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的革命--批判霍金

soaring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05-09-20
消息
249
荣誉分数
29
声望点数
0
作者:何翔

关于霍金在人民大会堂的演讲,见CFC六月二十日新闻。

就宇宙起源而言,霍金其实错的不能再错,称其为活着的爱因斯坦简直是侮辱后者。充其量霍金只是个一流的数学家,二流的科幻作者,三流的哲学家而已。

真正的活着的爱因斯坦也是个德国出生的美国科学家,名叫Ernest J. Sternglass,今年应该高龄八十四岁左右,是匹兹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他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Before the Big Bang: The Origins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Nature of Matter,已经提出了一个可以彻底、完美解释宇宙“起源”的科学理论。有兴趣者可以到amazon.com查看一下有关读者书评,就会对Sternglass的集大成理论有个大致了解。

Sternglass只是在阐述其理论时忽视了一个内在的关键因素,导致他没有意识到其理论的完美之处,以至于最后还是搬出了一个未经解释/无法解释的“上帝”来解释宇宙最初状态,构成一小败笔。

Sternglass的划时代理论与当今主流科学界的“定论”背道而驰,因此一直遭到忽视,其天才相信要等到他去世之后才会被得到承认。鹤立鸡群,孤独难免。顺便提一句,他的修正后的理论与易经的基本逻辑不谋而合。

相比之下,霍金的演讲全然是一派胡言乱语,他自己不知道,听的人也不知道,大家都以为这位“世界科学大师”在讲述世界最高深的宇宙科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切科学理论都离不开基本概念,要驳斥霍金的谬论,自然需从最根本的概念讲起。一旦找到、弄清最基本的概念,也就找到、弄清了基本逻辑,其它附属概念诸如时间、空间等便迎刃而解。霍金根本没有抓住基本概念,思维糊涂,难怪最后会陷入无数的肥皂泡泡之中。中国哲学家当中,北宋张载的基本概念及逻辑最为清晰,其代表作为<<正蒙>>,至今仍然可以用来纠正霍金们的蒙昧。

本人暂时没有时间及精力用中文向大家详细介绍正确的宇宙学,这里只想告诉大家,尽管霍金以为“并非一切都已解决,”事实上一切都已解决,而且与霍金想象的截然不同。举个例子,霍金在演讲结尾时提到目前科学家还不能解释为何宇宙在加速扩张。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许多科学家推断一定有个dark energy在作怪,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寻找这个“黑色能量”了。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导致整个有限宇宙加速扩张的只是整个有限宇宙本身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黑色能量。

科学家的使命本应该是“解释宇宙”,而不是“解释一个本身不自转的宇宙”。除了Sternglass之外,包括霍金在内的所有“世界科学大师”都在努力试图解释一个本身不自转的宇宙的属性,而实际上他们从头到尾根本没有任何性质的证据证明整个有限宇宙没有在自转。他们最多只能说宇宙自转是个不可能的概念,因为没有参照物,而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基本概念有问题。一旦弄清基本概念,知道存在的无限性,不仅整个有限宇宙的自转成为可能,而且还成为必然,就象这个宇宙内所有天文系统一样。

一方面宇宙在永恒自转,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具体机制容本人另文介绍),另一方面霍金们在绞尽脑汁想象一个不会自转的宇宙如何起源,这就是当今主流科学界的问题所在。当今的霍金们想当然地以为整个宇宙没有在自转,就象几千年几百年前的人想当然地以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或者太阳在绕地球旋转那样。再顺便提一句,关于宇宙旋转这一观念,康德也有提及,区别只是康德想象的是一个大系统套小系统、无穷无尽的宇宙,而不是一个坐落于无限存在之中的有限宇宙。

真理至简至美,那是另外一种晕了。

行文匆促,只是觉得不得不驳斥一下霍金的伪科学,粗糙之处请多包涵。有兴趣探讨宇宙学的人士,欢迎与本人联系,email: allisenergy@yahoo.ca

(本人保留此文版权)
 
答问

j.Li posed the following comments on 51.ca:
-------------------------
是吗?

