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资源管理不善,美、日廉价狂购

假农民工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5-18
消息
94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稀土储量大国,但其最大的稀土矿已经被封存起来,转而
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的稀土产品,存在仓库中。日本多年来一直从我国大量进口
初级稀土原料产品,贸易额一直保持在一亿美元以上。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
土”,我国稀土累计探明工业储量居世界首位。但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时指出,
因稀土资源乱采贱卖,我国的资源优势正在“缩水”,必须尽快完善稀土资源保
护与开发制度,打好这张王牌。

资源战略:科学合理开采

随着国外稀土勘探获得进展,我国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据包头钢铁集团稀土高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晓铁介绍,目前业内比较认可的是,世界累计探明稀
土工业储量约一亿吨,我国为5200万吨左右,仍居世界首位,但比重已从70%左右
降至50%多。

我国稀土资源自开发以来正迅速减少。据包头稀土研究院原院长马鹏起介绍,白
云鄂博目前累计探明稀土工业储量4350万吨。自1958年包头钢铁公司投产以来,
白云鄂博随铁矿采出的稀土资源累计已达1250万吨左右,其中约有200万吨在采选
、冶炼及堆存等过程中损失掉,损失率在15%左右,得到利用的仅有120万吨左右
,利用率不足10%,其余930多万吨都被排入了包钢集团尾矿坝内。

南方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的破坏、浪费也很严重。江西等地利用“浸出法”
提取稀土,每吨氧化物需消耗离子型稀土矿高达2000吨至3000吨。

由于前些年稀土价格比较高,致使有些地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和乱采滥挖现象
十分严重。“按照目前的开采水平,再过50年,我国将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小国
了,稀土资源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
院教授徐光宪说。

出口量大增也加剧了我国稀土资源流失。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2005年我国产
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1.9万吨,同比增长21%,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去年我
国共出口稀土金属、材料和器件等上、中游产品约5.53万吨,比前年增长11.43%。
此外,境外企业近年来大规模在我国设厂,仅包头市已有外国稀土企业10多家,
其中有些企业收购稀土原料或初级产品后,稍做加工便运往国外,实质是变相掠
取我国稀土原料。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稀土储量大国,但其最大的稀土矿芒
廷帕斯矿目前已经被封存起来,美国的钼公司现在也基本停产,转而每年从我国
进口大量的稀土产品,存在仓库中。日本多年来一直从我国大量进口初级稀土原
料产品,贸易额一直保持在一亿美元以上。

有专家称,目前我国保存较好的稀土探明工业储量仅剩27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
储量的30%左右,按人均计算我国已是稀土资源贫乏国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东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白云
鄂博应该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同时,把山东和四川的稀土资源保护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科技战略:延伸产业链

稀土是小产业,却是重要产业。专家建议说,要改变稀土科研和应用推广滞后的
局面,首先是国家有关部门应真正重视稀土科研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不可偏废,增加稀土科研经费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

第二,国家应选定若干重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向,以包头稀土研究院的稀土
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为牵头单位,集中人才、经
费,有重点地进行联合攻关。由国家科技部牵头,设立稀土科研专项基金,对重
点基础科研项目和应用技术研究进行专项支持,对重大基础科研和有前景的应用
科研项目进行连续拨款支持。同时,注意收集国外技术信息,以进行跟踪研究。


第三,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吸纳各界力量成立稀土产业发展基金,扶持重点科
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加快稀土下游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围绕稀土磁性材料
、贮氢材料、存储材料等高科技产品延伸产业链,如以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各种电
机,以稀土贮氢材料生产各种动力电池、电动车等应用产品,以稀土发光材料生
产应用器件等等,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产业集群。

产业战略:引导行业整合

除冶金、有色等部门设立的稀土企业外,我国还存在众多的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
,分割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市场秩序乱。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稀土办负责人介绍,我国稀土初加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深加
工能力不足。目前世界上90%的彩电粉原料都依赖中国的稀土产品。由于中国产业
化水平低,只能出口大量的稀土原材料,由日本和美国加工成彩电粉后再高价卖
给中国。

专家呼吁,国家应成立稀土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研究和解决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
新问题。进一步赋予各级稀土办、稀土行业协会协调的职能,在资源管理、价格
协调、企业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稀土产业政策也应尽早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稀
土办公室主任魏晓明介绍说,目前国内很多行业都出台了较细致的产业政策,但
至今国家尚未出台稀土产业政策,导致稀土行业规模、能耗、环保、工艺、审批
权、优惠政策等问题无章可循。

