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丹东近60名教师为上岗指标离婚 学生全放假

假农民工

新手上路
注册
2006-05-18
消息
94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东北新闻网今天(9月15日)凌晨报道:《丹东近60名教师为上岗指标离婚 学生全
放假》 ,说的是:丹东市振安区区教育局曾下达一个文件――在最近一次的上岗
考核当中,如果有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过考核直接上岗,该
区同兴镇近60名教师为了逃离9个下岗名额迅速离婚。以至于学生见不到老师,学
校不得不放假。

按说,区教育局的这个文件规定是很人性化的,体现了对弱者的关照。但惧怕下
岗的其他教师,却“聪明”地利用了这一政策,突击离婚,使自己迅速挤进了“
弱者”的行列。使政策的制定者也措手不及,一下子没有了办法。更令学生和家
长深受其害,叫苦不迭。

这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闻,恐怕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闻!

为了保住饭碗,可以牺牲婚姻和家庭(至少表面是这样,其中大多数应该是假离
婚),这是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教师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信息。

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看似无可非议。但考察目前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
教育的现状,却不应该残酷到如此程度。生源减少,教师超编,可以通过实施小
班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来解决,实现平稳过渡。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开支,大多
不肯采取这样的措施。而教师的工作权利,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仅仅通
过竞争上岗,剥夺部分教师的工作权利,是否合法,值得研究。

记得十几年前,看到一条当时西德教育的新闻。因为生源减少,教师工会组织教
师向政府请愿,要求缩小班额,即从每班25人缩减到15人,以增加教师的就业机
会。此事后来结局如何,本人不大清楚,但很可能得到了采纳。因为后来没再见
到类似的请愿活动,也未看到西德教师大批下岗的报道。

但那毕竟是在发达的西德。在中国,至少目前,教师是不可能形成那样大规模并
且有效的维权行动的。不过我以为,这对我们的政府妥善处理同类问题,不失为
有益的借鉴。我国目前教师超编的情况,并非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例如丹东市
振安区,全区教师共超编98人,每个乡镇只超编十个八个,发生此事的同兴镇共
超编9人,是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闹剧的。

为了保住饭碗,当事人是可能无所不用其极的。这是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的第二
个信息。

为了避开竞争直接上岗,一个乡镇里那么多教师在几天内同时突击离婚,甚至因
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然是不正常的。这些教师的此
等作为,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在饭碗面前,师德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位置。但是
,如果我们把这些教师不是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仅仅看作是普通的劳
动者,他们的荒唐做法又似乎不是没有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成分。为了保住饭碗,
当事人可能无所不用其极。这提醒制定政策的人们,在出台新的改革措施,尤其
是可能直接改变利益格局的改革措施时,对改革对象的生活出路不能不设定切实
可行的解决办法。否则,令人“始料未及”的情况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同时,
确保改革措施实行中的公平、公正,也是十分重要的。我想,如果该镇教师对竞
争上岗的公平、公正性有足够信任,也许就不至于出现那么多教师同时突击离婚
的闹剧。

闹剧已经发生,希望有一个较好的收场。但我更希望,人们能从闹剧中获取更多
有价值的东西。
 
丹东近60名教师为“上岗指标”离婚 学生全放假 时代商报


近一周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的80多位老师在见面时改变了问候语,原来是“吃了没有?”“忙啥呢?”现在则改成了“离了没有?”就连这些老师的亲戚和朋友,在见到这些老师面时,也问“离了没有”,这个问候语不是相互之间的玩笑话,记者调查得知,到目前已有近60名教师真的离了婚。

记者了解到,这些老师做出这样的“举动”,其动机竟然源于区教育局一个文件――在最近一次的上岗考核当中,如果有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过考核直接上岗。这原本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政策,没想到被教师给利用了,这些教师为了逃离9个下岗名额,也不知谁先想出这个主意,但事实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这么一大批教师全离婚了。昨日,本报记者亲赴丹东,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通过一天的采访,记者从各方面的谈话中得到的只有两个字:无奈。

之一:家长的无奈

“学生一天没见到老师”

