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今天雪大,出门开车的要注意,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了部分雪地行车需要注意的,提醒大家下:

哈哈,搞个技术调查:手挡车,不踩离合,加挡、减挡


  • 全部投票
    22
都是牛人:cool:
才知道自动档的车也需要换挡:blowzy: (没开过:blowzy:)
那为什么不开手动挡呢?
 
以长安小面为例,结合Anakin的帖子,说如何不踩离合、换档

1181811950_9000012059.jpg


车  型: 长安 SC6331A

发 动 机:
四缸、直列四冲程、水冷、顶置凸轮轴式

标准变速器
四速手动变速箱

标准排量: 797 cc

理论油耗: 6.4 升/百公里

驱动方式: 前置后驱

车身重量: 760 kg


[FONT=宋体]计划结合这个车型,通过计算几个车速下(比如[/FONT]20[FONT=宋体]、[/FONT]40[FONT=宋体]、[/FONT]60[FONT=宋体]公里)各个挡位的转速和转速差,来说明各个挡位间换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而说明如何把握好火候,才能不踩离合而加档,不踩离合减挡为什么比加档稍难?为什么有几个挡位间转换爱打齿轮?[/FONT]

[FONT=宋体]可是,今晚上找半天,也没有找到这款车的变速器的各个挡位的传动比,哪位知道或有朋友的手册上有?所以,我只写了理论部分,没有传动比的初始数据,后面的计算就无从开始,真遗憾。[/FONT]

[FONT=宋体]这个问题很有趣,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如何不踩离合就换档,那对于如何正确换档、如何更好的控制速度、降低油耗、保护车辆、延长车辆寿命、养成好的驾车习惯,都是非常有好处的。[/FONT]

[FONT=宋体]明天再找找传动比的数据,希望能找到,而不是假设几个数据,假设的数据无法解释为什么[/FONT]Anakin[FONT=宋体]的操作中,有几个挡位爱打齿。[/FONT]
 
都是牛人:cool:
才知道自动档的车也需要换挡:blowzy: (没开过:blowzy:)
那为什么不开手动挡呢?
[FONT=宋体]看来是真没开过自动档,不过也让俺明白你的投票是真实的,刚开始还以为你是乱投的或点错了呢。楼上挺厉害的呀,不踩离合就换档,这个技术真要开手档车非常熟,才行的。[/FONT]

[FONT=宋体]你问为什么大家不开手档的?其实,如果抛开驾驶乐趣,单纯从安全角度来说,对于新手,毫无疑问自动档更安全,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观察,同时更容易地控制油门和刹车。[/FONT]

[FONT=宋体]现在俺在准备[/FONT]truck[FONT=宋体]路试,如果通过,[/FONT][FONT=宋体]俺就教练license、[/FONT]Bus[FONT=宋体]、[/FONT]Truck[FONT=宋体]、[/FONT]Car[FONT=宋体]、摩托全有了,如果[/FONT][FONT=宋体]再等到今年[/FONT]9[FONT=宋体]月、[/FONT]10[FONT=宋体]月的,拿到飞行驾照,俺就水陆空[/FONT][FONT=宋体]全有了。:D:D[/FONT]

[FONT=宋体]准备[/FONT]truck[FONT=宋体]有收获,但是因为俺已经有[/FONT]bus[FONT=宋体]驾照了,这两种大车技术上比较类似,对俺的启发不大。[/FONT]

[FONT=宋体]但是,俺学摩托本,收获非常大。摩托在公路上,是弱者,任何碰撞都可能是致命的,所以手册里面的如何自我保护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对于[/FONT]Car[FONT=宋体]的驾驶,有非常大的启发作用。哪位,感兴趣,可以从我这里借走,看看,定有同感。[/FONT]

[FONT=宋体]俺已经从摩托的驾驶技术中,吸收了部分,融到俺自己的汽车驾驶和对学生的教学培训中去了,这里想说:摩托驾驶,不建议在转弯中换档,其中一个原因是换档会分散[/FONT]driver[FONT=宋体]精力,不利观察。[/FONT]

[FONT=宋体]所以,新手,操作繁琐的手档没有操作简单的自动档安全。[/FONT]


[FONT=宋体]分散[/FONT]driver[FONT=宋体]精力,不利观察、不利操作,也是 基础墙 反对俺的推到空档的理由之一,有一定道理,适用于中级用户。[/FONT]


[FONT=宋体]不过,推到空档,也是得到专业驾驶机构推荐的,明天给大家找找。

还有ABS雪地增加刹车距离的出处,似乎CAA 、Transport Canada、Canada safety Council等等,都这么认为,明天也一块登出来。
[/FONT]
 