目前稀土市场回暖,原料供应吃紧,中小企业大面积停产、减产,稀土行业的产
能泡沫正在被挤掉。专家建议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尽快出
台稀土行业产业政策,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和引导稀土产业发展,及早遏制稀土
企业的扩产冲动,将稀土行业引上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否则,稀土行业很难走
出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

此外,尽管近年来组建南、北稀土集团的呼声很高,进展却不大。为此专家呼吁
,有关部门应继续努力,尽快解决好这一关系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命运的问题。

出口战略:改革配额制度

拥有宝贵资源的国内稀有金属产业正在面对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尴尬:一方面,稀
土等产业在世界创造了资源储量、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多个“第一”,另一
方面,在绝对的市场优势下,国内稀有金属却只卖出了个“土价钱”。

据了解,我国稀土产品供应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85%以上,出口量逐年增加,但与
庞大的市场占有量以及稀土在战略资源中的“真实身价”相反,近年来我国稀土
产品价格大幅下挫,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有所回升。

一般来说,拥有一半市场份额的企业或者国家应该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权,为什么
占到市场份额高达80%左右的我国稀土产品反而受制于人呢?

目前,我国稀土在采矿方面归国土资源部管理,而出口配额的发放却归商务部,
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同时,我国现有稀土企业100多家,稀土冶炼分离能力
超过20万吨,而现在全世界稀土产品需求量不过10万吨,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国
内企业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
各种稀有金属矿陷入了开采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我国的大量战略稀有金属
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初级
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一些专家认为,现行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即使不取消,也应进行大规模调整。首
先,应提前配额分配时间,每年的年初、年中应将配额分配完毕。同时,应研究
和优化配额分配方法。除销售额、出口额外,还应着重考虑一个地区稀土产业总
体规模,尤其是稀土深加工、应用产业水平和规模。非稀土深加工、应用企业不
分配额。最后由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协商每年的配额总量,并依据宏观调控的原
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环保达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予以倾斜。

专家还建议,每年应对稀土新产品进行评审后确定出口范围,以对出口种类实行
动态管理。
 
日本悄悄储备稀有金属 稀土资源83%从中国进口

--------------------------------------------------------------------------------


http://news.hexun.com/detail.aspx?lm=1673&id=1583365

【2006.03.28 16:38】 来源:世界新闻报



【作者:安端 罗山爱】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通产省资源能源厅日前透露,日计划对已维持了20年的金属资源保障政策进行修正,准备扩大稀有金属品种的储备,以维护本土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

  担心打击日本经济

  稀有金属是指在地壳中含量极少、分布较散、提炼较困难的金属。稀有金属及其合金是原子能、航空航天工业、半导体、特种钢和耐热合金等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

  由于日本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国民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日本对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施了储备制度。其目前执行的稀有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出台于1983年,储备对象为镍、铬、钨、钴、钼、钒、锰等7种稀有金属,其进口依赖度超过90%。

  而此次新入选的铂、铟及稀土类三种资源,都是日本最顶尖的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急需的物资:铂应用于汽车的废气排放净化装置、燃料电池的制造;铟应用于液晶电视的液晶面板;稀土类则是混合动力车不可欠缺的材料。在上述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日本厂家均处于优势地位。一旦出现资源供给中断,将会严重打击日本的经济及国家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首次将铟金属列为战略物资。铟在高科技武器制造中有极重要的位置。例如日本与美国联合进行的导弹防御项目,便需要大量铟金属来制造高灵敏度的导引头;而日本积极寻求引进生产的美制F-22隐形战斗机,该机的远程探测雷达和隐形座舱盖都需要铟作为原料。

  国家和民间同时储备

  目前,日本的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分为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种:国家储备是为了保证长期供给和对付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民间储备是为了防备短期供应问题。这两种储备方式的储备目标是国内60天的消费量,其中国家储备占42天,民间储备占18天。

  大量的稀有金属储备需要巨额资金。为此,日本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了储备专项资金,并已为稀有金属进口动用了大约600亿日元的国家预算。日本政府还鼓励本国企业到海外大规模投资矿产资源,日本企业在境外开矿从本国中央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贷款时,金属矿业事业团则出面做担保人,仅收取0.4%的担保费。

  此外,据美国《全球安全》杂志称,日本近年来以进口废旧金属的名义,从东欧国家买回报废的俄罗斯米格飞机,主要目的就是为提取钛、铟、铱、锆、铯、锂、钨等稀有金属材料,然后重新制造产品卖到国外。

