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手下留情, 不要删我的贴子,我给大家看一些少看到的文章

操,怎么到处是这个玩意儿。。烦不烦啊。。

这就是综合杂谈???
 
[FONT=楷体_GB2312]代后记:官场传统的心传[/FONT]
  我读过几本清朝人写的笔记,恰好知道一些百年前福建官场的情况。今年1月中旬,我在《南方周末》(2000年1月14日)上读到两篇描写当代福建官场的文章,题目是《贫困县的"红包书记"》和《另一起"红包丑闻"》。古今对比,迢迢暗递的传统浮现眼前。
  报上说,"红包书记"丁仰宁在福建省政和县当政2年,收受红包100多万元。当地向领导干部送红包已经形成风气,层层都在送,层层都在收。另一篇谈到 福建宁德地区官场的文章也说,红包的大小与官员的级别成正比,红包是权力运作的润滑剂,个人、单位、党政机关全都大送红包。
  在红包的大小、作用和普及程度方面,今日福建官场与清朝官场没有明显区别,但在名称和递送技巧方面,区别却很显著,让人感觉到传统断裂的痕 迹。红包书记亲自介绍了几种送红包的花样,他使用的语言很贫乏,翻来覆去就是"红包"、"送礼"这两个词,而他列举的那些花样,还有另外一篇文章以同样贫 乏的语言提到的花样,在清朝官场都有很确切的名字。
  红包书记说的逢年过节送红包,还有利用生日送礼,在清朝的术语叫"三节两寿"。这个词通行全国。"三节"是指春节、端午和中秋,"两寿"是 指官员自己和官员夫人的生日。现在领导干部出差收受的红包,在清朝叫"程仪"。请官吏办事送的红包,在清朝叫"使费"。请中央各部批准什么东西,递上去的 红包叫"部费"。还有几十种名目,譬如告别送别敬,冬天送炭敬,夏天送冰敬或瓜敬,向领导的秘书跟班送门敬或跟敬等等。我不熟悉情况,对应不好,就不一一 列举了。以三节两寿为首的所有这些花样,明清时统称为"官场陋规",现在则宽泛且模糊地称为"不正之风",全然不顾其规则性的作用。在明朝和清朝,这些术 语是延续使用的。经过五六百年的积累和充实,词汇像官场规矩一样变得丰富细腻,体现了官场"潜文化"积淀的丰厚。
  我在这里杜撰了一个"潜文化"的词,目的是与官场上正式的"红头文件"划清界限。"潜文化"的东西是很少形诸文字的,积累和发展的道路自然 不那么顺畅,红头文件则不然。历代的行政法规按中央六部的分类归为"六典",清朝的阎镇珩仅仅梳理了一遍就花了十三年,写了部《六典通考》,竟用了二百卷 的篇幅。这些红头文件大体都说得很漂亮,勤政爱民云云,规定也越来越具体细致。假如当真行得通,我们的文明肯定有资格征服世界——无须花那些冤枉钱搞大 选、维持议会和最高法院,统治集团就像人民的父母一样慈爱,像圣贤一样英明。奈何这些漂亮东西不太中用,倒是那些只做不说的"潜文化"生命力极强,大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头。打算学习研究这种东西的人,最好潜入官场生活之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如果想研究前朝,就要扎到小说笔记和原始档案之中翻检搜寻。
  谈到小说,我想起了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一书中写到的行贿办法。清朝官员到北京行贿,先要按规矩到琉璃厂的字画古董店问路。讲明想进某大官多少两银子 之后,字画店老板就会很内行地告诉他,应该送一张某画家的画。收下银子后,字画店的老板会到那位大官的家里,用这笔银子买下那位官员收藏的这位画家的画, 再将这张画交给行贿者。行贿者只要捧着这张很雅致的毫无铜臭的礼物登门拜访,完璧归赵,行贿就高雅地完成了。这里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字画价格的模糊性提供 了安全性。字画店的老板也非常可靠,他只按规矩收一笔手续费。我想,这些门道和规矩,都凝结着我们祖先千百年的智慧和知识,相形之下,现在的官员真是太俗 太蠢太无知了。红包书记说现在的人送礼,经常在香烟、酒盒、果箱里藏钱,还送一些空调和微波炉之类的夯货。这再次表明了潜文化传统的断裂,似乎一切都要从 头摸索。从好的方面说,技巧的笨拙表明行贿发生的次数不多或时间不长。从坏的方面说,又表明官员的脸皮更厚,无须精巧打扮。
  红包书记是1976年高中毕业的,恰好我也是那一年的高中毕业生。作为同龄人,我深知他所受的教育是多么干净。所有染上"封资修"色彩的读 物一概查禁,即使在大规模的批孔运动中也读不到孔夫子的原著。领导们怕我们抵抗力不强,中了孔老二的毒。毛泽东主席想把我们培养为一代无私的共产主义新 人,我们整天读到的都是雷锋式的思想和行为。我估计,这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清洗和建设,在切断传统的意义上比焚书坑儒彻底得多。颇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典籍 尚且读不到,更何况关于官场潜规则的腐朽知识。这些年"沉渣泛起",继承传统受到了鼓励,但我又不敢指望现在的官吏有那份能力或耐心去翻检古籍了。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前面提到的政和县官场根本就用不着翻检什么古籍,他们无师自通,与明清官场患上了一模一样的病症,就连"三节"也和明清 一样选在春节、端午和中秋,绕开了官定地位远高于端午的元旦、五一和国庆节。这真是莫名其妙,妙不可言。持续数十年的决裂传统和培育新人的凶狠努力,居然 只造就了一点行贿名称和技巧上的差距。