昨日中午,当记者一走进同兴镇时,就被一群家长给围个水泄不通,他们向记者反映说,从开学以来,他们的孩子就没有好好地上过学,有时老师离开半天才回来,有时老师一天没了影,但回来后在上课时,这些老师对学生一点也不隐瞒,说自己离婚去了,落下了课以后会补上。开始时,学生对老师离婚的事儿还挺关心,可是在以后的几天,这个镇上的小学接二连三地发生这样的事情,学生也就见怪不怪了。有时,一有老师没来上课,学生就知道,这位老师也是去离婚了。家长们还说,仅12日一天,镇中心小学几乎没有几个老师,而家长却不知道,孩子们几乎在学校“放羊”一天。

“学生一天全放假了”

昨日,这个镇的所有小学的学生又是一天没有上学,家长们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学校开会,就是解决老师离婚的问题。家长们到学校一看,没有见到学校在开会,见到的只是校里的几位领导,问他们为啥不上课,校领导说:“这些事不关你们的事,管好你们自己的孩子就行了。”于是家长们不理解了,这无故就给孩子放假了,问一问怎么还能不关家长的事呢?

“以后还能好好教孩子吗?”

和这些家长们交谈得知,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以后这些老师还能不能好好给孩子上课,谁下岗上岗与家长关系不大,他们关心的是孩子能有个老师好好上课。“老师们集体离婚的事他们早就知道了,但没想到孩子说没人管就没人管。”一位姜姓家长这样说。“真不知他们还要闹到什么时候,学校和区里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不然吃亏的还是孩子”。一周姓家长这样说。“为上岗离了婚,这对教师而言是件很残酷的事,真的也好,假的也好,他们得在多长时间内才能达到正常状态?什么时候才能好好教孩子呢?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一位70多岁的老者这样说。

之二:教师的无奈

“我丈夫逼着我这样去做”

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30岁出头的女教师,她在一开口时,眼里就含着泪水,她说,她是在三天前才离的,是丈夫逼的她。一周来,她身边的好几位男女教师说离就离了,她知道其中的缘故,但她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觉得为一份工作,背上个离婚的名声不值得,让父母知道了父母的脸都没处放,所以决定不离,但丈夫知道了此事,他说啥也让她这样去做。那一夜,丈夫和她闹了一夜,不离他就要离家出走,因丈夫没有工作,怕她真的丢了这份工作这家就没法过了,所以只好依了丈夫。在她和记者交谈时,她的眼睛告诉记者,她离了很后悔,心里的阴影很重。

“怕丢人,但也没有办法”

“我是在昨天才拿到离婚证的,差不多是我们这大批离婚队伍中最晚的了吧,说白了怕丢人,但人家都离了,我要是不离,那下岗的9个人很有可能就有我一个,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位教师对记者说,她真的服了,也不知谁能想出来这个招儿,如果数量少她也不怕,她相信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可这样一来,不离就将她自然甩出来了,怕丢人也不行,只好这样做了。

“这事最怕老人知道”

他是一个很健壮的小伙子,一看就是个体育教师。他说,他和妻子的关系特好,妻子还在一家银行工作,从结婚开始,一直和父母在一起,为了这次离婚的事,特意从父母家搬出来,租个房子住了,原因就是怕在家两人闲唠时说走了嘴,这事要是让父母知道了可不得了,他们肯定得有去医院的。在他离开记者时,还再三嘱咐,千万不要提他的名字,最好他的体育教师也不要提,他除了怕老人知道外,还不想让妻单位人知道,他开句玩笑说,一是好说不好听,还有,妻长得漂亮,这给她身边的人增加了机会,弄假成真了他要后悔一辈子的。

“不知如何对孩子解释”

这是记者找到的惟一的一对夫妻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女儿今年才5岁,是个特懂事也特敏感的孩子,妻子是镇中心小学的一位班主任,这位老师对记者说,他们离婚的事,亲戚朋友包括老人都知道了,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几天来,一直不想让孩子知道此事,但孩子好像是知道了点什么,有两回就问爸爸和妈妈:“你们不能离婚吧?”面对孩子的发问,夫妻俩一口咬定:“不会的,不会的,我们好好的那能离婚呢?谁也离不开你呀。”可是孩子毕竟太小,她听不懂大人的解释,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知道了,那将是个什么场面没法想得到。这对夫妻说,这事,要是孩子太小或大些都好办,就怕刚刚懂事又和他们说不明白,那时大人的一切话他们都会听不进去的。

