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小山村 真的令人震撼

水村人

新手上路
VIP
注册
2010-03-23
消息
1,150
荣誉分数
1,256
声望点数
0
無奈的小山村 真的令人震撼 zt (朋友转来的,原来是有音乐的幻灯片,但不知怎么贴不上来,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朋友是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我相信她的帖子的真实性。)

今年(2011年 - 水村人注)的五一,我去了一個同事的老家,地處安徽北部的一個小山村。
印象中淮北平原應該是落後的,但從沒有和極度貧困與悲哀聯繫在一起。
我們開著一輛越野車從北京出發,開了八個小時,
走了八百多公里到了他們的縣城,
然後用了四個半鐘頭在沒有路的山路上走了六十五公里。
 

附件

  • Picture1.jpg
    Picture1.jpg
    32.4 KB · 查看: 878
這裡的民風淳樸,每一次問路,村民表現的熱情都讓我們感動。 路邊的小石頭房子上隱約可見“文革”時留下的標語, 小石橋上還有 “農業學大寨“ 的口號, 這座進村的石橋至少有三十年以上的歷史。
 

附件

  • Picture2.jpg
    Picture2.jpg
    37.4 KB · 查看: 873
這裡農民的土地大多在山上,農業科技在這裡簡直就是一種諷刺, 貧瘠的土地生長的希望,讓我這個〝城裡人〞感到茫然﹗
 

附件

  • Picture3.jpg
    Picture3.jpg
    48 KB · 查看: 866
落後的生產模式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時代, 幹農活的也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這是靠人力拉的播種的耩子。
 

附件

  • Picture4.jpg
    Picture4.jpg
    44.1 KB · 查看: 863
村子裡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冷清、蕭條、絕望……
 

附件

  • Picture5.jpg
    Picture5.jpg
    53.9 KB · 查看: 855
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還有個別生理殘障人, 或者是打工時受傷致殘的 "勞動主力"﹗
 

附件

  • Picture6.jpg
    Picture6.jpg
    51.7 KB · 查看: 846
這位老人的孩子在溫州打工為了節省路費兩年沒有回家, 家裡只有他帶著孫子生活。
 

附件

  • Picture7.jpg
    Picture7.jpg
    45.3 KB · 查看: 849
由於貧窮,好多孩子都被迫失學,上山挖草藥,換錢補貼家用。茫然的眼神裡帶著和年齡不相稱的愁苦﹗
 

附件

  • Picture8.jpg
    Picture8.jpg
    49.8 KB · 查看: 840
這個小女孩無論問什麼都不說,問她為什麼沒上學,她就哭了……
 

附件

  • Picture9.jpg
    Picture9.jpg
    62.8 KB · 查看: 867
落後教學,破爛的校舍和一群可愛無邪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在這個社會上遇到的生存競爭對手可是那些假期中坐著飛機去旅遊的城里孩子……
 

附件

  • Picture10.jpg
    Picture10.jpg
    34.9 KB · 查看: 838
窗戶使用塑膠布做成的“玻璃”,冬天過後,失去了擋風的功能,被淘氣的孩子撕破的窗戶……
 

附件

  • Picture11.jpg
    Picture11.jpg
    29.3 KB · 查看: 844
學校裡的佘老師在講課,我們在場,他有些拘謹,他告訴孩子們︰ “大家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可以坐火車去北京……” 北京對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天堂﹗ 我在後面拍照,第一次落下了眼淚……
 

附件

  • Picture12.jpg
    Picture12.jpg
    35 KB · 查看: 834
佘老師向我們介紹學校情況︰好多成績好的孩子 都被迫失學,整個學校孩子的成績不理想, 所以五一節也要上課。
 

附件

  • Picture13.jpg
    Picture13.jpg
    33.7 KB · 查看: 834
學校有五個年級,一百六十多孩子,其中有二十八名是 父或母或父母雙亡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成績大都很好, 但一般都難從國小畢業
 

附件

  • Picture14.jpg
    Picture14.jpg
    35.9 KB · 查看: 825
這裡沒有父母離異,但這些缺失父母的大多是打工過程中的事故、 車禍、疾病等造成的,並且多數是三十歲左右的爸爸, 佘老師扳著指頭說出每個爸爸死亡的孩子的名字……
 

附件

  • Picture16.jpg
    Picture16.jpg
    37.3 KB · 查看: 82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