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校友内讧:北大老婆李天乐铊毒死清华老公王晓业

我的猜想哦
仅仅是猜想

unsub物化了victim,处理尸体的时候由于杀人的情绪刺激反而让他进入一种放空状态,这时候他长期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得来的技艺自然而然运用上了
就是说,他处理尸体的时候,大脑自我保护启动,自己催眠自己像往常一样在工作
所以才把肉片的如此专业
在突发重大事件之后,有的人崩溃不知所措,有的人反而会异常平静下来,因为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


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要把被害人的头煮了。。。。。。。。。。。。。
可能就是简单的想: 煮烂了,别人就认不出来了
 
可能就是简单的想: 煮烂了,别人就认不出来了
可问题是没有煮烂耶
公安发现的时候,肉已经泛红了,但是没有剥落下来,所以看的出一个完整的人头,五官什么的都在
有个年轻的公安看到就吐了,一个人头端正的煮在锅上
我仔细想了一下,的确蛮吓人
 
Img256675928.jpg


这就是当年朱令全家照

朱令的父母双双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级工程师。“将门出虎子”,他们培育的一双女儿吴今(跟父亲吴承之姓)和朱令(跟母亲朱明新姓),又分别在19岁时踏入每个父母都企望的北大和清华。

  然而,命运却在两个女儿双双21岁时,给一个原本可以无比骄傲的母亲,来了两记最最残忍的重击。

  1989年4月,朱明新的大女儿,就读于北大生物系三年级的吴今,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失足摔下悬崖,不幸遇难。



那一年朱明新48岁,二女儿朱令16岁。在妈妈的印象里,吴今和朱令是不一样的,她的性格身段更像林黛玉一些,忧郁、善感,总是让人放心不下。而 朱令则是《红楼梦》中最快乐的人物史湘云,你看她醉卧花丛中,脸上总泛着调皮的红晕和无邪的微笑,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不测会降临于她。可姐姐的遇难改变了朱 令的人生轨迹,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内向,大学的报考志愿也从“北大”改到了“清华”,“这是我剩下的唯一的女儿,我只有把全部的爱、寄托放在令令身上,不能 再让任何事情伤害到她。”

  可怕的是,厄运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女人身上。1995年的4月,就读清华大学化学系大三的朱令,在被不明病因的头痛、掉发,越治越病入膏肓的病 情折磨近半年后,被医院确诊为“致死量铊中毒”。最后一个健康优秀的女儿“一夜之间”变成了个“废人”,当时,54岁的朱明新还在一家大型国企任计算机工 程师。这位一直是同事亲友眼中坚强、一向看得开的女人说:“知道吗?感觉自己没心没肺透了!要不,上天怎么会把如此残忍、稀罕的罪恶加在我的一双女儿身 上?我其实非常自责,我该怎么去保护我的女儿呢?我真不是个合格的母亲。”然而多年后,当她再次向人诉说往事时,已经是目光淡定,不悲不喜。所谓“哀莫大 于心死”,“只有麻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继续活下去。”

  为“补偿”女儿 做能做的一切

  现在的朱令,如同6、7岁的孩子一样。她在夜里很难入睡,常常要折腾到深夜1点才艰难入睡。朱令睡觉时,她的妈妈每隔两小时就起来一次为她翻身,换尿布。每隔2小时就自然醒来一次,这是13年来朱明清每个夜晚都一成不变的生物钟。

  但是她从不喜欢跟人说那有多么艰难和劳累,朱明清觉得为人父母,为子女付出,只要不是助纣为虐,怎样做都是应该和本分。当1995年4月28 日朱令铊中毒事实成立,为她做检查的某资深专家说,利用铊进行自杀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为它带来的疼痛切肤切骨,且时间延续非常长。并没有机会接触铊 元素的朱令被定为他人投毒后,尚未退休的朱明新向单位请了长假,开始专门陪护女儿。那时她有着非常乐观的幻想:再过几个月女儿就会恢复健康重返校园。为 此,她甚至没有舍得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关心公安部门为朱令铊中毒的案件中去,也没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在未确诊病因前,医院为朱令所做的长达5个多月的误诊, 因此,尽管法院判决医院付给朱令10万赔偿金终未兑付,朱明清也没有尽力去争取——她只把一位母亲能拿出的所有精力,用在了让唯一的女儿尽快康复。然而最 终,残酷的现实让这位可怜的母亲从幻想中清醒,彻底说服了自己:尽管孩子体内的铊元素已经完全排出,但是脑神经已被彻底损害,永远不能恢复。“对我来说, 好好地保护、关爱她,总比做一些无果的奔走要来得实际一些。”
 
可问题是没有煮烂耶
公安发现的时候,肉已经泛红了,但是没有剥落下来,所以看的出一个完整的人头,五官什么的都在
有个年轻的公安看到就吐了,一个人头端正的煮在锅上
我仔细想了一下,的确蛮吓人
他开始煮了,后来觉的没必要了?
我知道一个案子,一对夫妻,女的有了外遇,老公把第三者骗来杀了,分尸后,头放锅里煮了,身体其他部分全在冰箱里
 
Img256675928.jpg


这就是当年朱令全家照

朱令的父母双双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级工程师。“将门出虎子”,他们培育的一双女儿吴今(跟父亲吴承之姓)和朱令(跟母亲朱明新姓),又分别在19岁时踏入每个父母都企望的北大和清华。