  在《另一起"红包丑闻"》中提到:"林(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原党委书记林亚宁)透露,红包主要送给上级领导和省、地、市有关部门。给上级领导送红包是为了联络感情,给上级有关部门送是为了争取资金项目。"
  这里提到了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联络感情,说明白点就是为了升官,这与明清官场是一样的。如今官员的升迁仍然取决于与上级的关系,层层递升 上去,每一层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争当"接班人"的技巧,而整个过程中都像明清一样没有老百姓插手的份。第二个目的是争取资金项目。在传统上这本来是民间的 事情,现在也收归政府了。难道政府官员那么愿意辛辛苦苦给国有企业争资金上项目吗?真正重要的是,这些钱到手后不用操心去还。所谓"吃完了财政吃银行, 吃完了银行吃股民",一路吃下来,官员们的肚子就肥胖饱满了。如此成熟完善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债务软约束体系,如此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反抗的吞噬民间财 产的体系,属于当代国人的新创造,明清时代只存在一点不值一提的苗头。如此看来,我们的"潜知识"传统在"许多方面还加强了"。

http://www.oklink.net/a/0105/0519/qgzz/019.htm

吴思,《潜规则》一书中的内容

1/ 能说明什么?2000年的封建官僚制度根深蒂固,一时不能涤除。对不对?先回答问题!plz。

2/ 整天拿着毛主席的错误说事,到底想说啥?你自己的观点呢?这破烂事你说了n遍了,却没见你发表过什么慷慨激昂的见解!

3/ 你想大刀一挥,把所有当官的全杀了?然后换上来不是党员的人当官是吗?

4/ 如果换上来的非党员还是一样的官呢?怎么办?继续砍?继续换?要知道,中国人口基数大,官员的基数也大!但他的廉政与监督体系才刚起步,而廉政和监督体系又不能太大,否则政府官员又变得更多了,而官员多了就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多了,完全管不过来!这山高皇帝远的情况还是存在的!你想怎么办?

5/ 还是动动你们自认为高尚高贵而聪明的脑子为中国制定一套有效的互相监督的廉政体系更好?当然你还要想办法安抚被你损及利益的官员!这些利益该怎么授予他们才能合法有效,而提高他们的Productivity!

以上5点你懂几点啊?
 
http://news.sina.com.cn/c/l/2006-09-09/172710966054.shtml

安徽阜阳中级法院连续三任院长因腐败下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17:27 北方网
  - 核心提示:
  [FONT=楷体_GB2312]近两年,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直笼罩在“腐败”的阴影之下,2005年是震惊全国的腐败窝案,2006年是前后三任院长相继落马。[/FONT]
[FONT=楷体_GB2312]  2006年8月底,曾经担任阜阳中院院长的尚军(女)、刘家义张自民,因涉嫌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分别被安徽省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终结,移送安徽省的安庆市、滁州市、六安市三地检察院审查起诉。 [/FONT]
[FONT=楷体_GB2312]  尚军、刘家义、张自民,这三任院长连续主政阜阳中院十几年。他们的落马,诠释了为什么最近几年来,阜阳中院会不断发生震惊全国的腐败案件。[/FONT]
  阜阳中院三任院长“前腐后继”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戚兆伟 发自安徽阜阳
  “害群之马不除,法院形象难树;腐败法官不清,法院建设难上。”
  这句话出自原阜阳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自民之口。但2005年初说这句话的张自民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他自己也被“腐败”侵袭,身陷囹圄。


