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以新闻检查为由,强行辞退多名华人记者(转)

卡尔加里内

新手上路
注册
2011-03-03
消息
11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德国之声是新闻检查的活样板(常路:旅居德国华人记者)
4名华人记者因反抗新闻检查又被开除。人们倒要看一看,作为德国“名片”的“德国之声”到底要走多远?几乎以“反华”、“反共”为己任的“德国之声”要走多远?

  不久前,德国对外广播电台“德国之声”以经费原因开除其中文部4名华人记者,引起华人记者的强烈抗议。这些记者认为,经费原因只是借口,根本原因是中文部被意识形态化,而他们只是表示了不同意见而已。

  据报道,2008年“张丹红事件”后,“德国之声”为了安抚在海外的中国异议人士,实际上全盘接受了其“怪异”要求。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即是,有偿雇用了一名在德国颇受争议的汉学家。据称,这位汉学家的工作“实际上是保证中文部不出现在异议人士看来哪怕只有‘对中国友好’嫌疑的文章”。他的基本方法是,每天对报道进行评估,把他看来对中国友好的报道贴上带五角星的红心标记,或打上大拇指朝下的否定标志。他为“德国之声”“把关”已有近两年半之久。他的评语和他对中文部编辑个人让人瞠目的恶意评语一直存放在亚洲部主任的办公室里。他甚至声称,“德国之声”就应该把中国台湾当作一个“独立”国家看待。这理所当然地引发抗议,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对中国友好与否的问题,而是背离了德国坚持的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读者不难发现,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德国之声”的对华报道几乎是“逢中必反”、“逢共必反”。而反华、反共的理由之一,是中国实行了所谓“新闻检查”。现在,“德国之声”为世人提供了实行新闻检查的活样板。被开除的记者说,除了用“新闻检查”,实在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来描述“德国之声”的所作所为。一名普通德国人了解了“德国之声”检查对华报道的内情后,都表示难以置信。

  德国是二战期间深受纳粹“因言治罪”的国家,同时也是二战后深受冷战之苦的国家。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最应该放弃冷战思维的国家,现在的一部分德国媒体却固守冷战思维,荒唐地将共产党国家一概与纳粹德国相比,这不是对国际共运的历史无知,就是对现实世界的“鸵鸟”式认知。

  在一个宣称崇尚“言论和新闻自由”与“民主”的国家,“德国之声”中文部前副主任张丹红仅仅因客观提及中国进步就遭打压,而数个权威调查结果证明张丹红言论并无不妥,“德国之声”早已自己打了自己嘴巴。现在,4名华人记者因反抗新闻检查又被开除。人们倒要看一看,作为德国“名片”的“德国之声”到底要走多远?几乎以“反华”、“反共”为己任的“德国之声”要走多远?(作者是旅居德国华人学者:常路。)
 
严重抗议《德国之声》以意识形态为由进行新闻检查,辞退四名华人记者! 强烈抗议! 强烈抗议! 强烈抗议《德国之声》打击言论自由! 强烈抗议《德国之声》打击意识形态! 自称民主自由的德国竟然干如此龌龊的勾当!
 
所谓西方言论自由,简直是笑话。西方的新闻检查言论控制尺度之恶毒,由此可见一斑。我想这就是系统地妖魔中国的策略,因为你看不到关于中国的正面的评论。于是西方可以说:中国封锁网络,所以没有中国人能够访问我们的网站;即使有少数中国人能够访问,我们所说的关于中国的都是正确的,因为你见不到中国人发表不同观点,这表示他们都默认我们说的是事实。
 
西方言论自由源于对中世纪的黑暗统治的反抗。籍于奴隶贸易与百年翻译运动推动了欧洲崛起(不是复兴,古希腊的谎言可笑至极!)
通过一二战的沉重打击(希特勒毁掉了种族主义的生存空间),西方世界被迫反思且吐出了第三世界广大的殖民地。言论自由的杰出表现就是印巴问题,双方都是文明国家,为啥还要打起来捏?
近些日子香港那些家伙的表演更是把“西方的言论自由”表演到入木三分。
 
其实现在的西方列强,与八国联军时的嘴脸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当时满清积弱,列强们是用军舰大炮来侵略中国.现在TG强盛加强硬,所以列强们就将武器改为所谓的"民主人权",骨子里面都是侵略.
 
看看美国yutube网站上关于64的视频留言吧,骂共产党的都会被加分,站在共产党这边的都被减分,一些中立性的留言,要么减分,要么零分,美国真是太他妈言论自由了!
 
世界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如果西方真的把中国当朋友看,为了中国人民好,为什么要分裂中国的新疆和西藏?难道这帮人支持达赖和东突,我们就要双手赞成西藏和新疆独立?

