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国了一趟, 回来昏天黑地睡了两天,缓过来了。 找个地方说说感想。

有没有可能,加拿大早就被淘汰了,压根没能上桌。

本世纪5位因为AI的杰出贡献获得计算机图灵奖的学者4位来自加拿大。加拿大AI的基础研究非常扎实。

今天早上CFRA节目主持人兴奋谈论,加拿大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加拿大AI和量子计算的高科技产业。
 
一切焦虑都起源废止公款吃喝。动自己银子,舍不得。
给老年公车卡就和年轻人抢挤公交,怕浪费。给换成钱,就好多了
确实,有些老年人居然拿着高龄公交车卡免费玩一天,城市的公园到处转。过分的时候,早高峰,一群老人占着座,带着塑料桶,要去养鸡场买新鲜鸡蛋。上班的年轻人都只能挤着站着
 
你没有战略思维,你看看目前赔钱最多的是哪个公司,哪个公司吹得最牛: chatgpt.

互联网一大半公司都赔钱,最终生存下去的都是牛B企业。

现在都是欧美媒体在吹中国新能源,相反中国却没有

互联网公司赔的是投资人的钱,不是国家的税钱
 
再说两点:

1) 上海的街道食堂很有意思的。 我去吃了几次, 也不贵, 东西也挺干净, 味道也不错。 有各种小菜, 也有各种面食。
我去拜访一个长辈, 说起来她还是我父母当年谈恋爱的介绍人。 年纪很大了。 老伴几年前走了, 她一个人住。每天早饭自己做一点。 中午就去接到食堂买几个菜,一碗饭。 回去可以吃两顿, 晚饭也解决了。 也不用去买菜做饭。 她说只要走得动, 这样挺好的。 因为每天去, 跟食堂的人都认识了。 有一天生病, 没去吃, 食堂还派人去她家看望了她。 我觉得这种状态比加拿大的养老院可能都要好。

2) 还是钱。 真的是很奇怪。 我这次回去接触了很多人。
一方面是下面做生意开厂的, 其实非常需要钱, 没钱就转不起来, 他们为了筹资金, 把车子房子都抵押出去的不少。 找银行是借不到钱的, 去找的那些做短期拆借的人, 利息之高啊! 月息,9个点,10个点! 月息啊! 可见底下的实体经济缺钱缺得厉害。

另一方面吧, 是特么银行居然钱放不出去! 每年的贷款任务完不成, 几个行长急得头发都要掉光了。 他们甚至主动劝说那些接了房贷还不起的人, 不要着急, 不去收房子, 只要还利息, 甚至利息都不用全部还, 还一部分就行了。 这样至少贷款好看一点。 那些想要提前还款的, 门都没有, 不可能让你提前还的。 银行那里贷款任务都完不成, 还能让你提前还?

个么我说, 你们知不知道有很多工厂缺钱啊, 他们在银行借不到钱, 只能去地下钱庄搞高息借贷来周转。 银行说知道的呀,但是有金融纪律, 不能给他们的。

奥哟, 我说这个事情真的是。。。。 僵住了。
相反国企不缺钱。银行就喜欢贷给国企。还有银行请国企领导吃饭,就是要求帮忙完成一下贷款任务。但是本分一点的国企领导还不想贷,因为没有什么项目需要资金。国企的利润率低,历史负担重,效率也低。
 
相反国企不缺钱。银行就喜欢贷给国企。还有银行请国企领导吃饭,就是要求帮忙完成一下贷款任务。但是本分一点的国企领导还不想贷,因为没有什么项目需要资金。国企的利润率低,历史负担重,效率也低。
这么说前几年马云惹怒圣上的发言,说银行不应该是当铺,还是有道理的了
 
哦, 对了, 还有就是AI和机器人。

中国人对这个的热情之高, 是我没想到的。

机器人就不说了, 各大学, 各大公司, 基本上能有条件的都搞了, 没有条件的也在积极创造条件。

AI更是各种应用, 我虽然是走马观花,浅浅地看了一圈, 给我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如火如荼!
反观加拿大, 在这方面, 这一副死样怪气,半死不活的样子, 哎呀, 跟中国没得比啊。 这么下去,不得了啊, 会彻底被淘汰的。
我们的后代大学毕业后应该回中国吗?
 
