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教授谈钓鱼台等问题

freebird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9-28
消息
359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作者:杨皓

金秋时节的哈德逊河谷两岸,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们驱车来到新泽西州东北部的小 镇Nowood,专访了享誉国际的史学泰斗、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 以下是我们的采访内容:   

记者:最近,台湾的李登辉居然说:“ 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您对此有何评价?有台 湾老兵骂“李登辉是老王八”,您如何看?   

唐德刚:我想李登辉这个人是丧心病狂,想做日本人想疯了,其实他到底有没有日本人的血统,很让人怀疑,至少在心理上他有恋日情结。钓鱼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无论从历史、地理与法律根据上来论证,都是无可辩驳的,可谓铁证如山。六百年前,钓鱼台是被中国人原始发现并命名的,在明朝洪武年间,钓鱼台就被用作中国航海的指标,硫球的官方文件有明文记载钓鱼台属华不属硫,日本的官方文献也有记载:“1885年日本内阁承
认钓鱼台是清国领土。” 且先暂不谈钓鱼台周围有没有石油、有没有经济价值,钓鱼台 本身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感情,当初,发起保钓运动时,《保钓宣言》还是我写的,现在大陆和台湾都不想得罪日本,在日 本还没有明目张胆的侵占动作时,两岸政府都不想卷入激烈的冲突,邓小平当年就讲“钓鱼台问题,先拖一拖。”大陆也承认钓鱼台是台湾省宜兰县领土,因为台湾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钓鱼台当然也就属于中国领土。其实,保钓可以促进中国统一,如果中国在政治上统一了,钓鱼台问题可通过国际法庭解决,
从法律上自然属于中国领土。现在两岸态度是软了点,似乎在解决钓鱼台的问题上都愿意 等,可是打渔的渔民不能等,因为在这个海域,他们祖祖辈辈打了几百年的渔,现在日本不让打,断了他们的生计还了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登辉居然公开宣称“钓鱼台是日本领土”,这实在太不应该,至于有人骂他,是表达愤慨,但光骂不行,要从法理上捍卫钓鱼台。   

记者:作为中国现代史权威,您对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之势有何看法,您对中日关系 的前景有何预期?   

唐德刚: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已形成不同的经济圈,象北美 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日本、韩国与中国正形成同一经济圈,在经济上彼此的依存性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更依赖中国,更离不开中国。中日如果再发生战争冲突,日本就等于自杀,日本因其利益无法也万万不可与中国交恶,再过一个世纪,中国抛弃日本仍可以生存,但日本如果离开中国,将会活不下去。在清朝早期,日本曾经跟韩国打过官司,双方争的面红耳赤,因为韩国自称是大清属国,日本不服气,争说日本才是大清属国。我们中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从来不具侵略性,中国与欧洲不同,中国民族的本性是 偏安、容忍的,在历史上,中国有些皇帝并不是汉族,象元世祖、清朝时期我们的皇帝也不是汉人而是满人,因为汉人并不等于完全代表中国人,中国人包括不同民族的人。现在听说,中国要任命一位土家族的人当外交部长,这很好,中国本来就是由多种民族来统治的,但一定要是中华民族。但是,日本人如想统治中国,那是自取灭亡,不会得逞的。中日两国应该友好,中日关系也许会有一些小摩擦,但前景应该是乐观的,因为日本不想自取灭亡。   

记者:如何评价“西安事变”?您对少帅“叶落不归根”有何感触?   

唐德刚:“西安事变”太重要了,可以说“西安事变”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因为如果 “西安事变”迟两年发生,将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后果,日本可能不打中国了,因为日本当初是想先三下两下打下华北转而去攻打西伯利亚的苏联,依日本当时的军力,与纳粹德国东西夹击打下苏联,并非不可能,如果日本打下苏联了,那不得了,世界局势完全改观,因为日本当时看准了蒋介石跟毛泽东在打内战,无心抵抗日本的攻击,日本人当时低估了中国,没想到“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转而枪口一致对外,发动全民抗战,一打就
打了八年,这样把日本人给牢牢地拖住了,日本没有办法抽身去配合德国打苏联,结果苏 联打败了德国,否则德国将统治中东和苏联的一部份,日本要统治西伯利亚,再回过来收拾中国的华中、华南,并把东南亚吞并,没想到“西安事变”后中国一致抗日,把日本人给拖死了,日本人一看陆军陷在中国大陆,于是改用海军打美国,结果发生“珍珠港事件” ,美国一看急眼了,就往日本丢两颗原子弹,终于导致日本投降,所以“西安事变”太重要了!