http://news.sina.com.cn/c/2006-04-07/17169561238.shtml

安徽蒙城三任书记腐败落马 干部公信力遭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7:16 《小康》杂志
  三位县委书记都因经济问题落马,腐败一直是蒙城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么他们对现任县委书记还有多少信心?这一届蒙城县委领导班子如何去赢得公信力?
  采写/《小康》记者秦俊勇 洪芬
  蒙城“蒙了”
蒙城地处安徽西北部,距蚌埠100多公里。位于亳州、阜阳、蚌埠、宿州、淮南、淮北六市的中心地带。
  长期以来,蒙城秉承历史上最伟大的同乡“庄子”之学,恪守“道法自然”观点,跟随社会发展脚步,默默前行。然而进入2000年之后,一场期望以跳跃式前进的变革方式在蒙城上演,而这个安静无声的县城也突然张扬起来。
  首先是著名相声演员牛群2000年出任蒙城县副县长。据说上任之时,整个蒙城县城万人空巷,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在一片喜庆声中,牛群走马上任。
  按照时任县委书记孙克杰的说法,蒙城县要打造名人效应,吸引更多外资投资,促进县域 经济的发展。牛群确实也不负众望,接下来三年多时间里,他腾转挪移,为蒙城的发展倾心尽力,但同时也陷入艺人从政“水土不服”的境地,社会蜚语横生,在众 多质疑声中,牛群终于在2005年年末,卸任蒙城县副县长一职,洒泪别离。


http://www.39.net/focus1/kuaixun/60059.html

重庆渝北区人民医院 三任院长前“腐”后继   来源:39健康网  时间:2004.08.24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在短短几年内,已连续三任院长“栽”在了“院长”的岗位上。三任院长相继“落马”,为我们揭示出医药腐败的种种黑幕以及药品市场秩序混乱的状况。
 
http://www.eqsn.gov.cn/dangfenglianzheng/aljj-21.htm
收受贿赂挪用公款 河南三任厅长连着“落马”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短短几年内,河南省交通厅已有3任厅长相继“落马”。记者近日获悉,中共河南省委决定由省长李成玉牵头,省纪委书记李清林、常务副省长 王明义等有关负责人参加,共同研究省交通厅关于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安排的内部监督机制,改革现行的管理办法,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在任时曾给省委写血书表白:“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但一年后,检察机关就查实他先后收受贿赂40余次,款物共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

  第二任“落马”厅长张昆桐上任伊始,向省委领导立誓明志,表示一定要吸取教训,但之后,他先后挪用公款10万元,收受、索要贿赂款物68万多元人民币和4万美元。

  继曾锦城、张昆桐被判刑之后上任的交通厅厅长石发亮,去年又涉嫌重大违法违纪行为,被纪检部门立案审查。根据有关方面已查实的情况,石发亮涉嫌经济犯罪的数额远远超过了前两任。



http://www.xcjc.gov.cn/Article.php?ClassID=8&ArticleID=44
对攀枝花市建设局连续“三任局长”落马的剖析
2006-05-15 省院预防处 阅读:299 【文字大小:
攀枝花市建设系统承担着全市城镇规划与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公用事业管理等重要职能,可以说在全市的经济建设和政府职能实现过程中,建设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恰恰是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单位三任领导纷纷中箭落马,引起了全市上下震惊。
赵湘,1993年4 月至1998年4 月担任攀枝花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因贪污25万元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李锦梁,1999年5 月至2003年5月担任攀枝花市建设局局长。因受贿20.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半。
彭宗才,2003年7月任攀枝花市建设局局长。因受贿20.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http://www.tzlz.gov.cn/page.asp?classid=46&id=475
一家银行的一个支行,连续三任行长贪污挪用共达几十亿元人民币。

家新闻网站今年“两会”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成为普通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还处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时期,我们必须以廉政监察为重点,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新任监察部部长李至伦谈起新世纪新阶段监察机关的工作思路,紧扣民意,言简意赅。