总想着被人抽的人,自己被抽了还要找各种理由去验证自己被抽合理性的人,那真是贱人
 
在德国网站上也经常被和谐有次和他耗上了,copy了发言后删以此贴一次。结果领教了什么叫做效率~
还碰上个德国SB竟然说中国有两套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几万辆最先进的坦克,而美国只有三四千,等等。。。实力已经远超MD,严重影响世界和平,我当时那个内牛满面啊
 
我上次也跟泰晤士飙了一会,把我的留言发了几次,还发了2个质问留言(我知道审核者会看到),自始至终没说任何脏话,不过没用。
 
有人说我们已经和西方作了60年对手了

究竟是谁一直放着不松敌对的态度,是西方而不是中国。早期的意识形态之争,近年的发展与遏制之争,说白了就是中国这个大国无论如何发展,走什么道路,都注定会影响到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要想结束这个争斗,唯一的结果就是把中国打造成一个西方国家认可的国家,说白了就是一切行为为西方国家的国家利益服务,西方国家利益凌驾于中国的国家利益之上,只要是中国政府是这么一个政府,那么无论这个政府有多腐败,多独裁,西方国家都会欢迎

中国与西方的对抗,其本质就是国家利益!看不到这一点,其他的都是空谈
 
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去了解下美国刚独立时候英国是怎么封锁遏制美国的。可以去看看美国是怎么在中东和东南亚搞英法的,更不提以后苏联以及现在中国了。

你说英国美国没有认同么?美国和法国没有认同么?你真的以为美国和日本有多大认同么?西方真的对印度有什么认同么?

全世界都炒作中国威胁论而不是美国威胁论,只是因为中国军力国力思想意志还没有到美国的水平。真到那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中国威胁论了,那时候就自然认同了中国的价值体系。国际关系就是丛林法则,只要我们不要过激走向美国式霸权道路就行。霸权就像马拉松领跑者,压力大会自己把自己搞垮。

如果美国被排挤出欧洲,到时候可以看看美国和英法德有多大认同。
 
世界上哪里的政治都是一样颜色,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这点我们不能幼稚。

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要分清楚。西方亡我之心不死。

携带私货是潜移默化的必须手段,个人称为 走私思想。这点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分辨的,本人也是。

中国的事情我们自己解决,不需要外部势力,他们一旦介入,都是要有回报的。
 
近闻德国之声开除几名华人工作人员,启用反华的人员对中文新闻进行检查过滤,凡是对中国客观、正面的报道均删除,成为反华、反共为主的德国中文节目。有感而发:

美国在库尔德民族、以色列核武、阿拉伯国家游行示威等问题上采取的都是双重标准。
1、因为土耳其是其北约盟国,所以库尔德人是恐怖分子;在伊朗、伊拉克则是受迫害的民族。实际上这三国库尔德民族是一血同脉,是互相毗邻的,都有独立建国的愿望,但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2、以色列是美国的力挺的铁杆盟友,截至2006年7月13日,美国在安理会共动用否决权81次,其中70%与保护以色列有关。以色列于70年代秘密进行核试验,并已成为事实核国家。而美国对此视而不见,却对其他国家有关核计划动辄制裁或武力解决。阿拉伯国家曾经提出在中东禁止核武器,美国却坚决反对。然而对待两伊则是刀兵相见。
3、近期发生的阿拉伯国家政变也是美国一手主导的,只不过事态发展超出控制。美国料想的国家应该是伊朗、利比亚等不听话的所谓无赖国家,但没想到却烧到美国的阿拉伯盟友,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恬不知耻的区隔开这些国家的示威活动。称一些国家(敌国)必须服从人民的,如伊朗、利比亚、叙利亚等;对一些国家(盟友)进行对话改革的,如阿联酋、巴林、卡塔尔等;对一些国家(盟友)不听话,就革你的命,如突尼斯、埃及、也门等。


土耳其、叙利亚、埃及最近走动频繁,公开和以色列叫板(巴勒斯坦救援船队枪击事件等)也门好像也有点不听话,伊朗更是肆无忌惮,没事人一样大搞特搞“核”动静,公开和美国叫板。美国不动一动这些国家看来是不行了
 
2008年8月28日,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一名记者的提问单刀直入:据报道,“德国之声”电台的一名华人记者近日因为发表了对中国友好的言论而被停职,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反应?
该记者口中的“华人记者”就是张丹红,“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按照德国《柏林日报》的说法,一周前她刚刚因“亲华言论”被停职。对此,秦刚的回答非常中立:“我注意到了有关消息,也看到过这位记者的报道。我们认为媒体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报道。”
一个华人记者的职务变动,被拿到中国政府外交部的记者会上来讨论,足以说明事情本身的复杂和严重。

