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83/6103/6104/2425533.html
目前,我国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在一些地方,乱设开发区圈地、征地补偿不到位等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矛盾。究其原因:
●一些地方领导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
●城市建设发展中,土地资产的巨大利益驱动
●土地违法案件执法难,处分轻
征地补偿不到位是违法违规占地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一些地方压低了补偿标准,一些地方还截留、挪用、拖欠征地费,导致不少失地农民“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长远生计没有保障。
2003年,全国共查处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土地违法案件4746件,涉及土地面积1万公顷,分别比2002年上升28.53%和42.53%。可见,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占地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见闻: 占地一亩只补一袋面粉
――西山底乡3000多口人遭受了损失,但群众得到的答复却是:耕地可以无偿占用
“我们全家9口人,共有不到6亩的耕地。去年县里修路,一下子毁了一多半。当时,地里的庄稼再有十几天就熟了,真叫人心疼呀!事后,乡里只赔了3袋救灾面粉。如今,剩下的‘夹角地’根本没法种,这往后的日子该咋过呀?”凝视着早已被碾平的庄稼地,65岁高龄的雷荣周老人老泪纵横。
雷荣周是河南洛宁县西山底乡郭庄村的一位农民。3月26日,记者赶到这个乡采访。刚一下车,就被村民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到动情处,声音都哽咽了。
原来,让乡亲们十分气愤的,是洛栾路改建工程(省道249线洛宁西山底乡至栾川秋扒乡段公路改建工程)的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问题。
洛栾路改建工程是洛阳市重点工程。市领导强调,2003年10月1日前要完成工程征地拆迁任务,确保这条连接两个贫困县的唯一道路早日开工改建。副市长刘应安要求洛宁、栾川两县成立工程建设协调机构,对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有关方面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优惠。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令人始料未及。2003年9月15日下午,在县乡村三级政府还没有给当地村组办理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的情况下,洛栾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就出动3台大型机械,组织50多人提前半个月强行开工。
结果,114户村民快要收获的玉米、豆类、果园、菜地和村民承包的林坡162.552亩地被毁;铲掉地边用材树1614棵;铲埋林坡洋槐树16.4万棵,地边、林坡中果树1294棵――西山底乡杨岭村、郭庄村、西山底村11个组3000多口人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损失。
公路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天经地义。但群众得到的答复却是:耕地可以无偿占用!
说到青苗补偿,补偿的办法更是闻所未闻――1亩地只给补偿19公斤救灾面粉,大约只相当于一袋面粉。
――村支书对村民说,补偿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记者来一下顶个屁用
针对这些情况,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都无功而返。西山底村一组村民朱学亚跑到县里反映问题。县里说你找乡里吧;到了乡里,乡里说归村里管;村里索性推给大队;大队最后不了了之。
3月27日、29日两天,洛宁县委宣传部部长刘永林、西山底乡党委书记王景阳两次约见记者表示,这两天开了紧急会议,拿出了补偿的办法和措施,补偿事宜已告结束。说话间,王景阳还拿出杨岭村委会和西山底村委会的两份承诺书――承诺无偿为洛栾路改建工程出工出力、无偿拆迁房屋、无偿提供建设用地、无偿提供施工用房,并全力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确保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所谓的不要补偿的承诺书,实际上并没有和被占地群众协商,是乡领导私自做主签定的
3月29日下午,记者与西山底乡西山底村村民朱荟洁联系,得到的答复是:干部们根本没有采取行动,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还是老样子。记者与其他村民联系,也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3月30日下午,西山底村群众又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村支书闻学平对他们说:“这两天我们已经把‘工作’做好了,补偿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记者来一下顶个屁用,就是登报我也不怕!”
违规占地贻害无穷
违法违规占地,将使耕地大量减少,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据统计,1996年到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近1亿亩,仅2003年就净减少3300多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乱占滥用耕地只能使严峻的耕地形势雪上加霜。
其次,违法违规占地,将导致一些农民失地又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第三,违法违规占地,将助长低水平重复建设,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专家指出,开发区、工业园过多过滥,短期内好像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这种临时“补血”性的财政收入增长,对地方经济很难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有的甚至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后遗症”。经济学家杨圣明说,地价(出让金)是若干年土地使用期的地租之和,也就是预支未来的利润。主要靠这个钱来搞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寅吃卯粮”,最终必将影响发展后劲。盲目圈地、“炒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有人算了一笔账,全国3万多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按10%的启动面积计算,至少也需要数千亿元,这些资金很多都来自银行贷款,一旦投资失败,将有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呆坏账。
违规为啥屡屡发生
首先是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惜牺牲宝贵的土地资源,追求短期发展,置法律、政策和农民利益于不顾。
其次是巨大利益的驱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的资产效应日益显现。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一些地方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故意压低补偿标准,以极低价格从农民手中买地,又高价转卖给开发商,从中牟利,把土地当成“第二财政”。个别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干预土地管理和执法,官商勾结,以权谋私,以地牟利。
第三是执法难,处分轻。土地违法案件发现容易处理难,以党纪政纪处分代替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况屡有发生,很难起到较大的威慑作用。
治理整顿未有穷期
现在,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国土、监察、审计等部门正采取联合行动,进一步加大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力度。
据介绍,国土资源部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抓紧清理各类开发区的违规用地。该收回的土地坚决收回,该恢复耕种的限期复耕,该扣除用地指标的及时扣除。二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严禁擅自修改和调整规划,严禁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 三加强对地方党政领导土地国情国策国法的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国家对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的执法监察,着重研究解决批用土地的利益驱动问题,建立有利于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
