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能和鲁迅比吗?ZT

Q: 韩寒能和鲁迅比吗?
A: 当然不能!
Q: 为什麽不能?
A: 因为 韩寒和鲁迅都是聪明人。
Q: 此话怎讲?
A: 鲁迅没有不写他能写的;韩寒没有写他不能写的。
 
这赖谁,我一直认为文革时的红卫兵,清朝末年的义和团,以及现在像你等网上的粪青都是一类的。中国的土壤里容易生长这类粪青。真到民不聊生的时候,这些人都不见了。一到日子好过一些,在代价为0的情况下都挺身而出,拔高自己,消灭异己,手段极其残忍。

刘少奇在世的时候,也有你一样的粪青把他打为叛徒,内奸,工贼。就和现在从孙中山一直骂到胡锦涛的粪青们是一种货色。

那红卫兵可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是听命于毛主席的。这与义和团有本质的差别。
 
那红卫兵可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是听命于毛主席的;那义和团也是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是效忠于老佛爷的。这和鲁迅韩寒有本质的差别。
 
那红卫兵可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是听命于毛主席的;那义和团也是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是效忠于老佛爷的。这和鲁迅韩寒有本质的差别。


错了,这些粪青其实谁也不效忠,只效忠他们自己。
只要没有成本和代价,而且有利可图,他们就会跳出来。
当年红卫兵是捞政治资本,如果说打死刘少奇是对毛的忠诚,但要被判死刑的,你看谁还效忠?

韩大嘴也是在没有代价,而且可以哗众取宠,赚取知名度。这和宋大嘴是一个道理。连韩大嘴都说他是一个演员。

如果你说信口开河可以,但必须对他指责的单位,政府,个人提供证据,不能泛泛猜测。否则,要判处死刑,估计韩大嘴也就歇菜了。
 
中国的法是谁定的啊。谁操纵这块糕糕啊。想让你死你必死,不想让你死该死也死不了。
难道百姓喜欢自己折腾自己。自己整自己。
:)
 
错了,这些粪青其实谁也不效忠,只效忠他们自己。
只要没有成本和代价,而且有利可图,他们就会跳出来。
当年红卫兵是捞政治资本,如果说打死刘少奇是对毛的忠诚,但要被判死刑的,你看谁还效忠?

问题是他们认为打死刘少奇是对毛的忠诚、对毛的忠诚就不会有成本代价,不仅绝对不会被判死刑,而且还有利图可以捞政治资本。更大的问题是,他们好像并没有错多远!

韩大嘴也是在没有代价,而且可以哗众取宠,赚取知名度。这和宋大嘴是一个道理。连韩大嘴都说他是一个演员.

如果你说信口开河可以,但必须对他指责的单位,政府,个人提供证据,不能泛泛猜测。否则,要判处死刑,估计韩大嘴也就歇菜了。

所以说他和鲁迅一样,是个聪明人。糟糕的是,好象人人都是聪明人 - 愿意为说几句淡话闲话就丢掉身家性命的似乎并不多见 - 除非是两种情况:
1)反正不说话也会丢掉身家性命的; 2)彼可取而代之 - 愚意以为这就是中国历史之循环往复的原因了。
 
你居然把街头巷尾,茶余酒后的东西也拿来当毛主席语录,足见你脑袋你有过分的水细胞,:D
鲁迅的平生愿望都在新中国实现了,你以为会像你一样无知呀,不要侮辱鲁迅先生了。
至于韩大嘴,如果真到了美国,如果靠自己本事吃饭,最好的归宿可能是中国城的大厨。不信你去让他来试一试。如果靠散布谣言吃饭,最多也就是一个李志绥。

瞧你自己吧,双重国籍问题,自作聪明跳出来当党妈妈的代言人,连街头巷尾,茶余酒后的东西都算不上.足见你脑袋你有细胞但没水份,死的.

对了,什么是水细胞,工程师给解释一下好吗.

鲁迅的平生愿望都实现了,怪不得老百姓时不时的把那篇<纪念刘和珍君>拿出来晒一下.

告诉你,把韩寒放到美国,他啥也不是.而在中国,他啥都是,怪吧.可惜你脑细胞里没水份,想不出个所以然.
 
