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席寂寞路――第六届党主席施明德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enx98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enx98

知名会员
注册
2004-03-18
消息
1,099
荣誉分数
11
声望点数
148
所在地
中国
浪漫主席寂寞路――第六届党主席施明德
张黎宏

25年的牢狱生活磨不掉其浪漫本性,从个人转型到推动民进党转型,原本被“台独”基本教义派奉为“神主牌”,最后却与昔日同志反目成仇,从被捧为“台湾曼德拉”、“台湾战神”、“民主斗士”到被贴上“卖台”标签,施明德一生遭遇的苦难坎坷非常人所能及,但他总是微笑以对。

25年牢狱生活

1941年1月15日,施明德生于台湾高雄市盐埕区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大夫家庭。父亲施阔口开设“慈德堂汉医诊所”,是高雄市知名中医,有五个儿子,施明德排行老四。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常常遭到盟军的空袭,为了躲避空袭,施家全家牵往高雄县田草埔。1945年8月,日本投降,台湾归还中国。当祖国大陆军队到达高雄时,施阔口带全家赶到码头欢迎祖国军队的到来。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施阔口被捕,虽由于证据不足得以释放,但施家为了营救他散去了大部分家产,从此家道中落。施阔口本人因遭刑罚,脚骨被打断,从此不良于行。“二二八事件”和父亲的不幸遭遇使施明德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国民党的恨意。从初中开始,他又接触到大哥施明正秘密收藏的社会主义书籍,从此时起他决定将来要报考军校,以便有机会进行武装政变,推翻独裁的国民党政权。

1957年施明德进入中正高中部就读,这时他迷上了《拿破仑》等英雄人物的传记。在高中一年级时施明德就和蔡财源组织“亚细亚同盟”,狂称要“先推翻国民党,台湾独立后,以台湾为根据地,尔后征服中国大陆,再联合亚洲国家成立亚洲联盟”。1959年底,同伙向施明德建议,把“台湾民主同盟”和“亚细亚同盟”合并为新组织“台湾独立联盟”,以施明德为首。施明德大哥施明正、三哥施明雄参加了该“台独”组织。高二时施明德以同等学历考入陆军炮兵学校,1961年8月从军校结业,被派往金门服役,任炮兵观测官。在那里他将少尉排长张茂雄拉入“台湾独立联盟”。 1962年初,“台湾独立联盟”在高雄的成员讨论发动军事政变的时机,在密谋过程中,一与会者向国民党自首。1962年5月,国民党认为时机已到,便将该盟成员180人一网打尽。施明德在6月20日被捕,初判无期徒刑,后来改为有期徒刑15年。

少年老成的施明德在感情上也是早熟之人,他最喜欢的是《茶花女》中离经叛道的男主角。1959年,年仅18岁的施明德就准为人父,女友陈丽珠怀孕,次年生下了大女儿施雪丽,但两人直到施明德入狱时才正式登记结婚,后来又离婚。施明德正式的婚姻还有和美国人艾琳达,两人曾于1978年6月结婚,后也离婚。除了两次婚姻之外,施明德的绯闻从来没有断过,从知名作家、电视女主播到普通女子,施明德的女友恐怕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曾说他最羡慕民进党内的两个人,一个是有“言论免责权”的黄信介,说错话永远不会被责怪;另一个就是有“行为免责权”的施明德,绯闻再多也不会伤害形象。施明德也为自己接二连三的绯闻准备了“三不政策”: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这在台湾政坛也堪称异数。

为不使时间浪费,施明德在狱中大量读书,还曾研究过将闽南语文字化,并写了一本小册子。1977年6月,施明德刑满出狱,随即投入到党外政治运动,应邀担任苏洪月娇竞选省议员的总干事。1978年施在苏洪月娇的推荐下进入《台湾时报》担任记者,以“许一文”为笔名撰写文章,陆续提出“万年国会、戒严令、党禁、报禁为阻碍台湾民主之四大恶”的看法,且秉持“组织一个没有党名的党”的理念开始进行党外首度全岛性串连。同年9月,施明德受黄信介委托出任“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总干事,11月担任“台湾党外刊物人士助选团总联络处”执行秘书兼发言人,负责助选团的全部事务。12月25日,施与许信良、张俊宏、林义雄、姚嘉文组成五人小组研拟党外运动进程。1979年8月出任“党外”刊物《美丽岛》杂志社总经理,负责组织、群众运动及海外联络事宜。12月10日,出任反国民党当局独裁统治的“美丽岛大游行”总指挥。“美丽岛事件”爆发后成为国民党当局通缉的首要对象,在逃亡26天后被捕。1980年1月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施还曾因“江南命案”、“陈文成命案”抗议国民党当局的恐怖政策而绝食,要求废除戒严统治。直到1990年5月李登辉“总统”就职时,才对施明德、许信良发布特赦令,施才得以终结25年的监禁岁月。

