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然不是为了结果而活,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死亡,一切终将成空,那么难道我们就不要活了吗?所谓珍惜拥有是全力投入现在的分秒,爱也好,恨也好,哭得痛快,笑得畅快,淋漓尽致的活一回,只是不想要那种欲什么还不什么的涩涩的感觉.当爱情变得混沌不清的时候,想离开就离开,有什么是需要弥补的呢? 或许会有唏嘘嗟叹,只是不会后悔,因为该有的都有过,该走的也都走得干净.”
喔,原来如此。呵呵。
记忆最深的是“海的女儿”,那种伤美的情绪,几乎刻骨铭心;
后来看的第一部言情小说是琼瑶的“聚散两依依”,书中女主角最后离开丈夫投入所爱的怀抱,让我小小的情绪全部破坏;总觉得应该是“ 还君明珠泪两行,恨不相逢未嫁时”的结局,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写,从此对琼瑶淡淡;
隔了一年,翻到了小舅舅的一本“七剑下天山”,偷偷躲起来读完,为冒辟疆和董小宛和顺治轻轻叹息。
第一遍的“红楼梦”在六年纪的寒假看完,这次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妈妈不会骂),为司棋痛哭了一场。
好象辜负和被辜负是永远的主题。
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杂;看完第六遍红楼梦,胆子更大,要看“尤利西斯”,这次训我的人是姐姐,她是我童年时心中的仙子,少年时梦中的神。我叫她姐姐,赖在她身边不走,想方设法讨她欢心。用尽一个小孩的心思。她永远都是淡淡的样子,偶尔坐在窗前发呆,眼神飘忽不定,神态矜持疏离,言辞落落大方。
她没有什么特别爱或者特别不爱,直到有一天,她有了她的初恋;
那天又赖在她家不走,午后在地板上睡着,隐隐约约听到她和别人说话;渐渐清醒,听到的另一个声音是姐姐的要好女友,她的声音还是淡淡,说她的男朋友忽然离开,只说一句再见。没有任何情绪。
我的心,却一直一直在下沉。不敢睁开眼睛。好难过。
后来装睡被识破,姐姐神色中的恼怒只是一闪而过,好友走后,对我说,不要再提起。
从此,再不能够相信爱情。
一切都是童话而已。
两个人的生活,有感情就够了。
在亦舒的书中找到姐姐的影子,那么自尊自持,那么尊贵淡漠的女子。从不轻易流露情绪。
有一本书说一个女子,丈夫不停有外遇,她以冷漠作为武器,不再开口与他说话,只是不开口先提离婚;而所有人都以为,离婚只是时间问题;后来有一天,忽然她的丈夫遇车祸而亡,身边坐的是他的情人;一个偶然的机缘,她得知另一个年轻女孩,有了他的孩子,她竭尽全力,倾尽所有要那女孩保全他的孩子,为了他年迈的父母,她这样说;她的善良和宽容得到所有人的尊敬,直到有一天,仰慕她已久的另一个男子,终于放弃,在离开前说:最爱她丈夫的人,其实是她自己。
不是爱不自知,而是爱而矜持。一样的浓烈和情深。
有一个小小的补偿是说,当时发生车祸时和她丈夫在一起的情人,再次遇到时终于告诉她,发生车祸是因为他们的争执,她要他离开他的妻子,他不肯,他最爱的,还是她。
爱并不能弥补所有缺陷。
我不知道在徐志摩的回忆中,他浓烈不自持的爱恋到底伤害了多少人,又陷多少人在尴尬的境地。
精彩之处,是在他离去以后吧。
“爱的代价”,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