周四,俺很忙,早上没有时间写了,晚上要比较晚才能回来,欢迎大家发表不同观点的意见,也欢迎提问和讨论。

上面的帖子,没检查,可能有笔误,欢迎指出。
 
[FONT=宋体]看来是真没开过自动档,不过也让俺明白你的投票是真实的,刚开始还以为你是乱投的或点错了呢。[/FONT]
:blowzy:真不好意思,才知道你能看到投票人的名字,最开始还纳闷说你怎么会知道第一个投票的是FEMALE。要不我就不来捣乱了。
我其实开车水平很差,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对于车的包养,维修什么的更是一窍不通,并且有很多经典例子被大家传为笑谈。
国内开车基本都是手动,所以也没有什么选择。开了几年后觉得手动的也熟悉了,因此继续开。不踩离合换挡是当初拿公司的车瞎开的时候同事告诉的,当时是说在雪地上或者路况不好的时候可以用,没想到后来来加拿大真的要频繁在雪地上开车,但是自从换了新车还没怎么这样操作过。
我还是别说了,听你们高手发表见解。:cool:
 
:blowzy:真不好意思,才知道你能看到投票人的名字,最开始还纳闷说你怎么会知道第一个投票的是FEMALE。要不我就不来捣乱了。
我其实开车水平很差,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对于车的包养,维修什么的更是一窍不通,并且有很多经典例子被大家传为笑谈。
国内开车基本都是手动,所以也没有什么选择。开了几年后觉得手动的也熟悉了,因此继续开。不踩离合换挡是当初拿公司的车瞎开的时候同事告诉的,当时是说在雪地上或者路况不好的时候可以用,没想到后来来加拿大真的要频繁在雪地上开车,但是自从换了新车还没怎么这样操作过。
我还是别说了,听你们高手发表见解。:cool:

每个人都能看到投票人名字的,还不是光俺这个设置投票的,这点俺问了朋友的,都能看到。

另外,你水平够高的了,否则,手档,还是挺难的,特别是新手。

不踩离合,只要不是在猛加油的时候,是个人只要敢作,都能把挡把拽下来的。只是,误打误撞的人,因为害怕车会给弄坏,会被吓得够呛:)

难在不踩离合,怎么挂进去。另外,如果不知道方法,不踩离合,从高到低、减挡就更难了。

另外车是保养,不是包养,哈哈,笔误得够水平了:cool:,让人真不知道你过去是干嘛的:D:D
 
哪位能够提供 长安小面 的 4速手动变速箱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各个挡位的传动比,不一定非要长安 SC6331A,是 4速手动 就行。

俺给 1万 CFC 币,时间截止到周六上午10:30!因为俺下午要教车。

否则俺没办法定量地写换档的帖子,只能定性了。

这几天天气稍好,俺忙得团团转,又由于不知道传动比,没法计算,总不能乱写,或者定性分析,那没有意思的。

另外,天气预报说,明天早上有冰雨的可能,俺就把中午前的学车全都挪后了,开车、练车都是安全第一!大家有早上出门的,看到这个消息,也要尽量延迟,开车总是安全第一。

明天上午,给大家写点东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晚安,各位!
 
没人能提供4个档位的传动比?

教车去了,晚上回来,尽量用数字计算来说明换档。

一万CFC 币的bonus继续有效,直到晚上俺开始计算为止
 
非常喜欢这么讨论,认识了不少高手,象基础墙、Anakin、yoy、register等等,还有then、卖姑娘的小火柴等等补充了些非常实用的知识。

我说教练,咱们该不是刚认识吧?渥太华开BUS的人本来就不多。要是再见面,给你提个醒儿:)

和大伙聊聊开车挺有意思,也挺长学问的。比如手档换档什么的。我出国后只是当学生的时候买过一个手动车,后来的几个车子就全是自动的了。现在偶尔开一次手动车,会觉得手生。

急刹车挂空档的事儿,听到过好几个职业司机或教练的意见,多数说要换到空档,也有的说不换。

主张挂空档的理由,是希望使作用在轮子上的刹车力更快地达到最大。

也许是因为修过车、又做过几个学期TA for Highway Engineering,我的思路和多数人不大一样,所以我总是和别人争(其中包括一位交通部的考官,在STOCK教defensive driving的,教练多半认识这人),说是挂空档不会有什么效果。