(人民网北京4月5日讯,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策划、供稿,编辑:刘海梅)
目前,我国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在一些地方,乱设开发区圈地、征地补偿不到位等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矛盾。究其原因:
●一些地方领导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
●城市建设发展中,土地资产的巨大利益驱动
●土地违法案件执法难,处分轻
征地补偿不到位是违法违规占地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一些地方压低了补偿标准,一些地方还截留、挪用、拖欠征地费,导致不少失地农民“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长远生计没有保障。
2003年,全国共查处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土地违法案件4746件,涉及土地面积1万公顷,分别比2002年上升28.53%和42.53%。可见,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占地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见闻: 占地一亩只补一袋面粉
――西山底乡3000多口人遭受了损失,但群众得到的答复却是:耕地可以无偿占用
“我们全家9口人,共有不到6亩的耕地。去年县里修路,一下子毁了一多半。当时,地里的庄稼再有十几天就熟了,真叫人心疼呀!事后,乡里只赔了3袋救灾面粉。如今,剩下的‘夹角地’根本没法种,这往后的日子该咋过呀?”凝视着早已被碾平的庄稼地,65岁高龄的雷荣周老人老泪纵横。
雷荣周是河南洛宁县西山底乡郭庄村的一位农民。3月26日,记者赶到这个乡采访。刚一下车,就被村民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到动情处,声音都哽咽了。
原来,让乡亲们十分气愤的,是洛栾路改建工程(省道249线洛宁西山底乡至栾川秋扒乡段公路改建工程)的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问题。
洛栾路改建工程是洛阳市重点工程。市领导强调,2003年10月1日前要完成工程征地拆迁任务,确保这条连接两个贫困县的唯一道路早日开工改建。副市长刘应安要求洛宁、栾川两县成立工程建设协调机构,对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有关方面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优惠。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令人始料未及。2003年9月15日下午,在县乡村三级政府还没有给当地村组办理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的情况下,洛栾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就出动3台大型机械,组织50多人提前半个月强行开工。
结果,114户村民快要收获的玉米、豆类、果园、菜地和村民承包的林坡162.552亩地被毁;铲掉地边用材树1614棵;铲埋林坡洋槐树16.4万棵,地边、林坡中果树1294棵――西山底乡杨岭村、郭庄村、西山底村11个组3000多口人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损失。
公路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天经地义。但群众得到的答复却是:耕地可以无偿占用!
说到青苗补偿,补偿的办法更是闻所未闻――1亩地只给补偿19公斤救灾面粉,大约只相当于一袋面粉。
――村支书对村民说,补偿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记者来一下顶个屁用
针对这些情况,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都无功而返。西山底村一组村民朱学亚跑到县里反映问题。县里说你找乡里吧;到了乡里,乡里说归村里管;村里索性推给大队;大队最后不了了之。
3月27日、29日两天,洛宁县委宣传部部长刘永林、西山底乡党委书记王景阳两次约见记者表示,这两天开了紧急会议,拿出了补偿的办法和措施,补偿事宜已告结束。说话间,王景阳还拿出杨岭村委会和西山底村委会的两份承诺书――承诺无偿为洛栾路改建工程出工出力、无偿拆迁房屋、无偿提供建设用地、无偿提供施工用房,并全力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确保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所谓的不要补偿的承诺书,实际上并没有和被占地群众协商,是乡领导私自做主签定的
3月29日下午,记者与西山底乡西山底村村民朱荟洁联系,得到的答复是:干部们根本没有采取行动,征地拆迁补偿和青苗补偿还是老样子。记者与其他村民联系,也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3月30日下午,西山底村群众又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村支书闻学平对他们说:“这两天我们已经把‘工作’做好了,补偿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记者来一下顶个屁用,就是登报我也不怕!”
违规占地贻害无穷
违法违规占地,将使耕地大量减少,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据统计,1996年到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近1亿亩,仅2003年就净减少3300多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乱占滥用耕地只能使严峻的耕地形势雪上加霜。
其次,违法违规占地,将导致一些农民失地又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第三,违法违规占地,将助长低水平重复建设,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专家指出,开发区、工业园过多过滥,短期内好像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这种临时“补血”性的财政收入增长,对地方经济很难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有的甚至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后遗症”。经济学家杨圣明说,地价(出让金)是若干年土地使用期的地租之和,也就是预支未来的利润。主要靠这个钱来搞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寅吃卯粮”,最终必将影响发展后劲。盲目圈地、“炒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有人算了一笔账,全国3万多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按10%的启动面积计算,至少也需要数千亿元,这些资金很多都来自银行贷款,一旦投资失败,将有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呆坏账。
违规为啥屡屡发生
首先是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惜牺牲宝贵的土地资源,追求短期发展,置法律、政策和农民利益于不顾。
其次是巨大利益的驱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的资产效应日益显现。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一些地方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故意压低补偿标准,以极低价格从农民手中买地,又高价转卖给开发商,从中牟利,把土地当成“第二财政”。个别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干预土地管理和执法,官商勾结,以权谋私,以地牟利。
第三是执法难,处分轻。土地违法案件发现容易处理难,以党纪政纪处分代替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况屡有发生,很难起到较大的威慑作用。
治理整顿未有穷期
现在,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国土、监察、审计等部门正采取联合行动,进一步加大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力度。
据介绍,国土资源部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抓紧清理各类开发区的违规用地。该收回的土地坚决收回,该恢复耕种的限期复耕,该扣除用地指标的及时扣除。二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严禁擅自修改和调整规划,严禁违规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 三加强对地方党政领导土地国情国策国法的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国家对地方政府国土资源管理的执法监察,着重研究解决批用土地的利益驱动问题,建立有利于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
(人民网北京4月5日讯,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策划、供稿,编辑:刘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