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挺傻 发布
...最后写个“论道德经与企业管理,股票买卖”的论文给我吧。:lol::lol::lol:
俺没见傻兄写过论文,不如俺替他代劳了,但是请允许俺把论题篡改一下以增加学术性和可探讨性。
[论文]论“大象无形”的本意,其完整表达,以及把某种长鼻子动物叫做“大象”的原因之考证
论点1
要理解“大象无形”,首先要理解“象”的真正意义。“象”本来不是指一种动物。古人把人脑对外部世界生成的直接、或者未经深加工的反映叫做“象”。兹举几例来证实一下:
用图来表达看到的“象”叫做“图象”;
非常深刻以至于在头脑中留下了印子的“象”,叫做“印象”。(擅长在人们头脑中刻印子的家伙如塞尚、莫奈之流就被称为“印象派”);
把“象”抽掉进行提炼,上升到理性和逻辑的高度,叫做“抽象”;
在头脑中努力地想,凭空捏造一个“象”,叫做“想象”;
比较宏观的“象”,如同景一般可观赏,叫做“景象”;
其它的“象”比如好象、偶象、非洲象...同学们以此类推,作为一个练习。
根据本意,“大象无形”显然是说“象”如果太大超过了脑容量能容纳的范围,由量变产生质变,令人头脑发昏,记8清其形状和特点。这也就是对“大象无形”的傻哥版定义
论点2
由于进入人脑中的每1兆比特信息中有900多K属于视觉部分,所以“象”经常和形状、颜色有关,但这并不等于是全部。老子那个学究为了和“大智若愚”、“大器晚成”等“大XYZ”模式保持一致,只保留了形状而把象的其余部分省略了。所以完整的表达应该是:大象无形,并无色无味无臭无声且不痒。
论点3
至于为什么人们把那种长鼻子动物也叫做“象“,俺有这么一个假说:
古人孤陋寡闻智力低下,对世界的认识普遍凭直觉,也就是说比较依赖于未经深加工过的头脑中的“象”。对人脑的刺激,动的有生命的事物总比静的无生命的事物更生动,也可以说花草树木比山水日月更生动,飞禽走兽又比花草树木更生动。在最生动的动物中有一种拥有独特长鼻子,而且体形大于其他的动物。古人见了非常震撼,产生的“象”强度非常之大,不由自主地叫了出来:“象!”于是以后所有的小朋友把这种动物都叫做象,甚至本末倒置,看到“象”这个字联想到的是动物而不是本来含义。俺认为,为了避免随意,减少混淆,这种动物应该叫做“无毛猛犸”。
最后祝各位同学在的一年里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