第一个理由是,对助力刹车,发动机惯性造成的那点驱动力相对刹车力来讲,我以为是可以忽略的。

举个例子。急刹车的时候,可以在任何车速下把车轮一下刹死,可是对平常的车子,想在起步的时候burn the rubber,非得低档高转速。在正常路面中速行驶的条件下,更没办法加速到车轮打滑的程度。这说明发动机的动力相对刹车力来讲要小很多。

踩刹车是在松开油门之后,变速箱在高档,发动机基本上没有动力(怠速供油),这样驱动轴上的扭矩会很低。

另外就是,手从方向盘上移到变速杆再推到空档大约需要零点二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轮子多半已经被刹死了。

第二个理由,也是我的主要理由,就是所谓的人体工程。汽车的刹车最早是放在手上的,后来改到脚上,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可以很快地把脚从油门移到刹车,而且手可以不离开方向盘。当然更主要的理由是容易用力。

不过我真的是从没在书上见到过支持我这种说法的文字,在网上也找不到:(,我也没有认真试过两种操作对刹车距离的影响(试急刹车挺毁车的)。急刹车不挂空档是受过去的师傅影响,而所有这些理由,都没有权威依据,是我自己根据书本想出来的--总爱瞎琢磨,再加上我这人有点像包不同:D

所以,我也不希望看官们就这么信了我说的,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说法有这么些理由,更重要的是养成个动脑子的习惯,听到一个说法之后,多想想它有什么道理有什么局限。
 
不踩离合换挡听起来神奇,做起来并不难.只要不硬上,也不会伤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第一.如何如何从工作档到空档?这个简单,在松油门的一瞬间同时将波杆拨到空档.如果拨不动,不要用力,那是时机掌握不准.再轻轻加一点油,在松油门的一瞬间同时将波杆拨到空档.这是很容易的操作.第二.如何挂档.进档容易退档难.不踩离合换挡的道理.我的理解是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线速度基本相同.因此就可以操作了.比如,你的车速为60.为了得到这个速度.挂在3档时转速2000,挂在4档时转速1700.如果你在3档,轻轻加一点油转速到2100-2200.松油门,拨到空档,挂4档一次完成中间不停顿.就这么简单.
 
我说教练,咱们该不是刚认识吧?渥太华开BUS的人本来就不多。要是再见面,给你提个醒儿:)

和大伙聊聊开车挺有意思,也挺长学问的。比如手档换档什么的。我出国后只是当学生的时候买过一个手动车,后来的几个车子就全是自动的了。现在偶尔开一次手动车,会觉得手生。

。。。。。。。。。。。。。

所以,我也不希望看官们就这么信了我说的,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说法有这么些理由,更重要的是养成个动脑子的习惯,听到一个说法之后,多想想它有什么道理有什么局限。

写的挺好的,有得讨论,不过俺不是简单地反对你的意见,只是就各种情况怎么用,再具体讨论得更详细些,。

俺个人认为,这个话题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高于不踩离合换档。那个话题,对于正确、全面理解离合器,有很大帮助。

看到这个话题,被版主加了精华,而且还不断有人投票,才又觉得有必要继续下去,否则,教车很忙,没有找到手档车的传动比后,都有点想匆匆写写、交代一下就结束了呢。

今晚上有飞行的课,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是很有趣,是参观机场的飞行控制塔和机库,回来看是否有时间发表点个人观点,哈哈,再见各位。
 
我说教练,咱们该不是刚认识吧?渥太华开BUS的人本来就不多。要是再见面,给你提个醒儿:)

和大伙聊聊开车挺有意思,也挺长学问的。比如手档换档什么的。我出国后只是当学生的时候买过一个手动车,后来的几个车子就全是自动的了。现在偶尔开一次手动车,会觉得手生。

。。。。。。。。。。。是我自己根据书本想出来的--总爱瞎琢磨,再加上我这人有点像包不同:D

所以,我也不希望看官们就这么信了我说的,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说法有这么些理由,更重要的是养成个动脑子的习惯,听到一个说法之后,多想想它有什么道理有什么局限。

支持你上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完全同意:cool::cool:

如果认识,就更好了,如果不认识,也同样可以成为朋友,所有喜欢讨论开车技术的朋友,找个时间,大家可以聚聚,地点可以郊外,如果大家喜欢俺的bus和trailer,也非常欢迎来俺的trailer里聚会,参观俺的bus,那俺做地主,负责BBQ等等:D

