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5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世卫专家在中国的三个「没想到」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3年05月05日 03:40 PM
【万维读者网】 香港文汇报6日报道,作为唯一一位全程考察京、粤、沪三地的世卫专家,吉姆斯・莫格尔在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目睹了中国政府抗疫思路的逐步开放,亲历了中国与世卫合作的一步步进展,领略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面对疫情危机的智慧与果敢,也见证了中国医护工作者忘我敬业的崇高品格。当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时,记者发现,他最常用的一个词竟是「真没想到」。
「仔细算一算,我到中国已经四十五天了。真没想到,刚来时,我只打算呆一个星期。」莫格尔教授告诉记者,他非常庆幸自己选择留下来,一方面,作为传染病学家,能在爆发疫情的前沿地区从事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他能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并了解中国。
莫格尔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无法体会过去短短一个多月间,中国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进步,这是中国开放历程中一个里程碑。
合作初期:资料很「难得」
回忆来中国的考察经历,莫格尔教授说,早在二月底,世界卫生组织获悉中国广东发生一种新型传染性肺炎後,立即派专家组来中国考察。而那一次专家从中国获得的信息很少,只是怀疑此病与禽流感有关。很快,世界卫生组织又派出第二个专家组,主要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做了一些与禽流感相关的实验,否定了原来的猜测。
後来莫格尔等五位专家接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於3月23日来到北京。
「当时,我们对SARS的了解并不多,只想搞清楚发生在广东的『非典』与世界其他地区的『SARS』到底有何关联?」
莫格尔教授说,通过此後的一周与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以及特地从广东赶来的专家们进行的多次会谈,世卫专家组已经初步判断出,两者是同一种疾病,认为有必要深入广东考察情况,并希望中国尽快加入全球SARS通报系统。
莫格尔坦言,起初从中国政府获得疫情资料并不容易。2月11日,中国首次向世卫通报305例「非典」病人;三月底,世卫专家组又拿到了一个截至2月底的数据;而到了四月初,中国终於决定加入全球通报系统,但还是五天公布一次数据。
同样,获准进入广东也经历了「耐心的等待」。莫格尔教授说,我们等了几天都没有回应,有的成员已经打算回国了。
不过,好事多磨,世卫专家组还是於4月2日顺利抵达了广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莫格尔说,广东之行对全球抗疫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里我们了解了成功控制疫情的经验。
吴仪副总理「very smart」
回京後,世卫专家组向卫生部作了详细的汇报,并得到吴仪副总理的接见。这是莫格尔教授的另一个「真没想到」。
他说,这位女副总理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她思想开放,机敏博学,比如她对这种新型的传染病掌握了很多知识,非常了解和关注国内疫情。
「她给我们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从她身上,我们感到中国新一届政府很有能力。」
莫格尔教授说,也正是从那时起,世卫专家组注意到,有关北京疫情的传言越来越多,世卫决定继续在北京考察。而此时,专家组只剩下莫格尔教授和德国病毒学家沃夫甘・皮艾斯特。
莫格尔说,能够明显地感到,第二次在北京考察比第一次自由得多,世界专家组获准进入很多医院,包括军队的医院。
与此同时,莫格尔感觉北京政府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也明显增强,卫生部门开始采取很多措施隔离病人、防治医院感染等。但世卫专家考察後的结论仍是:「北京行动迟了。」
他认为造成北京行动迟缓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广东疫情受控後,其他地方政府掉以轻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公共卫生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及时有效反应疫情动态,包括中国军方与地方政府卫生体系信息不兼容等问题。
4月18日,当北京官方公布SARS确诊人数仍为37例时,世卫专家组举行新闻发布会估计北京可能有200人感染SARS。而世卫19日从卫生部高层得到消息,感染人数可能达500人。
北京撤高官出人意料
紧接著,莫格尔经历了更大的「没想到」。他说,当他得知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被撤职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莫格尔深知他们曾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为了严控疫情,明确职责,「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