至于,张学良“叶落不归根”当然很遗憾,但是他不回国,有很多内情,首先是大陆那边 把他抬的太高,把他神化了,搞的太过份,太热情,让少帅害怕了,起反效果。其次,张学良是个性情中人,对故国河山感情太深,这种深情对他是个强烈的冲击,他无法承受生命中的感情之重,让他受不了。加上张学良的太太赵四小姐对他看的很紧,很凶,反对他回,他的太太受宋美龄影响,信了基督教,也让少帅信了基督教,让宗教填补了少帅心灵的空虚,转移了他“叶落归根” 的情结。其实,有一次张学良要去香港参加一个婚礼,
本来是想顺道回大陆访问的,没想到那位新娘的爸爸在美国突然去世,婚礼取消,以致张 学良未能成行,真是造化弄人。你都知道,以前在军阀时代,是男尊女卑,现在是女尊男卑,张学良是个怕老婆的人。   

记者:请介绍一下张学良请您帮他做口述历史的经过。  

唐德刚:关于做口述历史,一直是张学良最重要的愿望,他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直接 创造了历史,有太多的事件经历需要记录下来,他是看了我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后,决定让我来做这件事的,记得当时我在台北,星云法师请我写一本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慧深和尚游历美洲的书。张学良派人从纽约打电话打到佛光山找到我,说张学良想要请我吃饭,在台北来来饭店,那天张学良戴了个墨镜和礼帽,见到我时,他起身,脱帽,说:“我看了你写的《李宗仁回忆录》,写的好。我还看了你写的关于我的另一篇文章,写的顶
呱呱。”在这次宴会上,他表示想请我为他写回忆录。后来,大概在1991年5月底,张学 良到纽约时,住在他的红颜知己贝太太家,有一天,他应邀到我家吃饭,哥大的教授,包括我的几位学生辈的教授,象安杰・尼尔森等人在场做陪,也谈起口述历史的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记者:您对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景有何看法?   

唐德刚:和平统一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如果在中国成功那将是了不起的创举。其实, 现在不是争论要不要统一的问题,而是两岸已经在悄悄地统一,现在已有几十万台商,上百万台湾人在大陆做生意、定居,经济上已在逐步走向统一,需要提到的是,大陆的美女很多,大陆的美女对祖国统一是有很大贡献的,(笑)因为许多台商一个人到大陆发展打拼,大陆美女诱惑多,很多台商包了二奶,台湾这边的太太一看,急了,也赶到大陆去看
紧先生,帮先生理财做生意,接着把小孩也接到大陆,现在台湾经济不景气,大陆经济景 气,许多台湾人举家迁往大陆,这已经在事实上统一。时间站在大陆的一边,大陆可以等,可台湾等不及了,台湾的经济要以大陆为基地才有生路。但统一不可能那么顺利,我看迟早会有小打,一小打,美国来了,连美国也一起打掉。其实,我分析,大陆拿下台湾的办法很多,一个飞弹把石门水库给炸了,整个台北市就没有水喝,现在问题是到台
湾同胞的感情。

江泽民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提得好,可是你不愿做中国人,那就对不起了。有人说,要等中国走向民主政治以后,才谈统一的问题,要知道民主政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欧洲从君主立宪制走到议会民主制,经历了四百多年,美国也经历了两百多年,中国从孙中 山推翻清王朝至今不到100年,中国要向民主制度转型最少还要50年到100年,而且转型也
要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民主制度。我对统一是乐观的,我有个亲戚,从台湾来,有一天在我家吃饭,挽起他的袖子对我说:“你看,我的手上有很多毛,证明我的祖先不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的身上没有那么长的毛,所以我们要台独! ”我反驳他:中国人有很多人身上有毛,在唐朝兴起时,有五侯十六国,中国是由几十个民族组成的大熔炉,
有许多人鼻子和脸就有很大区别。象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都是中国人。不要说身上有没有毛,中国人讲的很多方言都有很大不同,现在台湾人讲国语,比大陆 的广东人和福建人好得太多,这种文化的基因是很难消灭掉的。台湾人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最可悲的事。   

记者:您对中国当今领导人有何评价?  

