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铃声(小小小说水水水楼)

哦,非是怕,而是惊讶。 因我曾住长江头(广渠门),君貌似住长江尾,,,嘿嘿哈哈 :evil:
也住皇城根, 大中华的心脏。。。。。。
 
借问Laurie 一声, 八村到底指的是哪里?
是渥太华南部一块地方Barrhaven,简称八村,就象Kanata吧。原来渥太华的概念是很小的区域,现在大渥太华有Nepean, Kanata, Orleans, Glocester,等等。

一尘是新到渥太华的吗?
 
我是皇城根那边的,怎么长江尾了?


哦,内什么,我不清楚了。 就记得我家离8路总站很近。 还以为末站在什么河沿儿呢。我早忘了,,,其实,当时也没记得
 
最后编辑:
是渥太华南部一块地方Barrhaven,简称八村,就象Kanata吧。原来渥太华的概念是很小的区域,现在大渥太华有Nepean, Kanata, Orleans, Glocester,等等。

一尘是新到渥太华的吗?
懂了,是取 Barr 的省略音啊! 我是到渥太华不久。 所以还经常闹笑话呢。 去年买房子的时候,到处看,基本也知道渥太华这几个区了。 谢谢 Laurie!
 
我不是,我是东北,哈尔滨人。 最羡慕就是北京, 大学毕业的时候,觉得要是能去北京,哪都不去。 北京人讲话最标准,很喜欢听。所有的一声都非常饱满。
那你在北京住过吗?你怎么知道北河沿亮果厂就是皇城根呢?

现在想想一直住在北京,没什么事一般也跑不了几个地方,除非有亲戚,或者上班上学,那时交通感觉也不方便,很挤。而且那时资讯不发达,文化方面的知识其实也不普及,很多地方去看过也未必意识到那里有什么价值。
 
我不是,我是东北,哈尔滨人。 最羡慕就是北京, 大学毕业的时候,觉得要是能去北京,哪都不去。 北京人讲话最标准,很喜欢听。所有的一声都非常饱满。


咳,怎么说好呀。 北京人,多半不是真正北京人。 旧时,除了皇上,多数是小民; 解放后,除了党的干部,多数是被专政对象;现在,除了富豪,多是民工。 北京,除了紫禁城,恭王府,哪儿都乱得一样。 北京人的口音,绝不是标准音。 北京,内是个让我无可奈何的地方。 从未因出生在北京而骄傲过。 那黄沙漫天,夏季炎热,冬天寒冷的北京,还是不说好了,,,当然,房价还是不错的说 :evil:
 
最后编辑:
那你在北京住过吗?你怎么知道北河沿亮果厂就是皇城根呢?

现在想想一直住在北京,没什么事一般也跑不了几个地方,除非有亲戚,或者上班上学,那时交通感觉也不方便,很挤。而且那时资讯不发达,文化方面的知识其实也不普及,很多地方去看过也未必意识到那里有什么价值。
就是看你们聊八路汽车什么的,好像都是说北京。当时的北京有很多信息,人还是见识得多。 外地人进京是要持介绍信的。 当然我们都没赶上。 看到家里人当年使用过的进京介绍信。
 
咳,怎么说好呀。 北京人,多半不是真正北京人。 旧时,除了皇上,多数是小民; 解放后,除了党的干部,多数是被专政对象;现在,除了富豪,多是民工。 北京,除了紫禁城,恭王府,哪儿都乱得一样。 北京人的口音,绝不是标准音。 北京,内是个让我无可奈何的地方。 从未因出生在北京而骄傲过。 那黄沙漫天,夏季炎热,冬天寒冷的北京,还是不说好了,,,当然,房价还是不错的说 :evil:
北京地方音当然也有, 但是其他地方口音问题更大。比如哈尔滨,很接近普通话。但是第一声发得不饱满,尤其是两个第一声在一起。后一个就会变调,音值不够。 如果不是后来电视这么发达,区别是很大的。 北方人吐字的重音也不一样。
 
我不是,我是东北,哈尔滨人。 最羡慕就是北京, 大学毕业的时候,觉得要是能去北京,哪都不去。 北京人讲话最标准,很喜欢听。所有的一声都非常饱满。
我觉得苏州话很好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