  稀土资源83%从中国进口

  稀有金属的产地大部分在非洲、前苏联地区及中国。其中,稀土资源更是79%的储量在中国。据日本“稀有金属”数据库的统计,日本稀有金属的进口量,一半都依靠中国,而稀土资源更是83%从中国进口。

  近期,日本国内不仅在所谓的军费问题上攻击中国,而且在稀有金属问题上,也强调“中国威胁”。因此,日本鼓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对稀有金属的需求量猛增。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说:“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钡、锑和铟的储量也非常丰富,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

  日本自己加强稀有金属的战略储备,却拿中国作为“挡箭牌”,为的就是要掩盖其军事上的真实目的。要知道,稀有金属是制造尖端武器不可缺少的原料。如钛,是制造战机的主要原料;钢里只要加进千分之一的锆,硬度和强度就会惊人地提高,是制造装甲车、坦克、大炮等武器的重要材料。日本大量储备战略性稀有金属,其军事目的不言而喻。
 
中国的稀土占世界41.36%,还可以卖

--------------------------------------------------------------------------------



几十年,这是“比较优势”,就像俄罗斯现在卖石油天然气一样。
几十年以后,中国就已经GDP世界第一了!

==========================================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丰度并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虽然稀土的绝对量很大
,但就目前为止能真正成为可开采的稀土矿并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前苏联、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等几
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占有率最高。

(1)中国 ??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稀土资源大国
。稀土资源极为丰富,分布也极其合理,这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主要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冕宁稀土矿、江西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等等。 ??白云
鄂博稀土矿与铁共生,主要稀土矿物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其比例为3∶1,都达
到了稀土回收品位,故称混合矿,稀土总储量REO为3500万吨,约占世界储量的38%,
堪称为世界第一大稀土矿。 ??微山稀土矿和冕宁稀土矿是以氟碳铈矿为主,伴
生有重晶石等,是组成相对简单的一类易选的稀土矿。 ??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
土矿是一种新型稀土矿种,它的选冶相对较简单,且含中重稀土较高,是一类很
有市场竞争力的稀土矿。 ??

中国的海滨砂也极为丰富,在整个南海的海岸线及海南岛、台湾岛的海岸线可称
为海滨砂存积的黄金海岸,有近代沉积砂矿和古砂矿,其中独居石和磷钇矿是处
理海滨砂回收钛铁矿和锆英石时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 ??总之中国的稀土资源
储量大,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高,矿点分布合理等。

(2)美国 ??美国它的稀土资源约占12.50%,其稀土消费和氟碳铈矿产量几年
来一直居世界第一,但近几年稀土产量已退居第二位,让位于中国。 美国稀土资
源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及在选别其它矿物时,作为副产品可回收黑稀金矿、
硅铍钇矿和磷钇矿。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圣贝迪诺县的芒廷帕斯矿,是世界上
最大的单一氟碳铈矿,该矿山1949年勘探放射性矿物时发现,稀土品位为5~10%REO,
储量达500万吨之多,是一大型稀土矿。 ?? 美国很早就开采独居石,现在开采
的砂矿量是佛罗里达州的格林科夫斯普林斯矿。矿床长约19km,宽1.2km,厚为6m,
独居石较为丰富。此外,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爱达荷州和
蒙大拿州也有砂矿分布,储量也相当可观。

(3)印度 ??印度主要矿床是砂矿。印度的独居石生产从1911年开始,最大矿
床分布在喀拉拉邦、马德拉斯邦和奥里萨拉邦。有名矿区是位于印度南部西海岸
的恰瓦拉和马纳范拉库里奇称为特拉范科的大矿床,它在1911~1945年间的供矿
量占世界的一半,现在仍然是重要的产地。1958年在铀、钍资源勘探中,在比哈
尔邦内陆的兰契高原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独居石和钛铁矿矿床,规模巨大。 ??印
度独居石钍含量高达8%ThO2。在马纳范拉库里奇采的重砂独居石占5~6%。钛铁矿
占65%,金红石3%,锆英石5~6%,石榴石7~8%。

(4)前苏联 ??前苏联的稀土储量很大,主要是伴生矿床位于科拉半岛,存在
于碱性岩中的含稀土的磷灰石。 前苏联的主要稀土来源就是从磷灰石矿石中回收
稀土,此外,在磷灰石矿石中,还可回收的稀土矿物有铈铌钙钛矿,含稀土为29~
34%。另外,在赫列比特和森内尔还有氟碳铈矿。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独居石的生产大国,独居石是作为生产锆英石和
金红石及钛铁矿的副产品加以回收。澳大利亚的砂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澳大
利亚也产磷钇矿。 ??澳大利亚可开发利用的稀土资源,还有位于昆士兰州中部
艾萨山的采铀的尾矿,南澳大利亚州罗克斯伯唐斯铜、铀金矿床。