唐德刚:江泽民是我的小学弟,我们原来都是中央大学的,交通大学是从中央大学分出来的,江泽民与朱□ 基都很了不起,朱□基是我的中学同学,晚几届而已,两人都了不起 ,呱呱叫,现在要由胡锦涛接班,胡锦涛是我的安徽小老乡,能力都很强,中国现在在搞精英治国,选贤任能,很好,这样能保证国家长久发展。

记者:您近年有回中国访问吗?您对现在中国的印象如何?   

唐德刚:我在2000年12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出席《顾维钧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访问了上海、南京及我的老家安徽等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中国现在的发展真是太快了,我实在认不得了。我从扬州坐汽车到南京和芜湖,沿途看不到一个茅草房,上海那一带就是活生生的美国,而且比美国还乾净漂亮,比美国还摩登。现在中国在崛起,洋人到中国看到这个势头都很害怕,因为会超过他们。现在在美国,没有中国学生和教授的大学不是好大学。   

记者:回顾您的一生,您感到最欣慰自豪的事情是什么?您感到最遗憾的事情又是什么?
  

唐德刚:我感到最欣慰自豪的事是,在我有生之年,看到我的祖国已经崛起于世界,看到 中国已成为繁荣富强的伟大国家,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海外华人也扬眉吐气了。感到最遗憾的是,祖国还没有从政治上完全统一,有一小撮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想搞台独,不愿做中国人,这是最令人遗憾的。   

记者:您对美国华人社会近年来的发展有何印象?   

唐德刚:美国在十九、二十世纪是有排华法案的,美国其实很害怕中国人进来,因为中国人聪明、肯吃苦、勤劳、又特别重视教育,这样在竞争上就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华人大批 进入美国是近20年的事情,我们所居住的这个NORWOOD小镇,以前我搬来时只有一家人,现在已有20多家华人了。华人要在美国立足,最主要是要有自信,要敢与白人平分天下,
更何况现在有不少生意场上的白人在想办法巴结我们华人,因为他们去中国回来后,感到
中国了不起,想巴结我们华人跟我们交朋友,方便去中国做生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小撮台湾人不愿做中国人,很可悲,做中国人有什么错,做中国人应该感到很自豪!
  

记者:我们《美国文摘》在1999年5/6月号上曾转载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研究史 ,认为美洲的印第安人是轩辕皇帝族的后裔,您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唐德刚:美洲印第安人是远古中华民族的分支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无论从人类学角度还是 考古实物发现均可找到大批证据,问题是印第安人本身不承认自己是华族的后裔,因为承 不承认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倒是有一次,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很有趣,那天我们一家人开车出游,在山上迷了路,误入印第安人自然保护区,当时印第安人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
派对,他们歧视白人,凡白人进去一律要买票,而非白人的印第安人一律免费,我们一家因为鼻子、眼睛外表象印第安人,因此,被他们当成印第安人恭请入内,还品尝了一顿烤肉。   

