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茉莉花开牛粪上

所谓的中国版“茉莉花革命”,大街上多数都是焦急期盼着民众前来闹事的境外记者,以及维持秩序的中国警察
 
向反政府的民运组织拨款,境外媒体编造虚假新闻造谣生事,为了遏制中国,某些国家真是不择手段。
 
茉莉花啊,茉莉花啊~真正需要你的是美国,那才是你的根,回去吧!别再中国闹了
 
近两三年来,美国以“网络自由”为名,一直在巩固其在互联网领域的霸权。2010年1月,谷歌公司威胁退出中国市场,希拉里随即宣称要“维护网络信息自由流动”.
 
这个所谓的茉莉花革命没有起到任何积极正面的作用,它的作用 只有一个,就是添乱。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谁会从中受益?谁会从中受损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大陆官方和警方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维稳,似乎是受损了。可是这些维稳的费用是任何政权都 必定要不惜代价而付出的,说到底花的是老百姓纳税人的钱,说到底耗费的是国力,受干扰的是大陆的经济发展 ,受损的并非仅仅是官方,实际上还是百姓。有一部分喜好围观的人,平时对社会对政府有些怨气,每逢这种时 刻,觉得给政府添些乱,因此自己也开心。这是一种鼠目寸光不计后果的开心,茉莉花的策划者们想利用的就是 这些想添乱的人们。如果社会不稳定,本来可以用于民生工程的大量经费不得不转用于维稳,受干扰的是国计民 生,其结果只能是让这些不开心的人们更加不开心,得不偿失。
那么这个茉莉花让什么人欢喜了呢?只能是极少数的策划者,以颠覆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野心家们。这些人, 本质上是一些破坏者,他们利用社会矛盾和人们的一些不满,试图让中国陷入混乱。但这些人并没有建设新世界 的能力,更没有引导中国从大乱走向大治的本领,因此,如果跟着这些人走,也许你能看到中国被搞乱,但你绝 对看不到搞乱之后怎样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当然这只是如果,只是个假设。以中国目前的状况,想搞乱中国、 改朝换代的企图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多了些麻烦而已。这些策划者们也许还可以欢喜几天,但最终他们只 能蜷缩在阴暗角落里暗自伤神
 
在中国搞茉莉花革命老百姓只会更苦,社会动荡,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以中国目前的状况,想搞乱中国、 改朝换代的企图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多了些麻烦而已。这些策划者们也许还可以欢喜几天,但最终他们只 能蜷缩在阴暗角落里暗自伤神。
 
他们就喜欢看到政府乱掉,完全不会从民众利益出发,看不到伤害到的还是民众
 
“茉莉花革命”之风吹过突尼斯到达埃及、也门、利比亚等国,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替,因此也被称为来自北非的“颜色革命”。有人期盼着这股“革命之风”也到中国来吹吹,让神州大地“换换颜色”,但是,中国有中国的情况,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这场风浪倒是带来一个新的课题:换个颜色就能改变一切吗?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法国记者提问时的话语。来自法国的记者问,“今年年初以来,在北非的一些国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温家宝总理回答说,“我们十分关注西亚、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但是我们认为,任何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温总理表示,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第四,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还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当中,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同样,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我们认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
从温家宝总理的回答里可以看到,核心词首先是“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次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任何把中国同中东、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
 
