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加拿大好吗?

最初由 Marvin 发布
优秀人才都跑美国了,

How do you get this ? Any reputable study you can quote here or is this a typical Chinese WAG (Wild Assed Guess) ?
 
最初由 Xiaomimi 发布


How do you get this ? Any reputable study you can quote here or is this a typical Chinese WAG (Wild Assed Guess) ?
用得着 quote 么?地球人都知道
 
加拿大半年时间是冬天,冰雪覆盖,与做囚徒差别不大
 
这个讨论有点无聊,觉得好就留下,不好就回去。
 
最初由 Marvin 发布
用得着 quote 么?地球人都知道

So there is nothing other than some stupid Chinese guess work.

Like American, smartest Canadian study either law or medicine. All law majors stay in Canada, some medical majors went South, some stay. (and my guess is most stayed).
 
Chinese WAG (Wild Assed Guess) ?
stupid Chinese guess work


---- 1-2年前就久闻目睹 Xiaomimi 先生/女士仇华、丑华、排华的狰狞面目。现在又遇上了,每次看到都感觉很不爽,如鱼刺梗喉,象家里被泼了大粪,我这里骂一声:“操你大爷的 Xiaomimi !”
 
同感! 次人心理变态, 是一条在躲在暗处伺机咬人的狂犬,不知是在何种强烈下进入这种疯狂状态的. 可悲!

同感! 次人心理变态, 是一条在躲在暗处伺机咬人的狂犬,不知是在何种强烈下进入这种疯狂状态的. 可悲!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Chinese WAG (Wild Assed Guess) ?
stupid Chinese guess work


---- 1-2年前就久闻目睹 Xiaomimi 先生/女士仇华、丑华、排华的狰狞面目。现在又遇上了,每次看到都感觉很不爽,如鱼刺梗喉,象家里被泼了大粪,我这里骂一声:“操你大爷的 Xiaomimi !”
 
最初由 tobrub 发布
是不是“?而??仕”才??

这对他不重要.

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 一定要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 是去是留, 没有普适的标准. 因而也没有讨论的必要.
 
Re: Re: Re: Re: absolutely right

最初由 ottawa248 发布
Body, You don't get it.

is not OK. My goal is to understand people and get people understood me,


你的E文不错. 浏览了一下, 只看到两个明显错误:

1: "Body", 我想您是想说 "Buddy". 你要是在现实中叫人家"body", 笑话可能就有点大了. 不过也有可能你的同事知道中国人普遍发音不准, 所以一直没人给你指出.

2: "get people understood me" 是个与你的文笔很不相称的错误. 如果你一定要用"get", 应当是"get people to understand me (有劝说的意义,其实不太好)" 或 "get myself understood (by people)" 或 "get people's understanding"...

供参考.
 
Re: a couple of things

最初由 kentridge 发布
if i leave Canada

1) i will not be able to do tour ile de Montreal
2) i will not be able to enjoy the breathtaking cycling along the ottawa river
3) i will have no chance to enjoy the scenic view on the skiing trail just behind my house
4) i can not easily go to watch the Phantom of Opera or River dance live show
5) i probably will not get a "I am sorry" if someone bumps into my way.
6) i will not be richer cos i know nobody and i do not have a powerful father somewhere
7) i can not afford my current house
8) i can not replace my car every four years


if i have a choice, i would rather live in a civilized world ( i know there is no perfort place). for most of people, it is not a problem of where is better. if you do not have such money to make, then make a goal to get that much. i have seen few people doing better overall when they left here.

象俺这样喜欢自然,喜欢户外的, 感觉还是加拿大好, 俺就喜欢过简单的生活.

要说冬天冷, 今年冬天已经两个半月了, 按俺的日记来看, 只有五天有点难过.
至今还没有低于-30度过, 下面一两周甚至还有零上的日子.

象下面这样的图片, 国内大城市核心是看不到的, 不管一个人把自己的小窝搞得如何金碧辉煌, 只要大环境差, 一出门还是郁闷.

俺刚接一个电话, 国内一个熟人在某医学院大楼让人在后脑打了闷棍, 抢了东西.
 
