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请尝试升级或使用
其他浏览器。
十一当天:“国庆日”直播特别节目:
十一当天推出全天“国庆日”直播特别节目,从清晨6点开始(天安门当天升旗仪式在庆祝大会上),到24点结束。上午、下午、晚间设计不同的重点内容:
上午时段:时段重点为上午的首都各界庆祝大会和盛大阅兵式、群众游行。使用高清信号、航拍和一些特装设备,对直播进行精心设计。
下午时段:时段重点为动态消息、对晚间重点活动的预热性报道、对上午活动的精彩回放与揭密等。
晚间时段:时段重点为首都国庆联欢晚会、国庆焰火晚会报道。
媒体行动“全球百人看中国”:选取世界100 位名人,从他们的眼光看中国崛起,以他们的角度观察中国。依托央视全球记者站,与全球华文和知名媒体联合举办这项活动。节目时间持续数月,在频道以宣传片的形式呈现,可结合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采访。
媒体行动“我爱北京天安门”:开展照片、故事征集活动,用百姓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和共和国、北京天安门有关的故事,展现中国百姓生活的变化。这一活动将在每天的“今日我之最”中播出。《百姓故事》还将配合制作3-4期节目,《实话实说》将制作1期节目。
全国电视媒体联手推出《飞跃中国》(暂定名)直播:八月底开始频道推出为期一个月的《飞跃中国》特别节目,以全国直播联盟为依托,以“共和国之日”的方式,每天以一个省为单位,推出“湖南日”、“黑龙江日”等等,贯穿频道全天直播(整点新闻保留),运用航拍方式,展现各地的建设成就和风貌。
小崔与精彩人物对话《我的祖国》:国庆前一月晚间重点时段推出,名嘴小崔对话各行各业的人物代表,节目的实质为“口述历史”,通过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视角和人生经历,反映六十年中国的发展与变迁,节目计划推出20集。
时代文本梳理《共和国辞典》:对时代的关键词、流行语进行梳理,回顾和分析那些影响中国的经典文本。计划制作三十集,每集15分钟。
多家媒体联合报道《国庆新闻汇》:国庆前夕,社会各方面有丰富的活动,有充分的新闻报道资源可待挖掘。此外,节庆前各类服务资讯、民生报道也有丰富的内容。9月25日(周五)起,在白天和晚间时段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网络等多家媒体,推出多形态、多角度的《国庆新闻汇》版块,引入电台的演播室、人民日报等媒体、网络媒体记者编辑报道、全球记者站报道。此外,将首次设立“观众报道团”,观众以“公民报道者”的视角记录鲜活的身边事。预计白天和晚间各制作20-30分钟节目。
经典回顾《共和国盛典》: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3次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5次大阅兵。系列节目将采访盛典见证人、历史当事人、知情者、邀请专家点评、征集网民故事,以今日的视角和思考投射历史的前进路径。
专题片《新四世同堂》:4-6集,每集45分钟。节目将选择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家庭,纪录新中国六十年行进的脚步。选取的家庭如传统的文艺之家:葛存壮、葛优;作家谌容、儿子梁天;刘永好家族等。
演播室节目《新闻穿越60年》:7集,每集45分钟,在黄金周期间推出演播室系列节目,评点60年发生的新闻。
专题片《大阅兵》:6—8集,揭秘大阅兵筹备全过程。
《中国新闻》推出15集系列报道《走进阅兵村》(阅兵村见闻):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阅兵村的建设、受阅部队如何开展军队训练等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中文国际频道将在重点新闻栏目《中国新闻》、《新闻60分》中推出15集系列报道——《走进阅兵村》(阅兵村见闻),以“记者见闻”的形式,介绍阅兵村的建设、训练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挖掘阅兵村中的生动故事,在上级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展示建国60周年来,我军在精神风貌、武器装备现代化方面的新面貌、新风采。
《中国新闻》推出15集系列报道《中国边贸》(或《边疆行》)(2009年8月):计划于2009年8月推出系列报道《边疆行》,拟制作15集,反映新中国成立60年来边疆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每集15分钟。
《今日关注》推出6集系列访谈特别节目:深度访谈节目《今日关注》计划制作6集系列访谈特别节目《回眸60年》(暂定)(可分为军事篇、文化篇、经济篇、社会篇、民生篇等),邀请60年历史见证者,讲述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人物选择有时代印记,故事真实生动,力求让海内外华人引起共鸣。
《华人世界》计划制作人物专题系列节目《永恒的记忆》:联合侨办、海外华语电视媒体,采访在新中国解放、成立、发展历程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华侨华人。
中文国际频道将依托“国庆六十年纪念大会”进行深度直播报道:频道计划于10月1日利用公共信号直播“国庆六十年纪念大会”,并在直播前后进行大规模演播室包装,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专家,结合“国庆六十年纪念大会”展开讨论,向世界展示建国60年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激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奋斗精神,阐释中国不仅要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还要继续深化改革的意义。并计划直播国庆焰火晚会(暂定)。
经济频道《生活》栏目拟推出系列节目《寻找60份深藏的记忆》:着力于寻找真善美,寻找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用镜头记录人间真情、友爱互助。无论是初期的征集线索,还是最终的实际拍摄,《生活》栏目“守望生命感悟生活”的主旨都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此番寻访会唤起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再次提起那些曾经为人熟知的名字;更会探求深藏在普通人心里、从不为人所知的感动,让那些虽然普通、但一样能让你我震撼的人物和行为出现在聚光灯下。
生活无比丰富,《生活》求新求变,《寻找60份深藏的记忆》力争在所到之处成为影响一个城市的大事件,成为《生活》的一张名片,通过具体的寻访行动扩大《生活》的影响力,提升《生活》的节目品质。《寻找60份深藏的记忆》将陆续在日常节目中播出。
文艺中心拟联合全国三十余家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电视机构,推出“江山如此多娇”——大型电视行动;制作播出2009年国庆文艺晚会;制作播出国庆60周年暨国庆大型音乐会;制作播出《金色的旋律》——新中国60年经典器乐曲展播、《艺术人生》特别节目“可爱的中国——六十年六十人六十部作品”、《星光大道》两岸三地青春歌会、《激情广场》国庆60周年系列节目“祖国好”、《中国音乐电视》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风华国乐》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盛世梨园六十年——国庆60周年优秀戏曲剧目展播及《综艺快报》国庆特别节目等等。
