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7-25
- 消息
- 33,823
- 荣誉分数
- 374
- 声望点数
- 243
加国亚裔少年患抑郁症自杀 父母竟毫无察觉
加拿大家园 2011-12-04 09:08
http://www. iask. ca/news/canada/2011/1204/105031.html
近日,密市一名16岁亚裔少年(Mitchell Pham)患抑郁症而自杀的案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他的父母事前竟一点觉察都没有,还以为儿子十分优秀。现在的父母往往太过注重工作,而忽视成长的需要。本地英文媒体希望,能够通过对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唤醒父母们的注意,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与他们之间良好的沟通。 加拿大 家 园 网
背景:优秀亚裔青少年因抑郁症而自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Mitchell都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青少年。他在密市Gordon Graydon Memorial高中念12年级,在国际商业和技术方面表现突出,还担任学校机器人技术俱乐部的管理员。同时,他练过功夫、拿到了射箭教练的认证,并十分喜欢户外运动,曾在一所初中生的夏令营里担任辅导员,受到营员们的尊敬。他还自学了电子吉他,加入了乐队…… 家园新闻,news.
Mitchell也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如果缺了一节课,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里。每到父亲节和母亲节,他会写一首小诗附在卡片中送给父母,令他们感到十分温馨。在父母的眼中,Mitchell就是完美的化身、全家的骄傲。 园友录,u.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父母的宠儿、出色的学生,其实一直在和抑郁症(depression)抗争。在今年10月份的一个下午,Mitchell趁家里无人时走进地下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平时爱给父母写诗的他,这次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Mitchell的自杀,导致了家庭的支离破碎。事情虽已过去了近两个月,但是他的父母却仍陷于深深的自责,他的母亲甚至至今无法上班。让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平时看儿子十分正常,他心里究竟有哪道坎过不去,竟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官方的数据显示,安省每年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案件的数量大约在60件上下,但是安省法医处(coroner’s office)相信,真实数据可能较官方的还多三分之一。仅仅是现在,法医处就在同时调查7起10月份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案。
法医处拒绝透露这七起案件发生的具体地点,但是据本地英文媒体获悉,其中至少有两起发生在大多伦多地区,而Mitchell正是其一。
媒体希望,能够通过对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唤醒父母们的注意,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与他们之间良好的沟通。
反思:父母应首先开口讨论“敏感话题”
虽然Mitchell的父母还没有从儿子自杀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反思教育上的失误,并希望他们通过媒体的分享,能够让其他家庭、特别是移民家庭避免他们家的悲剧。 家园论坛,forum.
Mitchell的父亲Tri后悔地表示,如果儿子能够对父母倾诉,哪怕能让他们发现一丝不对劲,全家也会尽一切努力的去帮他。可是,Mitchell从来不把内心的痛苦向父母倾诉,这不能怪他什么,因为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如此。
Mitchell的母亲Sandra则表示,父母应该注意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首先开口和青少年子女讨论一些“敏感的话题”,例如自杀,而不是期望他们在有需要时候会自己开口。她现在回想,如果先前能够“唐突地”提出自杀的话题,并展开讨论,或许就能拯救儿子的生命。
比Mitchell大三岁的姐姐Jennifer也经历过抑郁症的痛苦。那时她也把所有的压力隐藏在心里,不想让父母知道,甚至不敢拨打心理医生的电话,生怕父母发现电话账单上出现陌生的电话号码,然后问她是怎么回事。好在学校有心理辅导员,Jennifer能够前往寻求帮助。 家园论坛,forum.