引用原文: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导致整个有限宇宙加速扩张的只是整个有限宇宙本身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黑色能量。 "

就从您这一句论断,相信很多人已经不必再看下去了。请您解答一下宇宙的“中心”在哪里?离我们几十亿光年之外的星系需要以多快的速度进行圆周运动?您理解的宇宙之外的绝对参照空间到底是什么?请不要把康德搬出来,这只是托勒密时代的想法而已。
_______________

j.Li:

多谢你的提问。问题问得好、问到点子上,是被问者的荣幸。只是宇宙学这个话题非常之大,我现在仅仅是借霍金的演讲开个题而已,三言两语,“骂”人还骂不过来,无法兼顾“完整的论述”。欢迎你随时发表意见。

针对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 宇宙中心:你如果问我“宇宙有中心吗”,作为一个哲学家,我会回答说“当然有”。你现在问我宇宙中心在哪里,作为一个非科学家,我只能说“抱歉,这本应由科学家来回答,但当今的第一流科学家都在忙着寻找不存在的黑色能量,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高谈阔论泡沫理论,如此重要的课题竟然无人研究”。

如果你从概念角度事先认定宇宙不可能有中心(因此你特地加了个引号),你当然不会投资几千几百万美元去寻找它,对不对?我今天只能从理论角度论证说整个有限宇宙必然有中心,而且可以通过观察研究不同层次/不同等级天文系统的旋转速度差异、质量差异及相互间距离等来确定其具体位置,但真正艰苦的体力活却要留给那些未来的北大、哈佛博士生去做了。

2) 圆周运动:整个有限宇宙的自转角速度保持不变,宇宙扩张时随着直径增加,切线速度(tangential speed)也相应增加,离心力亦越来越强,这正是为什么天文学家在一九九八年左右“意外”观察到宇宙在加速扩张的原因。然而宇宙并不会永远扩张下去,因为一旦圆周运动达到光速,宇宙扩张便已到极限(如果宇宙直径再增加的话,圆周运动速度便会超过光速)。

接下来就是我与Sternglass的分歧所在。按照Sternglass的解释,宇宙扩张到最大限度后便会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永远保持在那个稳定状态。但从中国哲学角度出发,宇宙必然是周而复始、物极必反,因此我断定宇宙扩张到最大值后必然要收缩到最小状态,从而完成自我解释,彻底解决宇宙“最初起源”问题,摆脱“上帝”或“神”之类的伪答案(我称之为伪答案,因为其本身并不能得到解释)。

事实上,根据Sternglass提出的宇宙模型,宇宙扩张到最大范围后不得不开始收缩,因为在除了宇宙整体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之外,还有一个至为关键、由宇宙内部无数细小旋转系统所带来的向心力。宇宙扩张到极限时,这些局部/内部向心力(内因)也达到最大值,导致从最小旋转系统开始的一连串收缩,直至整个宇宙不得不“与时并进”,开始与扩张过程同样漫长的收缩过程。宇宙的最小体积同样受到光速限制(最小宇宙为一个由两个相互在光速旋转的正负电子所组成同时本身又在自转的“原子”),届时虽然宇宙整体自转所产生的向心力达到最大值,但在由两个相互光速旋转的正负电子所带来的内部离心力作用下,整个宇宙不得不重新开始扩张过程,正是古人讲的“天行健”,“生生不息”。

3) 参照空间:爱因斯坦正是因为缺乏参照空间而拒绝了宇宙自转的想法,Sternglass之所以能够发展宇宙自转的理论,是因为他“复活”了在西方思想史上一度颇受重视的以太(ether)。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问题--存在的必然存在,不存在的必然不存在,因此天下只有一个无限的存在。套用张载论“气”的语言,“存在”并无内外之分,我们只是假借“存在”的不同形状或存在方式而言之罢了。所谓有限的宇宙,指的是科学手段所能观察到的那一部分“存在”,宇宙之外仍然是同一“存在”,只是其存在形式不同,没有旋转而已。

