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去珠城酒家了!!!

只能是无奈,跟弱智的自以为是的乡巴佬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就让那些只说鸟语的去吃那鸟食吧
 
真是奇怪。做生意就做生意,管他什么人?

但凡事都有原因的。为什么他们“不CARE你去不去滴“? ? ?

我找了一个:

先道歉了再说下面的...得罪了...
记得有一天跟朋友们在一起,他们中好几个都做过,或曾经做过餐馆的服务员..说到小费的问题..他们说..有一些说国语的中国人,给的小费很少(比如吃100元.给五角钱).有的干脆不给..所以..一点屎搞坏一窝米..
..这里还有一个现象..老华桥跟新移民总跑不到一块去..广东话的广东话的圈子.国语有国语的圈子..我看你广东佬不顺,你看我国语佬不顺.唉...
 
还有,服务员绝对不是下人,如果以为是下人就完了... 这里没有什么大爷下人之分的..找服务员帮忙,谢谢2个字不可以少.. 因为都是平等的人,陌生人帮忙就要表示感谢,没有什么天经地义的服务员就应该无条件服务.
另外, 确实很多中国人的行为不能接受, 买单的时候把cash往你面前一扔, 给了10% 的小费, 把人家当要饭的了. 也确实很多人不给小费, 和服务态度好坏无关的情况下. 因为中国人一直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想法,所以会比较不尊重服务员, 觉得别人端茶送水都是应该的, 基本上老外,每上个菜都会说谢谢, 而中国人很少有人说.


3rd: 态度问题
 
我上次去sushi kan也不愉快。有个中国女的帮我们点菜特别不耐烦,我用中文问她,她用英语回我,但她说的英语我真是不敢恭维,我们正在思考还要加点什么的时候,她突然走了。

中文? 国语还是广东话?

有些中国人呀,总是自以为是的,目空一切。他们总以为普通话就是中文,别的中文都是鸟语,别的中国人就应该天经地义的会说普通话。
 
這句話一語道破近年普通話新移民的問題。

不通先在此通行的華語原不是問題。

卻以拒絕承認事實,甚至於攻擊事實來處理。

平心看到的後果是大家都不開心,全成了輸家。

中文? 国语还是广东话?

有些中国人呀,总是自以为是的,目空一切。他们总以为普通话就是中文,别的中文都是鸟语,别的中国人就应该天经地义的会说普通话。
 
加拿大多元文化中的尴尬中文

加拿大多元文化中的尴尬中文

【星星生活-星网讯】 (星星生活/JEFF LIU)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发展。这主要因为加拿大被称为“移民的国家”,是由许多不同民族的人组成。除了原居民外,所有人都是外来移民。移民可以保持他们家乡的传统文化和语言,在电视等媒体中可以经常看到有不同语言的节目,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生活。(newstarnet.com)

adlog.php

然而,当我们看中文节目时却十分尴尬。因为所谓的中文台说的都是粤语,对于我们这些讲了几十年国语的大陆移民来说,却根本就听不懂。前不久看OMNI的“至潮时尚”节目,见到熟悉的汉字和华人面孔时,开始还很高兴,可听了半天也不知所云。还有其购物广告,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真怀疑这样的中文节目以及广告在大陆华人社区是否有效果。每当看到这样的节目感觉还不如看英文节目,最后只好换台罢了。(newstarnet.com)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中文?顾名思义,中文就是中国当代的语言文字。当今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国语(Mandarin),使用的是简体字,而粤语(Cantonese),又称广东话,它只不过是中国的一个方言而已。我们知道粤语在加拿大由来已久,早期来自港台的华人移民大都讲粤语,用繁体字,以至于不少老外误以为粤语就是中文,政府里的中文资料也都是使用繁体字。大家经常看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地名,比如“士刁”、“当妙”,以及“柏文”、“贴士”等名词翻译,也无不与粤语有关。(newstarnet.com)

不久前教育部门为了在中文课程中推行简体字,还引发了一场“繁简体之争”。有人说繁体字才是正统的中文,比简体字历史悠久。我个人认为,那还不如采用更早的甲骨文。笔者在这里不想就繁体和简体再来一场争论,因为教育部门争论的结果是简体字。况且联合国自2008年起,中文文件将全部使用简体字。繁体字原本流行的世界各国,很多国家也都见风转舵改用简体字。例如新西兰近来将高中会考的中文试卷,由过去提供繁体和简体两种文字,改为只提供简体字。(newstarnet.com)