监察部是国务院专司监察职能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明确规定了监察机关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 法律、法规、命令和计划情况的主要职责,李至伦将其概括为5句话: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腐败究竟会给党和国家造成怎样的损害?做了16年纪检监察工作的李至伦对此有更直接、更深切的感受:一家银行的一个支行,连续三任行长贪污挪用共 达几十亿元人民币。“现在追回来大概三分之二,能不痛心吗?”“腐败行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经济上的损失,有的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确实令 人警醒、发人深思。”

http://jiwei.hefei.gov.cn/ContentDir/20079/2893358375.shtml

成都规划局两名副局长、昆明连续三任局长都因腐败受到严惩,

发布日期:2007-9-28 作者:葛余祥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的高速推进,负责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的规划管理部门成为各种违纪问题的“多发地带”,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青岛、福 州、南充规划局局长、成都规划局两名副局长、昆明连续三任局长都因腐败受到严惩,尽管只是个案,但对规划队伍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些问题的发生 除了体制上原因外,也暴露出当前规划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本文就规划领域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 理腐败浅谈一点拙见。
 
Dingo这傻X一定是疯了。。。
谁看你这些玩意儿,没完没了的,如果有版主的话就可以让他封嘴几天。。。
 
以搜索结果回答夜郎的问题,看他的假设的现象。现在已经不需要假设了,是现实
 
以搜索结果回答夜郎的问题,看他的假设的现象。现在已经不需要假设了,是现实

小邪,你辛苦了。你这些帖子,虽然我没兴趣读,不过看标题就知道中国的言论是很自由的。因此国内媒体大曝光这些贪污腐败分子。最让人心服口服的是这些事实证明,现在政府对待贪污腐败没有手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哪里像民主的台湾省的省级贪污犯,都发大财了。:D
 
小邪,你辛苦了。你这些帖子,虽然我没兴趣读,不过看标题就知道中国的言论是很自由的。因此国内媒体大曝光这些贪污腐败分子。最让人心服口服的是这些事实证明,现在政府对待贪污腐败没有手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哪里像民主的台湾省的省级贪污犯,都发大财了。:D

看来你没读好书,只读了报纸。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015142.html?fr=qrl

转个周恩来写的给你看吧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写了一副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周恩来一直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准 则。特别是“从无字句处读书”更为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读书亦然。读书要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通过实践改善自己的组合性智力、经验性 智力、实用性智力,全面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工作,工作中要“与有肝胆人共事”。窝囊废你少跟他搭帮,没本事的离他远点,他会拖你后腿,让你干不了事情。当 然,你帮助他是另外一回事情。有肝胆、有头脑、有智慧的人,要找比他们强的人共事。书有两种,千百年来的精华,都写在了书上,书是知识的海洋,但知识还有 另外一个海洋,就是生活。“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一个报告,听一个讲座,看一部电影等等,常常可以得 到一份教益。要把自己的生活面打开,要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张开,每一个毛孔努力吸收外面的知识,充实自己。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三种东西:健康,知识,钱。 钱只有花了才是自己的,不花还不一定是谁的。
 
怎么也看不出来Dingou这个傻瓜是有肝胆的。。。这都是因为你读了很多书?都读到你的猪脑子去啦??
你很傻,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该你歇歇了!!
 
以搜索结果回答夜郎的问题,看他的假设的现象。现在已经不需要假设了,是现实

好一个“以搜索结果”回答我,可是你的搜索结果呢?:confused::confused:
show给大家看看啊笨!:blink::blink:
别告诉我是你“脑子”里搜索出来的结果?:eek::eek:
如果你脑子和网络连接了,请给出脑电波吧!:p:p
拿着假设当现实,你也算别出新裁了!:D:D
热爱意淫你称最!:cool::cool: 睁着眼睛说瞎话你第一!;);)
在其他贴里指责别人说不出道理来骂人很逊!:flaming::flaming:
好意思说别人?那你的道理在哪里?:o:o
你的皮不是一般的厚,说大话也不会脸红!:blowzy::blowzy:
 
好一个“以搜索结果”回答我,可是你的搜索结果呢?:confused::confused:
show给大家看看啊笨!:blink::blink:
别告诉我是你“脑子”里搜索出来的结果?:eek::eek:
如果你脑子和网络连接了,请给出脑电波吧!:p:p
拿着假设当现实,你也算别出新裁了!:D:D
热爱意淫你称最!:cool::cool: 睁着眼睛说瞎话你第一!;);)
在其他贴里指责别人说不出道理来骂人很逊!:flaming::flaming:
好意思说别人?那你的道理在哪里?:o:o
你的皮不是一般的厚,说大话也不会脸红!:blowzy::blowzy:

夜郎啊,我要说,求求你用用你的脑子啦,在你引用我那句话之前的几个相差极短时间的回帖,就是我搜索的结果,你引用的我的话,不过是一句说明而已,是为了将之上的回帖原因,解释给你们看看的,并且,那结果都有链接的。谁知道你们就只看鼻子下面一点点地方呢,为此,我要大声疾呼,,,请你们稍微看远一点点吧,多看几个字吧,如果看不懂,查查新华字典吧。如果缺钱买,我可以友情赠送一本旧的

如果还看不到,链接在此

2008-05-08, 22:28 #33

2008-05-08, 22:40 #34
 
怎么也看不出来Dingou这个傻瓜是有肝胆的。。。这都是因为你读了很多书?都读到你的猪脑子去啦??
你很傻,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该你歇歇了!!

