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曾经的痴狂

大过节在家为单位加班。一边干活,一边听这段经典的京剧电影。这是周信芳的齐派代表作。其中第8分钟时的唱段:老徐策站城楼。。。更是韵味无穷。这段和跑城时的经典唱段“湛湛青天不可欺”是我最爱唱的段子。:)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XDPVKEs9A[/media]
 
今天过过老生戏瘾。再来一段。舞台电影:周信芳的宋江杀妾。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8l0egIWgcdA[/media]
 
电影京剧,全本《借东风》,86分钟。1957年拍摄。聚齐名角。马连良,谭富英,叶胜兰,袁世海。。。请欣赏。(上)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6GKRfg8p_ws&feature=relmfu[/media]
 
借东风(下)

[media]http://www.youtube.com/watch?v=hR6VrDf38g4&feature=relmfu[/media]
 
看到一篇写京剧的文章,里面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趣闻。转来分享。
***
费明:小议京戏——写给不屑国粹的朋友 (ZT)

中医、针灸、水墨、书法、围棋、京戏、麻将、辫子、小脚、小婆等国粹,一半是糟粕;剩下的一半儿也乏善可陈。其中文化含金量相当高的京戏也不咋地。譬如脍炙人口的《武家坡》本是薛平贵、王宝钏相别多年,重聚武家坡的一出好戏。但薛为探妻子贞操,百般调戏,后竟说他自己陡起不良意,秽不可闻。再比如《锁麟囊》十五场,讥讽势利眼的两场插科打诨,俗不可耐。

京戏最终能走出宫廷、走出乡野,走出世俗、堂而皇之进入艺术殿堂,多亏

梅兰芳

如今人们大都津津乐道梅兰芳的国际声誉。诗人泰戈尔、影帝卓别林、美学家斯坦尼拉夫斯基、芭蕾舞皇后乌兰诺娃都是梅先生的至交。据柯灵记载,日本人进关,梅兰芳罢唱;蓄须明志。一天日本军曹闯入香港的梅家,说:“我小时候看过你的戏。”听说先生要去上海,立马张罗买了机票送去。

很少有人谈论他的创作。前两年大红大紫的梅派传人李胜素和民间艺人李玉刚,最拿手的 《贵妃醉酒》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wM....tudou.com/programs/view/OPp3B4qgBWo/?FR=LIAN 就是梅先生的大作。试看当今天下,有谁像梅先生那样编词、作曲、导演几十部大戏?

从其幼子梅绍武编辑出版的梅兰芳先生的文集《移步不换形》,可见梅先生语言朴质、情感真挚、行文有如流水、整篇文章一气呵成,竟无一字可动。所记亲人、师友、同仁、哪怕对手的文章里,处处可见敦厚、稳健、老成。其交游有徐悲鸿、齐白石、老舍、等等任何能叫得出名的闻人,当然,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除外。我去过梅先生在北京旧草帘子胡同29号的居所。见过梅夫人福芝芳,及其冒着风险收养的马连良夫人,还有梅绍武和夫人屠珍。这对夫妻精通英法德日多国语言,文章书法都很漂亮。哪一国大使馆招待会请不到他俩,是很没面子的事儿。那条胡同已经拆了,另盖起个四合院,给梅家后人住。大师阴德不浅,恩泽后人。

翁偶虹

梅兰芳是一个时代的天皇,能跟他叫板的只有程砚秋。程砚秋什么都好,就是爱别个苗子。只要听说梅兰芳在哪儿登台,立马跟进。对台戏唱了几天,不分仲伯,只要程开唱《锁麟囊》,梅立马就败下阵来。《锁麟囊》是剧作家翁偶虹的作品。1937年底,程砚秋把翁偶虹请到家里,跟他说焦循的《剧说》。焦循是清乾嘉时人,厌恶官场、迷恋乡野,专心著述。《剧说》是他家居养病,不读经史时的休闲之作。程砚秋最感兴趣的是其中的《只麈谭》:说两个出嫁的女子偶遇,富家女同情贫家女,解囊相赠。十年之后,贫女陡富而耿耿思恩,将囊供于家中,以志不忘。富女贫困,两妇相见,感慨今昔,结为亲家。

翁偶虹出身清廷n代,相当于今天的红n代。青红帮代代相传,老爸自然指望他这个王储能当上大官。可这孩子打小愣不成器,偷偷唱戏。有回在台上唱得正欢,猛看见老爸在台下。散戏回家,不料反得到鼓励。后变声倒嗓,改写剧本。翁偶虹写作也颇有天赋,五岁成文,十岁上报。他拿到程砚秋给他的几百字的故事梗概,三天之内就编成《锁麟囊》。程砚秋看了一稿,大喜过望,对翁说:“您还是太过拘泥,处处想着我怎么配曲。随便怎样写,我都能唱。越是长短句,越能憋出新腔。”接下来两年,程砚秋闭门谢客,跟翁偶虹反复切磋唱腔和剧本,每编出一段新腔,先唱给翁偶虹听;每唱着拗口的字,便字斟句酌直到程砚秋满意为止。