Q: 韩寒能和鲁迅比吗?
A: 当然不能!
Q: 为什麽不能?
A: 因为 韩寒和鲁迅都是聪明人。
Q: 此话怎讲?
A: 鲁迅没有不写他能写的;韩寒没有写他不能写的。
:cool:
 
...愿意为说几句淡话闲话就丢掉身家性命的似乎并不多见 - 除非是两种情况:
1)反正不说话也会丢掉身家性命的; 2)彼可取而代之 - 愚意以为这就是中国历史之循环往复的原因了...
嗯,俺知道两个愿意为说真话丢掉性命的人:张志新,林昭。不过她们不但丢了命,而且丢得极其惨烈。有了她们的例子在那里,更多的人就学聪明了。
 
刘少奇在世的时候,也有你一样的粪青把他打为叛徒,内奸,工贼。就和现在从孙中山一直骂到胡锦涛的粪青们是一种货色。

哎唷,你突然改变立场骂党妈妈,喝高了还是怎么着---八届十二中全会批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并作出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

粪青=红卫兵

毛主席的红卫兵=毛主席的粪青
 
嗯,俺知道两个愿意为说真话丢掉性命的人:张志新,林昭。不过她们不但丢了命,而且丢得极其惨烈。有了她们的例子在那里,更多的人就学聪明了。

还有无数有名无名的,以为党妈妈爱听真话,以为说真话不会丢性命的,结果也丢了.

等到大家都学聪明了,韩寒就成为韩寒了.
 
嗯,俺知道两个愿意为说真话丢掉性命的人:张志新,林昭。不过她们不但丢了命,而且丢得极其惨烈。有了她们的例子在那里,更多的人就学聪明了。

只知有张志新,不知有林昭。惭愧。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E%97%E6%98%AD

林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林昭
原名彭令昭出生1932年12月16日(1932-12-16)
中國浙江紹興逝世1968年4月29日 (35歲)
中國上海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蘇州人,基督徒。林昭在1957年反右運動中因公開支持北京大學學生張元勛的大字報「是時候了」而被劃為右派,後因「陰謀推翻人民民主專政罪,反革命罪」在1960年起被長期關押於上海提籃橋監獄,在獄中她堅持自己的信仰,並書寫了二十萬字的血書與日記,控訴了中國當局的對她殘酷政治迫害和壓迫,表達自己追求人權,自由和平等的信念和追求。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當局在上海秘密槍決,當局從未正式公布過判處林昭死刑的罪名。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之前判決,以精神病為由平反為無罪,並認定該案為冤殺無辜。1980年上海高院再次做出複審,認定以精神病撤銷判決不妥,撤銷1980年裁定,但仍與之前判決一併撤銷,宣布林昭無罪[1]
目錄

[隱藏]
[編輯] 家世

彭令昭進大學後改名為林昭。父親彭國彥曾是江蘇省縣長考試第一名,做過吳縣江陰等縣縣長,母親許憲民很早就參與進步革命,大舅舅許金元曾任中共江蘇省委青年部長,「四一二」事件中,被國民黨處決沉屍長江。
[編輯] 革命

受家庭的影響,年輕的林昭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行為抱有很大的熱情,在景海中學高中畢業後,林昭不顧母親反對,於1949年7月考進「革命搖籃」蘇南新聞專科學校,決心「與家庭生不來往,死不弔孝」,投身到革命中去,甚至曾經無中生有地揭發過自己的母親,多年後,林昭對此感到很不安:「他們要我井裡死也好,河裡死也好,逼得我沒辦法,寫了些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我不得不滿足他們……我沒存心誣陷你」[2]
畢業後林昭隨蘇南農村工作團參加蘇南農村土改1952年開始在《常州民報》、常州文聯工作,期間林昭深入工人之中,撰寫了許多報導。
[編輯] 北大