Jennifer回忆,自己能够向父母倾诉,得益于一次很随机的对话。一次,她的胃部疼痛,便问母亲抑郁症是否对健康有影响。母亲回答:“是的。怎么了?”就是这一句“怎么了”,让Jennifer把所有的话都说了出来。从此以后,家里人便对她的抑郁症关注,并开始了有效的治疗。
此外,本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另据报道称,2009年对安省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53%的大专学生感到焦虑;54%的人对未来感到无望;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感到沮丧、不堪重负;7.2%的人“认真地考虑过自杀”。自杀已是本省18至24岁年龄段第二大致死原因,仅仅排在车祸之后。
加拿大家园 2011-12-04 09:08
http://www. iask. ca/news/canada/2011/1204/105031.html
近日,密市一名16岁亚裔少年(Mitchell Pham)患抑郁症而自杀的案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他的父母事前竟一点觉察都没有,还以为儿子十分优秀。现在的父母往往太过注重工作,而忽视成长的需要。本地英文媒体希望,能够通过对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唤醒父母们的注意,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与他们之间良好的沟通。 加拿大 家 园 网
背景:优秀亚裔青少年因抑郁症而自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Mitchell都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青少年。他在密市Gordon Graydon Memorial高中念12年级,在国际商业和技术方面表现突出,还担任学校机器人技术俱乐部的管理员。同时,他练过功夫、拿到了射箭教练的认证,并十分喜欢户外运动,曾在一所初中生的夏令营里担任辅导员,受到营员们的尊敬。他还自学了电子吉他,加入了乐队…… 家园新闻,news.
Mitchell也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如果缺了一节课,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里。每到父亲节和母亲节,他会写一首小诗附在卡片中送给父母,令他们感到十分温馨。在父母的眼中,Mitchell就是完美的化身、全家的骄傲。 园友录,u.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父母的宠儿、出色的学生,其实一直在和抑郁症(depression)抗争。在今年10月份的一个下午,Mitchell趁家里无人时走进地下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平时爱给父母写诗的他,这次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Mitchell的自杀,导致了家庭的支离破碎。事情虽已过去了近两个月,但是他的父母却仍陷于深深的自责,他的母亲甚至至今无法上班。让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平时看儿子十分正常,他心里究竟有哪道坎过不去,竟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官方的数据显示,安省每年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案件的数量大约在60件上下,但是安省法医处(coroner’s office)相信,真实数据可能较官方的还多三分之一。仅仅是现在,法医处就在同时调查7起10月份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案。
法医处拒绝透露这七起案件发生的具体地点,但是据本地英文媒体获悉,其中至少有两起发生在大多伦多地区,而Mitchell正是其一。
媒体希望,能够通过对青少年自杀事件的报道,唤醒父母们的注意,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与他们之间良好的沟通。
反思:父母应首先开口讨论“敏感话题”
虽然Mitchell的父母还没有从儿子自杀的阴影中走出来,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反思教育上的失误,并希望他们通过媒体的分享,能够让其他家庭、特别是移民家庭避免他们家的悲剧。 家园论坛,forum.
Mitchell的父亲Tri后悔地表示,如果儿子能够对父母倾诉,哪怕能让他们发现一丝不对劲,全家也会尽一切努力的去帮他。可是,Mitchell从来不把内心的痛苦向父母倾诉,这不能怪他什么,因为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如此。
Mitchell的母亲Sandra则表示,父母应该注意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首先开口和青少年子女讨论一些“敏感的话题”,例如自杀,而不是期望他们在有需要时候会自己开口。她现在回想,如果先前能够“唐突地”提出自杀的话题,并展开讨论,或许就能拯救儿子的生命。
比Mitchell大三岁的姐姐Jennifer也经历过抑郁症的痛苦。那时她也把所有的压力隐藏在心里,不想让父母知道,甚至不敢拨打心理医生的电话,生怕父母发现电话账单上出现陌生的电话号码,然后问她是怎么回事。好在学校有心理辅导员,Jennifer能够前往寻求帮助。 家园论坛,forum.
Jennifer回忆,自己能够向父母倾诉,得益于一次很随机的对话。一次,她的胃部疼痛,便问母亲抑郁症是否对健康有影响。母亲回答:“是的。怎么了?”就是这一句“怎么了”,让Jennifer把所有的话都说了出来。从此以后,家里人便对她的抑郁症关注,并开始了有效的治疗。
此外,本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另据报道称,2009年对安省6所大学的调查显示,53%的大专学生感到焦虑;54%的人对未来感到无望;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感到沮丧、不堪重负;7.2%的人“认真地考虑过自杀”。自杀已是本省18至24岁年龄段第二大致死原因,仅仅排在车祸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