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个蔡司泡
专挑有气泡的镜头?牛,吼吼
===================================
蔡司泡我也第一次聽說,但關於氣泡與鏡頭質量的關係眾說紛紜,很多都是轉載和道聽途說,我原來在香港這邊的論壇還挑起了一場不小的辯論。 我原來也只是聽到有些老玩家說50多年前的鏡頭有氣泡的證明是好鏡頭,本來不以為然,但看到別人的辯論,我現在比較相信了。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可以把辯論的內容轉貼過來,部分節選:
a, 我在外國讀大學時, 副修攝影有"光學設計"一科, 我拿滿分.
b, Zeiss老鏡, 有氣泡先至係真正靚玻璃, 而且越多越好, 但1960年已經用完.
c, 有氣泡的Zeiss鏡Lecia鏡, 跟有氣泡的日本鏡, 大陸鏡, 光學反應完全相反.
d, 東西德Zeiss造鏡用舊玻璃, 通常沉殿及stable十多廿年才用.
e, 例如Zeiss的Biotar在1930年設計完成, 但在1950年後才用該款玻璃大量造鏡. Prototype例外.
f, 但由於2次大戰物資短缺及用在戰爭上, 所以1960年以後已再無1945年前的舊玻璃存貨. 只能用1945年後生產的玻璃, 幸好多層加膜T及T*的發明, 補充了沉殿期較短的短處.
h, Leica, Kodak, Zeiss有氣泡老鏡, 對抗正射陽光時反應較T及T*加膜較差一點, 因氣泡會反射光線. 但在陰天或暗位反應均比T及T*加膜較佳一點, 因為靚的舊玻璃本質更好.
i, 由1900年開始, 光學鏡頭玻璃都唔係吹出來的.
j, 2次大戰時期(1941-1945年)Zeiss沒有再生產光學鏡頭給相機, 因為只做軍備鏡(Aero,偵察,來福鏡), 其中1938-1942間生產的, 質素極佳. 沒有所謂"參差qc過骨的次品"Zeiss鏡可以出廠.
k, 戰後, Zeiss廠分成東西廠, 告訴你1960年前Carl Zeiss Jena (所謂前東蔡) 所生產的Zeiss鏡, 用盡舊玻璃存貨, 質素極佳, 所以銘品很多. 但1960年後Carl Zeiss Jena (所謂東蔡) 所生產的Zeiss鏡, 真是不敢恭維. 西蔡是另一故事.
---------------------------------------------------
老頭的玻璃氣泡跟玻璃的生產工藝有關的,很多高級玻璃長達10個多月的保溫冷卻,已獲得最佳的玻璃結晶體,玻璃除了生產工藝外還跟當地的地質條件很有關係啦。萊卡選擇加拿大也就是為此。
而且據說有一段人們買鏡頭,就挑玻璃里有氣泡的鏡頭,因為那是使用高級光學玻璃的象徵。這個估計現在無從考證了。
至少我現在還是堅信這個啦 當然也要看鏡頭的年份的,60年代後的就不去參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