1940年5月,《锁麟囊》在上海黄金戏院首演。程腔翁词,令人耳目一新。连演十天,场场爆满。第十一天改演《玉堂春》,观众不答应。没法,只好再唱《锁麟囊》。哪知一张口就成了程砚秋领唱,全场观众合唱的动人情景。

  下面是选段:《春秋亭》
  【西皮二六】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   
  【西皮流水】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同遇人为什么这样嚎啕?   
  莫不是夫郎丑难谐女貌,莫不是强婚配鸦占鸾巢。   
  
  【二黄慢板】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   
  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   
  【转快三眼】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休恋逝水,苦海回生、早悟兰因。   

字字珠玑、句句美玉,彼时翁偶虹29岁,恰是莫言写《白狗秋千架》的年纪。

张火丁和赵荣琛

有次张火丁在天津唱《锁麟囊》,天晓得怎么把一大段跳过去没唱。这还得了?谁不知道天津戏迷厉害:五十年代马连良在天津唱《王佐断臂》,唱着唱着,左胳膊从袖子里露出来,几张椅子立马飞上戏台。打那儿,马连良再也不去天津了。听戏的哥们儿个个能唱全本《锁麟囊》,少了一段,顿时议论纷纷。一个大老爷们儿站起来:“我看TNND谁敢动?张火丁是咱天津戏校的高材生、中国第一青衣。有话散戏找我!”那一嗓子,把全场都镇住了,把戏校的校长整惨了:天津戏校毕业能占那么大便宜、全国各地戏校的学生都要办转学手续。张火丁自是感激不尽,往后去天津,最后加唱总是当年她落下的那段,听得天津老少爷们泪眼汪汪的。

1971年春节吉林白城的张家张灯结彩,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闺女,这孩子就叫张灯吧。小张灯上学,可自己的名字总写不好,调皮的同学们看着写得分了家的灯,说这哪是张灯,是张火丁。小张灯气得哭着回家。老爸说,哭啥呀,往后咱就叫张火丁。不但你改名,你哥的名字也跟着你改:不叫张行,叫张火千。哥哥念戏校,妹妹打小而就跟着唱。可运气不济,到十五那年,还没有一家戏校收她。老爸砸锅卖铁,送她去天津戏校旁听。如此溺爱,这闺女也真争气:20岁被总政文工团录取,23岁举办折子戏个唱。唱《红灯记》的老旦高玉倩、著名的翻译家冯牧跨刀,一炮儿红。

说老实话,张火丁的嗓音不亮,最好的两段儿音配像,是程派艺术家赵荣琛唱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2MTg3Ng==.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1365335-1241808644.html

赵荣琛本是宦门公子,太高祖赵雯楷是嘉庆年间的状元,四代朝廷翰林,三代李鸿章门婿。堂兄赵朴初,一首“转瞬周年矣,念年前伤心情景, 谁能忘记? 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总理。”今天读来,仍苍然泪下。早年因《某公三哭》文名大噪。此曲亦庄亦谐、寓典意象,勾勒点染出几年间的世界风云。投毛所好的文字自然深受毛爱,御笔命题,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http://www.01face.com/show_hdr.php?xname=6PU8FU0&dname=NDDEAU0&xpos=5076

艺术造诣先天决定于天分,后天决定于自幼的熏陶。世家出身占了很大的便宜,比如梅兰芳、翁偶虹、赵荣琛。赵嗓音沉郁凝重、清越高远;台风温文端庄、清淡静雅。1946年在上海演《龙凤呈祥》,女主角一生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由赵荣琛、梅兰芳、程砚秋扮演。赵的造化可见一斑。

平民出身的艺术家没有后天条件,成了大家的是真天才,比如程砚秋、张火丁、还有下面将要提到的周佑君。天才未必成就。星光大道上出现的李玉刚,比女人还女人,天生的一个尤物。1.75米的个头,愣穿38号鞋,气得我们公司的大脚婆娘们咬牙切齿,这么小的脚,走路也不怕摔着。最火的时候,钢丝们打出“赛过梅兰芳”的大旗。几年过去,还真应了梅葆玖的话,李玉刚如此频繁访谈,成不了气候。