“寻不到保护措施”

这位老师是去年才参加工作的,但今年一样地要面对这9个下岗的名额。她对记者说,像她一样的,全镇教师队伍大约有10个左右,都是没有结婚或没有孩子的,她说,他们这些人惨了,没有孩子就寻不到保护的措施,这样就很有可能进入到下岗的行列。她还说,她们这些人都是两年前就毕业了,都是国家统一招生并包分配的那一批,现在还要面临这样的选择,但到现在,他们想不出办法来,只好等着命运的判决。

之三:镇政府的无奈

“没想到有这样的后果”

教师集体离婚事件,可难坏了当地镇政府。主管教育的副镇长一见记者就哭丧着脸,这位焦副镇长说:“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大的后果。”焦副镇长给记者拿出了名称叫做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关于振安区中小学人员聘用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是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2006第50号文件,其中第十七条第三款中规定:“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这就是可以不用竞聘可直接上岗的一个条件,也就是这个文件中的这个条款,才引发这近60人的集体离婚的闹剧。但在文件中,记者还看到,有人在离异两个字上,又划出了具体的日期,用黑笔写着:“指2006年9月1日之前”,问焦副镇长这是为什么,在场的区教育局领导说,这是在事情发生后,局面控制不住了,想用时间来卡一下,后来一问相关部门,说这不符合法律要求,所以也没有实行。

“不给办理是违背政策”

在没有到学校之前,记者先来到这个镇的民政所,这是为这个镇上居民发放离婚或结婚证的地方,记者想要查看底案,但门紧锁着,别的部门工作人员说,不锁不行啊,如果再有教师来离婚的,他们是给离还是不离,只好躲开了。记者和这里的工作人员通了电话,此人名叫李霞,她说,经她手办了多少个记不清了,但底子不能看,因她这几天不上班,她还一再强调,说是她发放的每一个教师离婚证,都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都是符合法律的。焦副镇长也说,他们在办了十几个离婚后,就觉得这事不对头,但不给办又不符合政策,所以只好给办了。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全镇上就有这么多人同时离了婚,记者问镇里和区里的领导,就没有控制的办法吗?拖一下也行啊,他们苦笑着说,控制不住呀,第一,镇上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户口不在镇上,或另一方不在镇上,这样离婚就到自己户口所在地或一方户口所在地去离婚,为了能控制这事,区里民政干部曾派了几个人来到同兴镇和其他的镇,但都不好使。第二,有的教师在离婚时不说他们的工作和职业,在双方早都写好的并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上,也显示不出双方的职业,在最后几天,全区凡是离婚的全问是干什么的,双方都说没有工作,这就不好办了,只好给离。

之四:区教育局的无奈

“事先想到会出现这事”

昨天,全镇的小学都放假了,是为了竞聘校长,教师竞聘是过些天的事。可这一天,校长竞聘会没有开成,反成了离婚教师的大会。在记者刚一进校园,就有一辆小车奔向医院,车里躺着的是一位班主任,是在和区里领导谈话时,太激动了犯了心脏病,好在没有生命危险。振安区教育局局长赵溪哲说,这个文件是今年8月份制定的,当时是按丹东市教育局的文件制定出来的,在制定这文件时,就想过会不会有人用假离婚来钻空子的事,但因市里文件也是这样规定的,他们不能改变,也有人说不会这样,因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条款,没想到,为了上岗名额,这些人真的去做了,人又这样多。

“这下没有了办法”

中心小学领导说,同兴镇总共有在岗小学教师81人,编制是70人,有两人刚刚退休离岗,这样就要有9个人在这次下岗,但下岗也不一定就是回家。赵溪哲说,他们全区共有中小学教师1065人,还超编98人,同兴镇和其他差不多,都超十个八个的,但其他的镇还没有开始竞聘,所以这个镇最先反映出来。赵局长说,事情发生后,他们第一个想法就是改日期,同时也和部分教师说过,只有在9月1日前离婚的才算,但这一下更坏事了,教师全找上门来闹,因他们大都是在这个日期后离的。还想过以9月3日校长传达会日子算,以后的就不行,但还是有教师不干,这下他们没有了办法。