活在加拿大的八大恶心事儿 (zt)

--------------------------------------------------------------------------------



--加国多年生活感慨 人在北美

时值岁末,参加一朋友聚会。几杯下肚,众弟兄们脑袋发烧,胆气上撞,禁不住信口开河,唾星四溅,各自将这几年在加国的种种不幸遭遇统统吐了出来。扯来扯去,这些不幸被归纳成“加拿大的八大恶心”。

  一.恶心之首:不承认新移民的大陆学历这是老生常弹,谁都知道我们的大陆学历在找工时几乎被看作是“零”,每个从大陆来的新移民无不深受其害。不管你在大陆时是学士还是硕士甚至是博士,你过去的学习成绩如何能力多大,在这里统统被看作是一个普通“劳力”,当地任何一所大学乃至中专的文凭都比你清华北大的证书来的好使。於是乎,“学士满街胡乱窜,硕士拼搏在生产线,博士餐馆去端盘,---常见”。你不服吗?抗争吗?最好是乖乖地去某个大学或专科学校去混一个什么证书之类,涂上一层伪装色,回来再念:“芝麻,开门吧”,那回儿肯定会管用。唉,可我们岂不个个成了“范进”。

  二.憎恶的考车制度“考车难,考车难,难于上青天”,几乎每个刚进加国的新移民都被这个可恶的制度“痛宰”过。不就是一个“行路许可证”吗?为什么要搞的这么繁琐,这么深不可测,这么令人生厌?的确有人一次过关,可那是侥幸,属于出门捡到钱包的那种,更多的人是半年,一年,三次,五次,甚至七次,八次还不得过。那张小小的驾照上,不知渗透了了多少新移民的汗水和泪水。那些至高无上的考官们,掌握着每个考车人的生杀大权,在这个民主的国度里,好象唯有这种权力是不受约束与监督的。你可能一头雾水地OK,更可能稀里糊涂地一次次被“费掉”,考车人的命运似乎全系于考官一人当时的情绪。你要投诉吗?谁当证人?证据在哪儿?还是忍气吞声地反省自我,准备下次挨宰吧。

  对比一下,本人是几年前在美国考的驾照,十六美元,笔试加路试两天搞定。

  三.望而生畏的驾车保险费且莫以为过五关斩六将取得驾照后你就可以舒心地驾车了,保险公司正伺候着再宰你一刀呢。新驾照吗,对不起,本公司不接收新客户;如果你“非要加入”,年报费三千,四千地干活。你知为何?加国的保险制度与美国不同;在美国,出了事故要分清哪一方责任,由责任方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而在加国,不分青红皂白,谁的责任,一律由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理赔。所以,奉劝你千万别出事,千万不要指望保险公司会替你分忧。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会转嫁到你的身上,这是加国保险费比美国高好几倍的深层原因。在美国,一人拥有几辆车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加国,鲜见一家人同时开几几辆车的,因为那保险费可是个“天价”。

  四.令人诅咒的路标与左转灯去过德国的人有知道,那里的公路街道建设堪称世界一流,路途标识既多又清晰实用,可以说只要凭一张地图,走遍德国不会遇到麻烦。可是你在多伦多市会发现,大街上的路牌是那样的少之又少,小之又小,尤其是在路口,几十米外你跟本看不清前方“袖珍路牌”上写的什么。如果你新到这个城市又是晚上或遇到阴雨天,往往不知身所在何处欲往何方,路茫茫其难寻兮,你就前后左右反复去“求索”吧。

  更有甚者,你还会发现这里的许多路口,即使象Morning Side / Shepherd这样的繁忙路口都不设左转信号灯。欲左转的车辆只能等到对面黄灯亮起,红灯未到的最后一刻,“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似丧家之犬”般冲过路口。胆怯吗?稍一犹豫红灯就亮了,要等下次机会,后面的车还鸣笛骂你挡了他们的道。如果在你左转时对面有主最后一秒钟闯过红灯,那你惨了,两车 “Kiss”路中间。欲问谁之责任?警察才懒得去追究呢,据说加国的规定(我没查过)板上钉钉:转弯车与直行车相撞,不管直行车车速怎样时机如何,责任一定是在转弯车一方。天呐,如此简单,警察真好干。不服吗?法庭上见吧,保你准输,扣分罚款长保险在等着你呢,真不知道这一套是那个弱智者设计的,增加一个转弯灯要花几多银子?这或许是加国保险费据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吧。