1954年,林昭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由於林昭勤學多思,受到游國恩教授的讚賞,建議林昭調入文學專業,未果。林昭與另一位才女張玲任校刊編輯,負責副刊《未名湖》。1955年春,林昭參加了北大詩社,任《北大詩刊》編輯。1956年秋,《北大詩刊》停辦後,林昭成為綜合性學生文藝刊物《紅樓》的編委會成員之一,被稱為「紅樓裡的林姑娘」。該刊物主編是樂黛雲。《紅樓》第2期的責任編輯是林昭和張元勛
1957年5月19日,張元勛等貼出大字報《是時候了!》,這是為了響應中央的鳴放號召,隨後幾天北大的大字報越來越多,學生互相辯論,有人認為大字報中的右傾言論是反革命煽動。5月22日,林昭在辯論中公開反對那些上綱上線的批評,並說:「我料到一旦說話也就會遭到像今晚這樣的討伐!我一直覺得組織性與良心在矛盾著!」[3]5月29日,《紅樓》編輯部舉行會議,宣布將張元勛與李任開除出《紅樓》編委會,原因是他們參加右派刊物《廣場》編委會,林昭在發言批判時對張元勛說:「我有受騙的感覺!」[4]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5],將提意見的言論說成是右派分子乘機向党進攻。
1957年秋,張元勛、林昭等人被打成右派分子,林昭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但被及時搶救過來。於是她被認定為對抗組織、「態度惡劣」,遭到加重處分:勞動教養三年。林昭不服,跑到團中央質問:「當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長時,曾慨然向北洋軍閥政府去保釋『五四』被捕的學生,現在他們(指北大領導)卻把學生送進去,良知何在?」[6]後因新聞專業副系主任羅列憐其體弱多病,冒險為之說情,林昭得以留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專業資料室接受群眾「監督改造」。
1957年12月25日,張元勛被秘密逮捕,判刑八年。北大當時約有八千學子,其中約有1500名師生被打成右派,他們中的許多人,被開除公職與學籍,發配到邊疆荒野,20多年後才得以平反。她在反右時被劃為右派。因為拒絕認罪,被長期關押在上海的監獄,在監獄中寫下二十萬字的日記,揭露官方的迫害,表達對於人權、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1958年6月起,林昭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資料室監督勞動,期間與同在資料室「勞動考察」的人大學生「右派分子」甘粹產生愛情,他們提出結婚申請,但上級批評他們談情說愛是抗拒改造,不准他們結婚。
1959年9月,甘粹被發配到新疆進行勞動改造。林昭病情加重,冬天咳血加劇,請假要求回上海休養。1960年春,人大校長吳玉章先生批示准假,林昭由母親接回上海。
[編輯] 上海

通過調養,林昭病情漸有好轉,並在上海認識了蘭州大學研究生顧雁、徐誠,當時蘭大的張春元等人,正在準備籌辦針砭時弊的《星火》雜誌,隨後林昭的長詩《海鷗之歌》和《普魯米修斯受難之日》,在《星火》第一期上發表。但很快涉及《星火》的人員,都被抓捕。1960年10月,林昭被逮捕入獄。
1962年初,林昭得以保外就醫。期間曾要求上海的無國籍僑民阿諾,將《我們是無罪的》、《給北大校長陸平的信》等帶到海外發表。
1962年12月,林昭又被捕入獄。在獄中林昭曾多次絕食自殺,並分別兩次給當時的上海市長柯慶施、《人民日報》寫信,反映案情並表達政治見解,都沒有迴音。林昭在獄中,沒有筆和紙,竟然都是用血在白色的被單上寫作[7]。另外,由於林昭拒絕違心地服從,被獄卒視為表現惡劣,遭受較嚴重的虐待,林昭在血書中寫到:「光是鐐銬一事人們就玩出了不知多少花樣來:一副反銬,兩副反銬;時而平行,時而交叉,等等不一。臂肘之上至今創痕猶在不消說了,最最慘無人道酷無人理的是:不論在我絕食之中,在我胃炎發病痛得死去活來之時,乃至在婦女生理特殊情況期間,不僅從未為我解除過鐐銬,甚至從未有所減輕!--比如在兩副鐐銬中暫且除去一副」。[8]
1965年3月23日,林昭開始寫《告人類》。
1965年5月31日,開庭審判,林昭被判有期徒刑20年。林昭隨後血書《判決後的申明》。[9]
1965年7月至12月,第三次給《人民日報》寫信。
1966年5月6日,北大同學張元勛來到上海,同林昭母親許憲民到上海提籃橋監獄看望她。
1968年4月29日,林昭接到改判的死刑判決書,隨即在上海龍華被槍決。5月1日公安人員來到林昭母親家,索取5分錢子彈費(事件在1981年在打倒四人幫的報導「歷史的審判」一文中提到)。
[編輯] 尾聲與平反