莫格尔教授认为,勇撤高官後,中国抗疫工作打开新局面,敏感疫情得到全面公开,与世卫的合作更加紧密。
玩命的世卫专家
另据报道,在中国各地考察中,莫格尔教授冒著可能被感染的危险,看望了数十位SARS病人。
在广东,世卫专家组商讨分工时,他主动提出自己要到传染病医院,了解医护人员如何治疗SARS病人。
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无所谓害怕不害怕,只要正确地做好防护就不会被感染。而这一切,他却不敢告诉家人。每次打电话回去,家人总是一再叮嘱他赶快回来。但莫格尔教授却一拖再拖,每一次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有了新的考察任务,他都答应留下来。
不久前,当莫格尔教授前往收治了二百四十名SARS病人的北京胸科医院时,世卫北京代表处的同事开玩笑说:这个时候英雄与傻瓜只有一念之差。
每天工作逾十五小时
在本报记者跟随世卫专家考察的全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专家们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忙得顾不上吃饭。记得有一次在北京约莫格尔和沃夫甘教授采访,他们晚上八点赶到时,一整天居然粒米未沾。
而在上海,为了有效利用短暂的五天时间,世卫专家们白天考察,晚上赶写报告。同组的专家们善意地向任组长的莫格尔教授抱怨:我们简直就是疯狂。
然而,无论工作是多么辛苦和危险,莫格尔教授却始终乐观以对。他告诉记者,这个机会对他而言太难得了,「在中国,我的收获比预想的多得多」。
吉姆斯・莫格尔小档案
吉姆斯・莫格尔,内科、传染病专家,目前是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国家传染病中心寄生虫传染项目负责人。1978年至2000年7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同时在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任传染病医疗服务学科负责人。
世卫专家在中国
2月底:世卫派出首批专家来华,初期指出「非典」可能与「禽流感」有关。
3月初:世卫第二批专家来华,实验证实「非典」与「禽流感」无关,是一种新型传染病。
3月24日至4月1日:世卫第三批专家在北京进行第一次考察,证实广东「非典」与世界其他地区「SARS」属同种疾病,中国加入全球SARS通报系统。
4月2日至4月8日:世卫专家到广东考察,肯定广东抗疫经验。
4月9日至4月20日:在北京进行第二次考察,发现北京疫情爆发。
4月21日至4月26日:到上海考察,认为上海防疫系统及时有效,无重大疫情隐瞒。
4月27日至今:在北京进行第三次考察,协助北京控制疫情。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3年05月05日 03:40 PM
【万维读者网】 香港文汇报6日报道,作为唯一一位全程考察京、粤、沪三地的世卫专家,吉姆斯・莫格尔在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目睹了中国政府抗疫思路的逐步开放,亲历了中国与世卫合作的一步步进展,领略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面对疫情危机的智慧与果敢,也见证了中国医护工作者忘我敬业的崇高品格。当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时,记者发现,他最常用的一个词竟是「真没想到」。
「仔细算一算,我到中国已经四十五天了。真没想到,刚来时,我只打算呆一个星期。」莫格尔教授告诉记者,他非常庆幸自己选择留下来,一方面,作为传染病学家,能在爆发疫情的前沿地区从事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他能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并了解中国。
莫格尔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无法体会过去短短一个多月间,中国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进步,这是中国开放历程中一个里程碑。
合作初期:资料很「难得」
回忆来中国的考察经历,莫格尔教授说,早在二月底,世界卫生组织获悉中国广东发生一种新型传染性肺炎後,立即派专家组来中国考察。而那一次专家从中国获得的信息很少,只是怀疑此病与禽流感有关。很快,世界卫生组织又派出第二个专家组,主要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做了一些与禽流感相关的实验,否定了原来的猜测。
後来莫格尔等五位专家接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於3月23日来到北京。
「当时,我们对SARS的了解并不多,只想搞清楚发生在广东的『非典』与世界其他地区的『SARS』到底有何关联?」
莫格尔教授说,通过此後的一周与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以及特地从广东赶来的专家们进行的多次会谈,世卫专家组已经初步判断出,两者是同一种疾病,认为有必要深入广东考察情况,并希望中国尽快加入全球SARS通报系统。
莫格尔坦言,起初从中国政府获得疫情资料并不容易。2月11日,中国首次向世卫通报305例「非典」病人;三月底,世卫专家组又拿到了一个截至2月底的数据;而到了四月初,中国终於决定加入全球通报系统,但还是五天公布一次数据。