书有两种,千百年来的精华,都


写在了书上,书是知识的海洋,


但知识还有 另外一个海洋,就是


生活。“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


从生活中学习。所谓“听君一席


话,胜读十年书”,听一个报告,


听一个讲座,看一部电影等等,


常常可以得 到一份教益。要把自


己的生活面打开,要像一块海绵


一样拼命张开,每一个毛孔努力


吸收外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夜郎啊,我要说,求求你用用你的脑子啦,在你引用我那句话之前的几个相差极短时间的回帖,就是我搜索的结果,你引用的我的话,不过是一句说明而已,是为了将之上的回帖原因,解释给你们看看的,并且,那结果都有链接的。谁知道你们就只看鼻子下面一点点地方呢,为此,我要大声疾呼,,,请你们稍微看远一点点吧,多看几个字吧,如果看不懂,查查新华字典吧。如果缺钱买,我可以友情赠送一本旧的

如果还看不到,链接在此

2008-05-08, 22:28 #33

2008-05-08, 22:40 #34

不得不佩服你回答问题的能力了,你看到我问的问题了吗?

你说我没脑子,那请问你又算有脑子的家伙?

我再粘贴一遍,看清楚了,你给出的2个链接是回答这个5个问题的吗?

真不知道你会不会做问答题的?答非所问就是你的本事?

1/ 能说明什么?2000年的封建官僚制度根深蒂固,一时不能涤除。对不对?先回答问题!plz。

2/ 整天拿着毛主席的错误说事,到底想说啥?你自己的观点呢?这破烂事你说了n遍了,却没见你发表过什么慷慨激昂的见解!给出见解来!

3/ 你想大刀一挥,把所有当官的全杀了?然后换上来不是党员的人当官是吗?

4/ 如果换上来的非党员还是一样的官呢?怎么办?继续砍?继续换?要知道,中国人口基数大,官员的基数也大!但他的廉政与监督体系才刚起步,而廉政和监督体系又不能太大,否则政府官员又变得更多了,而官员多了就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多了,完全管不过来!这山高皇帝远的情况还是存在的!你想怎么办?

5/ 还是动动你们自认为高尚高贵而聪明的脑子为中国制定一套有效的互相监督的廉政体系更好?当然你还要想办法安抚被你损及利益的官员!这些利益该怎么授予他们才能合法有效,而提高他们的Productivity!

你确认你回答的是这5个问题?

如果用你的狗屁理论来推导,有贪官,这个政府就该推翻!那你去折腾吧!全球能找出没有贪官的国家还真没几个!我在这里祝愿你能完成这个超级宏愿!

美国有民主问题不代表它属于非民主国家,中国有贪官不带表它就是腐败政府。好了,等你下一个理论来做所谓的辩驳吧!不过前提是真真正正的先回答我红体字的问题!如果再拿上几篇白痴文章来糊涂应对,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楼上的别跟他较真,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他大花牛了吧,是个没有脑子的大花牛。。
有时候呢拿个简单道理辨来便去,有时候呢象个花牛一样根本搞不清楚别人说什么却说别人没有看懂他的幼稚园大班水平的道理。。所以,你说了白说。。不过把问题重新copy给他这样我也搞过,没有用的。。哈哈,这就是Dingou傻蛋!

不过最近这个Dingou有发疯的倾向。。想让他明白你的意思,没门!!
 