21542d1200791733-trailerbuslittletrailer-jpg


21546d1200792392-%E6%8C%91%E7%81%AF%E5%A4%9C%E6%88%98-jpg


21552d1200794049-%E9%93%BA%E5%AE%8C%E6%9C%A8%E5%9C%B0%E6%9D%BF%E7%9A%84%E5%90%8E%E9%9D%A2%E9%83%A8%E5%88%86-jpg


大家可以讨论些感兴趣的话题,以车和驾驶为主,认识下。

19583d1199748314-quebec1gif-gif


19588d1199748713-2gif-gif


。。。。。。。。。。。。。

急刹车挂空档的事儿,听到过好几个职业司机或教练的意见,多数说要换到空档,也有的说不换。

主张挂空档的理由,是希望使作用在轮子上的刹车力更快地达到最大。

也许是因为修过车、又做过几个学期TA for Highway Engineering,我的思路和多数人不大一样,所以我总是和别人争(其中包括一位交通部的考官,在STOCK教defensive driving的,教练多半认识这人),说是挂空档不会有什么效果。

第一个理由是,对助力刹车,发动机惯性造成的那点驱动力相对刹车力来讲,我以为是可以忽略的。

举个例子。急刹车的时候,可以在任何车速下把车轮一下刹死,可是对平常的车子,想在起步的时候burn the rubber,非得低档高转速。在正常路面中速行驶的条件下,更没办法加速到车轮打滑的程度。这说明发动机的动力相对刹车力来讲要小很多。

踩刹车是在松开油门之后,变速箱在高档,发动机基本上没有动力(怠速供油),这样驱动轴上的扭矩会很低。

。。。。。。。。。。。。。

开始讨论下俺支持的观点:

~~~~~~~~~~~~~~~~~~~~~~~~~~~~~~~~~

首先,算一算完全怠速下,2秒、4秒的时间内,车能走多远:

怠速下,车和车的速度不完全相同:

怠速,如果车速为5公里/小时,则 2秒 走 2.8米, 4秒 走 5.6米

怠速,如果车速为8公里/小时,则 2秒 走 4.4米, 4秒 走 8.8米

上面,2秒是Ottawa car要求的最低车距间隔


~~~~~~~~~~~~~~~~~~~~~~~~~~~~~~~~~

。。。。。。。。。。。。。

急刹车挂空档的事儿,听到过好几个职业司机或教练的意见,多数说要换到空档,也有的说不换。

主张挂空档的理由,是希望使作用在轮子上的刹车力更快地达到最大。

。。。。。。。。。。。。。

俺支持急刹车时推空档,但是理由不同于上面这些职业司机或教练。


。。。。。。。。。。。。。

第一个理由是,对助力刹车,发动机惯性造成的那点驱动力相对刹车力来讲,我以为是可以忽略的。

举个例子。急刹车的时候,可以在任何车速下把车轮一下刹死,可是对平常的车子,想在起步的时候burn the rubber,非得低档高转速。在正常路面中速行驶的条件下,更没办法加速到车轮打滑的程度。这说明发动机的动力相对刹车力来讲要小很多。

踩刹车是在松开油门之后,变速箱在高档,发动机基本上没有动力(怠速供油),这样驱动轴上的扭矩会很低。

。。。。。。。。。。。。。

的确现在的车,刹车都有助力,踩死刹车踏板,可以非常快、非常轻易地将车轮刹到不转。

但是,如果车轮完全不转了,车轮就抱死了,那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就没了,完全变成了滑动摩擦,这个帖子,先不讨论ABS的设计初衷和刹车效率、以及与没有ABS的车相比时的刹车距离那个问题,先说这时车轮的转向功能就丧失了,紧急状况下谁也不希望完全丧失转向功能,虽然怎么转向不等于猛转向,那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为了避变车轮被完全刹死以致失去转向功能及避免跑偏,所以,多数车都有ABS,没有ABS的车也强调点刹、人工制造刹车脉冲、模拟ABS的技术。
当然ABS,特别是高档车的ABS,象BMW等等,控制临界静摩擦的能力要远远高于任何人工的点刹!

建议推空档的关键就在这里:

在这两种技术中,都有车轮没有完全刹死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如果有驱动力,就必然比没有驱动力会往前多走。这个时间段,决不是0.2秒,而是2秒、甚至是4秒整个刹车时间内没有完全刹死的时间的总和。

别说在刹车初期,发动机的转速较高,输出扭矩较大,就算哪怕仅仅是怠速,也一样可以输出扭矩,而且还不能忽略不计:是否追尾,追尾时司机座位是否进到前面大卡车下面,都是非常关键和严重的,想想司机座位离前面Bumper的距离,也就仅仅1米多。
 
~~~~~~~~~~~~~~~~~~~~~~~~~~~~~~~~~

首先,算一算完全怠速下,2秒、4秒的时间内,车能走多远:

怠速,如果车速为5公里/小时,则2秒走2.8米,4秒走5.6米;

怠速,如果车速为8公里/小时,则2秒走4.4米,4秒走8.8米;

~~~~~~~~~~~~~~~~~~~~~~~~~~~~~~~~~

哈哈,越来越接近问题的关键啦!