林昭父親在女兒被捕一個月後服藥自殺。林昭母親則精神失常,後因醫院拒絕醫治,1975年在上海外灘自殺[10]。林昭弟弟彭恩華,2004年8月3日逝世於美國猶他州Sandy城,享年59歲。[11] 林昭的妹妹彭令范1980年後移居美國。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滬高刑復字第435號」刑事判決書,撤銷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1962年度靜刑字第171號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公檢法軍事管制委員會1967年度滬中刑[1]字第16號兩次判決,宣布林昭以精神病為由平反為無罪,結論為「這是一次冤殺無辜」;而1981年1月25日上海高院的「滬高刑申字第2346號」刑事判決書中認為80年的判決書宣告無罪的理由為精神病不妥,「在病發期間的行為不應以反革命罪論處……林昭的行為既不構成反罪……滬高刑復字第435號判決在適用法律上亦屬不當,均應與前兩個判決一併予以糾正」,撤銷了1980年「滬高刑復字第435號」判決書,但依舊對林昭宣告無罪[12]。另在1980年12月在北京舉行追悼會,但其檔案仍被中共絕密封存五十年。
2004年4月22日,林昭骨灰由蘇南新聞專科學校與北大部分師生集資立碑並被安葬在江蘇省蘇州市木瀆鎮靈岩山的安息公墓。
林昭的檔案,包括在獄中寫的大量血書,1980年代曾一度開放,但不久又被封存。2003年,中國獨立製片人胡傑先生把他過去五年中親自尋訪認識林昭本人的80人的錄象紀錄,更通過特別途徑拍攝到林昭獄中文稿,完成了紀錄片《尋找林昭的靈魂》;其相關的採訪並成功刊登於2004年8月11日《冰點》,其後訪問被「團中央青年報刊閱評小組」評為「以大篇幅報導敏感事件與人物,值得商榷,也不客觀」。但年終時因題材關係,另外「文氣豐沛,貫穿首尾」,被章詒和評為她所看過描寫林昭最好的一篇,因而得該年度最佳特稿獎。
[編輯] 相關內容

2008年4月29日是她遇難四十周年紀念日,到江蘇蘇州靈岩山上探訪的民眾越來越多,但遭到當地政府的監控。因為近年來拆遷、貧富不均、物價上漲等造成普通民眾不滿情緒日趨嚴重,很多人以探訪她的墓地表達不滿。有媒體報導稱,當地地方政府最近在墓地附近大樹上安裝攝像機,監控掃墓人士,很多人不得不戴口罩和帽子。[13]
 
光看标题,没看回帖。叫唤一声, 顶顶楼主。

把韩寒比鲁迅,这是一个阴谋,俗话叫“大坑”。

打个比喻: 就像

你刚一喊“收复台湾啊”, 立马有人问你: “你Y是郑成功吗?”

你叫一声“别卖日本车啊”, 人家就说: “你Y烦不烦, 人家王二小,七岁就行动了。“

韩寒事件的本质, 就是像NDP一样, 替一部分阶层(弱势,无语)行使话语权。

把韩寒与鲁迅像比较, 本质也就是一句话: 闭上你呀不和谐的嘴。
 
光看标题,没看回帖。叫唤一声, 顶顶楼主。

把韩寒比鲁迅,这是一个阴谋,俗话叫“大坑”。

打个比喻: 就像

你刚一喊“收复台湾啊”, 立马有人问你: “你Y是郑成功吗?”

你叫一声“别卖日本车啊”, 人家就说: “你Y烦不烦, 人家王二小,七岁就行动了。“

韩寒事件的本质, 就是像NDP一样, 替一部分阶层(弱势,无语)行使话语权。

把韩寒与鲁迅像比较, 本质也就是一句话: 闭上你呀不和谐的嘴。

精辟!: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