我的看法是中国有两个大问题直接导致目前的焦虑

1,体制内退休的人拿的太多。加拿大顶多拿工作时工资的70%,而且要工作35年才行。中国50,55,60岁就可退休,没工作35年,替代率超过70%的应该不少。这样55岁退休,拿一两万一个月,年轻人累死累活,拿几千一个月,自然会有情绪问题

2,21世纪是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不努力。这种情形就需要政府出面发钱,比如生孩子(发足够的)钱,大学生毕业没工作(有限期)发钱,老年人生活费不够发钱(但排富,即自己有收入就按比例扣减)。。。

印钱发可能是解决中国现在问题的根本措施,因为中国现在通缩。

如果因为政府收入减少就裁员减支,那很可能会导致美国1929大萧条重演
光发钱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巨大差异。体制内的过分相对优越的好处和巨大的吃皇粮的,在经济很差的时候很容易是社会动荡的最大诱因
 
光发钱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巨大差异。体制内的过分相对优越的好处和巨大的吃皇粮的,在经济很差的时候很容易是社会动荡的最大诱因
不见得能永远解决问题,这种办法不存在

但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一举两得,既解决通缩,又解决某些群体生活艰难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中国有两个大问题直接导致目前的焦虑

1,体制内退休的人拿的太多。加拿大顶多拿工作时工资的70%,而且要工作35年才行。中国50,55,60岁就可退休,没工作35年,替代率超过70%的应该不少。这样55岁退休,拿一两万一个月,年轻人累死累活,拿几千一个月,自然会有情绪问题

2,21世纪是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不努力。这种情形就需要政府出面发钱,比如生孩子(发足够的)钱,大学生毕业没工作(有限期)发钱,老年人生活费不够发钱(但排富,即自己有收入就按比例扣减)。。。

印钱发可能是解决中国现在问题的根本措施,因为中国现在通缩。

如果因为政府收入减少就裁员减支,那很可能会导致美国1929大萧条重演
大实话,有编制的老师,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退休工资2万一个月的比比皆是。而一个211大学毕业生,甚至医学院毕业生加班加点只能拿个3-5千一个月。还有更多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分配太不公了,一个月2个体制内老人退休金有4-5万,给他们这么多钱干啥,远远高于普通人退休生活的资金要求了?一些父母也觉醒了,你们爱卷自己去卷吧,考不上985,对于没背景没关系的家庭,成绩差一点好一点,出来有什么大区别吗?几个朋友和邻居妈妈们开始站出来怼老师,只要她们的孩子健健康康就行。
 
上个月国庆期间回了趟福建。大部分时间都在福州和厦门。我的感觉就是真TM邪门。。。

去过一个海滨度假区,白沙滩那种,疫情前投的项目,平均三四十层的海景酒店,七八幢楼全烂尾了。海边各种游乐设施,全地形车一堆,没人管都是免费的。请个剧组可以直接拍末日电影了。从奥特莱斯,商场,旅游景区(省级非全国知名那种),人都好少啊。说好的国庆黄金周人挤人呢?去哪里都感觉像包场。带娃去个游乐场,园长直接跟我们说,这是钥匙和开关,你们自己开吧。

我就纳闷人都去哪了?难道是战前动员,都内迁了?:eek:
江南还是人挤人,甚至是犄角旮旯的一个普通村落,不知道谁给吹捧出来的,周末居然到处都是人啊,更别提去鼋头渚坐船观鸟的人潮了
 
不见得能永远解决问题,这种办法不存在

但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一举两得,既解决通缩,又解决某些群体生活艰难的问题
是啊,确实该发钱让普通民众,降低焦虑
 
不见得能永远解决问题,这种办法不存在

但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一举两得,既解决通缩,又解决某些群体生活艰难的问题


啥时老共那些高干能放弃5000万人民币标准的退休疗养标准,参考在成都给西藏高干盖的200套100亿人民币的豪宅疗养。楼主和你说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如果能把这标准从5000万降到500万。老共江山稳如泰山。如果做不到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就得看运气了,看和其他各国相比,谁更脆弱了。

不患穷而患不公。
 
大实话,有编制的老师,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退休工资2万一个月的比比皆是。而一个211大学毕业生,甚至医学院毕业生加班加点只能拿个3-5千一个月。还有更多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分配太不公了,一个月2个体制内老人退休金有4-5万,给他们这么多钱干啥,远远高于普通人退休生活的资金要求了?一些父母也觉醒了,你们爱卷自己去卷吧,考不上985,对于没背景没关系的家庭,成绩差一点好一点,出来有什么大区别吗?几个朋友和邻居妈妈们开始站出来怼老师,只要她们的孩子健健康康就行。
村儿里的各位不也都挤破脑袋进政府么
没啥区别
 
我们的后代大学毕业后应该回中国吗?
个人观点,风险自负

我劝我在国内的后辈们润

我2000年移出来的,动机是物质方面的。2019以前,我北上广的亲属给孩子办留学移民,动机也是物质方面的,我劝他们没必要。现在,我劝那些孩子们不要贪恋物质生活,抓紧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