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公立小学的额外收费情况

不久,孩子的班主任又说他们班里要搞活动,但缺乏相应的音像设备,这套设备很贵,希望家长们从资金上支持。老师希望能募捐到1500元,俺一算,平均每个学生得捐六七十元呢,这对俺真有点勉为其难。而且这次捐款表面上是自愿,那位老师却一再给孩子和家长施加压力,甚至鼓励孩子们之间进行攀比。这种做法令我颇为反感,可如果真的一毛不拔,又担心会有不良影响。于是拿了20元给孩子说:咱家经济不富裕,捐款这种事儿只能量力而行了。
岂料,大家把钱给了老师,那套所谓的器材却始终也不见踪影。直到毕业前夕,在学生们的再三催促下,老师才买了一个很便宜的摄像机,和家长们的捐款数额相差甚远。

有了这次经历,我对学校的捐款开始谨慎起来。后来还有很多各种名目的捐款,既有给学校的,也有给非洲贫困儿童的、给心脏病基金会的等等,我基本没有再捐。

如果怀疑有贪污捐款的嫌疑可以打电话给 Trustee。他们是选举出来的,会根据反映进行调查,最后给你一个交代。 可以看出所谓摄像机的事只是借口,给自己拒绝捐款找的借口。估计这么精明的人,肯定是不买小孩上门卖的巧克力的。
 
学校组织远游活动,的确有很多费用,比如租车,保安费用,voluteer费用等,可能比你自己开个车去玩是要贵点。但孩子的感觉和乐趣是完全不一样的,家长不能光算经济帐。
到是真挺佩服帖子里那个家长的,每笔费用记的那么清楚,我是没记得几个。

更滑稽的是,把孩子买图书的钱都记入学校"收费"。
 
对,大家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该花的钱就要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应该更快乐吧,而且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们家长也放心。但那个帖子中提到的两点很令我困惑。

贴中提到: “还有个插曲,负责带队的老师把这次旅行向孩子们描述得天花乱坠,还怂恿学生们每人至少带300元零花钱,专门用于在指定商店购买旅游纪念品。

我来着加拿大才6个月,感觉这里钱还没有那么毛,“至少300加元”让一个小学毕业生去买旅游纪念品,还是在指定商店买,怎么感觉像参加了某低价国内旅行团似的?

帖子中还提到:“不久,孩子的班主任又说他们班里要搞活动,但缺乏相应的音像设备,这套设备很贵,希望家长们从资金上支持。老师希望能募捐到1500元,俺一算,平均每个学生得捐六七十元呢,这对俺真有点勉为其难。而且这次捐款表面上是自愿,那位老师却一再给孩子和家长施加压力,甚至鼓励孩子们之间进行攀比。这种做法令我颇为反感,可如果真的一毛不拔,又担心会有不良影响。于是拿了20元给孩子说:咱家经济不富裕,捐款这种事儿只能量力而行了。
岂料,大家把钱给了老师,那套所谓的器材却始终也不见踪影。直到毕业前夕,在学生们的再三催促下,老师才买了一个很便宜的摄像机,和家长们的捐款数额相差甚远。


我是很不希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攀比,另外,她提到的情况显然是捐款未用到位,还清晰地发生在20多位小朋友面前,我一直认为这种事不会在加拿大发生的,若是发生在国内我倒不吃惊了(可能有人要砸我,呵呵)。

是上述那个帖子有误导,还是我把这里想象的太纯?各位前辈,请指点下。
 
要不回国比比看

呵,那才是名符其实的收费。在大城市,好点的学校一年不收你三、五万您就偷着乐吧。
 
贴中提到: “还有个插曲,负责带队的老师把这次旅行向孩子们描述得天花乱坠,还怂恿学生们每人至少带300元零花钱,专门用于在指定商店购买旅游纪念品。


是上述那个帖子有误导,还是我把这里想象的太纯?各位前辈,请指点下。
这个是有问题,有点类似黑导游提成那性质。我孩子从没碰到过这中情况。没有指定要去哪买什么,连吃什么都自己随意。估计是adult个人行为,家长应该集体反映抗议。
 
呵,那才是名符其实的收费。在大城市,好点的学校一年不收你三、五万您就偷着乐吧。

别乱讲话... 内叫"赞助"费... 主语不一样地.

你知道"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吗? ;)
 
...。

是上述那个帖子有误导,还是我把这里想象的太纯?各位前辈,请指点下。

其实,我们的讨论已经是在浪费时间。

这个转贴的内容完全是误导,可以忽略。这里的学校组织的任何收费的午餐和校外、课外活动,家长和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
 
别乱讲话... 内叫"赞助"费... 主语不一样地.

你知道"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吗? ;)

Money-driven la. :p
 
Money-driven la. :p

旅游费贵点正常, 因为带队老师们的部分费用会在里面吧?

现在中国的中学生假期出国"考察"也很正常吧? 俺就在机场遇到过一大班穿"新东方"衣服的国内小孩, 大概是结束加拿大的访问要去美国...:p
 
旅游费贵点正常, 因为带队老师们的部分费用会在里面吧?

现在中国的中学生假期出国"考察"也很正常吧? 俺就在机场遇到过一大班穿"新东方"衣服的国内小孩, 大概是结束加拿大的访问要去美国...:p

这里学校的乐队,还组织自费去欧洲旅游考察呢。你不能把这个算学校收费吧。(你可以选择不让自己的孩子去。)
 
以讹传讹的成分很大,而且那个家长实在CHEAP & MEAN

对,大家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该花的钱就要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应该更快乐吧,而且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们家长也放心。但那个帖子中提到的两点很令我困惑。

贴中提到: “还有个插曲,负责带队的老师把这次旅行向孩子们描述得天花乱坠,还怂恿学生们每人至少带300元零花钱,专门用于在指定商店购买旅游纪念品。

我来着加拿大才6个月,感觉这里钱还没有那么毛,“至少300加元”让一个小学毕业生去买旅游纪念品,还是在指定商店买,怎么感觉像参加了某低价国内旅行团似的?

帖子中还提到:“不久,孩子的班主任又说他们班里要搞活动,但缺乏相应的音像设备,这套设备很贵,希望家长们从资金上支持。老师希望能募捐到1500元,俺一算,平均每个学生得捐六七十元呢,这对俺真有点勉为其难。而且这次捐款表面上是自愿,那位老师却一再给孩子和家长施加压力,甚至鼓励孩子们之间进行攀比。这种做法令我颇为反感,可如果真的一毛不拔,又担心会有不良影响。于是拿了20元给孩子说:咱家经济不富裕,捐款这种事儿只能量力而行了。
岂料,大家把钱给了老师,那套所谓的器材却始终也不见踪影。直到毕业前夕,在学生们的再三催促下,老师才买了一个很便宜的摄像机,和家长们的捐款数额相差甚远。


我是很不希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攀比,另外,她提到的情况显然是捐款未用到位,还清晰地发生在20多位小朋友面前,我一直认为这种事不会在加拿大发生的,若是发生在国内我倒不吃惊了(可能有人要砸我,呵呵)。

是上述那个帖子有误导,还是我把这里想象的太纯?各位前辈,请指点下。
 
而且这次捐款表面上是自愿,那位老师却一再给孩子和家长施加压力,甚至鼓励孩子们之间进行攀比。
I don't believe this.
 
谢谢各位!看来我不用再担心学校有不合理的乱收费和学生间攀比成风的问题了,这也是我们带孩子来加拿大的原因。钱多少是倒是次要的,为孩子该花的钱就花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