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10-31
- 消息
- 3,519
- 荣誉分数
- 553
- 声望点数
- 273
嗯,对不起,再说句实话,这是我7。8岁和小朋友玩过家家时的心态,实在不好意思啊!:blowzy:
总结得好! 原来,7。8岁的时候就爱上了仇人,现在还接着爱啊!:blowzy:
那只能归结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嗯,对不起,再说句实话,这是我7。8岁和小朋友玩过家家时的心态,实在不好意思啊!:blowzy:
嗯,这是老华桥的回贴?有些像6。7岁孩子的推理。我再借一位坛友说的一句话吧!五千年剩下的志气在您那也就是不买XX车,买YY车了。
总结得精辟。
从#54楼提供的数据看,在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范围内,BB售出7百万部,iPhone售出4百万部,BB、和iPhone,二者都是好东西。
二者都受追捧,只是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而已。
但是,如果有一个国家只是追捧“多媒体”娱乐的一种,而冷淡“商用”庄重的一种,那肯定是有特殊原因的。怎么会全国都变成了一种消费类型了呢?即使是一种消费类型,为什么是此种,而不是彼种?
这个特殊原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但肯定有一种原因是在深层次起支配作用的。
我刚刚有代表性地查看了本单位不同部门的一些员工的Email信箱(Mailbox)。
根据工种不同,每人每天收发的Email数量有所不同。就发送Email而言,多的平均每天30条左右,少的平均每天10条左右,个别纯技术人员(如软件开发人员)每天也得发3、5条。但总平均,每人每天要发10到15 条左右Email(本人每天发17封左右)。
人们收到的Email(不包括广告、垃圾邮件等)要更多,有个员工昨天收到100多条。
就以每人每天发10条为例,一个月22个工作日,一年就是发2640条Email。
中国人、欧美人都知道单位的mailbox容易被查。国内人的做法就是不用了;这里人的做法是照样用。为什么一方害怕,一方不害怕?区别就这样出来了。
说手机短信便宜、又方便,但中国手机用户平均一年的发短信量也只是约1000条,就算工作人员发的多一些,能平均达到每年2640的量吗?
如果考虑到Email的信息量,一个mailbox一天的增长量约为1MB左右,每年增长300MB以上。而1000条短信的信息量是多大?即使按其最大长度(160B)算,一年是160KB。1875倍!即相当于1875000条短信。
1875000条短信多少钱?1875000x¥0.1=¥187500!
短信、和Email都是好东西,二者可以互为补充。但如果对免费的Email敬而远之,却愿意花18万元发短信。这是什么思维、什么习惯、什么顾虑?
嗯,这是老华桥的回贴?有些像6。7岁孩子的推理。我再借一位坛友说的一句话吧!五千年剩下的志气在您那也就是不买XX车,买YY车了。
“关于买日本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却成了CFC颇受争议的话题了。”我想这不是大家想争论的话题,是您煽风点火掀起得话题,而且您念念不忘走那把它抬那,大家想忘,您也不让大家忘,并且还有意扮成无意的表演着,是最让人不喜欢的!最让人讨厌的!哦,是我个人观点了啦,
哦,谢谢您推荐的文章,哪天有兴致我会读的!![]()
我很佩服您的豪气!但具体操作不那么容易。
不敢苟同。至少从历史上看,日本对中国的伤害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伤害。
上纲上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