  然而,命运却在两个女儿双双21岁时,给一个原本可以无比骄傲的母亲,来了两记最最残忍的重击。

  1989年4月,朱明新的大女儿,就读于北大生物系三年级的吴今,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失足摔下悬崖,不幸遇难。



那一年朱明新48岁,二女儿朱令16岁。在妈妈的印象里,吴今和朱令是不一样的,她的性格身段更像林黛玉一些,忧郁、善感,总是让人放心不下。而 朱令则是《红楼梦》中最快乐的人物史湘云,你看她醉卧花丛中,脸上总泛着调皮的红晕和无邪的微笑,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不测会降临于她。可姐姐的遇难改变了朱 令的人生轨迹,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内向,大学的报考志愿也从“北大”改到了“清华”,“这是我剩下的唯一的女儿,我只有把全部的爱、寄托放在令令身上,不能 再让任何事情伤害到她。”

  可怕的是,厄运又一次降临到这个女人身上。1995年的4月,就读清华大学化学系大三的朱令,在被不明病因的头痛、掉发,越治越病入膏肓的病 情折磨近半年后,被医院确诊为“致死量铊中毒”。最后一个健康优秀的女儿“一夜之间”变成了个“废人”,当时,54岁的朱明新还在一家大型国企任计算机工 程师。这位一直是同事亲友眼中坚强、一向看得开的女人说:“知道吗?感觉自己没心没肺透了!要不,上天怎么会把如此残忍、稀罕的罪恶加在我的一双女儿身 上?我其实非常自责,我该怎么去保护我的女儿呢?我真不是个合格的母亲。”然而多年后,当她再次向人诉说往事时,已经是目光淡定,不悲不喜。所谓“哀莫大 于心死”,“只有麻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继续活下去。”

  为“补偿”女儿 做能做的一切

  现在的朱令,如同6、7岁的孩子一样。她在夜里很难入睡,常常要折腾到深夜1点才艰难入睡。朱令睡觉时,她的妈妈每隔两小时就起来一次为她翻身,换尿布。每隔2小时就自然醒来一次,这是13年来朱明清每个夜晚都一成不变的生物钟。

  但是她从不喜欢跟人说那有多么艰难和劳累,朱明清觉得为人父母,为子女付出,只要不是助纣为虐,怎样做都是应该和本分。当1995年4月28 日朱令铊中毒事实成立,为她做检查的某资深专家说,利用铊进行自杀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为它带来的疼痛切肤切骨,且时间延续非常长。并没有机会接触铊 元素的朱令被定为他人投毒后,尚未退休的朱明新向单位请了长假,开始专门陪护女儿。那时她有着非常乐观的幻想:再过几个月女儿就会恢复健康重返校园。为 此,她甚至没有舍得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关心公安部门为朱令铊中毒的案件中去,也没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在未确诊病因前,医院为朱令所做的长达5个多月的误诊, 因此,尽管法院判决医院付给朱令10万赔偿金终未兑付,朱明清也没有尽力去争取——她只把一位母亲能拿出的所有精力,用在了让唯一的女儿尽快康复。然而最 终,残酷的现实让这位可怜的母亲从幻想中清醒,彻底说服了自己:尽管孩子体内的铊元素已经完全排出,但是脑神经已被彻底损害,永远不能恢复。“对我来说, 好好地保护、关爱她,总比做一些无果的奔走要来得实际一些。”

唉,真是无语。。。
这种变态的罪恶居然再一次发生在同胞身上
知识害死人啊
 
关于朱令最不解的是她同班同学一个个的都很冷酷,还上天涯为孙维开脱。人都被毒的残疾了,同寝室,同班同学竟然同情心都没有。
 
关于朱令最不解的是她同班同学一个个的都很冷酷,还上天涯为孙维开脱。人都被毒的残疾了,同寝室,同班同学竟然同情心都没有。
女生宿舍。。。。。。。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体
表面平静,暗礁四起 ;)
 
奉劝正在找老公老婆的男女,选人第一要心智健康,第二要善良.其他的可以慢慢想吧.
 
夫妻关系不好的,还是自己做饭保险:-)
 
Img256675928.jpg


这就是当年朱令全家照

真是太可怜了

朱令的案子和那个南大杀人的案子都在天涯上跟过
前者让我愤怒
后者让我觉得毛骨悚然
 
关于朱令最不解的是她同班同学一个个的都很冷酷,还上天涯为孙维开脱。人都被毒的残疾了,同寝室,同班同学竟然同情心都没有。

去你给的LINK看了,我偏向有个说法,犯罪的不是孙维一个人,至少知情的不止一个两个人,也没料到这么严重,这几个人一辈子其实也毁了,至少心灵不得安宁

特别厌恶那个班级团支书
 

附件

  • 2338_z8xW_sunwei.jpg
    2338_z8xW_sunwei.jpg
    13.7 KB · 查看: 1,096
关于朱令最不解的是她同班同学一个个的都很冷酷,还上天涯为孙维开脱。人都被毒的残疾了,同寝室,同班同学竟然同情心都没有。

可能朱令在学校的人缘很不好。当然,人缘不好也不应该遭如此毒手。
 

相关推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