唉,不全部贴出来,就没人愿意看,人啊,都太懒啦


与上级领导和部门联络感情的利益如此巨大,送红包便势在必行了。有了这种根基,没有名词可以发明名词,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经验,没有传统可以创造传统,断裂 个二三十年乃至百八十年,无非是一次冬眠。所谓"野火烧不尽",就是因为烧掉的只是表面的几个名词,地表下的草根还活得好好的,沃土也没有变成沙漠:人心 还是那颗"食色性也"的心。一旦春风吹拂,不绿满中华才叫见鬼。如此比喻并没有贬低"潜知识"传统的意思。这就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河一定要过,此乃升官发 财的必由之路。如果祖先告诉我们石头在哪里,就可以少淹死几个人,少弄湿几次鞋。如果祖先的知识没有传下来,就难免付出血的代价,前仆后继地摸索和积累。
  其实,现代人如果肯下功夫,关于官场运作实况的潜规则的知识还是可以找到的,明清野史中甚至还有如何走私,如何收买"海关"和"水师",如何处理不同 走私团伙的利益冲突的知识。走私者和受贿者学习好了,可以少犯"远华"案中的错误。监察者学习好了,可以更有效地扬汤止沸。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操心的领导人 学习好了,更可以来个釜底抽薪,彻底改良土壤,免蹈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王朝都绕不开的覆辙。我想,这就是我写本书的目的。

