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最近为抑制通货膨胀及经济过热,总理温家宝决定采取经济
降温措施,日前并关闭江苏省一座大钢铁厂兴建工程。外界关切的不仅是
一个大型钢铁厂的下马,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确实到了崩溃的地步,而外
资的“输血”量又不够,否则中共怎么撑也要撑下去。
由于温家宝阻止乱投资,招致江家帮的不满。被传媒授予“政绩”工
程冠军的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跟着黄菊攻击温家宝使中国“经济过热”。
四月初,陈良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会上说:全国都出现经济过热
的倾向,上海的情况就正常,没有过热的问题。经济过热的问题,出在领
导同志(温家宝)身上,就是原则的大问题。
争鸣杂志透露,至三月底,冶金系统已积压一百五十多万吨(学渊疑
:此数不对)粗钢,其中东北三省就积压了三千万吨。仅钢材积压,已造
成银行不良资产值近千亿元,仅贷款利息、年仓库保管费用,就超过八十
多亿元。
吴仪说:上海市楼价,除了党政机关干部有福利条件,仅百分之五的
市民能有购买力;每年要积压一千多万吨钢;过剩报废百万吨水泥……,
这些问题都出在某些干部的好大喜功上。
上海每年要积压一千多万吨钢?那就应该赶快调整生产数量!
上海帮确实是调整了,不是往少了调,而是继续扩建。最近,上海居
然还斥资117.8亿人民币(合十四亿美元)建造新厂房,并且还要继续扩建
不锈钢生产线二期工程。上海帮似乎不把中国经济彻底搞垮,誓不罢休。
中央社台北十日综合报导,大陆英文中国日报指出,中国最大钢铁业
者上海宝钢,斥资117.8亿人民币(合十四亿美元)建造的新厂房,投产之
初状况良好。
据悉,这座位于大上海地区,由宝钢子公司“第一钢铁”负责营运的
厂房,目前启用的生产线包括热轧钢等,年产量应可达到二百五十七万吨
,其中包括七十二万吨的不锈钢。不过,这篇报导对于扩建中的不锈钢生
产线二期工程,却颇为保密,未有透露细节。
陈良宇拒不执行中央决定,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是谁非要搞垮
中国?(问得可笑,中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要怎么搞,就怎么搞。
学渊叹息)
黄菊是坏蛋,乱党乱中央
四月中旬,黄菊擅自召开华东地区四省一市负责人座谈会,会中怂恿
与会者攻击温家宝。但此举遭到普遍谴责。
黄菊在沪擅自召开四省一市座谈会
大陆经济过热,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一些行业投资增
长过快,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上海帮藉机向温家宝放冷箭。
四月中旬,黄菊到上海出席一次国际性会议期间,在没有知会中央政
治局的情况下,私自召开了四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
、安徽省)党、政、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人座谈会,主题是听取地方
对中央的意见。
藉「经济过热」攻击温家宝
黄菊在会上表示,欢迎面对面批评黄菊、批评国务院领导的工作,并
说:你们对国务院有意见、有看法,可以以党委、政府的名义给中央政治
局、政治局常委会提交报告。
黄菊还发挥说:有关经济是否过热、超热,党内、业界是有争议的。
新一届领导层、新的领导上任,总是想在任内有所作为、有新突破、有新
业绩,这是主观愿望,要经实践论证,要看效果。我个人是很担心过热的
经济增长。
陈良宇也攻击「经济过热」
