷大江南北呀。

大学这事,如果处理得当,翻盘也很快,短者1学期,长者4年。毕业时,很多就位置互换了。
 
俺家娃从小就想当医生。上高中了志向不变,马上要读本科。
我们作为家长想了解一下。
这位成功的网友,请问医学院录取的标准是什么,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哪些方面?
听说,有很多申请人成绩不错失败了的,好像要求申请人是个完美的人,学习要好,体育要强,艺术要棒,菩萨心肠,就这些据说都不能保证,最后还要看运气。怎么感觉像彩票中奖一样难呢。难度加拿大的医生都这么完美吗?
请明白人答疑解惑。
不同的医学院有不同的录取标准,有不同的要求。我觉得主要还是看成绩。平均成绩至少要保持到3.6/4.但是这个成绩刚过线,据我所知大部分入医学院的GPA 3.95以上,MCAT的成绩也要达到518, 还有研究文章,不计其数的志愿者活动,领导能力,导师推荐信。。。写作能力要特别强,沟通能力要特别好。。反正我觉得要求非常高。
这是我跟经常跟孩子聊得到的一些信息。不全面。但是成绩这一关是肯定要过的。所以孩子的压力也很大,最后一学期一次考试得了80多分。教授出题太难,平均分才61分。孩子为这个都哭了。其实当时已经不太会影响他的平均成绩,因为他前面的成绩都保持在几乎满分的状态。平时的成绩。要认真对待。这也是学校衡量你对待一个事情能不能够持之以恒,做到精益求精的标准。重修会显示在你的申请上。所以基本上不能够重修。
 
俺家娃从小就想当医生。上高中了志向不变,马上要读本科。
我们作为家长想了解一下。
这位成功的网友,请问医学院录取的标准是什么,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哪些方面?
听说,有很多申请人成绩不错失败了的,好像要求申请人是个完美的人,学习要好,体育要强,艺术要棒,菩萨心肠,就这些据说都不能保证,最后还要看运气。怎么感觉像彩票中奖一样难呢。难度加拿大的医生都这么完美吗?
请明白人答疑解惑。
听说有考了10年8年还坚持不懈考的。有点可遇不可求的感觉。估计主要凭真爱,不然不好坚持下来。
是申请,不是考试吧。正常人一切顺利的话,18岁高中毕业,22岁本科毕业,26岁医学院毕业,28岁住院医毕业,一切搞定最早也28岁了。如果十年申请才成功,那搞定一切37岁了,恐怕要喝几年西北风了。而且申请条件也不会在后面几年有大改变,这要申请十年不成,我认为正常人95%的概率会自杀,越是真爱自杀概率越大。
我不太懂,瞎扯几句,等明白人给解释吧。
我相信医学院录取应该是有明确标准的,学生们知道了,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成功率。不合条件的人也好知难而退,不至于一棵树上吊死。
感觉这事儿, 就是因为这个教育制度导致的。

因为你读了engineering,就没办法再去申请医学院了;
反之, 如果你从小立志当医生, 放弃了其他, 选择了health science, life science, 那么也别想着毕业找工作了, 就只能华山一条路, 走到黑。 读了health science, life science, 如果最后没考上医学院, 这么这辈子基本上就废了。 而且位置非常尴尬, 转行吧, 之前那么多时间精力都浪费了, 不转吧, 那就只能盯着医学院死磕。 就跟范进中举前的状态一样。

与此同时, 跟你高中同学一比, 更加难受, 你还在省吃俭用的读书玩儿命, 你同学早就滑大计算机科学毕业, 进了大厂, 甚至去了美国, 那真是年少多金, 人生迎风飞扬。

从这点看, 热老师一直强调的要以数学和计算机为重的理念还是正确的。

我们放下情怀和个人喜好不说, 纯从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产出来看, 滑大计算机的确是最划得来的。 障碍也小,各种不可控因素也最少。
 
从这点看, 热老师一直强调的要以数学和计算机为重的理念还是正确的。

我们放下情怀和个人喜好不说, 纯从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产出来看, 滑大计算机的确是最划得来的。 障碍也小,各种不可控因素也最少。
嗯嗯。

