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履历存疑 方舟子刨根问底

恐怕应该问李开复这么翻译是什么动机?方舟子质疑的是开复如此翻译的动机。更何况不仅仅是在质疑助教的翻译, 而且也在质疑最年轻助教的可能性。

对我来说, 我并不关心他们的动机,我更关心每一句表述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 方舟子发现并指出来, 大部分的人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得益
 
恐怕应该问李开复这么翻译是什么动机?方舟子质疑的是开复如此翻译的动机。更何况不仅仅是在质疑助教的翻译, 而且也在质疑最年轻助教的可能性。

对我来说, 我并不关心他们的动机,我更关心每一句表述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 方舟子发现并指出来, 大部分的人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得益

我现在的理解是, 小李或小李背后的人, 看到了中美职称上不对等的部分, 在英翻中的时候做的技术调整... 这种调整的目的是平衡而不是吹牛.
 
我现在的理解是, 小李或小李背后的人, 看到了中美职称上不对等的部分, 在英翻中的时候做的技术调整... 这种调整的目的是平衡而不是吹牛.

我也认为是这样。开复的某些解释是可以接受的。其他方面难以辩明的解释也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评价。
 
我现在的理解是, 小李或小李背后的人, 看到了中美职称上不对等的部分, 在英翻中的时候做的技术调整... 这种调整的目的是平衡而不是吹牛.

以开复的智慧,他不大可能不知道他“平衡”的 后果:
assistant prof 翻译成副教授, associate prof怎么翻译?
 
恐怕应该问李开复这么翻译是什么动机?方舟子质疑的是开复如此翻译的动机。更何况不仅仅是在质疑助教的翻译, 而且也在质疑最年轻助教的可能性。

对我来说, 我并不关心他们的动机,我更关心每一句表述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 方舟子发现并指出来, 大部分的人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得益
李开复这个最年轻assistant prof.,好像与事实不符吧。
 
看了半天,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美国的教授级别的系统一共三级:Professor, Associate, Assistant。头衔不一样,但是做的研究工作差不多,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Assistant professor下面有instructor和lecturer(是这个词吧),专门教课的
中国教授级别的一共两级:教授和副教授。副教授一下有讲师和助教,但是都不能指导博士生,以教课为主
大家公示了教授对应Professor,都没有任何前缀的。剩下两个英文职称里的某一个对应中文的副教授。想必中文的翻译应该有一个“国标”在,规定了Associate对应副教授了?

以开复的智慧,他不大可能不知道他“平衡”的 后果:
assistant prof 翻译成副教授, associate prof怎么翻译?
 
对我来说, 我并不关心他们的动机,我更关心每一句表述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 方舟子发现并指出来, 大部分的人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得益
:cool:
而且动机这东西,别人怎么揣摩呢?
反对诛心。
 
看了半天,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美国的教授级别的系统一共三级:Professor, Associate, Assistant。头衔不一样,但是做的研究工作差不多,都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Assistant professor下面有instructor和lecturer(是这个词吧),专门教课的
中国教授级别的一共两级:教授和副教授。副教授一下有讲师和助教,但是都不能指导博士生,以教课为主
大家公示了教授对应Professor,都没有任何前缀的。剩下两个英文职称里的某一个对应中文的副教授。想必中文的翻译应该有一个“国标”在,规定了Associate对应副教授了?


在中国,associate对应副教授已经约定俗成至少几十年了吧?
 
以开复的智慧,他不大可能不知道他“平衡”的 后果:
assistant prof 翻译成副教授, associate prof怎么翻译?

国内有政策, 不仅是吸引海外的人才, 年轻的有前途的土鳖也送到国外镀金. 那个XX带头人,XX学者, XX专家的位置的实质就是卡位, 谁上位谁有钱有项目有一切. 理论上讲, 跟中央台主播似的, 狗上去都红. 落选了, 这辈子就悬了,所以大家都是红了眼的.
海龟你Y再牛, 回国也不是真想做什么学问吧?嫩么地起步价也要比国外目前高一级吧? 你想占那个位置,你就动了土鳖盘子里的肉, 实话说同级别的土鳖也弱不到哪去... 你不编就压不住阵角, 你不编还有人帮你编, 可你一编就被别人攥住了.;)

俺当年的一个上司就是海龟, 3-5年拿了两个博士那种, 当是真把人都唬住了, 成功卡位...现在Y的都..

这个开复让俺很失望, 你Y好好的去抢什么去啦? 十大杰出青年?
 
我现在的理解是, 小李或小李背后的人, 看到了中美职称上不对等的部分, 在英翻中的时候做的技术调整... 这种调整的目的是平衡而不是吹牛.
我也觉得可以理解,中美教职体系不对等。

美国的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生,可以独立获得政府和公司的研究基金。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Professor

而中国的正教授都不一定有带博士生资格。

但全校最年轻的Assistant Professor这个不对,很可能是uglyducking猜的全系最年轻。
 
在中国,associate对应副教授已经约定俗成至少几十年了吧?