文字都用简体了,那么语言呢,难道还要来一场粤语与国语的争论吗?该不会有人说粤语才是正统的中文吧,因为粤语在加拿大用了近百年,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不少人或许还以说粤语为荣,感觉是身份的象征,少数人还由此瞧不起讲国语的大陆同胞。象征什么?如果是炫耀自己发达的港台背景,殊不知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国语已经成为强势语言,粤语作为一个方言,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刻意吹捧的,在中国这种地方方言多的是。(newstarnet.com)

反过来,作为华人如果不懂国语,实在有负脸面。笔者刚来时见到华人同胞,就亲切地打招呼,交流起来才发现人家根本听不懂国语,当时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如果不懂国语,说明不是从大陆来的,或者没有在大陆受过教育。如今中国的普通话(国语)还是比较普及的,即使偏僻的山区,人们也没有听不懂国语的。(newstarnet.com)

在多伦多,过去讲粤语很吃香,工作好找。记得以前还有新移民专门学粤语,为的是好找工作,特别是香港和台湾人的公司,比较喜欢会粤语的。如今随着大陆移民人数渐多,说国语的比比皆是。而且大陆移民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安家置业方面也有很大的需求,于是一些敏锐人士从中看到了商机,华人中介、国语代理也就日趋增多。据说唐人街的顾主在招工时都要求懂国语,不会国语的人在以后的华人社区终将难以立足。(newstarnet.com)

如今,世界各地都兴起了中文汉语热,相信说的绝对是国语而不是粤语,用的是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有资料显示,美国全国目前有2.5万到5万名学生在校学习汉语,不少父母和商业学校开始把中国看成一个巨大的机遇,以至于美国很多学校无法满足对学汉语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欧洲,曾被视为“难若天书”的汉语,正被越来越多大学生选修。在全球,参加中国设立的HSK(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正以每年45%的速度增加。(newstarnet.com)

在前不久亚太峰会的一个午餐会上,澳大利亚反对党工党领袖Kevin Rudd(中文名:陆克文)用标准的普通话向胡锦涛表示欢迎,让在座的数十位中国政界、商界重量级人物感到惊讶。陆克文的国语致辞不仅抢了总理风头,而且在民意测验中也处于领先位置。试想如果陆克文的讲话用的是粤语,那可能将是另一种结局。(newstarnet.com)

可是,在以多元文化自居的加拿大,中文却是如此地尴尬:报刊杂志用的还是繁体字、电视电台讲的还是粤语,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移民朋友的重视与反思。加拿大反对各种性质的歧视,中文面临如此尴尬的境遇算不算是一种文化歧视?在加拿大的政界和商界活动及其报道中,为什么人们很少听到使用国语的?虽然由于我们大陆移民来的年头都不长,经商从政的成功人士还不多,但是这显然不能作为加拿大多元文化中没有国语的理由。把粤语与中文混同起来,可以说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悲哀。(newstarnet.com)

对此,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应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年初,加拿大电讯委员会(CRTC)宣布,批准中国长城平台在加拿大落地的申请,以罗渣士(Rogers)有线电视网络在加国播出。可是罗渣士自己的OMNI中文台依然还是粤语节目,尤其是最近播出的那些中文电影,虽然有中文字幕,可人物和对白竟然全都是日本的,这简直是对中文的侮辱。到底是主流媒体不懂什么是中文,还是有意无意的文化歧视?(newstarnet.com)

在加拿大有很多专门为华人服务的团体和机构,不少机构还得到了政府的资助。不知道这些机构是否注意到中文在加拿大的这种尴尬状况,或者他们本身在中文服务方面就存在这种偏差。我们华人的社团和精英们是否在推广国语和简体字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还是对这种文化歧视视而不见?我们每年来的几十万大陆移民,也应该团结起来,争取享有我们语言文化方面的权利,抵制那些名不副实的中文广告与节目。(newstarnet.com)

愿我们的国语中文在加国的多元文化生活中早日开花结果!

pinglun_icon.gif
http://news.newstarnet.com/gb/MainNews/Overseas/2007_11_6_11_5_35_163.html

中文? 国语还是广东话?