  五.看病旷日持久据称加国拥有“共产主义”般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国的“大夫”都是经过了八,九年极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后才行医的,可来后你会发现在这里看病是件令人头痛的事,那些“大夫”更与大陆医院里“分诊护士”的职责象妨。

  如果你哪天不舒服想去看病得先预约,不管你的病来的多快心情多急都要看家庭医生的日程表上是否排的进去。见了医生也不要指望他(或)她一定可以解决你的疑难,除非是头痛脑热仅需要几片药之类。假如医生认为你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X光,B超,CT等,那还要你与那些部门另约时间。等一两个星期内做了检查结果回到家庭医生那里,他/她认为你需要去看专科的话,你还要再跟有关专科医生去预约。一般要等一两个个月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宠幸”,那里还有一套类似的程序在等着你呢,这一圈下来如果顺利的话也要三,四个月的光景吧。更有的家庭医生还千方百计地阻止你去看专科,让你一次次地在他/她那儿查来查去,观察,等待。我想;假如你身体里面突然不幸萌发了个啥东东并在悄悄地生长着,大概“磨”到最后来不及处理就不得不带着它“去了”。

  你会问:“不是有大医院吗,有了急病为何不去挂急诊?”我靠,奉劝你千万别萌生那念头,除非是出了车祸被担架车推进去的,否则,几个钟点都不会有人理你。那种待遇,心脏或脾气差点的一定承受不了。

  还有,不要以为进了大医院里就万事大吉了,西方的医疗技术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高超。前些天有位女同胞去医院做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医生把她的一侧输尿管也“顺便”切断了,至今还在医院里躺着呢,真不知她的那个肾还能否保的住。

  六.买房难,租房难每位新移民无不梦想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刚来时经济状况不许可,那就先打工存钱吧。可是不知你发现没有,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飞涨的速度。比如三年前25万的三居室房子如今已是32万了,涨价幅度是28%左右。假设你年薪四万五,除去缴税和一切开支后能每年攒下两万块钱吗?如果你有家庭有孩子,妻子没工作,仅靠你一人打工过去没有积蓄现在又没有外援的话,想买房是极不现实的。不说你眼下凑不齐down payment,就是东挪西借凑齐了咬牙贷款买下了房子,那还贷款及利息的压力比租房子住可要大多了,从此后你就是那“上了磨的驴--套上了”,一步不能歇,一口气都不敢喘地“为银行打工”去了。

  有的人还希望出租部分房间减低自己还款的压力,我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君不见,几年前我们刚来多伦多时,找房何其难也?你在报纸上刚刚看到一则租房广告,立即打电话过去询问时,那边的答复往往是已经租出去了。而现在,租房广告满天飞,如果你房子的地段差登几次广告都没人光顾。地段好些的也不要臭美;如果你要出租的房子装修不好,光线不足,不是分门出入,没有独立浴室厨房,不提供免费的Cable上网,那你只有不厌其烦接待走马灯般看房客的份,甚至有的人在交给你一,二百元的租房押金只后就再不见其踪影,那个月的房租你是损失了,下个月一切又要重来。即使房子租出去了,除去缴税和水电费,用于装修和维护的费用,所剩多少?遇上好的房客,相互体谅和配合,倒也相安无事,若碰上自私的房客,什么都跟你乱来,那你就只有敢怒不敢言,自认倒楣的份了。所以,一旦你买了房想要住的长久或以后还准备再卖出去的话,还是奉劝你仔仔细细地自己住着吧。