“会很好地处理此事”

记者离开这所学校时,已是昨日晚8时多了,这时,区里又来了一批领导,他们说当晚不一定休息了,就是要找出个解决此事的办法,不能再拖下去了,因为这个镇只是个开始,要是其他的镇全这样做,那事就更大,更不好收拾。前来的领导向记者一再表示,他们肯定会处理好此事,这是市里的指示,也是学生家长的愿望,再大的事也不能误了课程,不能误了孩子。昨日在学校里,能拿出离婚证的教师就30多人,他们说,已有近60人离了婚,记者算了一下,如果这个数是真的,那凡是在线里的几乎全离完了。为核实这个准确数字,从校领导、镇领导到区教育局领导,都不能说出准确数字,只知道数字不小,三四十人肯定有的,具体数要等教师竞聘的那一天,他们会全拿出来以示自己不用竞聘。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309866
 
工人们突击离婚早就上演过了. 现在轮到中小学教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教授们突击离婚?


对毛泽东意见最大,最拥护邓小平的改革的“臭老九”们也开始分享甜蜜的改革果实了。
 
最初由 假农民工 发布
工人们突击离婚早就上演过了. 现在轮到中小学教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教授们突击离婚?


对毛泽东意见最大,最拥护邓小平的改革的“臭老九”们也开始分享甜蜜的改革果实了。

现在的“知识分子”绝对不是以前的臭老九
 
为了保住饭碗,可以牺牲婚姻和家庭

这个在加拿大见得多了
 
最初由 假农民工 发布


“这事最怕老人知道”

他是一个很健壮的小伙子,一看就是个体育教师。他说,他和妻子的关系特好,妻子还在一家银行工作,从结婚开始,一直和父母在一起,为了这次离婚的事,特意从父母家搬出来,租个房子住了,原因就是怕在家两人闲唠时说走了嘴,这事要是让父母知道了可不得了,他们肯定得有去医院的。在他离开记者时,还再三嘱咐,千万不要提他的名字,最好他的体育教师也不要提,他除了怕老人知道外,还不想让妻单位人知道,他开句玩笑说,一是好说不好听,还有,妻长得漂亮,这给她身边的人增加了机会,弄假成真了他要后悔一辈子的。



该记者没有职业道德,建议下岗。
 
最初由 cucapila 发布
为了保住饭碗,可以牺牲婚姻和家庭

这个在加拿大见得多了
说说看。 先谢一下。
 
最初由 cucapila 发布
为了保住饭碗,可以牺牲婚姻和家庭

这个在加拿大见得多了

既然见多了,随便说个例子给大家听听?

先谢一下。
 
楼上的几位没听说过为领单身母亲的补贴假离婚的事例?
我在多伦多打工的时候,有人还劝我假离婚结婚赚钱呢

2001年左右,泡沫破的时候
在多伦多有家应该是叫caleb的公司
lay off人的时候就是采取夫妻都在公司的lay off一个
我知道当时最少有一对离婚的
 
头次听说,税务局管这个

最初由 netwt2 发布


你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通知税务局呢?
 
比这个原帖还真
都是向contXXXXer一样的加拿大人

不好意思地是,看不见你的眼睛

最初由 netwt2 发布


小声问一句: 真的?

看着我的眼睛回答.
 
加拿大人就是加拿大人
拿了加拿大国籍的人
自然不是中国人

最初由 netwt2 发布


"向contXXXXer一样的加拿大人"?

你说的哪些人都是中国人,是吧?
 
最初由 cucapila 发布
加拿大人就是加拿大人
拿了加拿大国籍的人
自然不是中国人


引下来。
 
最初由 netwt2 发布


你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通知税务局呢?

通知谁也不行,人家离了或分居(在文件上),可事实还是一家人.没着,这种事多了去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