同样,获准进入广东也经历了「耐心的等待」。莫格尔教授说,我们等了几天都没有回应,有的成员已经打算回国了。
不过,好事多磨,世卫专家组还是於4月2日顺利抵达了广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莫格尔说,广东之行对全球抗疫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里我们了解了成功控制疫情的经验。
吴仪副总理「very smart」
回京後,世卫专家组向卫生部作了详细的汇报,并得到吴仪副总理的接见。这是莫格尔教授的另一个「真没想到」。
他说,这位女副总理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她思想开放,机敏博学,比如她对这种新型的传染病掌握了很多知识,非常了解和关注国内疫情。
「她给我们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从她身上,我们感到中国新一届政府很有能力。」
莫格尔教授说,也正是从那时起,世卫专家组注意到,有关北京疫情的传言越来越多,世卫决定继续在北京考察。而此时,专家组只剩下莫格尔教授和德国病毒学家沃夫甘・皮艾斯特。
莫格尔说,能够明显地感到,第二次在北京考察比第一次自由得多,世界专家组获准进入很多医院,包括军队的医院。
与此同时,莫格尔感觉北京政府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也明显增强,卫生部门开始采取很多措施隔离病人、防治医院感染等。但世卫专家考察後的结论仍是:「北京行动迟了。」
他认为造成北京行动迟缓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广东疫情受控後,其他地方政府掉以轻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公共卫生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及时有效反应疫情动态,包括中国军方与地方政府卫生体系信息不兼容等问题。
4月18日,当北京官方公布SARS确诊人数仍为37例时,世卫专家组举行新闻发布会估计北京可能有200人感染SARS。而世卫19日从卫生部高层得到消息,感染人数可能达500人。
北京撤高官出人意料
紧接著,莫格尔经历了更大的「没想到」。他说,当他得知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被撤职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莫格尔深知他们曾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为了严控疫情,明确职责,「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
莫格尔教授认为,勇撤高官後,中国抗疫工作打开新局面,敏感疫情得到全面公开,与世卫的合作更加紧密。
玩命的世卫专家
另据报道,在中国各地考察中,莫格尔教授冒著可能被感染的危险,看望了数十位SARS病人。
在广东,世卫专家组商讨分工时,他主动提出自己要到传染病医院,了解医护人员如何治疗SARS病人。
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无所谓害怕不害怕,只要正确地做好防护就不会被感染。而这一切,他却不敢告诉家人。每次打电话回去,家人总是一再叮嘱他赶快回来。但莫格尔教授却一拖再拖,每一次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有了新的考察任务,他都答应留下来。
不久前,当莫格尔教授前往收治了二百四十名SARS病人的北京胸科医院时,世卫北京代表处的同事开玩笑说:这个时候英雄与傻瓜只有一念之差。
每天工作逾十五小时
在本报记者跟随世卫专家考察的全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专家们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五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忙得顾不上吃饭。记得有一次在北京约莫格尔和沃夫甘教授采访,他们晚上八点赶到时,一整天居然粒米未沾。
而在上海,为了有效利用短暂的五天时间,世卫专家们白天考察,晚上赶写报告。同组的专家们善意地向任组长的莫格尔教授抱怨:我们简直就是疯狂。
然而,无论工作是多么辛苦和危险,莫格尔教授却始终乐观以对。他告诉记者,这个机会对他而言太难得了,「在中国,我的收获比预想的多得多」。
吉姆斯・莫格尔小档案
吉姆斯・莫格尔,内科、传染病专家,目前是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国家传染病中心寄生虫传染项目负责人。1978年至2000年7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同时在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任传染病医疗服务学科负责人。
世卫专家在中国
2月底:世卫派出首批专家来华,初期指出「非典」可能与「禽流感」有关。
3月初:世卫第二批专家来华,实验证实「非典」与「禽流感」无关,是一种新型传染病。
3月24日至4月1日:世卫第三批专家在北京进行第一次考察,证实广东「非典」与世界其他地区「SARS」属同种疾病,中国加入全球SARS通报系统。
4月2日至4月8日:世卫专家到广东考察,肯定广东抗疫经验。
4月9日至4月20日:在北京进行第二次考察,发现北京疫情爆发。
4月21日至4月26日:到上海考察,认为上海防疫系统及时有效,无重大疫情隐瞒。
4月27日至今:在北京进行第三次考察,协助北京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