四月初,陈良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会上说:全国都出现经济过热
的倾向,上海的情况就正常,没有过热的问题。经济过热的问题,出在领
导同志身上,就是原则的大问题。
原沪市委副书记发炮
江西省委书记(原上海市委副书记)孟建柱,在座谈会上发挥说:国
民经济增长,不能看GDP数字,不能头脑发热,不能盲目乐观。这些年经济
确实有些过热,热得要发高烧。江西不能跟风,要顶逆风上。
孟建柱的讲话当即受到江西省省长黄智权的批驳,他指出:孟书记刚
才讲话约主题没有在常委内部讨论,根据党的组织原则,是属于他的个人
意见。在今天这个专题会议上,加插他的个人意见是不合适的,会造成内
部思想混乱。
吴仪对「上海帮」的反弹
上海帮借题发挥攻击温家宝,引起反弹。
吴仪在部委会议上说:经济发展增长,有高有低,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掌握好,调节好。目
前局部经济有过热倾向,中央是头脑清醒的。九十年代以来,周而复始都
有过热倾向发生,这反映了现行体制上的弊端:地方政府过分参与,主控
经济建设,没有一套对干部渎职受弹劾、引咎辞职的完善机制。过热或不
过热,要有科学数字来论证,不是不负责任地在会上乱批一通。某些地方
明明是过热,社会上都有强烈的反响,还要掩饰说 「正常、适度」,这
叫求真务实吗?吴仪还举例:上海市楼价,除了党政机关干部有福利条件
,仅百分之五的市民能有购买力;每年要积压一千多万吨钢;过剩报废百
万吨水泥……,这些问题都出在体制上、某些干部的好大喜功上。
网络上一片反对黄菊的声音
黄菊、陈良宇借题发挥对温家宝的攻击,引起上海和各地的反击。仅
四月十六日、十七日,就有三千多件函电致党中央和《人民日报》批评黄
菊。
网络上有二千多条帖子是反对黄菊的,如「黄菊颠倒事实,居心何在
?」「黄菊反思,民望为什么低劣?」「黄菊抓安全生产,越抓越不安全
!」「黄菊自问,凭哪一点配做副总理!」「黄菊先管教管教家属!」「
黄菊好健忘,十届人大一次会上是以历史性低票当选副总理的!」「黄菊
你官迷,搞政治手腕的本性好难改!」「黄菊还是到俱乐部去休息吧!」
……,这些帖子署名有「机关干部」、「纪委干部」、「老教授」「民主
党派人士」、「老同事」……等。
吴、曾劝黄菊勿给中央添乱
党内和社会上的反飨,引发了吴邦国和曾庆红的关注,他们都委派自
己的办公室主任专程赴沪,叮嘱陈良宇、韩正:要有自知之明,要注意自
己的作风。
吴邦国更直接点出:不要给中央添乱、增麻烦。
朱熔基批评黄菊
黄菊从沪返京后,朱熔基对他说:今天,我是以老资格、老同志的身
份和你讲几句,你在上海乱说一通,最后危害了你自己。你针对的对象、
范围、时间,都错了。(争鸣杂志)
降温措施,日前并关闭江苏省一座大钢铁厂兴建工程。外界关切的不仅是
一个大型钢铁厂的下马,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确实到了崩溃的地步,而外
资的“输血”量又不够,否则中共怎么撑也要撑下去。
由于温家宝阻止乱投资,招致江家帮的不满。被传媒授予“政绩”工
程冠军的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跟着黄菊攻击温家宝使中国“经济过热”。
四月初,陈良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会上说:全国都出现经济过热
的倾向,上海的情况就正常,没有过热的问题。经济过热的问题,出在领
导同志(温家宝)身上,就是原则的大问题。
争鸣杂志透露,至三月底,冶金系统已积压一百五十多万吨(学渊疑
:此数不对)粗钢,其中东北三省就积压了三千万吨。仅钢材积压,已造
成银行不良资产值近千亿元,仅贷款利息、年仓库保管费用,就超过八十
多亿元。
吴仪说:上海市楼价,除了党政机关干部有福利条件,仅百分之五的
市民能有购买力;每年要积压一千多万吨钢;过剩报废百万吨水泥……,
这些问题都出在某些干部的好大喜功上。
上海每年要积压一千多万吨钢?那就应该赶快调整生产数量!
