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雄赖文——大学校长论文造假之争的举报者

bergen

知名会员
注册
2005-08-21
消息
364
荣誉分数
3
声望点数
128
综合素质教育系列讲座:寻找失落的“士”精神——赖文 2008-5-26​


题 目:寻找失落的“士”精神
主讲人:赖 文 教授
主持人:茅飞波 副处长
时 间:5月26日(星期一)19:00-21:00
地 点:大学城校区综合楼204
内容提要
“饥者歌其食,寒者歌其衣”。此非学理上之研究,而是针砭时弊、呼唤人文精神之觉醒的漫谈式主题发言。人文精神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类精神。千年传承的优 秀士子精神,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的贡献。话题:“士”的自我意识与群体定位;“士”精神之精华;“士”精神之反面;“士”精神之传承与失落——知识分子 与知识分子的异化。
主讲人简介
赖 文,女,医史文献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史文献分会常务委员。主持“疾病、医疗与社会”研究方向。学术代表作:《岭南瘟疫史》。
教 务 处 
2008年5月19日
 
正在看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栏目,专访中赖文教授特意提到了这个在她提前退休前所做的讲座,振聋发聩,堪比“最后一课”。

向赖文教授致敬!
 
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最后的武士》中,也特意解释了“侍”的精神,中国的士,日本从中国学到的“侍”,圣经中的天主的使者,应该都是同一类人吧。
 
  张无忌的性恪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气,但他于这个“侠”字,却发挥得很充分。“侠”是并非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国家、自己团 体、自己亲友)的利益而去做义所当为的事,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士是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代价而去追求正义。赵 匡胤千里送京娘,却坚持拒绝美丽的京娘委身,因为他觉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义举便有了代价,就不是高尚的侠义行为。西方社会中较少这种价值观念,西方人常 觉上帝(或教会)吩咐这样做,便去做了。中国人的观念是,自己良心觉得应当这样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来生较好,未必是为了免得在地狱中受苦。武侠小说的 最高原则,是宣扬侠义精神。英雄往往是为自己而做,侠士却通常是为别人而做。有了代价,便少了侠气。
  张无忌甘受灭绝师太三掌,在光明顶上奋身而挡六大派,不是求名,不是逞勇,只是觉得“应该做”,所以他决不会去和朱元璋争做皇帝。
 
武人为侠,文人为士。标题应该改为女侠士
 
张无忌却不接过,说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
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十六个字的真义,我今日方知。所谓‘武林至尊’,不在宝刀本
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遗书。以此兵法临敌,定能战必胜,攻必克,最终自是‘号令天下,莫
敢不从’了。否则单凭一柄宝刀,又岂真能号令天下?徐大哥,这部兵书转赠于你,望你克
承岳武穆遗志,还我河山,直捣黄龙。”徐达大吃一惊,忙道:“属下何德何能,怎敢受教
主如此厚赐?”张无忌道:“徐大哥不必推辞。我为天下苍生而授此兵书于你。”徐达捧着
兵书,双手颤抖。张无忌道:“武林传言之中,尚有两句言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倚天剑眼下断为两截,但日后终能接上。剑中所藏,乃是一部厉害之极的武功秘笈。我体会
这几句话的真意,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
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
人纵然权倾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徐大哥,这番话请你记下了。”
 
荆轲刺秦,终功亏一篑。自古至今,又有哪个暴君被倚天剑取了首级。岳武穆屈死风波亭,郭大侠殒身襄阳城。倚天剑的设定,大概只能拿来当童话来看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