从个人转型到推动民进党转型

施明德出狱后,随即加入民进党并任顾问,并当选新成立的“台湾人权促进会”会长。由于施明德持续关心、支持各项社会运动,进而串连民进党中央较无法掌握的学术界、社运界,使不少学者、社运界要角成为其核心幕僚,施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社运界与民进党互动的代言人。1991年施明德创建“新台湾重建委员会”,10月民进党选举第5届党主席,施凭借其出狱后享有“神主牌”的地位成为党内基本教义派支持者、非美丽岛系阵营抗衡美丽岛系的认同对象,以“社运总路线”为号召出马与主张“选举总路线”的许信良竞争,结果小输给许信良。但施明德当选民进党第5届中央常务执行委员,进入民进党领导核心。1992年他提出要把台湾建设成为一个“福利国家”的构想,后来成为民进党几次选举的主要诉求。同年12月在台南市以第一高票当选第2届“立法委员”。1993年2月任“立法院”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11月接替许信良代理民进党主席。1994年4月蝉联该党第6届中央常务委员,5月在新潮流的支持下当选民进党第6届主席。1995年9月任民进党“总统选举对策委员会”召集人及总干事,11月任“亚洲自由政党联盟”主席,12月在台南市当选第3届“立法委员”。1996年2月与新党联合竞选“立法院长”,仅以一票之差落败,3月27日因“总统”选举失利而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转任顾问。1998年12月在台北市当选第4届“立法委员”。2000年任台美“国会议员联谊会”会长。

施明德任民进党主席虽然只有2年多时间,但其与许信良一样同是推动民进党转型的重要推手,只是施是先转型自己,再进而推动民进党转型。

施明德原来属于“台独”基本教义派阵营,早在1980年3月27日“美丽岛事件”军法大审辩论时,施就公开叫嚣“台湾应该独立,而且事实上已经独立30多年了。”出狱后施明德一直倚重的幕僚主要是学术界、社运界的“台独”基本教义派,他自己也声称是“永远的基本教义派”。但是施明德本人的政治主张则很快随台湾社会的变化而调整成为务实派,并推动民进党一起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重新定义“台独”。“台湾独立”是施明德叫了很多年、也为之付出了很多的政治主张,民进党在1991年通过“台独党纲”后的“国代”选举中遭遇惨败,许信良等务实派认为“台独党纲”的提出是重要原因,“选举结果代表民进党台独政见失败”。施明德则持相反观点,称“这次选举所提出的台湾共和国诉求,已彻底突破了台独的言论禁忌,但却因为时间太短,无法做较完整的解释。任何理念从提出到被接受,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后来施明德逐渐修正自己的主张,1995年9月,施在美国就公开表示,民进党所主张的“台独”是“中华民国模式的台独”,即使“民进党执政,不会也不必宣布台湾独立,因为台湾已经独立了半个世纪了。”至于未来民进党若执政后是否变更“国号”,将由全台湾公民投票决定。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党内基本教义派群起而攻之,连一向与他关系最好的“台湾教授协会”的学者们也指责他“背叛”了“台独建国”的目标。

其二是从“台独建国”转向“执政”。刚出狱的施明德对民进党执政的认识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开始他特别强调执政与“台独建国”均是民进党的手段而非目的,曾不认同务实派提出的“执政总路线”。但在社会环境变化和党内务实派的影响下,他对执政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认为“民进党长期以来追求的是执政这个神圣目标”,此举也使他遭到学术界、社运界昔日“同志”的严厉批评。1996年施明德针对“建国党”对民进党“只要政权,不要台独”的指责,公开反驳称,“台独建国运动最后一定要在体制内落实”,“建国党不执政,要怎么落实他们的政策。如果建国党要排斥执政,就不可能建国,而要建国就一定会执政。”

