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频道和 9 频道 现在正在直播英国温布尔登网球赛女子单打决赛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TXK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纳豆上次把脚还是关节弄伤了,不知道恢复没有。
 
纳豆上次把脚还是关节弄伤了,不知道恢复没有。

好像是没事了。也有人说上次他是咋伤。只想利用疗伤休息的几分钟把对手的热情消磨下去。这是规则的漏洞。我想应该对要求3分钟疗伤的一方判罚一分。因为对方等于给了他便宜。三次要求疗伤,判罚一个set。那时非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用咋伤战术了。
 
这里可能有中文翻译的误区。网球中的"天才"是从英文 talents 译出的,不是平常指的 genius。一般说某个网球运动员有 multi-talents,是说他/她的发球,正手,或反手技术很有威力。是杀手锏,能直接得分。而中国人都翻译成天才。可能说穆雷是"天才"也是从这个角度说的。其实穆雷只要不改成以进攻为主的打法,一味地防守反击,想得大满贯很难。:(

你说的这个靠谱,中文翻译有问题,哪有这么多天才
美少女估计也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
 
Maria Sharapova
为啥这样漂亮啊

声音也很有特点。 我最近发现很变态地享受着她的嘶叫声. TXK 能不能顺便解读一下这声音怎么能发成这样摄人心魄.
 
声音也很有特点。 我最近发现很变态地享受着她的嘶叫声. TXK 能不能顺便解读一下这声音怎么能发成这样摄人心魄.

这个问题是现代网球教学的一个症结。按理论,网球选手在用球拍击球那一霎那要吐气,即吐出胸中的气。这样做可以加强击球的力量力度。对年幼的学员(沙娃是7岁开始接受正式网球训练,许多世界前十名的选手也都是这个年龄(甚至更小)开始接受正式训练的),教练为了让他们领会这点,就让他们在发球,击球的同时,大声喊出来,如“hit”,或“Hi”。我在教学生是也是这样要求(在我通过网球教练执照考试时,主考官给我指出的唯一缺点就是击球时没有喊叫,听不出明显的吐气迹象 :blowzy:)。久而久之,呐喊击球不但成为他们的习惯,甚至是他们生理需要。如同打入前四名的美少女阿扎伦卡所说,如果不让她喊出来,她几乎不会打球。不但女选手,男子世界第一小德在他发球时,可以听到他拉长声的吼叫:咦 - 哈。

喊出声来对打球的人有益,但是对对手确实有干扰的客观作用。因为高手打球不只凭言观对手的动作,和球的飞动轨迹,也根据耳听球拍击球的声音辨别球速的快慢,甚至力度的大小。而击球人的喊叫声掩盖了这些细节。但是如同一批运动员所说,想要限制喊叫的分贝高度,要从小开始。不能到了温网争前四名是才改规矩。

中国的队员打球时比较安静,不知是不是教学理论系统不同造成的。可能“狮子吼”这门功夫不在中国教练的教学大纲里面。:D
 
我打球打到憨的时候,也会自然地吼出来。
其实就是你在击球前或则发球前,有一个吸气和憋气的过程,在击球和发球的那一瞬间,在手臂力量的带动下,自然地有一个出气的过程,吼声也就出来了。那种吼是来自于腹部的,并非扯着嗓子用声带吼。
 
talented,很有天赋,这样翻译就不错了,比天才柔和点哈。
你说的这个靠谱,中文翻译有问题,哪有这么多天才
美少女估计也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