至于在人类思维语言中,尤其是在科学语言中,哪一个词汇最能回答“那么这个独一无二、无穷无尽的存在到底是什么”这个哲学/科学/宗教问题,诸位可以从本人的电邮地址中找到答案。

4) 不明白为什么我不能把康德“搬出来”。霍金在演讲中提到了他,我只是实事求是地提到康德的一个不太为人知道的天文理论而已。旋转这一概念意义重大,因为它保证了我们宇宙的永恒稳定。反观霍金的演讲,他在结尾时担心宇宙或会“无限膨胀”,或会“坍缩”,这些都是他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以为宇宙不能自转的结果。遵照咱党党员的指示,我再骂霍金一句:杞人忧天。

多谢大家一路看下来看到这里。

(本人保留此文版权)
 
superstring theory won't do the trick

As long as the rotation of the whole finite universe is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no theory, be it string or superstring, can satisfactorily explain our universe.

Sternglass' theory only requires two elemant particles - electron and positron (which is just a positively charged electron). All other particles are made up of electrons and positrons.

Sternglass has already unified all the for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ism in a most simple and beautiful way. The revolution has been done, and Einstein's dream has been fulfilled. The remaining task is to convince people that he is right, which may turn out to be a much more difficult job.

On a more profound level, what is described by Sternglass as electrons and positrons can certainly be referred to as "strings" as well. If you read his book I mentioned above, you will see either in the introduction or chapter 1 Sternglass' discussion of the superstring theories.

Bottomline: as I mentioned in my previous message, superstring theory, like so many other "cutting-edge" theories, results from scientists' attempt to explain an unrotating universe. As such, it will never achieve what it promises to do, no matter how promising it sounds.
 
宇宙的结构

北宋五子当中,除了张载之外,还有一个易经专家名叫邵雍。他有句话,可以说是用最为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宇宙的结构,令人惊叹中文的形容能力。这句话是: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观物外篇>> )

就有限宇宙而言,最大的系统是其本身,因此数目只有一个,少得不能再少。在宇宙内部,大天文系统套小天文系统,系统越小,相互间距离越近,数目越显繁多。

每个天文系统之所以是“系统”,并不是我们人为或主观地给某些星体贴上一个标签而已。银河之所以为银河,是因为它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星系在客观自转。由一千个左右银河构成的超级星系之所以是个超级星系,是因为这个超级星系本身同样在自转。(“一千个左右”这个数字非常关键,有空再解释。) 如此往上类推,一直推到最大的天文系统,即整个有限宇宙,也一样在自转。正是这个自转统一了宇宙内所有其它旋转体系,使得宇宙作为一个整体而客观存在,而不仅仅是人类思维中的一个集合体。这便是本人在上文中提到的宇宙自转的必然性。

一个本身在旋转的有限宇宙,其物理属性与当今第一流科学家理所当然认为的不旋转宇宙有着根本区别,正因为有这些区别的存在,使得本人在骂霍金是个三流哲学家的同时,还可以讥之为二流科幻作家。Sternglass已在其杰作(2001年第二版)中收集、罗列了大量截至2001年的最新天文研究成果,都与其理论相吻合。本人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书中没有提到的另外一个证据。