茉莉花想学菊花,其实大可不必。各开其时,各站其位。人不同于植物,但是,各人本性有差异,自己应顺应自己的特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也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茉莉花喂骆驼 ——无济于事。
北非、中东各国冲突爆发的根源,是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让人难以忍受的高通胀。以突尼斯为例,尽管该国是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北非小国,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都不错,长期以来经济平稳、社会安定,甚至一度被国际社会视为非洲和阿拉伯圈的发展典范。但与大马格里布其他三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不同,突尼斯资源匮乏,为此政府近年来着重发展制造业,但这种需要低端劳动力的产业,却和本国发达的教育形成脱节,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对工作不满,对前途感到渺茫。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市场狭小的突尼斯制造业受到剧烈冲击,失业率扶摇直上,导致更多社会矛盾。统治这个国家的,是已经连任23年的本·阿里,他在经济上持开放态度,但在政治、舆论等方面实行高压政策,导致国内贪腐盛行,军警飞扬跋扈,让社会矛盾更形激化。突尼斯政府对舆论实行严密管制,令互联网成为情绪宣泄的主平台,而较高的生活水平和青年文化程度,又让突尼斯成为非洲互联网最普及的国家。法国电视二台援引突尼斯民间网络机构的统计称,1100万突尼斯人中有200万FACEBOOK用户,如此高的网络普及率,和网络“社会主要情绪宣泄口”的特殊地位相结合,导致事件迅速蔓延成全国乃至国际性大事件,最终迫使本·阿里走人。
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正如法国《世界报》援引法国侨民的话称,目前突尼斯军警仍然控制着局势,网络、新闻检查有所松动,但依然严格。总理冈努基和议长梅巴扎在一天之内先后宣布自己为代总统,这两人都是“体制内人物”,前者更因一味附和本·阿里而得到“是、是总理”称号,是突尼斯历史上在内阁任职最久的政客,可以说,尽管街头抗争和网络运动风起云涌,但最终“解决问题”的,仍是非洲和阿拉伯世界传统的政变套路。梅巴扎虽然宣布要“让每个突尼斯人参与未来国家政治进程”,并承诺举行大选,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却只给了60天大选准备期。由于本·阿里的高压,反对派四分五裂,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恐难形成合力。突尼斯历史上向有“长寿总统”传统,首任布尔吉巴在位31年,被总理本·阿里利用民众不满,在5周内赶出国,如今的本·阿里,一如昔日布尔吉巴,在位23年,被自己的总理赶下台,那么如今的冈努基、梅巴扎等,会否变成之后的本·阿里?
事变发生后,美国、法国等大国纷纷对“突尼斯人民的胜利”表示祝贺,然而许多观察家都指出,突尼斯街头的暴力、劫掠愈演愈烈,许多社区已开始闭门自卫,如果蔓延下去,局面将趋于复杂化;更有观察家指出,事件发生后,真主党、哈马斯等原教旨伊斯兰组织纷纷表示祝贺,这不免让人担心,“人民自决”会不会导致突尼斯、乃至整个马格里布地区的原教旨化,毕竟这种极端组织靠选票差点上台的事,已经在阿尔及利亚发生过一次,并导致持续至今的暴力冲突和骚乱。
再看埃及。埃及不少学者认为,埃及是一个乱不起的国家。仅在发生游行的第一天,埃及股市的交易额就损失了40亿美元,下跌15%。埃镑对美元的比价也跌到6年来的最低值。当地媒体分析认为,埃及一乱,国外的投资会立即撤资,从而对埃及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且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具有象征和代表意义的一员,埃及乱局将波及整体阿拉伯甚至是中东地区。穆巴拉克下台后,仍是军方占据政权的主导地位,事实上与此前并未发生质的改变,而民间局势依然不稳定,因此随着形势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观察家认为这是以色列和美国梦魇:茉莉花革命推翻穆巴拉克,新的反美力量动摇美国在中东的基石 。
 
“茉莉花革命”并非某些人鼓吹的“民主和人民的胜利”,因为即使所谓“颜色更替”,也不过是从一个乱局走到另一个乱局,人民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甚至有变得更糟的可能性。时刻摸清民众的具体需求,再大的国家都能治好,不会成为茉莉花。
 
山寨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那叫made in china。没想到神州在新世纪革命这件最要命的大事上,也没有逃脱被山寨化的命运。据传,2月20号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曾上演了一幕山寨茉莉花开的好戏,其作为一场活生生的模仿秀行为艺术,确实给了世人以既搞怪又搞笑的强烈视觉观感。
我们从流传于国内外互联网的视频中看,在熙熙攘攘的皇城王府井大街上,那天,站街的正装警察加便装警察比献花郎多,来自国内外的各色记者又比警察多;每当警察拽住一个手持无名花的人,那人马上大喊自己是过路的;当好不容易真正揪住一个拿着茉莉花的斯文汉,此人则立马声称手上的“茉莉花”是在路上随手捡来的。最具喜感效果的是,就连公认的中国通——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也怀着极为好奇的心态,居然架着一副墨镜乔装酷汉,也不失时机从驻跸之地,晃悠晃悠着来到据称是中国茉莉花即将盛开的中心地带。当有好事者发现洪爷与自己在一起,而极为好奇地询问这位据说有实力问鼎白宫的美国达人,他是不是也希望中国发生埃及那样的革命时,洪爷居然深得中国网民搞怪的作派,自称是逛街来“打打酱油”的人。
真是天可怜见,那些日日忧心中国面临茉莉花革命高潮就要到来神州的国保与国安的警察大叔,这些天来,食不甘味,睡不安枕,时时刻刻试图寻找到那来自远距离策划的“有组织有预谋”的茉莉花革命,以我看,那纯属是对这场“无组织无纪律”的街头行为艺术庙会,做了想入非非的夸大预期而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