有些中国人呀,总是自以为是的,目空一切。他们总以为普通话就是中文,别的中文都是鸟语,别的中国人就应该天经地义的会说普通话。
 
這句話一語道破近年普通話新移民的問題。

不通先在此通行的華語原不是問題。

为吃顿饭还要想学“先在此通行的華語”吗?
不会说法语,到只懂法语的餐厅,还不是一样得到好的服务,只是waitress有点内疚,听不懂英语。
素质问题。

 
搞不懂这种餐馆

服务这么差,饭菜质量差(蒸的排骨都嚼不动,煎饺巨难吃),品种少(想要个凤爪,褒仔饭都没有).居然还要拿号等座.还不如到东领去吃葱油饼.
另:千万别进地下车库,门口有到坎,搁了一下我的车底盘.
 
服务这么差,饭菜质量差(蒸的排骨都嚼不动,煎饺巨难吃),品种少(想要个凤爪,褒仔饭都没有).居然还要拿号等座.还不如到东领去吃葱油饼.
另:千万别进地下车库,门口有到坎,搁了一下我的车底盘.

确实,他家早茶周末的时候生意很好,要拿号等。所以人家可以拽。不在乎你。咱们说普通话的都不去的话,生意不好了,自然就更在乎钱了,而不太在乎你说啥话了。

以前,chinatown有个理发店,是个香港人开的,实际上也是大陆后去香港的。我几年前去理发的时候,还埋怨我为啥等他快下班了才来。呵呵,我以后就去安妮美发了。几年没去,前两年再去的时候,很热情,给我名片,告诉我如果下班晚想去理发,就给他打电话。他可以等我。

哈哈,就这么回事,等那些白话餐馆生意不好了。自然就对说普通话的好了。要想让他们对咱们好,就不要上赶子给他们送钱,抵制一下,就OK了。
 
服务这么差,饭菜质量差(蒸的排骨都嚼不动,煎饺巨难吃),品种少(想要个凤爪,褒仔饭都没有).居然还要拿号等座.还不如到东领去吃葱油饼.
另:千万别进地下车库,门口有到坎,搁了一下我的车底盘.

渥太华的餐馆我可能吃得不是很多,但是吃得这些家,说老实话,还不如我家里做的好吃。

呵呵。
 
确实,他家早茶周末的时候生意很好,要拿号等。所以人家可以拽。不在乎你。咱们说普通话的都不去的话,生意不好了,自然就更在乎钱了,而不太在乎你说啥话了。

以前,chinatown有个理发店,是个香港人开的,实际上也是大陆后去香港的。我几年前去理发的时候,还埋怨我为啥等他快下班了才来。呵呵,我以后就去安妮美发了。几年没去,前两年再去的时候,很热情,给我名片,告诉我如果下班晚想去理发,就给他打电话。他可以等我。

哈哈,就这么回事,等那些白话餐馆生意不好了。自然就对说普通话的好了。要想让他们对咱们好,就不要上赶子给他们送钱,抵制一下,就OK了。

老胡说的好,给你加声望!:cool:

建议大家去试试印度餐. 不仅质量不错,服务也很好. 换换口味,说不定你就会喜欢.
 
老胡说的好,给你加声望!:cool:

建议大家去试试印度餐. 不仅质量不错,服务也很好. 换换口味,说不定你就会喜欢.
恩~~~~~~~~是啊~~~~~~~~~~~~~~

吃完印度餐~~~~~~~~~~~~

不仅口味变了~~~~~~~~~~~~~~~~~~~~~~

身上的味道也变了~~~~~~~~~~~~~~~~~~~~~~~~~~
 
渥太华的餐馆我可能吃得不是很多,但是吃得这些家,说老实话,还不如我家里做的好吃。

呵呵。

记得在CFC看到过一个帖子,说是一个在餐馆工作的人说的: 渥太华的华人餐馆都是不洗菜的!

去失眠夜看看,有人在华人餐馆菜中吃出蟑螂来.
 
恩~~~~~~~~是啊~~~~~~~~~~~~~~

吃完印度餐~~~~~~~~~~~~

不仅口味变了~~~~~~~~~~~~~~~~~~~~~~

身上的味道也变了~~~~~~~~~~~~~~~~~~~~~~~~~~

看来你没有吃过印度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