按照目前“标准” 的星体/星系形成理论,早期宇宙密度分布有轻微差异,在引力长期作用下最终形成巨大星体/星系。这里不妨让我引用霍金演讲中有关的几句话:“早期宇宙中的无规性,意味着在有些区域的密度,比其它地方的稍高。这些额外密度的引力吸引使这个区域的膨胀减缓,而且最终能够使这些区域坍缩形成星系和恒星。”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星系在形成过程中必然是由小到大,由轻至重,即宇宙越年轻,其中的星系质量就越少。不幸的是,这一推论受到最新天文研究挑战。去年年底,一批天文学家在英国的<<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64 Pages 443-454, December 2005)上报告说,他们在距离大爆炸大约八亿年左右的早期宇宙里发现了规模虽小但质量几乎与银河相当的星系,而银河的形成却需要几十亿年时间。<<科学消息>>(Science News v. 168 no. 15 (October 8 2005))称此新闻为“宇宙中的危机”, 因为根据标准理论,八亿年时间完全不够形成质量如此巨大的星系。

但是根据Sternglass的宇宙模型,整个宇宙的结构早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更为漫长的“孵化”过程中就已形成。所谓孵化,即是上文提到的一对光速旋转正负电子在整体自转一周后分裂为两对旋转速度减慢的正负电子,在分裂十次之后,即最初的一对正负电子分裂成为1024对正负电子之后,其活动空间呈指数级扩张,接下来每对电子继续分裂,分裂十次之后再扩张,总共扩张27次之后发生大爆炸。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每个旋转系统,都是日后形成各级星系的“种子”。与标准理论相反,星系是由里向外甩出去时形成的。越“年轻”的星系,其规模越小,旋转速度越快,所含能量越高。上述天文发现,对标准理论而言是危机,但在Sternglass的理论中却是必然。最“年轻”而又最重的星星,不是别的,正是那颗由一对光速相互旋转电子所组成的原子宇宙,诗人所谓的“一粒沙中包含大千世界”也。

根据标准的大爆炸理论,宇宙只有大约一百五十亿年历史。而最近的天文观察发现,我们的宇宙拥有异常复杂却整齐的超级结构,要想形成这种超级结构大约需要一千亿年时间,即宇宙在大爆炸之前就早已存在。Sternglass的理论,不仅解释了大爆炸的起源,还解释了宇宙结构的起源--比如不同等级星系之间的空间距离递增关系、质量差异关系、每一千个左右天文系统组成一个更大天文系统等。

你一定要看Sternglass。

(本人保留此文版权)
 
这个有点儿意思,不知道您是不是作者本人?
 
答问

弄舟在加国无忧上的提问:
----------------------

本人对宇宙学一窍不通,对逻辑推论却很感兴趣。楼主的推论,有数处不是很明白,特提出来请教。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引用原文:
但从中国哲学角度出发,宇宙必然是周而复始、物极必反,因此我断定宇宙扩张到最大值后必然要收缩到最小状态,从而完成自我解释,彻底解决宇宙“最初起源”问题,摆脱“上帝”或“神”之类的伪答案(我称之为伪答案,因为其本身并不能得到解释)。

这个“中国哲学角度”,是已经证实,普遍接受的定论吗?

引用原文:
存在的必然存在,不存在的必然不存在,因此天下只有一个无限的存在。

从“存在的必然存在,不存在的必然不存在”如何能推出“天下只有一个无限的存在。”?这个“无限的存在”又是什么?

先提出这两个,有时间了再请教其他的。
----------------------------------

弄舟,多谢提问。尝试简单回答如下:

1) 这个“中国哲学角度”,来自于易经,在儒家(尤其是北宋新儒家)以及道家思想中都有深刻阐述,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是已被“普遍接受”。本人当然可以从逻辑上证明此哲学角度的必然性,这也与你第二个问题有关,但比较耗时,容本人暂时按下不表,走另一条捷径先:
 你如果再仔细阅读一遍“但从中国哲学角度出发”到“生生不息”这两段文字,你会发现,本人在第二段文字中所做的正是要通过科学理论来“证实”这一中国哲学角度。在第一段文字中,我只是从中国哲学角度出发对Sternglass的某个见解提出怀疑,而不是引用一个已被“证实”或“普遍接受的定论”来推翻后者的观点。我运用的是后者理论中固有存在的向心力来推翻他本人的解释,Sternglass在其书中反复强调离心力,却一字不提向心力,完全忽视了这一关键因素。
 一旦Sternglass的理论得到修正,逻辑上必然正确的这个中国哲学角度反过来也就得到科学的证实。因此这个中国哲学角度是否是个被普遍接受的定论并非问题关键:如果今天还不是,早晚会是。