我觉得账不能这么算。怠速下车子会往前走,并不等于挂着档刹车就会明显增加刹车距离。

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应该是

最终刹车力矩(C)=(A)刹车鼓(盘)上的刹车力矩-(B)驱动轴上的驱动力矩

如果A>>B,则B可以被忽略。即:B的减小并不对C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而刹车距离则不单单是取决于刹车力矩,还有地面和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是个变数)、perception-reaction time (average 0.35 sec., 0.67 sec. is used in design),还有brake movement time (average 0.2 sec.)。

挂空档的时间,就是从手开始动作到变速箱齿轮脱开的时间,我这儿没有数字,它应该不会短于brake movement time,即0.2 sec.。就是说,即便是假定手脚一样快,在车子换到空档的时候,刹车力已经完全作用在车轮上了,这时候再脱离动力已经晚了。

实际上,急刹车的时候,右脚距离刹车很近,可以很快地踩到刹车上,还有就是腿的爆发力很强。而手从方向盘移到变速杆这个动作,不及脚踩刹车的动作自然,而且推变速杆不能像踩刹车那样用力。所以这时候手上的动作会比脚下的稍稍慢些。另外,手和脚的动作很难完全同步,总有个先后。脑子里出现“刹车”这个念头之后,先动的应该是脚。

虽然这些时间差都很短,但相对于整个过程(大约零点五五秒)来讲,不容忽略。

刚在网上翻出来一篇文章,比较自动车和手动车的刹车。文章的结论是,从统计看,两者的brake movenemt time和PR time都没有区别。这是至今为止我发现的唯一一个能勉强支持我这个观点的说法。
 
要出门了,天气也如预报的那样,比一大早稍好,有G牌的考试和练车。

走之前,草草写几句:

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观察前后左右最重要。

永远不要指望使用推空档的技术,那要遇到多紧急的情况。

观察前方,越远越好,最少也要4秒以上车距,或者100到150米甚至200米。

如果判断出前方有危险,有可能需要踩刹车,就要及早将脚从油门挪到刹车上,但是不要立刻踩,要根据交通状况再踩或不踩,这叫cover brake。

同时,如果判断出需要紧急刹车,那在从油门挪脚到刹车的同时,将右手去推空挡。

如果右手离开方向盘去推空档,会对方向盘失去控制,那还是慎重做这个动作,毕竟自己的技术水平决定个人采用的技术动作,就像赛车手可以右脚踩油门,同时左脚踩刹车一样,我们城市行车就不建议这样。
 

建议推空档的关键就在这里:

在这两种技术中,都有车轮没有完全刹死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如果有驱动力,就必然比没有驱动力会往前多走。这个时间段,决不是0.2秒,而是2秒、甚至是4秒整个刹车时间内没有完全刹死的时间的总和。

别说在刹车初期,发动机的转速较高,输出扭矩较大,就算哪怕仅仅是怠速,也一样可以输出扭矩,而且还不能忽略不计:是否追尾,追尾时司机座位是否进到前面大卡车下面,都是非常关键和严重的,想想司机座位离前面Bumper的距离,也就仅仅1米多。

咱们的分歧也就在这里。

关键是,我以为,从传到车轮的刹车力大到足以把轮子刹死的时候开始(很可能不是车轮真的被刹死的时候),是否空档就已经没有意义了。

因为这个时候再增大刹车力不能缩短刹车距离。设计车子的时候,设计的刹车力矩都会远大于实际需要的刹车力矩--因为这个因素是设计中可以控制的,它不会被设计成系统的瓶颈。系统的瓶颈,如教练前面提到的,通常是轮胎和路面的摩擦。

挂空档唯一可能的作用,是加快刹车力矩由零上升到最大的速度。在急刹车的时候,这段时间本来就很短,就是PR time、Brake movement time、加上刹车系统的机械反应时间。

挂空档,对PR time和brake movement time没影响,受影响的是机械反应的时间。如前面说的,这个影响很小,同时也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见效--因为即便是在踩到刹车的同时去换档,变速系统也需要个机械反应时间。

可惜在这儿画图不方便。待有机会的时候试着画一个图,也许能把我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