(6)加拿大 ??加拿大主要从铀矿中副产稀土。位于安大略省布来恩德里弗-埃
利特湖地区的铀矿,主要由沥青铀矿、钛铀矿和独居石、磷钇矿组成,在湿法提
铀时,可把稀土也提出来。 ??此外,在魁北克省的奥卡地区拥有的烧绿石矿,
也是稀土的一个很大潜在资源。还有纽芬兰岛和拉布拉多省境内的斯特伦奇湖矿
,也含有钇和重稀土正准备开发。

(7)南非 ??南非是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独居石生产国。位于开普省的斯廷坎普
斯克拉尔的磷灰石矿,伴生有独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单一脉状型独居石稀土矿。
此外,在东南海岸的查兹贝的海滨砂中也有稀土,在布法罗萤石矿中也伴生独居
石和氟碳铈矿,正计划和研究回收。

(8)马来西亚 ??主要从锡矿的尾矿中回收独居石、磷钇矿和铌钇矿等稀土矿
物,曾一度是世界重稀土和钇的主要来源。

(9)埃及 ??埃及从钛铁矿中回收独居石。矿床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属于
河滨沙矿,矿源由上游风化的冲积砂沉积而成,独居石储量约20万吨。

(10)巴西 ??巴西是世界稀土生产的最古老国家,1884年开始向德国输出独居
石,曾一度名扬世界。巴西的独居石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从里约热内卢到
北部福塔莱萨,长达约643km地区,矿床规模大。 稀土生产与分离 ?? 稀土市
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它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15个稀土元素和钇、钪及其各
种化合物从纯度46%的氯化物到99.9999%的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均具有多
种多样的用途。加上相关的化合物和混合物,产品不计其数。首先从最初的矿石
开采起,我们逐一介绍稀土的分离方法和冶炼过程。 一、稀土选矿 ?? 选矿是
利用组成矿石的各种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借
助不同的选矿工艺,不同的选矿设备,把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起来,除去有害
杂质,并使之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机械加工过程。

??当前我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
分之几,甚至有的更低,为了满足冶炼的生产要求,在冶炼前经选矿,将稀土矿
物与脉石矿物和其它有用矿物分开,以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得到能满足稀土
冶金要求的稀土精矿。 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辅以重选、磁选组成
多种组合的选矿工艺流程。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床,是铁白云石的
碳酸岩型矿床,在主要成分铁矿中伴生稀土矿物(除氟碳铈矿、独居石外,还有
数种含铌、稀土矿物)。 采出的矿石中含铁30%左右,稀土氧化物约5%。在矿山
先将 ??大矿石破碎后,用火车运至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的选矿厂。选矿厂的任务
是将Fe2O3从33%提高到55%以上,先在锥形球磨机上磨矿分级,再用圆筒磁选机选
得62~65%Fe2O3的一次铁精矿。其尾矿继续进行浮选与磁选,得到含45%Fe2O3以
上的二次铁精矿。稀土富集在浮选泡沫中,品位达到10~15%。该富集物可用摇床
选出REO含量为30%的粗精矿,经选矿设备再处理后,可得到REO60%以上的稀土精
矿。
 
得知稀土出口日本,父亲为此痛心疾首!

--------------------------------------------------------------------------------

作者: 冷眼

昨夜收家父电子邮件,内容如下:

我自传中“钕铁硼”中谈到稀土出口日本问题。宋健回答我说“控制住了”,但实际并没有控制住。今天一条报道很叫人生气。我已买好9月18日机票去北京. 涵涵哪天去?