上海帮确实是调整了,不是往少了调,而是继续扩建。最近,上海居
然还斥资117.8亿人民币(合十四亿美元)建造新厂房,并且还要继续扩建
不锈钢生产线二期工程。上海帮似乎不把中国经济彻底搞垮,誓不罢休。
中央社台北十日综合报导,大陆英文中国日报指出,中国最大钢铁业
者上海宝钢,斥资117.8亿人民币(合十四亿美元)建造的新厂房,投产之
初状况良好。
据悉,这座位于大上海地区,由宝钢子公司“第一钢铁”负责营运的
厂房,目前启用的生产线包括热轧钢等,年产量应可达到二百五十七万吨
,其中包括七十二万吨的不锈钢。不过,这篇报导对于扩建中的不锈钢生
产线二期工程,却颇为保密,未有透露细节。
陈良宇拒不执行中央决定,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胆子?是谁非要搞垮
中国?(问得可笑,中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要怎么搞,就怎么搞。
学渊叹息)
黄菊是坏蛋,乱党乱中央
四月中旬,黄菊擅自召开华东地区四省一市负责人座谈会,会中怂恿
与会者攻击温家宝。但此举遭到普遍谴责。
黄菊在沪擅自召开四省一市座谈会
大陆经济过热,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一些行业投资增
长过快,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上海帮藉机向温家宝放冷箭。
四月中旬,黄菊到上海出席一次国际性会议期间,在没有知会中央政
治局的情况下,私自召开了四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
、安徽省)党、政、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人座谈会,主题是听取地方
对中央的意见。
藉「经济过热」攻击温家宝
黄菊在会上表示,欢迎面对面批评黄菊、批评国务院领导的工作,并
说:你们对国务院有意见、有看法,可以以党委、政府的名义给中央政治
局、政治局常委会提交报告。
黄菊还发挥说:有关经济是否过热、超热,党内、业界是有争议的。
新一届领导层、新的领导上任,总是想在任内有所作为、有新突破、有新
业绩,这是主观愿望,要经实践论证,要看效果。我个人是很担心过热的
经济增长。
陈良宇也攻击「经济过热」
四月初,陈良宇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会上说:全国都出现经济过热
的倾向,上海的情况就正常,没有过热的问题。经济过热的问题,出在领
导同志身上,就是原则的大问题。
原沪市委副书记发炮
江西省委书记(原上海市委副书记)孟建柱,在座谈会上发挥说:国
民经济增长,不能看GDP数字,不能头脑发热,不能盲目乐观。这些年经济
确实有些过热,热得要发高烧。江西不能跟风,要顶逆风上。
孟建柱的讲话当即受到江西省省长黄智权的批驳,他指出:孟书记刚
才讲话约主题没有在常委内部讨论,根据党的组织原则,是属于他的个人
意见。在今天这个专题会议上,加插他的个人意见是不合适的,会造成内
部思想混乱。
吴仪对「上海帮」的反弹
上海帮借题发挥攻击温家宝,引起反弹。
吴仪在部委会议上说:经济发展增长,有高有低,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掌握好,调节好。目
前局部经济有过热倾向,中央是头脑清醒的。九十年代以来,周而复始都
有过热倾向发生,这反映了现行体制上的弊端:地方政府过分参与,主控
经济建设,没有一套对干部渎职受弹劾、引咎辞职的完善机制。过热或不
过热,要有科学数字来论证,不是不负责任地在会上乱批一通。某些地方
明明是过热,社会上都有强烈的反响,还要掩饰说 「正常、适度」,这
叫求真务实吗?吴仪还举例:上海市楼价,除了党政机关干部有福利条件
,仅百分之五的市民能有购买力;每年要积压一千多万吨钢;过剩报废百
万吨水泥……,这些问题都出在体制上、某些干部的好大喜功上。
网络上一片反对黄菊的声音
黄菊、陈良宇借题发挥对温家宝的攻击,引起上海和各地的反击。仅
四月十六日、十七日,就有三千多件函电致党中央和《人民日报》批评黄
菊。
网络上有二千多条帖子是反对黄菊的,如「黄菊颠倒事实,居心何在
?」「黄菊反思,民望为什么低劣?」「黄菊抓安全生产,越抓越不安全
!」「黄菊自问,凭哪一点配做副总理!」「黄菊先管教管教家属!」「
黄菊好健忘,十届人大一次会上是以历史性低票当选副总理的!」「黄菊
你官迷,搞政治手腕的本性好难改!」「黄菊还是到俱乐部去休息吧!」
……,这些帖子署名有「机关干部」、「纪委干部」、「老教授」「民主
党派人士」、「老同事」……等。
吴、曾劝黄菊勿给中央添乱
党内和社会上的反飨,引发了吴邦国和曾庆红的关注,他们都委派自
己的办公室主任专程赴沪,叮嘱陈良宇、韩正:要有自知之明,要注意自
己的作风。
吴邦国更直接点出:不要给中央添乱、增麻烦。
朱熔基批评黄菊
黄菊从沪返京后,朱熔基对他说:今天,我是以老资格、老同志的身
份和你讲几句,你在上海乱说一通,最后危害了你自己。你针对的对象、
范围、时间,都错了。(争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