记者:刚才您曾提到南北朝时期,一位名叫慧深的中国和尚只身游历美洲的事,请介绍这
段史料的情形。   

唐德刚:的确是有这么一位和尚,名叫慧深法师,他在公元458 年
(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二年、北魏太安四年)前后,从中国南京起程,北上沿黄海海岸,经朝鲜、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进入阿拉斯加,然后再循加拿大的西海岸南航,再经美国西海岸进入今日的墨西哥,直至阿卡普尔科(Acapulco)传教多年,再由原路循反时针方向,返回中国,前后历时40余年。这一故事被欧美史家讨论和辩论了两百余年,因这一发现比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要早1000多年,因此,有重大历史价值。北大教授罗荣渠曾否定此说,他我家时,曾和我争论到天亮,我曾经和太太专程前往加拿大考察有
慧深史迹的地方,更坚信此种论点。当时是中国佛教史上“三武之祸”时代,到北魏太武 时,曾大杀僧尼100多万人,许多僧尼纷纷外逃,慧深逃到韩国时,乾脆一不作二不休 ,再去东挹娄,穿过阿留申群岛进入美洲,他沿途传教,磨了数十年,才磨到墨西哥。星云法师知道这一史料后,非常激动,他对我说:“你写书,我盖庙,如果慧深法师比哥伦
布早一千年到达美洲,那我们佛教在美洲的拓展,真可谓源远流长了!” 其实,在中国史书中,“扶桑”一词并不是指日本,而是指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这些史料会有越来越 多的考古发现加以佐证的。

记者:谢谢您,唐教授。(采访完毕)
 
星雲大師之托未竟,一代國學大師之憾

美國中文網“史海拾遺”發表博客,紀念最近去世的美籍華人國學大師唐德剛教授,內容如下:

星雲大師之托未竟,一代國學大師之憾

名揚海內外的一代國學大師唐德剛先生去世了。世界各地認識、瞭解、喜歡唐先生的人們在以不同的方式悼念這位元元中國口述歷史的先行者。

唐先生生前曾經和我談起一件使他難以忘懷的憾事。大約在九十年代初,先生應臺灣星雲大師之邀,到佛光山講授佛學以及他在研究慧深東渡美洲弘法方面的成果。 講座結束之後,星雲大師對慧深東渡弘法的事蹟至為關注,拜託唐先生將他的研究成果撰寫成書,唐先生慨然允諾。

唐先生返美之後就開始了《慧深東渡》的構思,並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之便,多次到國內考察。可是2001年的一次中風以及後來資料被女兒不慎從電腦中刪除, 使《慧深東渡》之書最終未能面世,成了先生心中另一件揮之不去的憾事。

我曾幫先生查閱過資料,下面為先生示我的研究與寫作大綱。現在公之於眾,略表我對先生的一片敬意。同時也希望學界慧深研究愛好者將這項研究繼續下去,完成 先生未竟的事業。

揭開《梁書》慧深東渡之謎

一. 《梁書》與《梁書》之慧深

二. 慧深之扶桑國
非韓國亦非日本
蓋因扶桑國與朝鮮和倭國(日本)在《梁書》同一章節同時出現,實為並列之關係。

三. 慧深乃中國之人
慧深非扶桑國之人,亦非印度之僧
1. 九五年應台星光大師之邀講慧深之東渡,後來星光大師有文字記載曰:“執教於紐約大學的歷史學家唐德剛教授,日前回國參加會議,今由《傳記文學》發行人劉紹 唐先生陪同,抽空南下佛光山,特請他與住眾們講話。唐教授今晚的講題 是「從慧深大師到星雲大師」,一千五百年前(約南北朝劉宋時)在中國居住的印籍比丘慧深,即到美洲弘法(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早一千年),唐教授是學歷史的, 其考據與實物的印證歷歷如繪,如︰在《二十五史》中《晉書》上有此記載,還有墨西哥有一城市Acapulco至今仍有人信仰佛教,據雲從祖先開始就承襲下 來,皆因慧深弘法之關係。而目前美國有許多古物如「石錨」,就是中國古時慧深所遺留之物,慧深在美居留四十年,返國後已是梁朝,並有許多禮物贈呈皇上。
這實在是一項學術上的新發現,遺憾的是從慧深大師後,佛法在美的弘傳就後繼無人,直到近十年來,佛光山的西來寺在美落成,佛法才真正再受到美洲人士的重 視,故「慧深大師的新發現」也讓西來寺更具時代意義。
唐教授還建議西來寺應建一座「慧深大師紀念館」,將慧深大師弘法的路線、經過、影響在佛教歷史上給予定位,以紀念這第一位在美弘法的大師”。
慧深為印籍比丘尼一說,實為錄者筆誤。
2. 《梁書》從未提及印度僧。有“罽賓國”之僧到扶桑國,然時間比慧深稍晚。“宋大明二年(458年),罽賓國嘗有比丘五人遊行至其國,流通佛法、經像,教令 出家,風俗遂改”。弘法先行者當為慧深。
3. 《梁書》慧深之介紹扶桑國,皆用中國人所熟悉之名稱,如“扶桑”“女國”等,顯然非外來語言所音譯,而故事情節遣詞造句更似《山海經》,此舉在當時非地道 中國人所不能。