其三是从“社运总路线”转向“选举总路线”。在担任民进党主席之前,施明德一直坚持民进党应该走“社运总路线”,强调群众运动、街头暴力抗争,这也是他被学术界、社运界“台独”基本教义派奉为代言人的关键。但台湾政治进程的发展、公职选举的日益扩大、党内精英大批投入选举以及担任公职名利的诱惑,使施很快认识到参选公职的重要性,自己也于1992年投入“立委”选战并当选。参选并当选公职,也促使施明德和民进党的其他精英更快地向务实派转型。1994年4月施明德在民进党6届1次大会闭幕式致辞说:“选举总路线的策略被有些人批评的一无是处,但是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这是本党发展的一个过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其四是倡导“大联合、大和解”。尽管长时间坐牢,但施明德一直不赞成借着历史、族群、统独的问题搞对立,他在出狱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忍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宽恕。”1995年底“立委”选举刚结束,他就与新党的领导人喝起了“大和解咖啡”,并在“立法院长”选举中合作。施的本意是想以自己的苦难经历―一个坐过25年国民党大牢的人都可以为了社会和谐而宽恕国民党,台湾社会与各党派还有什么理由不能进行大和解,应该让台湾社会付出太大成本的省籍问题、族群问题、统独争议趋于和缓。但此举同样也招来了党内基本教义派的强烈批评。

与许信良一样,施明德推动民进党转型的结果也使自己离开了民进党,除了政治主张都过于超前外,两人失败的原因又不尽相同。施的行事风格与危机处理能力一直多被批评,外界曾将许、施对比,认为许信良政治能力较强、过度乐观、形象较差;施明德危机处理能力较差、过度浪漫、太重感情而常常优柔寡断,但社会声望较佳。如1995年“立委”选举后施与新党领导人进行的“咖啡会谈”,由于缺乏谈判技巧,又未能掌握此事件的主动权与诠释权,引起了民进党传统支持者的强烈反弹,等到事情愈演愈烈,施才成立一个由各派系领导参与背书的“新时局因应小组”以分担责任。种种因应措施说明施虽有提出“先见之明”主张的勇气与坚持,但在具体实践方面却有莽撞与冒进之嫌,更缺乏必要的谋略。

施明德与陈水扁:道不同不相为谋

施明德之所以离开民进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陈水扁的矛盾,这里面既有政治主张和路线认知上的不同,也有政治道德上的差异。

施陈二人虽都是民进党的重要领导人,但二人长时间一直没有交集。在“美丽岛军法大审”中,施是当事人,陈作为黄信介的辩护律师才开始投身于党外运动。施明德出狱后受到民进党“台独”基本教义派的青睐和支持,此时陈水扁也已成为党内风头强劲的政治新星,开始依附在美丽岛系之下,后来独立门户正式成立了正义连线,但仍被归类为温和派。这期间没有发现二人为党内问题有何不合,俩人也没什么私交。

及至1994年两人开始为一些事情直接交手,矛盾逐渐公开化。10月,施明德代表民进党中央提出“金马撤军论”,此时陈水扁正忙于台北市长选举,害怕施的言论会给自己的选情带来负面影响,于是强烈反对施的主张,并在12月亲赴金马“消毒”。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后,于1997年拆除台北市第14、15号公园预定地住户时,施明德前往“慰问”拆迁户。施自称此举是受台北市社会局局长陈菊的“请托”,目的在扮演居中协调、化解冲突的“润滑剂”角色。但陈水扁和其属下则对施大加挞伐,陈甚至说施明德“干脆加入新党好了”,施说陈这是“戒严心态”作祟,两人矛盾进一步升级。1999年4月,蔡同荣等主持的“台湾公民投票行动委员会”发动“4.10绝食抗议,要求通过公投法”活动。施明德认为此举“已经失去正当性”,陈水扁则公开表示对绝食活动推动“公投”感到由衷敬佩,两人完全不同调。而到了1999年许信良和陈水扁竞争民进党“总统”提名斗得不可开交时,施选择站在了老友许信良一边,两人的关系更是降到冰点。

陈水扁当选“总统”后,施明德曾一度想帮陈稳住执政局面,他倡议组成“多数执政联盟”,但并未被陈所接受。在“核四风波”后,施又提议陈水扁回归“双首长制”,亦未得到陈的回响。此后,施对陈不再有任何建议,相反,对陈的诸多做法和主张则进行严厉、尖锐的抨击。如批判陈水扁的所谓“全民政府”是个意淫的政治名词,已经崩盘了。后来又说台湾已经变成“超级总统制”,再发展下去,将会出现“超级大独裁”。称台湾50年来的政治转型,是从早期两蒋时代标准的“党国不分”体制,转到李登辉时代成型的“黑金体制”,但最令人遗憾的则是陈水扁时代的“白金体制”等,台湾在陈水扁治理下,政府无能、经济下滑、股市大跌、资金外流,政治不稳定等。

