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面不是说华人或者亚裔没有在经营上的观念陈旧、眼光有限的问题和局限性,尤其对于白手起家的很多亚裔企业,这类问题的确存在。
但是从经济发展和市场规律上来看,像168这样的店反省与否,都不能改变或者塑造所谓的强者、弱者的分野。所谓“想得远一些细一些”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可能恰恰是华人超市的一个弱点;可是做到这一点也只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TNT怎样?就是一个例子,它为什么被收购了?大统华本身很成功啊,这家北美最大的华人食品超市怎么会被加拿大最大的超市连锁Loblaws收购了呢?假若168早早按照原文假设,即使“想得远一些细一些”了,甚至做到了TNT的规模和程度又能怎么样呢?对了,可能它只是替代TNT成为被Loblaws收购的对象。
这是为什么呢?关于TNT已经做到了“想得远一些细一些”,依然被收购?不要说TNT没有失败不是弱者,这样白手起家辛苦打拼创业开始直到做大的企业,对于业主,尤其华人业主是尤其不肯放手的。yahoo就是一个例子,华人对于自己的企业,从来都绝不卑躬屈膝,因为出售就像卖孩子,在这一点上,TNT被收购时,业主的心情和和杨致远面对Yahoo被提收购请求不会有不同,都是悲哀与不舍。
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早已经不是传统经营理念中的管理、质量所能涵盖的,尤其资本市场如此发达的今天,那而早已经是由资本运作决定的了。不管别人是不是恶意收购,如果你仅有一个良好的账面、完善的管理、特色的经营、持续的增长,已经不能保证你能是最后生存下来的不被收购、不被挤垮的企业。TNT、168都在此列。在资本市场上,TNT根本无法和Loblaws竞争,168更是没有这个可能。
尤其在经济低迷、市场萎缩、遭遇经济危机的今天,是不是“想得远一些细一些”,在造成168颓势、造成TNT被收购的悲剧因素当中,只是很小很小的、不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做好了“想得远一些细一些”,168这类企业也就是眼前生存的久一些,被收购时候要价喊的高一些(像TNT那样),所以要每天阿弥陀佛求不要被别人看上;只要还和资本巨头撑腰的同类企业短兵相接,即使做不好也就是回光返照得早一些,销售滑坡得快一些,没有本质差别。但今天的形势,玩资本的玩家(Loblaws)开的店面已经在产品线有很大交叉和重合的华人市场上,钉上了TNT这个楔子,168当然也就被推到了战场。
企业经营、竞争和并购的血腥拼杀,从若干年前起,就已经不在经营和管理上展开了,质量是必须武器但是不是正面战场,真正的战场是资本运作,是资本市场,是挂牌与否,上市与否,说到根上,早已经是玩钱的游戏了。现代市场,没有哪一类企业还缺企业经营的人才和策略,管理人才和策略可谓比比皆是多似繁星,人才是过剩的,主意和策略是过多的。人才都缺钱,但没听说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强手找不到人才和经营策略的。现在做企业最终已经不是靠你嘴里说的管理宝典,而是你腰里的银两多少;才华再高,管理再好,在谈到企业运营的时候,也会被人最多当做来扎钱的无数人当中的一个,有管理经营才华,远不如有强大资金背景支撑。就好像名牌大学的高学历不如有一个资本雄厚的老爹一样的尴尬现实。
168是华人企业的代表性案例,白手起家,初具规模,但是在资本运作上毫无根基,甚至没有起步;别人不对它动念头,它就生存无忧,早期可能还过过好日子;但是一旦经济不景气、遭遇本类市场残酷竞争,或者被竞争对手看做威胁或者盘中餐,它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想得远一些细一些”与否都没有用。
华人企业中两个比较典型的代表,一个是yahoo的杨致远,最后落得个悲情英雄,因为玩钱玩资本,他玩不过人家,当然也有搜索策略和战略决策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被推到和Google、微软必须在正面市场交战的时候,他的资本底气抵不过后两者;另一个是原来Computer Associates的王嘉廉,曾经英雄一时,名列独立软件厂商第三位的董事长最大股东,同样是资本市场不善经营,最后他离开CA,而CA没落了,王嘉廉现在个人也另谋出路,参股麒麟电视。他新的传媒经营面临的问题依旧是,没有雄厚资本运作,最后麒麟电视这类有特色有特定消费目标团体的企业,做好了的结果和归宿(或者称作遭遇也好),只是被收购,而不可能是自己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