四. 慧深之身世
《高僧傳》為梁朝僧人慧皎編撰。慧皎與慧深同代,故言之可信。
《傳》曰:慧基 “以齊建武三年冬十一月卒於城傍寺,春秋八十有五”。 “年滿二十,度蔡州受戒”, 後“遍曆三吳,講宣經教,學徒至者千有餘人” ,其中“沙門慧深,亦基之弟子。深與同學法洪並以戒素見重”。
齊建武三年乃496年,上溯八十五年,慧基之生年為411年。受戒之時為431年,遍曆三吳講學之時在西元431-452間。慧深當於此時在三吳之地成為 慧基之弟子。

五. 慧深東渡之緣由
1. 海外弘法
此為佛界人士遠離故土之動因。
2. 國內受迫害
中國歷史上佛界人士西行求法者甚多,東行弘法者寥寥。慧深499年到荊州,在外40多年,出海時間約在450年前後,此時正為北魏太武帝滅佛時期,故不排 除此可能。
3. 因國內受迫害而出海弘法
若緣由之二成立,則慧深實為因受宗教迫害而海外弘法。成為最早之宗教流亡者。

六. 慧深東渡之地望
慧深東渡之地似應在齊魯濱海一帶。
1. 《梁書》“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499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說雲”之解釋有二。一,“其國”為扶桑國,文法通然理不通(見三條)。二,“其 國”為“齊國”之諧音,暗指慧深為齊人。梁以北魏為外族偽朝,故《梁書》以“其國”代之。
2. 慧深對《山海經》及“扶桑”傳說甚熟。《山海經》傳為伯益所著,伯益為齊魯一帶贏姓祖先。“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湯穀應該在琅琊(今日照 地區)一帶。“扶桑”亦名空桑,地望在山東曲阜。日照與曲阜在慧深出海時均為北魏所轄。
3. 北魏太武帝禁佛在438-444年,時間地點與慧深行蹤一致。
4. 慧深自慧基處北上求學。佛教自北方傳入,故北魏時期南方佛子北上求學者甚多。自北魏太武帝滅佛與北周武帝滅佛之後,北方佛子大批南下,是南方佛教興盛之 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蓋指於此。

七. 慧深之與韓國
《梁書》曰扶桑國“名國王為乙祁;貴人第一者為大對盧,第二者為小對盧,第三者為納咄沙”。
持否定慧深之“扶桑國”者,多以此條為要害。曰“對盧”為高麗官名,扶桑國何以有此名稱?豈不知此條是慧深路經高麗的實證,蓋因慧深喜用中國人所熟之名介 紹一遙遠且陌生之國度。

八. 慧深之東渡路線及考古學證據
山東沿海---高麗---日本---庫頁島---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西海岸---美國西海岸---南美西海岸

九. 慧深所見之扶桑國
慧深東渡扶桑國的時代,正是美洲瑪雅文化鼎盛的古典時期。
考古發現:環太平洋一帶出土有與中國東方文明類似的文物。

十.慧深之經歷
慧深回國時大概取同一路線,回國後來到荊州,中間是否到過齊地無考。從地理上看,似乎應該在齊魯一帶落腳,爾後南下。再溯江而上,到達荊州。
荊州極有可能為慧深之故鄉。當年慧深沿江而下到三吳之地,拜師慧基。後北上求學弘法。北魏太武帝禁佛期間出海,經高麗日本等地到達美洲。見證過美洲鼎盛時 期的瑪雅文化及其它土著文化。四十多年之後,於老髦之年回到故鄉荊州。
 
唐德刚先生为几位历史性人物写过口述自传,很值得看。特别是李宗仁的那本,写得很好。渥村图书馆有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