《新中国六十年》(暂定名)
节目形态:大型文献专题片;
集数:12集
时长:50分/集,总时长600分钟
节目计划播出频道:一套
节目播出时间:2009年9月下旬
节目简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经中央领导批准,由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大型文献专题片《新中国六十年》。本片拟全景式、大跨度、多领域地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充分展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大好形势,展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让观众更好的感受到,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法律、道德、环保、外交等诸多领域的纵向发展,构筑中国六十年的沧桑巨变剧变,弘扬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心。
《大三峡》
节目形态:高清文献纪录片
集数:八集
时长:50分钟/集
播出频道:科教频道或其它频道
内容简介:在三峡工程主题竣工之时,推出一部与宏大的世纪工程相匹配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反映其建设历程、辉煌成就、感人故事以及回答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此反映党的正确领导、科学发展观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总公司等多家相关部门和我台总公司联合制作。
《见证》栏目播出《处女地》(暂定名)
节目类型:电视纪录片
集数:30(暂定)
时长:30分钟/集
播出频道:CCTV-1
内容简介:2009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一个甲子的岁月中,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创造了一个个共和国发展的神话和奇迹。建国后,祖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许许多多有志于四化建设的人怀着理想和热情,奔赴攀枝花、克拉玛依、兰州、玉门、包头、乌鲁木齐、六盘水、安顺等资源丰富但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献完青春献子孙。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辉煌和成就,构成了新中国创业史上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见证》栏目将基于地方史、地方志的视角,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展现在60年的时间纬度之内,这些“处女地”的地理环境的变化,集中讲述人的命运随着被改造的环境而引发的戏剧性变化,阐释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历史影像是系列片《处女地》的基础和出发点,对历史影像的梳理和发掘,再由历史影像出发,寻找现实的拍摄点。
《探索发现》栏目推出《新中国文物六十年》(暂定名)
节目形态:纪录片
集数:30集
时长:42分钟
播出频道:CCTV-10
内容简介:该系列片将以1949年至2009年新中国六十年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为时间坐标,以新中国重要的考古发掘和发现、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可移动文物及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与保护、汶川地震灾后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为表现内容,涵盖中国文物事业的重要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物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及经历风雨曲折所走过伟大的历程。
《人物》栏目推出《六十年风雨人生路》
节目形态:纪录片
集数:20集
时长:30分钟
播出频道:CCTV-10
内容简介:为纪念,回顾,思索新中国的历程,我们拟选取1949年10月至2009年间发生的许许多多重大事件,选取一个特定的偶像人物。依据每个人物相关的文件、照片、录像、录音、报刊等资料,形成系列化人物节目,从而展现60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
《子午书简》栏目推出《60年:感动过我们的文字》
节目形态:专题片
集数:10集
时长:10分钟
播出频道:CCTV-10
内容简介:梳理并挑选建国60年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图书、文章,在节目中采访相关人士,如作者等,介绍其写作背景,并与观众一起重温精彩段落,分享曾经有过的感动。
《科技人生》栏目推出《三位院士的世纪人生》形态:纪录片
集数:三集
时长:每集27分钟
播出频道:科教频道
内容简介:该系列节目将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角度,讲述三位超过百岁的中科院院士的人生故事和科学之路。他们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社会的变革,他们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他们怀着满腔热情报效祖国,他们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用风雨人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
《科技人生》栏目推出《科技新记录》
形态:纪录片
集数:五集
时长:每集27分钟
播出频道:科教频道
栏目:《科技人生》
内容简介:在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跨越式地发展着,一项项科技纪录被创造,一项项科技纪录被改写。而在这些新纪录的背后凝聚着多少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发生着多少感人的故事。《科技人生》抓住每一项新纪录诞生的瞬间,讲述纪录背后的人生故事,展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
《科技博览》栏目推出《大国雄风》
形态:文献纪录片
集数:八集
时长:每集30分钟
播出频道:科教频道国庆期间晚间黄金时间播出