2000年2月6日

http://www.oklink.net/a/0105/0519/qgzz/019.htm


http://www.oklink.net/a/0105/0519/qgzz/010.htm

[FONT=楷体_GB2312]新官堕落定律[/FONT]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讨过饭,打过仗,从一个马弁干起,最后得了天下,对人情世故的了解相当透彻。他当然明白自己给官员定的工资不高,所以,在 地方官上任之前,他经常要找他们谈一次话,讲讲如何正确对待低工资,如何抵抗贪污受贿的诱惑。他会给自己的部下算一笔很实在的利害关系账。
  朱元璋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井底之泉。井虽然不满,却可以每天汲水,泉不会干。受贿来的外财真有益处么?你搜刮 民财,闹得民怨沸腾,再高明的密谋也隐瞒不住。一旦事发,首先关在监狱里受刑,判决之后再送到劳改工场服苦役,这时候你那些赃款在什么地方?在数千里之外 呢。你的妻子儿女可能收存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些赃物多数藏在外人手里。这时候你想用钱,能到手吗?你家破人亡了,赃物也成了别人的东西。所以说,不 干净的钱毫无益处。(1)
  这样的利害分析也算得透彻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派下去的官员,如同冒着枪林弹雨冲锋的战士,一排排地被糖衣炮弹击中倒下。前仆 后继,一浪接着一浪,一代跟着一代。后来,朱元璋当皇帝当到第18个年头(公元1386年),这种现象见得多了,便总结出了一条规律。朱元璋说,我效法古 人任命官员,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当官当久了,全都又奸又贪。我严格执法,决不轻饶,结果, 能善始善终干到底的人很少,身死家破的很多。(2)
  请留意中间那一句话:
  “没想到刚刚提拔任用的时候,这些人既忠诚又坚持原则,可是让他当官当久了,全都又奸又贪。”这就是新官堕落定律。“全都”云云肯定是绝对化了。但在统计学的意义上,这条定律大概真能站住脚。仔细分析起来,朱元璋发现的这条规律,背后大有道理。
  科举制实行之后,官僚大体是读书人。他们读了十几年圣贤书,满脑袋都是理论上的人际关系,如忠君爱民、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之类,书生气十足, 教条主义倾向严重,未必明白建立在利害算计之上的真实的人间关系。这种关系,圣贤们不愿意讲,胥吏和衙役的心里却清楚得很。《红楼梦》第四回便详细描写了 一个衙役向新官传授潜规则的故事。这段描写堪称经典。毛泽东主席把《红楼梦》看做那个社会的百科全书,就以这一回为全书的总纲。因此我不避啰嗦,转述几 段。
  却说贾雨村走了贾府的后门,当上南京知府,一下马就受理了一件人命案。当地名门望族子弟薛蟠,打死了小业主冯渊,抢了个丫头,然后扬长而 去,受害方告了一年多也告不下来。贾雨村听说,登时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说着就要发签,派人去抓。这时他看 见旁边一个门子向他使眼色。
  进了后边的密室,门子和贾雨村有几段精彩的对话。门子问:“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 ‘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 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说着拿出一张抄好的“护官符”来,上边就有薛家。
  贾雨村问门子此案该如何处理,门子说,薛家和帮助你当上知府的贾家是亲戚,何不作个人情,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的人。贾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 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但只是如 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赴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贾雨村低了半日头,最后嘴里说着不妥,还要再研究研究,实际上完全遵循门子的建议,很巧妙地解脱了薛蟠。
  曹雪芹卒于1764年,与朱元璋相隔约400年,但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多少变化。洪武十九年(1387年),朱元璋曾经写道:建国以来,浙东、 浙西、广东、广西、江西和福建的政府官员,没有一个人干到任满。往往还未到任期考核的时间,自己就犯了赃贪的罪过。这里确有任人不当的问题,但在更大的程 度上,这些官员是被当地那些胥吏衙役和不务四业(士农工商为四业)之徒害了,是受了他们的影响、劝说和引诱。(3)因此,当年朱元璋与上任的官员谈话,总 要警告他们当心那些胥吏,不要让胥吏支配决策。(4)看看贾雨村的实际经历,朱元璋的预防针确实对症下药,那些胥吏和衙役果真在劝诱官员们学坏。他们跟新 官算利害关系账,同样算得清晰透彻,只是与朱元璋的结论完全相反:要坚持原则吗?不但不能报效朝廷,自身也难保。轻则丢官爵,弄不好还会丢性命。您可要三 思。
  新官上任,还会碰到一个不请自来的教师,这就是土豪。在这里,土豪是一个比地主富农更恰当的名词。他们有可能是地主富农,也可能是商人,但 绝对不是老实胆小的土财主。他们甚至可能没有正经职业,以欺行霸市或坑蒙拐骗为生,即朱元璋所说的那些把官员教坏的不务四业之徒。在《水浒》对西门庆、镇 关西、祝家庄等的描绘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土豪的身影。这些人是地头蛇式的强者,在当地苦心经营多年,已经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分配格局,他们很愿意 把新官拉下水,教他们适应并且保护这种格局。
  《明史》中描绘了两个不肯好好学习适应的新官的遭遇。
  有一个叫徐均的人,洪武年间在广东当阳春县主簿,这个官类似现在的县政府秘书长。阳春地方偏僻,土豪盘踞为奸,每有新官上任,就以厚赂拉拢腐 蚀,最后也总能把持控制,政府就像他们自己家开的一样。徐均刚到阳春,一个吏便向他提建议,说他应该主动去看看莫大老。莫大老就是一个土豪。也不知道徐均 是不懂,还是不吃这一套。他问:难道这家伙不是皇上的臣民吗?他不来,我杀了他。说着还拿出了自己的双剑给那位吏看。
  莫大老听了那位吏的通风报信,害怕了,就主动去拜谒徐均。徐均调查了解了一番,掌握了他的违法勾当,将其逮捕下狱。莫大老或许认为这是一种 敲诈手段,就很知趣地送给徐均两个瓜,数枚安石榴,里边塞满了黄金美珠。徐均根本就不看,给他带上刑具,径直押送至府。没想到府里的官员也被买通,将莫大 老放回家了。面对强权,莫大老的脾气很好,再一次给徐均送上那些装满金珠的瓜果。徐均再次大怒,打算再将其逮捕法办。在这关键时刻,府里来函将徐均调离, 到阳江县任职去了。(5)
