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12”, -- 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老华侨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5-10-31
消息
3,519
荣誉分数
553
声望点数
273
大家还记得“北京212”(后来叫“北京2020”)吉普车吧?老华侨经历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它。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属有一个4000多职工的飞机维修基地。该基地于1989年前后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资。合资后,企业按其英文字母简写,叫做AMECO,其商标底色是白色。

当时,中国的企业还不太懂得标准化管理,也不太懂得商标管理的一致性原则。所以基地的上千辆车辆(包括特种车辆)的颜色是五花八门,大多是原出厂的颜色,再喷上单位名称。德国人来了之后,几乎感觉是一夜之间,基地的所有的车辆一律喷成了清一色的白色!

基地来了很多德国人(主要是管理人员、和一些工程师)。那些德国员工需要自己开车上下班。他们需要自己买车(可能公司有补助)。
当时,北京很流行丰田的“壳郎”、和“可裸啦!”;刚合资不久的德国车桑塔纳也开始流行。那些车,都是时尚、都是时髦和身份的象征表。没想到,那些德国人几乎全部购买 ---
“北京212”吉普车!

因为是他们的个人用车,这些车不需要喷成公司的统一颜色,一顺地保留原有的草绿色。
那是一个怎样的风景线 – 在基地白色车的大背景里,突然出现众多的草绿色的北京吉普!
这道风景线,在当时的基地,无疑是一种震撼。在当时的追求“时髦”、追求炫耀、拥有国有审美观的人们来说,大多是不可理解的。

他们为什么都买“北京212”?
第一,“北京212”吉普车带有经典越野车的率气。该车是北京汽车厂根据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吉普(Jeep)车,进行设计制造的,甚至名称都直接采用了“吉普”。吉普车是越野车的鼻祖。德国最早也试图制造越野车,但并不成功。
第二,“北京212”的价格只有5万人民币!而当时随便一辆进口(组装)轿车也得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民币。

所以,那些德国人好象不是买车,而是在抢车!就象饿虎扑食一样。
那些德国人,没有象我们现在的北美华人那样,光研究排名(Ranking),就得花上几个月。更没有根据Ranking的结果,统一购买“可裸啦!”!

可叹的是,这个值得我们珍惜的“北京212”,随着合资、随着我们中国人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驱动,也灰飞烟灭了!
尽管北京吉普最早带有抄袭的成分,但那是从战利品而来,而且根植中国市场几十年之久。
后来,北京汽车厂拿自己的主打赢利产品“北京212”与美国的的吉普切诺基合资,然后又不能坚持自己的产品,并且逐渐全线转向切诺基。同时,北京汽车厂一分为三。另两家分别与日本的汽车公司合资生产“福田”、和与韩国的汽车公司合资生产“现代”。北京汽车不仅管理上不能形成合力,而且为不同的外部公司生产汽车,形成了内斗。于是,就象中国的其他知名汽车公司一样,纷纷丢掉自己的产品,成了别人的组装车间了。

审美观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指导行为;行为产生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则决定了个人、以至于企业的命运!
 
这有几张BJ212的照片。
 

附件

  • BJ212.jpg
    BJ212.jpg
    64.7 KB · 查看: 800
看了照片感到亲切。

九十年代初,我刚学车时常开它。
 
不生产了?这个楼主可就搞错了,现在还在生产,而且是敞篷的了,叫的名字也时髦了,好像是城市猎人,或者城市牧马人什么的了
 
不生产了?这个楼主可就搞错了,现在还在生产,而且是敞篷的了,叫的名字也时髦了,好像是城市猎人,或者城市牧马人什么的了

但愿是我搞错了。要真是我搞错了,我非喝两盅庆贺不可!

楼上之所以认为我错了,可能是忽视了产权、组装、合资、产品变迁等因素。
“北京212”从诞生(BJ210),到BJ2020止,完全是在自主的封闭系统内发展起来的。尽管最初参照了缴获的美国吉普车的设计,我们有理由把它看成是自主品牌。
在与美国汽车公司合资以后,美方严格限制中方对自己原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这样一来,BJ2020的改进就几乎停止了。等到中国政府制定新的尾气排放标准时,BJ2020就不能达标了。不达标,就不能销售。即使能销售,也上不了牌照。
这样,摆在北汽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彻底放弃这个还在赢利的自主产品,让它死掉;要么大量采用美方切诺基的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和技术,对BJ2020进行偷梁换柱改造。北汽选择了后者(或者说同时选了二者)。这后者,就是所谓的“城市猎人”(BJ2020S、BJ2020V)。所以,“城市猎人”只是保留了原BJ2020的外壳,那已经不是我们的自主产品了。
即使这样,合资公司的重点仍然是放在吉普切诺基上。“城市猎人”还是得不到发展,尽管还在生产,但产量越来越小,几乎趋近于零了。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原北京汽车厂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使得原BJ2020的设计图纸流落到许多厂家,以至于全国各地冒出许多克隆的2020。就我所知,河北保定的某镇,就曾经组装过。但同样是尾气排放不能达标,买来无法上牌照,只能是黑户。