因感觉与民进党现行路线与自己的理念渐行渐远,2000年11月,自称“我已经无法忍受党内的一再羞辱”的施明德宣布退出民进党。后来施明德详细谈了离开民进党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陈水扁不效忠“宪法”,自己虽然也不喜欢这部“宪法”,但他有效的时候你就必须遵守。二是陈水扁对理想不忠,所谓“走自己的台湾路”,其实是走陈水扁个人的路。三是对陈水扁执政的现状很多地方不满意,认为只有情绪,没有是非;只有利害,没有原则;只有一朝,没有典范。民进党作为执政党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四是对陈水扁的施政风格不能接受。认为陈水扁的最大的问题是“一生的讲话都场合性非常精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一致性非常缺乏”。整天都在忙选举,讨好选民或利益集团。 “对人缺乏诚恳心,所有的党主席、学界领袖都觉得被他戏弄了”。且“没有谦卑心,他只用比他差劲的人,比他行的人,都不敢用”。所以陈在民进党内“是镰刀派,只晓得收割,不重耕耘”。

值得说明的是,施明德对李登辉的批评也非常深刻,他认为李曾说过一句让他感动的话:“退职之后愿意去服侍上帝,去当牧师,为台湾人民祈祷。”李后来成为激进“台独”基本教义派,李说的主张为什么在“总统”任内不做呢?“李先生欠台湾人民一个说明,为什么他在任内说了一百多次反台独,卸任后却有180度改变。”并称“台联党”根本就是“打着台独的旗子卖台”,李是台湾的不安定因素。

重做党外的施明德

将政治作为自己一生事业的施明德,在离开民进党之后仍然时刻关注政治,也身体力行着自己的政治主张。2001年6月,与许信良等成立政论性团体“山盟”,任召集人。12月,施参选第5届区域“立法委员”,结果高票落败。2002年,施明德又高举着“三通”和“高雄经贸自治港市”的口号加入到高雄市长选战之中,由于泛蓝人选未能整合,最后又功败垂成,仅获得8750票。2003年在蓝绿阵营为“总统”选战打得不可开交之际,施明德选择了逃避,去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因为他不可能再支持陈水扁,但也不愿转而支持连宋,“这不是做人的道理”,何况他认为两组候选人是两个“烂苹果”,施对许信良推动国亲大联盟也不愿参与。2004年12月施又参选第六届“立委”,将“推动两岸欧盟化、大和解”作为主要政见,并称若当选将组织一个新政党――“白党”,希望带领台湾的清流民众走中道之路,还将这场选举定位为自己有生以来“最认真的一场选战”,结果还是高票落选。

在此期间,施明德对台湾前途和两岸关系的诸多问题都有新的思考。认为泛绿没有权利动辄给人扣“卖台”的帽子,毕竟泛绿并没有人为“台独”流过血,台湾也没有人有能耐卖台。陈水扁推动“公投、制宪、正名”,煽动民粹,“简直是台湾版的文革”,目的就是为了选举。“没有截止日期的总统大选,已成台湾最大的灾难。”操弄省籍矛盾,把省籍变成原罪,是最不道德的。想搞“台独”时间表,“那是爱自己,不是爱台湾。”针对“3.19枪击案”,建议组成“真相调查委员会”,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施明德表示“我没有反中共情结,更没有反中国情结”,因此建议两岸采行“一中欧盟模式”,让两岸走向正常化的路径,这样台湾才能避开被边缘化的可能。认为21世纪的中国大陆将成为世界工厂、不可忽视的市场,台商运用中国大陆为腹地,进行全球布局是现实状态,因此两岸应尽速直航,且开放陆资来台,这是另一种形式保护台湾。并称两岸事务有一部分是问题,有一部分是困扰。比如“三通”、文化交流等就是问题。问题若不解决,时间长了,就不能建立了解,就不能促进未来的安排。但主权的归属是困扰,这需要耐心,应由后代子孙去解决。

