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铃声(小小小说水水水楼)

没事,理解理解,抱抱。在这里说没事,CFC捣乱的主在这儿呢,有偶这个捣乱大王在这里为你垫底:shy:

如果想真心做好一个慈善募捐,那么募捐人,组织人,捐款人三方都要努力,要规范,而这整件事,各环节都有问题。结果还想怎样。。。。
谢谢理解,谢谢罩着俺。;)
 
楼上各位好。
孩子都病了,只能在家看着他们。闲着溜达溜达。:shy:

公信度已经受损,现在说啥都会有人不信,有人质疑的。况且有些人原本似乎就是为了质疑的。

唉。痛心。
这种事本就不该拿到公众面前的。再大的伤痛,再大的艰难也只能自己慢慢咀嚼,自己慢慢消化。当人群散去,那才是最痛苦最难捱的开始。

如果把每个人都当亲人,在这个异国他乡,也不是不可,亲人们随礼给些帮助就很正常了。只是要从始至终把这些已经伸出援手的“新亲戚”当亲人。亲人之间还有啥需要隐瞒的呢?倘若如此,恐简单得多。

只是大恸蒙心,乱了方寸,失了周全。许是吧。

可惜,错,一错再错。

行文越正式,越力图严谨,愈发显得不真诚、愈发唤不回走失的人心。希望只是被“集体智慧”捉刀代笔的,而非亲为。我依然愿意相信,这个时刻,至亲是无法自己写出任何给别人看的文字的。如我普通者,父亲已去世多年,至今,拿不动那沉痛的笔去触碰我们爷俩间的记忆。

咱能做的就是祈福了。只能如此,必须如此。

不好意思了。在你们的后花园啰嗦了这么多闲话。实在是憋着不好受,又不想给人添乱。见谅哈。:oops::shy:
楼上各位好。
孩子都病了,只能在家看着他们。闲着溜达溜达。:shy:

公信度已经受损,现在说啥都会有人不信,有人质疑的。况且有些人原本似乎就是为了质疑的。

唉。痛心。
这种事本就不该拿到公众面前的。再大的伤痛,再大的艰难也只能自己慢慢咀嚼,自己慢慢消化。当人群散去,那才是最痛苦最难捱的开始。

如果把每个人都当亲人,在这个异国他乡,也不是不可,亲人们随礼给些帮助就很正常了。只是要从始至终把这些已经伸出援手的“新亲戚”当亲人。亲人之间还有啥需要隐瞒的呢?倘若如此,恐简单得多。

只是大恸蒙心,乱了方寸,失了周全。许是吧。

可惜,错,一错再错。

行文越正式,越力图严谨,愈发显得不真诚、愈发唤不回走失的人心。希望只是被“集体智慧”捉刀代笔的,而非亲为。我依然愿意相信,这个时刻,至亲是无法自己写出任何给别人看的文字的。如我普通者,父亲已去世多年,至今,拿不动那沉痛的笔去触碰我们爷俩间的记忆。

咱能做的就是祈福了。只能如此,必须如此。

不好意思了。在你们的后花园啰嗦了这么多闲话。实在是憋着不好受,又不想给人添乱。见谅哈。:oops::shy:

说的好!当得知家属接受新闻采访时,脑子里冒出的是N多年前读的“Anne of Green Gables"中Matthew因心脏病猝死,Anne谢绝好友陪伴守灵时对Marilla说的大意是这样的话:这痛苦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有质疑执念的网友不再逐字逐句的解读、分析、猜测家属的行文......
愿逝者安息,生者珍重!
 
不是我罩你,是给你垫底:shy:我这是属于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反正我经常自伤五百,再伤人两百的,他们习惯了:tx:所以谁跟我一比,看着都挺乖的
谢谢理解,谢谢罩着俺。;)
 
不是我罩你,是给你垫底:shy:我这是属于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反正我经常自伤五百,再伤人两百的,他们习惯了:tx:所以谁跟我一比,看着都挺乖的

不敢让你给俺垫底儿;):p

不说"说了啥意义也没有"的话了。还是聊聊生活吧。这次的肠胃流感太厉害了,家里俩娃拉的吐的瘦了两圈,真可怜,把大人也忙活够呛。:shy:深深体会,做父母的真心是不容易。
 
不敢让你给俺垫底儿;):p

不说"说了啥意义也没有"的话了。还是聊聊生活吧。这次的肠胃流感太厉害了,家里俩娃拉的吐的瘦了两圈,真可怜,把大人也忙活够呛。:shy:深深体会,做父母的真心是不容易。
你也两娃啊,我也是呢,而且总是一病就一起。孩子生病其实他们自己倒还好,累的是大人,照顾他们累不算,看他们还心疼。我每次还爱胡思乱想,怕他们别这不好那不好的,特担心:crying::crying:
 
都有吧,我觉得。
听拥抱的,不信谣,不传谣
是不是科學教育出現過斷層,所以某些網友他分不清事實與自己的猜想,有一分事實就有一分猜想,
這些猜想多想幾次又變成事實了,於是有兩分"事實"又再有兩分猜想,又變成四分事實...
 