至于你说的“牧马人”(首页 - 牧马人- Jeep 中国),那纯属Chrysler的产品Rubicon。在加拿大的大街上,你就能经常看到。如果你能看出BJ2020的影子,那是因为那个遥远的渊源。
 
但是切诺基价格还贵呢,他们也许多赚点

也许没那么多,但肯定比bj2020多。

没办法,市场经济
 
首先做为一个曾经在北京吉普公司工作过十几年的员工我要感谢楼主对212的钟爱,而且能在这里看到有关212的帖子,心里非常高兴。

212车型并不是像楼主所说是仿制美国吉普设计的,它是五十年代北京汽车厂仿制原苏联嘎斯吉普车设计的。当时由北京内燃机厂供应发动机、北京齿轮厂供应变速箱,由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整车。1982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后形成了南汽(吉普公司)和北汽(原北京汽车制造厂呼家楼厂区)。南汽和北汽都同时生产212,后改行2020-2020N-2020S....。AMC后来被Chrysler并购,Chrysler成为吉普公司的股东。但无论是AMC还是Chrysler都没有限制2020的开发和设计。在97年之前2020一直是中国军队的首选车型,而且2020还在东南亚和非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在奔驰吞并Chrysler之后,整个产品定位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个产品没有能够延续下去。
 
首先做为一个曾经在北京吉普公司工作过十几年的员工我要感谢楼主对212的钟爱,而且能在这里看到有关212的帖子,心里非常高兴。

212车型并不是像楼主所说是仿制美国吉普设计的,它是五十年代北京汽车厂仿制原苏联嘎斯吉普车设计的。当时由北京内燃机厂供应发动机、北京齿轮厂供应变速箱,由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整车。1982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后形成了南汽(吉普公司)和北汽(原北京汽车制造厂呼家楼厂区)。南汽和北汽都同时生产212,后改行2020-2020N-2020S....。AMC后来被Chrysler并购,Chrysler成为吉普公司的股东。但无论是AMC还是Chrysler都没有限制2020的开发和设计。在97年之前2020一直是中国军队的首选车型,而且2020还在东南亚和非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在奔驰吞并Chrysler之后,整个产品定位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个产品没有能够延续下去。

这下可好,抛砖引出了大钻石!
如果有出入的地方,请以“钻石”为准。

但老华侨却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只是仿制苏联的“嘎斯”,为什么把BJ212叫“吉普”(Jeep)?这是远在合资以前就这么叫了。
从检索的资料看,尽管北京汽车厂在50年代就生产了越野车(仿制苏联的),但正式定型,是在参考了美国吉普以后,于1965年开发设计制造出第一代0.5吨级军用轮式轻型越野车,即BJ212的前身BJ210。

还是不去管它的历史吧。
只要它是好车,又是多年自主生产,只要苏、美的公司不质疑,我们就应该不断地对其自主创新和改进,发展出一个真正的、而且是跟上时代的自己的品牌来。
可惜的是,最终没能逃脱因为合资后“整个产品定位有了根本的改变”,而“没有能够延续下去”的命运

纵观我国的其它汽车厂(一汽、二汽、上汽、等等),情况不都是类似!
再推广到我们整个民族产业,不也是类似!
(但愿奇瑞、吉利、中兴等后起之秀能够锐意创新,能够象华为那样走向世界。 别走“合资”、拷贝、跟从、丢失的老路,更别象一汽那样把奥迪贴上自己的牌子就叫“红旗”!)

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66.8%。出口额占GDP的37.4%,这里面有多少自己的品牌产品? -- 不到1%!

自主创新,不是我们的习惯; 跟从,才是我们的性格
 
没想到远在大洋彼岸还有212、2020的fans。
同老红旗一样,212堪称民族汽车。但是老红旗终没有延续下来,现在的新红旗车造型很令人失望。与此不同的是212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外观和性能上都有持续的改进,先后有L\N\S\T\V五轮比较重大的改进,当然这个改进只能是纵向比较,横向与同类外国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轻型越野车方面北京吉普还是有相当的技术力量的,甚至可以说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并且比较成功的国产车只有BJ2020。
下图是有网友在日本看到的BJ2020VE(这车好像大灯、轮毂不是VE的),这也是2020车型在北京吉普结束生产之前的最后一个车型。
 
这个网站太难登陆了,图片发不上来,再试。。。。。。请教bpeng,96年左右的2020,左后尾灯上方有S.E.字样,此为何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