2) 让我来反问你一下:从“存在的必然存在,不存在的必然不存在”,你还能推出除了“天下只有一个无限的存在”之外的其它什么结论?
 作为高度抽象的逻辑语言,“存在”一词涵盖任何形式的存在,因此它是“一”。此存在不可能为有限,因为如果有限,你就在拐弯抹角地暗示存在之外有A)不存在存在,但不存在不可能存在,所以此可能性遭到否决;或B)另一存在,但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之外还是存在,仍然是无限。
 张载的“天大无外”,可以说是对“无限”一词的最好定义。在西人哲学家之中,斯宾诺莎这一方面的逻辑思想最为精辟,堪称颠峰。
 至于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我已在原文里间接回答了,剩下的只是长篇大论地注释工作而已,敬请耐心等待。多谢。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这个有点儿意思,不知道您是不是作者本人?

您问得也同样很有意思,多谢。如果我不是作者本人,那谁是作者本人?我又是谁?

(作者本人保留本问题版权)
 
最初由 soaring 发布


您问得也同样很有意思,多谢。如果我不是作者本人,那谁是作者本人?我又是谁?

(作者本人保留本问题版权)

我想确认一下,然后佩服佩服。
 
回复:请教搂主
引用原文:
最初由[牧马人]发布
请教搂主

即使证明了宇宙是自转的,也解释不了宇宙的起源。自转的初始动力来自何方?宇宙物质性本质的根本来源是什么?自转体系就是永恒稳定的么?不见得吧,只是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区间里来看是稳定的,但不可能是永恒稳定的。
牧马人先生:

如果你仔细阅读本人文章的话,你会发现与其说我试图在解释宇宙“起源”,毋宁说我是在摧毁“起源”这一概念。我行文时力求谨慎,每次提到“起源”一词相信都是加了引号。易经的精华在于一个“易”字,宇宙变来变去,变大变小,变快变慢,无论如何变都还是这个宇宙,从绝对角度而言,“起源”概念已经失去意义,无关紧要了。

没有起源,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初始动力。上面我在讨论整个有限宇宙自转必然性时已经提到,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由其自转所决定的,没有自转,就没有这个宇宙。换言之,自转是其固有存在的运动形式,用中文表达就是“自然”。亚里斯多德的“初始动力”这一概念与“起源”一样都是必须遭到逻辑思维淘汰的产物:因为无论我如何回答,你总是可以再问“什么是起源的起源”,“什么是初始动力的初始动力”,等等,象个程序出错的电脑,永远兜不出来。

至于“宇宙物质性本质的根本来源”,Sternglass有详细阐述,一言以蔽之,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也。

什么叫“有限的观察时间区间”?听上去象是从霍金的喉咙里发出来的数字语言。宇宙永恒自转,扩张时其内部“裂变”为无数旋转系统,收缩时这些系统再“聚变”为一对相互光速旋转的正负电子,“生生不息”,当然是永恒稳定,无论你是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区间里牧马,或是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区间外放牛。
 
估计,把霍金,Sternglass,张载,爱因斯坦,泡利,波普尔,易经,数学,物理,实验观察,这些人的想法统统地糅合在一起,包括这个旋转,美妙地做成一个大萨拉,那就是答案。
 
从圣经角度来说上帝是自有永有的,无神论者是不接受上帝这一解释的,那么姑且放弃争论。可以说起源点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所以不喜欢起源点以前无意义和无定义的说法,至少有“无”作为一个定义,来自于易经。

圣经中上帝很无独有偶地采用了8进制,即从零起始的7天。
 
再答牧马人

先生,原来你是奉《易经》为真理的么?你如何证明《易经》的真理性呢?

