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海燕 -- 高尔基

最初由 xiaomage 发布


我读很多英国小说的感觉是,字斟句凿,文字优美,但总隐约有一种暗淡阴郁的感觉,一直到我走在阴雨无常的伦敦的古旧的小巷中才终于体会到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而美国小说文字简洁,生动活泼,一如北美的太阳下的自然风光。

说得很好。文化太悠久了,难免就处心积虑起来。
我现在对狄更斯都有心理障碍了。就是他,就是他毁了我们的读书会啊!
 
最初由 sourcil 发布
说得很好。文化太悠久了,难免就处心积虑起来。
我现在对狄更斯都有心理障碍了。就是他,就是他毁了我们的读书会啊!

Say say ba. :blink:
 
最初由 胖蹄阿克 发布
好像她以前说过,读书会变FJ会了

:eek: 狄更斯有这么大力量,看来得在流年帖双城计了。:lol2:
 
民以食为天,士为知己忧.

多探讨"海燕 -- 高尔基",就离"士"越近了.Shusheng正在引导此论坛向高雅的方向发展.:lookaroun:lookaroun
 
敲了半天的东西都丢了!:mad::mad: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那时候我们都特别迷Charles Dickens。还好说个“嘿嘿,这孩子呵”(有人想得起来出处吗?)或者“你难道没有见过江流水涌吗?”只可惜当年读的是译本,没记住作者的名字。

年轻时读书不太挑,逮什么看什么,印象中似乎比较喜欢激烈狂热且绝望的作品,比如野性的呼唤,悲惨世界,呼啸山庄,老人与海之类的。稍大些比较喜爱卡夫卡加缪等,但百年孤独是到了都没看下去。

不过如果余生将独自困于荒岛,唯一能带的书恐怕非红楼梦莫属。
 
没看帖子就先发言了,看来应该找小马哥浮一大白。:) 双城记前前后后读了好几遍,译本原文都读过。最后一遍是两年前。但是心情不同了好像也没了当年的感受。看悲惨世界也是一样。

上学时总是被迫分析莎翁或者DH Lawrence. 想想头就大。几百年分析下来可真没什么好说的了。对了怎么忘了Jane Austin!

父母那辈读的都是苏联小说,至今说起来还如数家珍。
 
最初由 渐渐 发布

上学时总是被迫分析莎翁或者DH Lawrence. 想想头就大。几百年分析下来可真没什么好说的了。对了怎么忘了Jane Austin!

上学?

国内的英语/中文系?还是加拿大这里的中学/大学?

以前国内的中学好象不用分析莎翁吧.
 
最初由 胖蹄阿克 发布
好像她以前说过,读书会变FJ会了

胖蹄的记性真好,还自己加注解。:p

读书会没有沦为FJ会。可是那本Great Expectations没有读完。换书吧,大家都不爱做有始无终的事,那只能就遮遮掩掩地不开会了。J是另开,呵呵。

其实,读起来,大家都很喜欢Dickens的文笔。精细,生动。我还记得Jingle读Joe还有雨MM读Pip初到伦敦的那几段,很有意思。可是,故事发展得太慢了,愈来愈慢,阴阴郁郁地,就没有读下去了。
 
最初由 赤练仙子 发布


年轻时我最喜欢的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牛虻。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我更喜欢:飘。

《简爱》是我初中同桌的最爱。她背诵里面对白的表情让我着迷。也是这位同桌介绍我看《飘》的。青春期里的女孩子多少有些自恋自卑,喜欢上简和思嘉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

奥斯汀三姐妹里,我比较喜欢Jane Austen。她的文字轻松幽默睿智,所描写的英国庄园生活能我很多如画的想象。
 
坦白的说,那些博大深 沉苦难的东西,我真是读不下去啊。离我的生活那么遥远,又没有愉悦的感受。:(
 
最初由 AfterDie 发布

YDFR= Yi De Fu Ren=以德服人

:D
Ottawa YDFR 先进青年奖的得主解释应该是最权威的了:D
 
最初由 sourcil 发布


胖蹄的记性真好,还自己加注解。:p

读书会没有沦为FJ会。可是那本Great Expectations没有读完。换书吧,大家都不爱做有始无终的事,那只能就遮遮掩掩地不开会了。J是另开,呵呵。

其实,读起来,大家都很喜欢Dickens的文笔。精细,生动。我还记得Jingle读Joe还有雨MM读Pip初到伦敦的那几段,很有意思。可是,故事发展得太慢了,愈来愈慢,阴阴郁郁地,就没有读下去了。

原来几年前论坛上很出名的读书会就是你们几个在一起搞的阿?

:cool:
 
最初由 胖蹄阿克 发布

Ottawa YDFR 先进青年奖的得主解释应该是最权威的了:D

埂噎了:blowzy: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