内容简介:建国以来,中国武器装备日新月异,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这个阶段,中国的武器装备科技发展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将和总装备部联合制作大型系列节目《大国雄风》,通过纪录60年中武器装备研制和使用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有标志性的事件,讲述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反映建国60年来中国国防科技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科技博览》栏目推出特别节目《粤汉新途》(暂定名)
形态:纪录片
集数:5集
时长: 50分钟/集
播出频道:科教频道或其它频道
节目简介:目前,全世界已经投入商业运营高速铁路的国家,最长里程,没有超过200公里,最高时速不到340公里,而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年内一次性建成,连接武汉和广州的武广客运专线,全长968公里,运营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将于2009年12月20日全线开通。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使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站在了世界最前列,凸显出民族复兴的现实背景和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考虑一项新政策,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研究和学习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保护资源环境,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此片播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半边天》栏目推出《光阴的故事》
时长:每集30分钟,共20集;
形态:采用纪录片的形式,以十年作为划分刻度,把所需表述年份时尚事件作为二至三期节目的主要内容。从每十年的若干时尚大事件中找出三到四个重点事件,围绕这些事件周围的人物、故事展开论述,以求生动、感性、立体地讲述该事件的发生及其相关历史、社会背景。
播出频道:拟2009年10月,第一套节目《半边天》栏目播出
内容简介:共和国在成立以来的六十年里,国人“时尚”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明晰,它从无意识逐渐成为一种清晰的概念,以坐标的形式把社会发展的细枝末节展示于民众的衣食住行。本系列片力求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时尚变迁的梳理,反映我国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意识的变化。重点是:本片所要叙述的“时尚”力求抛开“时尚”等于“流行”的狭义理解,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延展至情感表达甚至思考方式等等。在“时尚”这样一个意味着变化、敏感和开放的概念里,女性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的角色,由《半边天》来梳理这样一段时间概念上的时尚变化,这也是我们作为一档张扬性别文化的栏目的重要责任。
《天网》栏目推出《名案》
节目形态:纪录片
集 数:10集
每集时长:40分钟
播出频道和栏目: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
内容简介:此片特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制作。新中国的警政建设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其间无数血泪汗水幻化成人们难以忘却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生在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案件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国现代警察史的一个缩影。回首共和国的历史,我们用案件串起那一个个散乱的历史碎片,带观众走入尘封已久的往事,重温那一个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重数那一个个风流人物;重忆那一个个惊天大案;重新解读那一个个烙着时代烙印的档案。
《人与社会》栏目推出《我的祖国》(10-15集)
节目时长:40分钟
播出频道:10套
节目内容:选取10-15位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透过其在不同年代的人生经历作为横断面,关注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互动,以此来折射建国60年国家社会进步的步伐。
《夕阳红》栏目推出《60年的长寿变迁》
节目时长:系列专题片13分钟×6 特别节目30分钟×2
播出频道:第一套节目《夕阳红》栏目
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生存年龄已经大大地超过了60年前的水平。人们也在满足了幸福生活之后,都在寻求健康的长寿之道。在过往的60年中,许多人为长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白发长者也越来多地活跃在我们的视线中。人们已经感到,活到百岁不再是要遥远的梦想!我们将用科学和事实在《60年的长寿变迁》的节目,来告诉所有关注长寿的人们,在我们的国家的60年长寿变迁之中,国家和社会是如何从各个方面保证了长寿的出现,提供了人活百岁的可能!
《百家讲坛》栏目推出《解放战争》(暂定名)
节目时长:43分钟×20期
播出频道:10套
节目简介:该系列节目邀请军旅作家王树增和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江英担任主讲嘉宾。选择1945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重庆谈判”、“三大战役”以及“开国大典”等若干个转折点,讲述共和国诞生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该系列节目由《重庆谈判》、《大决战》和《开国大典》等若干个分系列组成,两位主讲嘉宾各讲几个系列。
《希望-英语杂志》栏目推出《希望英语服务站》(暂定)
节目形态:10集栏目情景剧
播出时间及频道:9月28日-10月9日,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15—42,晚间19:05—32 10套播出
节目简介:为庆祝建国60周年及希望英语栏目开播10周年,响应中心关于突破节目样态,在内容、手段上有所创新的号召,《希望英语》栏目计划推出10集栏目情景剧《希望英语服务站》。该剧借鉴情景喜剧的形式,以“希望英语服务站”为平台,由栏目主持人及嘉宾共同参与演出,每集一个故事,以帮助客户解决各种英语学习、文化冲突、个人难题为主要线索。力争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展示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英语学习,对外文化交流,以及人民素质方面的进步,同时还向传播英语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