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小山村 真的令人震撼

我长大的地方大体就这个样子(比这稍微好些),主要根源在于农业学大寨。

队里只许种庄稼不许搞其它多种经营。 田里每年种两季稻子(有时三季)+ 一季麦子。 农民是每年忙死累死还是穷!

要不是现在放开了搞企业了,光靠种庄稼一定还是这个样子!
 
這裡沒有父母離異,但這些缺失父母的大多是打工過程中的事故、 車禍、疾病等造成的,並且多數是三十歲左右的爸爸, 佘老師扳著指頭說出每個爸爸死亡的孩子的名字……

这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背后的黑暗基础。
 
不厚道,等她发完了再评论啊 ;)

那我把评论删了,再发??
我们家也是乡下的一个村里,一个小屯的2分队的。
我去找找照片...
 
闹子,这些图片拍摄的日期待考 。。。。。。

待考中,,,:)

根据那老师说,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期间死亡的,都是三十左右,,,应该至少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间的事情吧。农业学大寨期间,不允许外出打工的。
 
那我把评论删了,再发??
我们家也是乡下的一个村里,一个小屯的分队的。
我去找找照片...

觉得不用! 等村长来说些好话,丫脑袋一热全给你移动到后面了! ;)
 
不惊讶。

当年的“闹革命的根据地”现在基本都这样,大同小异。
 
我长大的地方大体就这个样子(比这稍微好些),主要根源在于农业学大寨。

队里只许种庄稼不许搞其它多种经营。 田里每年种两季稻子(有时三季)+ 一季麦子。 农民是每年忙死累死还是穷!

要不是现在放开了搞企业了,光靠种庄稼一定还是这个样子!

胡说吧?你那时候是那样,现在还这样?:blink:
 
待考中,,,:)

根据那老师说,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期间死亡的,都是三十左右,,,应该至少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间的事情吧。农业学大寨期间,不允许外出打工的。

你就凭这几句话就入局啦? 以前觉得你是 80 后,现在看来是 90 后啊 ;):D

说实在的,1976 年左右,你要是去我老家照些图片,大概就这个样子!

现在去照,说不定觉得比渥村还好捏!

有一个生产队四面环水在个孤岛上,以前可穷啦,穷得家里的棉裤都要 SHARE!

现在人家开发了,成了个自然生态旅游区,可富了!
 
我们家门口
 

附件

  • 3.jpg
    3.jpg
    173.6 KB · 查看: 367
  • 2.jpg
    2.jpg
    59.2 KB · 查看: 370
  • 11.jpg
    11.jpg
    156.8 KB · 查看: 365
  • 22.jpg
    22.jpg
    88.5 KB · 查看: 368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