父母瑞鸡买房
——》年年数学袋鼠
——》EOM骄傲毕业
——》光荣进入水卢滑大
——》迅速开始coop
——》毕业直通IT大厂
——》及早赴硅谷捞金
——》公司上市瞬间财务自由
——》衣锦还乡在瑞鸡买房
——》让孩子开始数学袋鼠。。。。。
 
最后编辑:
不同的医学院有不同的录取标准,有不同的要求。我觉得主要还是看成绩。平均成绩至少要保持到3.6/4.但是这个成绩刚过线,据我所知大部分入医学院的GPA 3.95以上,MCAT的成绩也要达到518, 还有研究文章,不计其数的志愿者活动,领导能力,导师推荐信。。。写作能力要特别强,沟通能力要特别好。。反正我觉得要求非常高。
这是我跟经常跟孩子聊得到的一些信息。不全面。但是成绩这一关是肯定要过的。所以孩子的压力也很大,最后一学期一次考试得了80多分。教授出题太难,平均分才61分。孩子为这个都哭了。其实当时已经不太会影响他的平均成绩,因为他前面的成绩都保持在几乎满分的状态。平时的成绩。要认真对待。这也是学校衡量你对待一个事情能不能够持之以恒,做到精益求精的标准。重修会显示在你的申请上。所以基本上不能够重修。
多谢分享。我稍微明白一些头绪了。
对孩子更加充满信心,因为俺家娃就是这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性格,而且语言写作能力强,爱帮助别人。
怎么也得辅助他拼博一次,结果认命。
感觉学生父母也不好当,如果家中有人因为变故如经济压力生病等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业和注意力,也会前功尽弃。
 
最后编辑:
请问楼主牛人,你家娃得到Bachelor’s degree 才上医学院还是本科中间直接去读医学院?看介绍三年级去医学院的可以就不再有本科学历了?
三年级申请医学院没问题,毕业出来可以当family doctor。但是对以后打算当专科医生的,有影响。
 
感觉这事儿, 就是因为这个教育制度导致的。

因为你读了engineering,就没办法再去申请医学院了;
反之, 如果你从小立志当医生, 放弃了其他, 选择了health science, life science, 那么也别想着毕业找工作了, 就只能华山一条路, 走到黑。 读了health science, life science, 如果最后没考上医学院, 这么这辈子基本上就废了。 而且位置非常尴尬, 转行吧, 之前那么多时间精力都浪费了, 不转吧, 那就只能盯着医学院死磕。 就跟范进中举前的状态一样。

与此同时, 跟你高中同学一比, 更加难受, 你还在省吃俭用的读书玩儿命, 你同学早就滑大计算机科学毕业, 进了大厂, 甚至去了美国, 那真是年少多金, 人生迎风飞扬。

从这点看, 热老师一直强调的要以数学和计算机为重的理念还是正确的。

我们放下情怀和个人喜好不说, 纯从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产出来看, 滑大计算机的确是最划得来的。 障碍也小,各种不可控因素也最少。
知道有朋友的孩子在滑大计算机科学读了两年,最后决定要去当医生。自己补习自学了很多医学的课,考进麦马的医学院。医学院也欢迎不同背景的人申请。这样蹉跎几年,岁数也大了几岁。医学院看重成熟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30多的人还在读医学院。
我认识的一个本地人喜欢医学,考到30岁都没有进医学院。最后只好去了UK读医学, 当住院医生,拿医生执照。然后再考加拿大医生执照,回加拿大工作。下个月马上回加拿大找家庭医生的工作。他已经40多,两个孩子 十岁,六岁了,老婆也不工作,陪他到uk读医。
反正在加拿大还是应该鼓励孩子找自己最喜欢的,有兴趣的。因为人生苦短。干着自己一辈子都不喜欢的事情,也会很痛苦。
 
三年级申请医学院没问题,毕业出来可以当family doctor。但是对以后打算当专科医生的,有影响。
这个也应该没有影响。有很强的孩子是三年级申请医学院三年读完医学院。现在在渥太华心脏科实习。时间上会很紧。没有多余的时间做研究,发现自己喜欢的方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