是不是科學教育出現過斷層,所以某些網友他分不清事實與自己的猜想,有一分事實就有一分猜想,
這些猜想多想幾次又變成事實了,於是有兩分"事實"又再有兩分猜想,又變成四分事實...

从逻辑角度说,什么是事实呢?任何事情,只要进入人的大脑了,就不再是事实,因为必定带有私人感情在里面。这也是为什么,看到同样的场景,每个人的描述也会不一样。我们的眼睛早就按大脑需求在欺骗我们了,那更何况是对网上的文字,阅读理解以后的偏差就更大了,再复述出来?
 
从逻辑角度说,什么是事实呢?任何事情,只要进入人的大脑了,就不再是事实,因为必定带有私人感情在里面。这也是为什么,看到同样的场景,每个人的描述也会不一样。我们的眼睛早就按大脑需求在欺骗我们了,那更何况是对网上的文字,阅读理解以后的偏差就更大了,再复述出来?
白紙黑字的資料,雖然每個人的解讀不同,也是大同小異吧。
不久前讀過一個研究,說我們每次回憶一件事,就像把資料從檔案櫃拿出來再 "重寫" 一遍,再放回去。
那麼多回憶幾次,也就多重寫了幾次,與原本的版本就相去更遠了。
這樣看來,"想像力豐富"的網友或許是放不下一件事,在自己的腦裡反覆回想再回想,
終於出現了與原本資料很不一樣,內容豐富很多的版本。 (重溫一下原始文件不就好了嘛?)

至於微信朋友,或許是網友很善良,很容易信任親友的資訊。
前陣子聽說中華文化是 "寧可信親友但不信專家"。大概就是這樣。
 
白紙黑字的資料,雖然每個人的解讀不同,也是大同小異吧。
不久前讀過一個研究,說我們每次回憶一件事,就像把資料從檔案櫃拿出來再 "重寫" 一遍,再放回去。
那麼多回憶幾次,也就多重寫了幾次,與原本的版本就相去更遠了。
這樣看來,"想像力豐富"的網友或許是放不下一件事,在自己的腦裡反覆回想再回想,
終於出現了與原本資料很不一樣,內容豐富很多的版本。 (重溫一下原始文件不就好了嘛?)

至於微信朋友,或許是網友很善良,很容易信任親友的資訊。
前陣子聽說中華文化是 "寧可信親友但不信專家"。大概就是這樣。
也许这点上我和你感觉相反吧,我倒觉得文字是最容易让让人误解的。。。。这也是为啥,网上更容易打架:shy:
 
也许这点上我和你感觉相反吧,我倒觉得文字是最容易让让人误解的。。。。这也是为啥,网上更容易打架:shy:
文字比起什麼更容易被誤解呢?打字的時候,如果覺得語意不對或不清,還可以回頭編輯。
但說話不能倒帶回去編輯。
我覺得網路上打架的原因是網路交流缺少一些社會規範的束縛。
而且不面對面的時候,看不到人,表情,比較難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有個說法: 溝通裡 80% 的意思其實是從語氣裡面表達的。
而一般文字不附帶語氣,只好讓讀者去猜測。精靈說的文字更容易產生誤解或許是根據這個說法。
有的人天生傾向善解,不解,有的人傾向惡解,亂解。解釋的不一樣就吵起來了。

好的寫作者應該可以更精確的把語氣用文字表達出來。
換句話說,差勁的讀者或許很容易扭曲作者本來挺明白的意思。
 
最后编辑:
文字比起什麼更容易被誤解呢?打字的時候,如果覺得語意不對或不清,還可以回頭編輯。
但說話不能倒帶回去編輯。
我覺得網路上打架的原因是這裡沒有一些社會規範的束縛。
不面對面的時候比較難考慮到對方的感受。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写一句

我现在真的很讨厌拥抱

你觉得是1、我真的讨厌他,2、我在说反话,3、以上都不是。。。。

拥抱耳朵有木有发烧:tx:

如果面对面,能从语气,眼神,态度知道,如果网上写,就完全看谁读了,了解我和拥抱的,和不了解我和拥抱的,可以完全不同理解

当然你说要前后文和背景联系起来,但实际都一样。这也是为啥,写新华社通告的人都得是高手,必须极其严谨,因为文字太容易给人钻空子了,还是白纸黑字,回去再改也为时已晚,有人就教育过我,宁可重写贴,也别再该帖,改了更说不清楚。。。。而说话倒还能赖皮:shy:
 
這樣我大概知道為什麼微信上面謠言多了,因為有些人的本能是 "資料不足,無法判定"。
但這樣的人不夠多。或者夠多,但不像在互聯網有渠道辟謠。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