下面是家父自传中“钕铁硼”的相关部分:

钕铁硼

1977年以后,我们应科学出版社之约,四个人分工,翻译了“直线电机”教科书
。唐任远转到沈阳工业大学后,成了名教授,以后又被选为工程院院士。他在1983年
跑来找我,要我主持国际钐钴合金永磁应用会议的电机小组。开会前,被选中要
上台报告的人,集中一个礼拜,先做准备。我先要每一位论文作者做报告,掌握
好时间,不讲废话。然后我提出问题,让他回答,纠正他的英语,使人能听懂。
有时要反复几次。经过这样锻炼,报告人胆大了,胸有成竹了,所以会议结束后
的评奖会上,我们第七组被评为效果最好的。这是永久磁铁应用的学术会议,钐
钴合金是当时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永久磁铁,由美国某大学的权威专家来主持会
议。出乎意料地,会议结束时,日本住友公司的代表上台,宣布他们发明了新的
高强度永磁体钕铁硼,远较钐钴合金的场强为高,而价格低廉。这一宣布,震惊
了大会每个参加者。过了三个月,科学院物理所宣布也做出来了,钢铁研究院也
做出来了。我问老朋友李荫远,知道就是他那手下的王震西搞出来的。问钢铁学
院的老朋友章守华,他告诉我是谁搞出来的。我立刻去两处各买一公斤,试用果
然奇妙。从此,我就充分应用,效果都好。钕是17种稀有元素之一,占其中很大
份额。原来除钕玻璃等少量用途外,都作为废料处理。稀土往往与铁矿共生,中
国内蒙包头附近的白云鄂博,有一座紫色石头大山,我去看过,寸草不生,是包
头钢铁公司的矿石基地。因为此处稀土含量高,炼钢很讨厌它。大量的稀土,成
为炼钢的废料,堆积如山。钕铁硼永磁的出现,令钕成了宝贝。除此处外,江西
、广东、浙江、湖南、山西、山东等地也有稀土。

1986年,我听说日本人在江西某县,与当地政府签了五年合同,以每公斤十美元
,每年购买150吨稀土。我知道日本一公斤稀土资源都没有。他们发明了钕铁硼,
专利二十年,垄断了世界市场,使我国的钕铁硼永磁产品无法外销。所以我认为
我们不能让日本人无限制获得我们的宝贵资源。于是我打了一个报告给国家计委
,建议控制出口。很快得到计委主任宋平批给副主任朱骁基,及科委宋健主任。
朱批:“请各省计委通知各县不得随便出口矿产资源,国家必须严格控制” 。宋
健批:“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发生下去了” 。我对于领导人如此迅速作出批示
,非常高兴。1999年,宋健、胡启恒到MIT会见中国学者时,我问宋健那稀土出口
的问题,他很肯定地告诉我说:“控制住了,谢谢你!” 。
 
稀土产业盲目扩张苗头隐现

--------------------------------------------------------------------------------


http://www.bbtnews.com.cn/mainland/channel/3189.shtml

文章出处: 产经・本土公司 作者: 任会斌 肖波 傅琰/文  王晓莹/图 发布时间: 2006-9-12


  据新华社电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但稀土卖了“土价钱”,却是长期笼罩稀土业的阴霾!自2005年下半年起,稀土价格逐渐摆脱低迷,今年以来价格更是不断飙升,部分产品已涨价1倍以上,稀土产品开始初步告别“土价”。

  但一个现象值得警惕,记者近期在“稀土之都”包头市采访发现,不少企业计划扩产或正在扩产,有关部门应尽快予以重视,防止稀土行业重蹈大涨大跌的覆辙。

  “涨得太快了,现在钕几天一个价,原料也‘吃了上顿愁下顿’!”在包头市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行方正为原料发愁。

  梁行方介绍说,2005年下半年起,尤其是今年以来大多数稀土产品的价格都上涨,氧化钕、钕金属等产品的价格更是大幅飙升。据了解,2004年稀土产品行情最为低迷时,氧化镧、氧化铈等产品大量积压,每吨仅0.7万元至0.9万元左右,现在几乎涨了一倍。

  去年我国稀土产量为11.9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6%以上,其中国内消耗量为5.19万吨,分别增长21%和55.39%。此外,出口量达到5.53万吨,同比增加11.43%。在原料供应吃紧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上浮。今年国内外稀土产品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僧多粥少,价格仍有上浮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行情好转后,稀土行业盲目扩张的苗头已重新出现,令人担忧。作为我国最大的稀土产品生产基地,包头现有稀土选矿、冶炼、新材料生产等企业近100家。以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为例,目前,国内100多家中小型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目前4成左右已停产、减产,产能闲置一半左右,预计将有50%左右的企业最终难逃关闭命运。

  “国家应汲取过去稀土行业大涨大跌的教训,尽快出台措施遏制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继续加大淘汰过剩产能力度,顺势将稀土行业引入稳定发展之路,否则稀土行业仍将陷入大涨大跌的恶性循环。” 梁行方等人不无担忧地说。
 
加拿大的矿也不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