“我孤独,我寂寞,但我正确!”施明德强调自己是理想主义者,更是强悍的实践者,主张未落实前誓不罢休。相信施明德还会继续他的政治征程。

附:施明德大事年表

1941年1月15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市盐埕区。

1959年,进入陆军炮兵学校。

1961年,炮校毕业后以少尉任官赴金门任职。

1962年,因涉入“台湾独立联盟案”被捕。

1964年,被判无期徒刑,剥夺公权终身。

1977年,刑满15年出狱,任苏洪月娇竞选省议员总干事。

1978年9月,出任“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总干事。

1978年12月25日,与许信良、张俊宏、林义雄、姚嘉文等同为五人小组成员,成为美丽岛政团决策核心。

1979年5月,《美丽岛》杂志成立,任总经理。

1979年12月10日,“美丽岛事件”爆发,逃亡26天后被捕。

1980年3月,在“军法大审”辩论时表示,“台湾应该独立,而且事实上已经独立30多年了。”

1980年4月18日,被判处无期徒刑。

1990年,特赦出狱。

1991年,参选民进党第五届党主席落败。当选民进党第五届中执委、中常委。

1992年,当选第二届“立委”。

1994年5月,当选民进党第六届党主席。

1995年9月,在美国表示“民进党执政,不必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

1995年12月,当选第三届“立委”。选后与新党领导人在“大和解”前提下接触会谈。

1996年2月,参选“立法院长”,以1票之差落败。

1996年3月,因民进党“总统大选”落败,请辞党主席。

1998年,当选第四届“立委”。

2000年11月,告别民进党。

2001年,发起成立政论性团体“山盟”,任召集人。参选第五届“立委”落败。

2002年,参选高雄市长落败。

2004年,参选第六届“立委”落败。

中国网2005年2月4日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mjdzx/778137.htm
 
台警方认定天下围攻违法 施明德被移送法办
凤凰网: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0150659424256/20061011/902807.shtml

据台媒报道,反贪腐倒扁总部在双十日发动“天下围攻”活动,被警方认定违法,警政署表示,经过搜证后,已经将包括施明德在内的19个人,分别依照违反集会游行法、妨害公务罪名,移送台北地检署侦办。

早前报道:围攻违法 施明德等19带头者或遭函送法办警政署表示,施明德在双十日举行的“天下围攻”,属于非法聚众活动,有民众拦阻参加活动的贵宾座车、警备车,也有人呼口号、叫嚣谩骂。由于大批人占据车道游行、静坐,造成台北市交通全面瘫痪,严重影响市民行的权利,也造成岛内外不良观感,因此,台北市警局对违法群众完成警告、命令解散、制止后,发现有17人涉嫌违反集会游行法,2人涉嫌妨害公务,因此,包括施明德、简锡?等人,都已经被移送法办。至于,在现场逮捕违法和其他违法行为,警方也完成严密搜证。

此外,对于在活动中、发生有电视台人员遭殴打的情事,警政署也表示,已经要求刑事局支援台北市警局组成专案小组,就已经逮捕或搜证的各个案件,即时依法侦办。
 
最初由 enx98 发布
台警方认定天下围攻违法 施明德被移送法办
凤凰网: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0150659424256/20061011/902807.shtml

据台媒报道,反贪腐倒扁总部在双十日发动“天下围攻”活动,被警方认定违法,警政署表示,经过搜证后,已经将包括施明德在内的19个人,分别依照违反集会游行法、妨害公务罪名,移送台北地检署侦办。

早前报道:围攻违法 施明德等19带头者或遭函送法办警政署表示,施明德在双十日举行的“天下围攻”,属于非法聚众活动,有民众拦阻参加活动的贵宾座车、警备车,也有人呼口号、叫嚣谩骂。由于大批人占据车道游行、静坐,造成台北市交通全面瘫痪,严重影响市民行的权利,也造成岛内外不良观感,因此,台北市警局对违法群众完成警告、命令解散、制止后,发现有17人涉嫌违反集会游行法,2人涉嫌妨害公务,因此,包括施明德、简锡?等人,都已经被移送法办。至于,在现场逮捕违法和其他违法行为,警方也完成严密搜证。

此外,对于在活动中、发生有电视台人员遭殴打的情事,警政署也表示,已经要求刑事局支援台北市警局组成专案小组,就已经逮捕或搜证的各个案件,即时依法侦办。


I kind o f think 施明德 does not truely respect democracy. There are some who cry for democracy but show no respect for it. His movement is just like the one in China in 1989. Though Chen is shameless to stay, it is 施明德 who puts Taiwan in a bin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