张丹红究竟说了什么
最早披露此事的是《柏林日报》。该报在8月22日的报道中称,“德国之声”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因“亲华言论”被停职。
本报驻德国记者曾在8月26日与张丹红取得联系,经她证实,“德国之声”电台当天下午对她召开了“批判会”,并正式通知她无限期停职反省,要求她在停职期间不得对外接受媒体采访,也不能上“德国之声”电台的节目。而“德国之声”当时对此的解释是,张丹红“没有维护德国之声所一贯坚持的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
消息传出,舆论大哗。中德两国媒体和网民纷纷开始探究背后的原因,德国一华文网站欧览在线报道此事的标题就是:张丹红因言获罪。那么,张丹红究竟说了什么,以至于惹得“德国之声”如此出离愤怒?
8月4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四天,张丹红受邀参加德国电视二台一档谈话节目,主题是“为市场和奖牌而战——对新兴大国中国的恐惧?”在该期节目的视频中,《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注意到,参加访谈的嘉宾观点各异,除了张丹红外,还包括鼓吹“藏独”的人士、反对“抵制奥运”的德国商人等。在主持人问到“中国人有没有机会了解德国人的不满和恐惧”时,张丹红表示,5万外国人到中国看奥运将是一次极好的对话机会,“所有这些关于中国的讨论,在我看来是由无知和偏见导致的,中国不应该因此受到惩罚”。
此外,张丹红还在节目中批评默克尔,称是她当政后“将两国关系带到冲突的轨道上来”,“我觉得她把中国看成东德的扩大版,是个不守规矩的讨厌孩子”。对于“藏独”支持者在节目现场提到的所谓“西藏语言文化遭到破坏”,张丹红当即纠正“这不是真的”,她并举例证明中国政府为西藏的文化和语言做了很多,“仅在西藏的拉萨大学,就有数千名学生学习西藏文化”。
这种基于事实得出的结论,显然让主办方大感意外。现场主持人不仅频频发难,还多次打断张丹红的发言,但节目的效应却已开始在电视外迅速蔓延。
 
“德国之声”出尔反尔
谈话节目播出一周后,德国《焦点》杂志率先发难,称张丹红是在“向中国共产党献媚”。8月20日,德国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内政发言人迪特·维费尔施皮茨更是指责张的发言是“独一无二的灾难”,声称她“不适合‘德国之声’的工作”。据报道,“德国之声”起初希望淡化此事,然而在各方的压力下,这家以号称“宣传普世价值”的电台屈服了。正式的理由由该电台行政管理处主任给出的:“我们达成了一致,要平息批评的声音。”“张女士说了一些不应当说的话。”
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服众。8月26日出版的《科隆城市报》专门以“中国事务专家噤声”为题为张丹红鸣不平。该报道称,不管新闻检查员是否封锁,“德国之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的声音现在是听不到了,她是被自己服务的电台夺走了话筒。“博格霍夫(‘德国之声’行政管理处主任)强调,这里不存在政治压力。但是由联邦预算资助的‘德国之声’现在必须问问自己,它在波恩拥有多少内部的言论自由。”
本想以对张丹红职务的“低调处理”来平息各方批评的“德国之声”电台,却没料到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经出现在眼前。
8月29日,在接受“欧览新闻”采访时,“德国之声”表示,张丹红女士并未被停职,而只是“暂时停止播音工作”。该电台的发言人称,张丹红目前在网络部担任编辑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变动和‘德国之声’原先的计划有关”。同一天,在“德国之声”的中文网页上出现了一条“本台通告”,内容大致是,过去几天来,互联网以及诸多中国媒体中出现了对张丹红女士的讨论,其中对张丹红女士“已经被解职”的说法是错误的。
“通告”除对张丹红专业能力表示肯定外,也提到了“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她的一些表述同德国之声所奉承的主导理念不相符合”,而“德国之声”的主导理念中包括“宣扬民主,自由和人权”。
“从这则消息可以看出,有关张丹红事件的报道已经震动了‘德国之声’,他们发表这样的声明和通告其实就是在欲盖弥彰。”一位长期居住在德国的华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德国之声”看来很恼火,因为他们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在华人聚集的另一家网站“萍聚社区”上,有华人网友已经对“德国之声”的声明逐条做了点评。
一个名叫“dinoysos615”的网友表示,“何等可悲的‘德国之声’,既然认为自己坚持了‘价值准则’,却到头来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

  说真话却遭遇“危险”
按照“德国之声”的最新说明,在他们展开的调查结束前,“当事人将不参加面向公众的活动”。
在见诸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张丹红的个人介绍很简单。42岁的她出生在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1990年起,她作为“德国之声”中文部的华人记者,“一直做着无可指责的工作”(“德国之声”同事评语)。2004年起,张丹红担任中文部副主任,经常出现于德国国内各种讨论会和电视节目中。
自从今年西藏发生“3·14”暴力事件后,张丹红曾多次批评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在波恩举行的一次有关达赖“驻欧洲代表”格桑坚赞参加的活动上,她就质问格桑坚赞,为什么在达赖宣称放弃独立诉求后,“西藏流亡政府”的所谓“宪法”里仍然没有删除追求“西藏独立”的条款。
“我觉得她最近的风格太盛了,在所谓西藏问题和人权问题上说了真话,与她所在媒体的价值观有很大不同。”8月29日,《国际先驱导报》连线一位与张丹红有过交往的在德华人,他表示,当时就觉得张丹红可能会有危险,“没想到危险这么快就来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