遨游艺海,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在名利场中退避三舍。张火丁正是这样吃得了清苦,耐得住寂寞的天才。在美国安家的赵荣琛看到这一点,于1993年飞回北京,收张火丁为徒。是日,北京饭店贵宾楼里贵宾云集,老舍夫人胡絜青、堂兄赵朴初、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京剧研究会会长冯牧以及张君秋等共襄盛举。此后,老先生在西山落脚。火丁很用功,常常往返数十里求教。先生耳提面命,亲自操琴为火丁试唱。老人灯油将尽,却义无反顾,燃烧着老身,多送弟子一程。

人见人爱的张火丁也有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不是别人,正是同样苦出身的小姐妹,第一把京胡

周佑君

周佑君自幼双亲离异,母亲缝穷做饭供她念戏校。周佑君天分高、悟性好,很快拿到奖学金,十五岁那年被张火丁“预订”。张说《锁麟囊》程派代表作,非有超天才的胡琴伴奏不可,周佑君一天不毕业、就等一天;一年不毕业,就等一年。周佑君十六岁毕业,头一出戏就是《锁麟囊》。张火丁唱得绝,周佑君托得也绝,一出老戏,红遍大江南北,两岸三地。

五年后,两人反目,成了一段到现在还说不清、道不明的公案。周佑君天生一付好嗓子,能唱生旦净末各种角色、能唱梅程尚荀各种流派,参加各地的演出,还想着拍电影,自然影响张火丁的演出。两个都非常有才给力,都非常美丽可爱,看看下面两个链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NR=1&v=C7juJynxV8M&feature=endscreen
[ame="http://www.youtube.com/watch?v=g20F3M8Axgg"]京剧琴师周佑军 2 / 2 - YouTube[/ame]

我看了陈鲁豫的采访后,写了一封信:

周佑君:
你的身世和奋斗让我感动、你的京胡和唱腔让我感动。作为你的父辈,我只想你的老妈不易。可惜她抽烟,告诉她,只要戒了,我这儿立马离婚。

你的粉丝:费明。

不管老婆笑骂,我写了个信皮:贴了邮票,发了。

狗尾

每隔一段时间,我总要听听京戏。同样一出戏,听了几十遍,几百遍,干吗还要听呢?不是说艺术必须新奇吗?这个问题不好直接回答,转个弯儿,说说饺子。隔些日子,老婆就说,咱可有几天没吃饺子了。是啊,赶紧买来羊肉,剔筋骨熬高汤,硬肥硬瘦剁馅儿,高筋粉和面,捏上不多不少44个灌汤饺子。滋润回味,几天舒坦。吃饺子首先是生理需要,隔几天不吃就若有所失。还有回忆和期待:吃饺子会想起那些熟悉的场景气氛;想着那些熟悉的滋味、口味、口感。看戏的深层心理原因有:人们可以把羞于启齿的、无法诉说的、不会发生的艳遇、私奔,中状元、当驸马、遇清官、铡国戚统统寄托在戏里;把曾经验过的孤寂凄苦、两难无奈、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凝聚在舞台上。京戏像一段淡雅清香、一片朦胧的影像、声声遥远的呼唤,唤醒心灵深处的理想、传统、良知、正气。

十多年前,美国的京戏票卖不出去,张火丁、梅葆玖干脆没来。七年前,梅派当家花旦李胜素、马派传人于魁智来硅谷,反应平平,于老板连声好也没有。四年前,黑头杨赤领军来硅谷打炮,杨老板惜声,整晚上唱不过十分钟。比起连唱一两个小时的Andrea Bochelli,实在太不敬业了。京戏剧本中像《霸王别姬》《锁麟囊》那样的精品不多,京戏的节奏太慢,道具过简,观众太少,存活艰难。而不景气又直接影响演员情绪,恶性循环,每况愈下。对行将灭亡的京戏,也没有伤惋,毕竟它辉煌过,像一棵划过夜空的流星,为你的,为我的寂寞发出过异样的光芒。记得吗?那么多年以前,我们曾一起在荒漠里彳亍,周围弥漫着紫罗兰的芬芳。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只要真善美、有益、有趣、健康的文化就好,是不是中国国粹胡开而斯?

早先写的《Besame Moche》,引得几个人听了那支动人的歌曲:[ame="http://www.youtube.com/watch?v=gPRESlT4Ccg&list=AL94UKMTqg-9DAJ6tA4BBqgNLxy9pTjQyN"]Andrea Bocelli - Besame Mucho (2006) - YouTube[/ame] 我也希望,有人会打开文中的链接,倾听中国最具才华的艺术家们的演唱。如果连这样的希望也落空,那就权将这篇文章作为心祭,在旧历年快到的时候,洗手焚香,远送即将仙逝的老友。
http://www.hxwz.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836

***
马连良介段是糟蹋天津人啊。: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