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农民工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6-05-18
- 消息
- 941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东北新闻网今天(9月15日)凌晨报道:《丹东近60名教师为上岗指标离婚 学生全
放假》 ,说的是:丹东市振安区区教育局曾下达一个文件――在最近一次的上岗
考核当中,如果有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过考核直接上岗,该
区同兴镇近60名教师为了逃离9个下岗名额迅速离婚。以至于学生见不到老师,学
校不得不放假。
按说,区教育局的这个文件规定是很人性化的,体现了对弱者的关照。但惧怕下
岗的其他教师,却“聪明”地利用了这一政策,突击离婚,使自己迅速挤进了“
弱者”的行列。使政策的制定者也措手不及,一下子没有了办法。更令学生和家
长深受其害,叫苦不迭。
这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闻,恐怕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闻!
为了保住饭碗,可以牺牲婚姻和家庭(至少表面是这样,其中大多数应该是假离
婚),这是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教师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信息。
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看似无可非议。但考察目前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
教育的现状,却不应该残酷到如此程度。生源减少,教师超编,可以通过实施小
班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来解决,实现平稳过渡。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开支,大多
不肯采取这样的措施。而教师的工作权利,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仅仅通
过竞争上岗,剥夺部分教师的工作权利,是否合法,值得研究。
记得十几年前,看到一条当时西德教育的新闻。因为生源减少,教师工会组织教
师向政府请愿,要求缩小班额,即从每班25人缩减到15人,以增加教师的就业机
会。此事后来结局如何,本人不大清楚,但很可能得到了采纳。因为后来没再见
到类似的请愿活动,也未看到西德教师大批下岗的报道。
但那毕竟是在发达的西德。在中国,至少目前,教师是不可能形成那样大规模并
且有效的维权行动的。不过我以为,这对我们的政府妥善处理同类问题,不失为
有益的借鉴。我国目前教师超编的情况,并非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例如丹东市
振安区,全区教师共超编98人,每个乡镇只超编十个八个,发生此事的同兴镇共
超编9人,是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闹剧的。
为了保住饭碗,当事人是可能无所不用其极的。这是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的第二
个信息。
为了避开竞争直接上岗,一个乡镇里那么多教师在几天内同时突击离婚,甚至因
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然是不正常的。这些教师的此
等作为,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在饭碗面前,师德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位置。但是
,如果我们把这些教师不是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仅仅看作是普通的劳
动者,他们的荒唐做法又似乎不是没有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成分。为了保住饭碗,
当事人可能无所不用其极。这提醒制定政策的人们,在出台新的改革措施,尤其
是可能直接改变利益格局的改革措施时,对改革对象的生活出路不能不设定切实
可行的解决办法。否则,令人“始料未及”的情况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同时,
确保改革措施实行中的公平、公正,也是十分重要的。我想,如果该镇教师对竞
争上岗的公平、公正性有足够信任,也许就不至于出现那么多教师同时突击离婚
的闹剧。
闹剧已经发生,希望有一个较好的收场。但我更希望,人们能从闹剧中获取更多
有价值的东西。
放假》 ,说的是:丹东市振安区区教育局曾下达一个文件――在最近一次的上岗
考核当中,如果有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过考核直接上岗,该
区同兴镇近60名教师为了逃离9个下岗名额迅速离婚。以至于学生见不到老师,学
校不得不放假。
按说,区教育局的这个文件规定是很人性化的,体现了对弱者的关照。但惧怕下
岗的其他教师,却“聪明”地利用了这一政策,突击离婚,使自己迅速挤进了“
弱者”的行列。使政策的制定者也措手不及,一下子没有了办法。更令学生和家
长深受其害,叫苦不迭。
这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闻,恐怕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闻!
为了保住饭碗,可以牺牲婚姻和家庭(至少表面是这样,其中大多数应该是假离
婚),这是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教师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信息。
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看似无可非议。但考察目前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
教育的现状,却不应该残酷到如此程度。生源减少,教师超编,可以通过实施小
班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来解决,实现平稳过渡。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开支,大多
不肯采取这样的措施。而教师的工作权利,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仅仅通
过竞争上岗,剥夺部分教师的工作权利,是否合法,值得研究。
记得十几年前,看到一条当时西德教育的新闻。因为生源减少,教师工会组织教
师向政府请愿,要求缩小班额,即从每班25人缩减到15人,以增加教师的就业机
会。此事后来结局如何,本人不大清楚,但很可能得到了采纳。因为后来没再见
到类似的请愿活动,也未看到西德教师大批下岗的报道。
但那毕竟是在发达的西德。在中国,至少目前,教师是不可能形成那样大规模并
且有效的维权行动的。不过我以为,这对我们的政府妥善处理同类问题,不失为
有益的借鉴。我国目前教师超编的情况,并非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例如丹东市
振安区,全区教师共超编98人,每个乡镇只超编十个八个,发生此事的同兴镇共
超编9人,是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闹剧的。
为了保住饭碗,当事人是可能无所不用其极的。这是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的第二
个信息。
为了避开竞争直接上岗,一个乡镇里那么多教师在几天内同时突击离婚,甚至因
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然是不正常的。这些教师的此
等作为,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在饭碗面前,师德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位置。但是
,如果我们把这些教师不是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仅仅看作是普通的劳
动者,他们的荒唐做法又似乎不是没有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成分。为了保住饭碗,
当事人可能无所不用其极。这提醒制定政策的人们,在出台新的改革措施,尤其
是可能直接改变利益格局的改革措施时,对改革对象的生活出路不能不设定切实
可行的解决办法。否则,令人“始料未及”的情况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同时,
确保改革措施实行中的公平、公正,也是十分重要的。我想,如果该镇教师对竞
争上岗的公平、公正性有足够信任,也许就不至于出现那么多教师同时突击离婚
的闹剧。
闹剧已经发生,希望有一个较好的收场。但我更希望,人们能从闹剧中获取更多
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