问个问题, 这边的大护士回去海归, 写个护士长算吹牛吗?:p
 
国内有政策, 不仅是吸引海外的人才, 年轻的有前途的土鳖也送到国外镀金. 那个XX带头人,XX学者, XX专家的位置的实质就是卡位, 谁上位谁有钱有项目有一切. 理论上讲, 跟中央台主播似的, 狗上去都红. 落选了, 这辈子就悬了,所以大家都是红了眼的.
海龟你Y再牛, 回国也不是真想做什么学问吧?嫩么地起步价也要比国外目前高一级吧? 你想占那个位置,你就动了土鳖盘子里的肉, 实话说同级别的土鳖也弱不到哪去... 你不编就压不住阵角, 你不编还有人帮你编, 可你一编就被别人攥住了.;)

俺当年的一个上司就是海龟, 3-5年拿了两个博士那种, 当是真把人都唬住了, 成功卡位...现在Y的都..

这个开复让俺很失望, 你Y好好的去抢什么去啦? 十大杰出青年?


“鼓上蚤”时迁攀高走壁,盗墓做贼,挤进108将,但是你家隔壁的王二刚一伸手就被抓了。总不能因为有时迁, 王二就不是贼了吧?
 
“鼓上蚤”时迁攀高走壁,盗墓做贼,挤进108将,但是你家隔壁的王二刚一伸手就被抓了。总不能因为有时迁, 王二就不是贼了吧?

跟俺抬缸是八? 杀了2000人的开国元帅上将和杀了2人的在逃犯都是杀人犯对吗?:D
 
此役肘子没占到什么上风

此役,方舟子跟对唐骏打假时的有备而来完全不同。对事实了解不清即匆忙出手,且战且退,基本是铩羽而归。当然开复也有些灰头土脸。

以下ZT自MITBBS -

方舟子质疑李开复副教授经历 李开复闪电回应
2011年11月23日21:30:03 [科技新闻]

编者按:继曝光新华都总裁唐骏造假后,科普作家方舟子又将矛头对准IT人士,在微博上对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副教授的经历提出质疑。对此,李开复在微博上一一回应了“方舟子先生的若干不实”,并表示不再回应。

方舟子:Assistant Professor是助理教授而非副教授

李开复:Assistant Professor有博导职能因此译成副教授

方舟子近日表示:李开复在自传中表示,自己仅28岁就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只要再坚持几年就可以得到tenure(终身教授)的职位。但据其英文简历,他当时的职称是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一般来说这是non-tenuretrack职称,升上去是Senior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而不是终身教授。

对此,李开复立即作出回应。李开复表示:我在1988年CMU毕业后,导师挽留我留校。一般毕业生留校是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但是当时学校希望我直接进入tenure-track的职位,所以先做了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后转换成As-sistant Professor (等同职位,RCS 年资都算在tenure)。

我在卡内基梅隆是Assistant Professor,此职位有资格做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带头人,翻译为“助理教授”会被误解成助教,忽视博导职能;但是翻译成“副教授”可能和已有tenure的Associate Professor 混淆。所以在自传中决定用“副教授”,但注明assistant professor,就是tenure-track,但是尚未得tenure。

李开复同时援引卡内基梅隆大学官方网站内容解释称:“1998年,李开复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接受了assistant professor 的职位。”

方舟子:最年轻副教授肯定是错的

李开复:26岁时校长告知“最年轻”

昨日9时多,方舟子继续质疑:“随便找找李开复的前辈当卡内基梅隆大学助理教授的年龄:经济系Lester B.Lave,1963年当上,23岁;化工系Lorenz T.Biegler,1981年当上,25岁。还有很多一拿到博士就到该校当助理教授的,不知道其出生年份,但估计也就20多岁。所以28岁当助理教授(李开复译为副教授)实在不好吹嘘是该校‘最年轻’。”

昨日10时左右,李开复对方舟子的质疑一一对照回复,并在微博上发布了题为《回应方舟子先生的若干不实》的回应截图。并对“最年轻副教授”问题解释称校长在其26岁时告知他最年轻。

随后,李开复最后一次回应称,已击破相关不实,不再回应:“总结我的职称过程——(1)我毕业后跳过博士后,破格直升教职;(2)学校官网认可我的经历;(3)博导发函验证破格给予tenuretrack 职称,(4)26岁的assistant professor 是校长告知最年轻;(5)assistant professor 翻译加上注解是清晰的,并2009年撰文解释;(6)上述事实和上一条微博已击破相关不实,不再回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