  徐均真是清官。假如他不声不响地收下瓜果,难道真会像朱元璋说的那样被送进劳改工场吗?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判断,他的前任都被拉拢腐蚀了,结 果并没什么事。他在府里的上司也被拉拢腐蚀了,并且动静很大地放莫大老回家,结果还是没事。收几个瓜果又能有什么事?倒是不收瓜果的徐均遇到了麻烦。可见 门子算的账很正确:不但不能报效朝廷,自身也难保。而朱元璋算的账显然有问题,下狱和苦役云云,多半是吓唬人的。
  也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间,道同(蒙古族)出任广东省番禹县知县。知县号称一县父母,为当地最高行政首脑,但是还有他管辖之外的权力系统,这就是军队和贵族。
  坐镇番禹的是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是打江山的开国元勋,征讨杀伐立过大功。《明史》上说,朱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办事经常违法乱纪。而道同偏偏是一个执法甚严的清官,没有道理的事情,不管来头多大,坚决顶住不办。
  当地的土豪数十人,经常在市场上干一些巧取豪夺的勾当,以低价强买珍贵的货物。稍不如意,就变着法地栽赃陷害。道同严格执法,打击这些市霸,将他们当中的头头逮捕,押在街头戴枷示众。于是斗法开始。
  这些土豪明白,道同这家伙不好教育,便争相贿赂朱亮祖,求他出面说句话。应该说,土豪的这样做是很合理的。贿赂既是必要的买命钱,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有了永嘉侯撑腰,将来谁还敢惹?如果没人敢惹,这个市场就是他们的金饭碗,永远衣食不愁。
  朱亮祖果然被土豪们勾引教坏了。他摆下酒席,请道同吃饭。在席间点了几句,为土豪头子说情。侯的地位在一品官之上,是道同的上级的上级的上 级。应该说,以他的身份出面请客,算是很抬举道同这个七品芝麻官了。可是道同偏偏不识抬举。他厉声道:“公是大臣,怎么竟然受小人役使呢?”永嘉侯压不服 他。朱亮祖也不再跟他废话,干脆就派人把枷毁了,将街头示众的土豪头子放了。这还不算完,随后又寻了个差错,抽了道同一顿鞭子。
  有一位姓罗的富人,不知道算不算土豪,巴结朱亮祖,把女儿送给了他。这姑娘的兄弟有了靠山,便干了许多违法的事,如同土豪。道同又依法惩治,朱亮祖又将人夺走。
  道同实在气不过,便将朱亮祖的这些事一条条地写下来,上奏朱元璋。朱亮祖恶人先告状,劾奏道同傲慢无礼。朱元璋先看到朱亮祖的奏折,便遣使去 番禹杀道同。这时候道同的奏折也到了,朱元璋一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想,道同这么一个小官,敢顶撞大臣,告他的状,这人梗直可用。于是又遣使赦免道 同。两位使者同一天到达番禹,赦免的使者刚到,道同也刚被砍掉脑袋。于是,门子的预言再一次应验:“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不屑于接受再教育 的清官道同,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一般情况下,这事到此也就算完了。为非作歹的王侯比比皆是,遵纪守法的却如同凤毛麟角。即使朱亮祖直截了当,擅自将道同收拾了,只要他给 道同安上适当的罪名,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碰到开国之君朱元璋,这事就不能算完。朱元璋吏治之严,堪称空前绝后。杀人只凭一时性起,这一点我们已 经在道同的下场中看到了。此外还爱发脾气,激烈且毫无宽容。第二年九月,朱元璋召朱亮祖到京,将朱亮祖和他儿子一起活活用鞭子抽死,然后亲自为他写了墓 志,以侯礼下葬。两种规则的斗法至此告一段落。(6)
  我没有仔细计算,不清楚明朝初期贪赃枉法者被揭发处罚的概率有多少。在阅读时得到的印象是:离朱元璋越近,被揭发处罚的概率越高。而不归朱 元璋直接管的小官,被揭发处罚的概率则逐级下降。也就是说,在省部级官员这一层,朱元璋算的账比较有说服力。而到了县处级,门子算的账更有说服力。朱元璋 惩治贪官的手段极其酷烈,大规模地砍头剥皮截肢剜膝盖,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也惩办了大量贪官污吏。血洗之下,洪武年间的官场乃是整个明朝最干净的官场。 不过即使在最干净的时候,仍有大批高级官员不认朱元璋的账,例如朱亮祖。我估计,在这批靠造反起家的高级官员之中,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的比例一定很高,很不 容易管理。
  朱元璋死后,管账的大老板不那么能干或不那么上心了,下手也不如太祖那般凶狠了,朱元璋的那套算法便越发不对路了。不过,他发现的新官堕落定律却越发灵验了。
  明朝制度规定,官员不许在本乡本土当官,怕他们受人情的影响,不能坚持原则。但胥吏和衙役们一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土豪们就更不必说。他们 熟悉当地的语言和风土人情,有一张亲戚朋友熟人织成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信息灵通,熟悉各种惯例,并且依靠这些惯例谋生获利。那些圣贤书上不讲的潜规则, 正是通过这些人继承并传播的。他们是活的教科书。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热心辅导之下,官员们学习的时间大大缩短,学费大幅度下降,许多摸着石头过河的麻烦都 可以省去了。这便是朱元璋的“新官堕落定律”的实现过程。
  所谓堕落,当然是从圣贤要求的标准看。如果换成新官适应社会和熟悉业务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迅速进步的过程,一个接受再教 育的过程。第一次是接受圣贤的教育,第二次则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间大学的教育。第一次教育教了官员们满口仁义道德,第二次教育教了他们一肚子男盗女娼。

  注;

  (1)朱元璋:《大诰·论官之任第五》。
  (2)参见《明朝小史》卷二。原文是;“朕自即位以来,法古命官,布列华夷,岂期擢用之时,并效忠贞,任用既久,俱系奸贪。朕乃明以惠章,而刑责有不可恕。以至内外官僚,守职维艰,善能终是者寡,身家诛戮者多。”
  (3)朱元璋《大诰续编·松江逸民为害第二》。
  (4)朱元璋:《大诰·论官之任第五》。
  (5)参见《明史》卷一百四十。
  (6)参见《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卷一百四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