  七.吃人不吐骨头的律师这样形容律师是狠了点,应当说绝多数的律师还是克守职业道德的,但的确就有一些害群之马,玷污了律师这个神圣的行业,败坏了这个美好的称呼。

  我们初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对法律系统一无所知,一旦与法律的事沾了边,我们就不得不求告到那些大大小小的律师门下。而某些“移民公司,律师事务所,就借为我们办理企业移民,技术移民,家庭团聚,结婚离婚,合同契约以及从急于改变身份的学生身上,搜刮去了无数不义之财。本人就两度被移民律师骗过,损失了若干银子不说,还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最后还是自己办成的技术移民。移民加国后更以为“到处莺歌燕舞”,放松了警惕,一不小心在买房子做合同时又被某个名律师狠狠坑了一把。唉,我们哪,何时就长了记性不再“自愿进入”律师的圈套了呢?

  八。“诱人的”人寿保险人有旦夕祸福,要想使全家无忧无虑地在加国生活,不失时机地做一份“人寿保险”还是很有必要的。别说,这里的保险理财公司还真多,安下家后隔三差五就会接到一通XX理财顾问公司的电话,电话中一小姐用她那甜蜜感人的语调劝说你接受他们的“上门免费服务”,帮你理财,为你保险,替你分忧,云云。本人经不住诱惑,某日开门迎来了一位据称是“加国保险业最成功人士之一”的X氏。看他开着豪华轿车,西装革履地来到我当时租住的地库,问寒问暖,跟我啦家常,为我策划未来,真是感动的五体投地,什么疑惑,戒心统统地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劝我“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诚惶诚恐;他建议说要把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放到他那里“保险”,我点头称是的;最后,我将一张七百多元的支票交在了他手上。

  过了两天有位朋友来访,我们顺便谈起了保险的事。他问我保险合同是怎样签的,里面的条文如何?我一惊:“什么?还要有合同?他一张纸也没给我留下呀。”我朋友说:“没有合同你咋就将钱就交给了他呢?你怎么就相信他不是在骗你呢?退一步讲,即使今后可以补上合同,你有多大的能力可以承担的起每月七百多元的保费呢?你还想买房子吗?你的钱能取回来吗?”天哪,他的话吓出了我一身冷汗,他当时怎么没说我也没想到这些呢?于是我立即打电话去追,一个月之内不知磨了多少次嘴皮,终於要回了那张支票。

  再后来,我在另一家保险公司投了保,夫妇二人的保费仅是那次的1/4左右,还是储蓄性的。再后来,看到了报纸上许多投诉X氏欺诈的文章,万幸自己当时没有陷进去。

  诚然,上面那些话有些偏激,有许多牢骚的成分。我相信这些话代表了许多人的情绪但也令一些人听起来不舒服,但无论如何我在新年到来之前是一吐为快了,谁愿扔板砖我也愿意接着,谢了。
 
多伦多三匪徒周四凌晨械劫地铁站

--------------------------------------------------------------------------------



3名歹徒在周四凌晨持枪抢劫伊斯灵顿地铁站。

一名妇女在1点半左右接近售票亭,售票员跟她交谈后打开门,随即有两名男子强闯入内,其中一人带着手枪。男子要售票员交出钱并威胁要杀害他,售票员在挣扎中受到轻伤,三名歹徒抢得数额不明的现金及公车票后逃逸。

警方对3名嫌疑犯的描述:女子年纪约18至22岁,身高5尺6寸,中等身材。黑人男子高5尺6寸,持枪,中等身材,另一名黑人男子特征不详。

多伦多警队希望知情者或民众遇到有人销售公车票时,请致电416-808-7530抢案组或灭罪热线416-222-8477。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Chinese WAG (Wild Assed Guess) ?
stupid Chinese guess work


---- 1-2年前就久闻目睹 Xiaomimi 先生/女士仇华、丑华、排华的狰狞面目。现在又遇上了,每次看到都感觉很不爽,如鱼刺梗喉,象家里被泼了大粪,我这里骂一声:“操你大爷的 Xiaomimi !”

Look, if I care ever slightly how a stupid Chinese think and what a stupid Chinese say, I have fainted many, many, many times over.

Keep talking in your typical Chinese way, I couldn't care less.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