人类谈不了宇宙的起源,兜不出那个圈子来,是否证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呢?是否是因为人类的智慧、能力所限呢?是否是有些客观存在根本不是人类可以用理性、逻辑来解释的呢?

人类被局限在广袤宇宙之一隅,犹如坐井观天。我认为目前地球上任何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都不可能完整诠释宇宙的本质。现有的理论体系都只是一些盲人摸象似的假说罢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只是在坐井观天。
牧马人先生:

既然你喜欢跑题,也让我以其之道还治其身,陪你跑一圈,溜达溜达,也算是休息。本来想答复j.Li的第一段话,现在只能往后推一推了。

你既然如此深信你自己是在坐井观天,又何必坐在这里论天呢?如此坐井观天的言论,你自己都不应该当真,又怎能期望其他人当真呢?

你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你尽可以不去做,趴在你的井底做你的蛙去。我做我认为我能做到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只有我才能做到的事情,这种自由翱翔的乐趣,又岂是一个自认在坐井观天的蛙人所能理解。

宇宙本质,我何翔不解释,谁来解释!(请把这句话理解成:宇宙本质,我们人类不解释,难道要青蛙们去解释!)

我现在再来努力拉你一把,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能力跳出你自设的这口井:

关于宇宙“起源”问题,唯一的解答方式是化解或“解构”这个问题,即证明这个问题在逻辑上不成立,无需回答。我已经在前面给你解释过,如果你直着脑袋硬要寻找宇宙“起源”,兜不出圈子的是你,而不是我。本人阐述的宇宙理论,宇宙永恒存在(想想能量守恒定律),所谓“起源”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我既能用最大宇宙的状态来解释最小宇宙的“起源”,也能用最小宇宙的状态来解释最大宇宙的“起源”,从而实现从逻辑角度唯一可能的解释--自我解释。

除了自我解释之外,其它任何“解释”都不能称其为解释,因为:如用B解释A,你必须再解释B;如用C解释B,你必须再解释C,依此类推,又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最后是用C解释C,靠自我解释脱困。

我从来没有说过易经是真理,我只是在指出易经中的真理罢了。

讨论归讨论,针对你个人没有任何敌意,希望你能一笑置之。你是牧马之人,知道草原的辽阔、天空的舒展。草原上井不多吧,天上则是绝对没有井的。
 
再再答牧马人

同理,关于牧马人的言论,请参看加国无忧谈天说地论坛。

本人答复

牧马人:

你说的基本观点是人类都是坐井观天。
假设你说得对。
那么,你的这个基本观点也必然有局限之处,否则你本人就不是在坐井观天了。
既然此基本观点必然有局限,那人类就必然不是都坐井观天的了。

你的其它任何观点,你都可以用你自己的基本观点一一驳倒,不用劳驾本人了。

质能问题,时机到了我会详细讨论。

有限宇宙外围问题,我在首次答复j.Li时已经提及(关于参照空间那一部分),你尽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不能莫明其妙地说出“不管宇宙如何聚散,它都有边际或外围之外的存在对不?边际或外围之外又是什么东西呢?我知道你又会说探讨边际、外围之外是没有意义的。解释不了就说是没有意义的。说服不了人呢”这种话来。我已经说过的话你都不知道,何况我还没说的话。

相信你还有其它许多问题,不要急,慢慢问。容我再次说明一下:宇宙学这个话题大得不能再大,牵涉到科学、哲学、宗教等,但其最关键之处只是一个基本逻辑概念而已。本人目前正在单枪匹马挑战一个以霍金等人为代表的巨大风车(Sternglass太老了,上不了阵),不可能一下子发动全面进攻,只能一点一点讲道理。我还没说的,请不要先认定我不能解释。多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