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71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新华社南京2月13日专电(“中国网事”记者 凌军辉)江苏镇江3日发生市区自来水异味事件。镇江市政府应急办4日发布通告称,造成自来水异味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下降、氯气投放量增多。7日,镇江市政府应急办再次发布通告称,此次事件是由苯酚污染水源造成的,初步排查,发现一艘曾停靠镇江的韩国籍船舶排口管道阀无法关严,有重大嫌疑。由于权威信息发布滞后,多种传言通过网络扩散,一度引发镇江、南通等地部分市民抢购纯净水。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日前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报道,认为政府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及时真实发布权威信息。镇江市政府11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最新调查进展,回应各界质疑,对事件处理进行反思。
有关部门处置不严谨造成信息发布滞后
镇江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卜晓放在发布会上表示,围绕自来水异味事件的处置,市政府也进行了深入反思。首先,在查找事件原因的初期,有关单位拘泥于传统、常规的手段,判断不准,没有在第一时间就邀请权威专家会诊,处置认定不够科学、不够严谨。
其次,在市区自来水水质达标后,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污染源的排查上。为了更加科学地认定,在权威专家形成一致意见前,未作新的信息发布,造成市民对水质达标的误解。此外,因涉嫌肇事货轮为韩国籍,调查取证程序严格,在调查过程中,不宜公布相关信息,也是信息发布不及时的原因之一。
“此次自来水异味事件,引发较大负面影响,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深表歉意,我们将继续严把每个环节,深入调查处理。”卜晓放表示,此次水源水苯酚污染发生后,全市就对取水口上下游化工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为杜绝今后发生类似事件,市政府已经全面部署对全市沿江化工企业的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在前一阶段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排污监管和危化品水上运输管理,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从源头上降低污染风险。
“下一步,对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容易对水源地造成隐患的企业,将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坚决实施关闭搬迁。”卜晓放说。
涉嫌违法排污的韩籍货轮被责令扣押
卜晓放在发布会上说,市区自来水异味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调查处置。经专家组确认,本次自来水异味事件是一起偶发水源污染事件。综合环保、城建和卫生部门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多次检测结果,专家组一致认为,苯酚污染水源水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经连续不断检测,至4日凌晨3时,自来水厂出厂水及主城区管网水水质恢复正常。连日来,经过每日多点检测,市区自来水水质稳定达标。
卜晓放表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对取水口上下游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韩籍“格洛里亚”号货轮有重大嫌疑。相关部门迅速组成调查组,奔赴南通对该货轮调查取证。镇江市自来水公司10日向武汉海事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11日,武汉海事法院正式下达民事裁定书和扣押船舶命令,已将该货轮在南通予以扣押。
另据韩联社10日报道,与事件相关的货船所属公司表示,并没有泄漏苯酚。对此,镇江海事局副局长茆德胜在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调查掌握的证据看,造成水源水污染的苯酚是“格洛里亚”号货轮通过水下排放管道排出的,“随着此事进入司法程序,相信真相很快会大白于天下。”
警方:市区一男子网上散布谣言被行政拘留
记者从镇江警方获悉,因在网络上散布所谓“镇江水二次污染”的谣言,市区一男子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润州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据办案民警介绍,10日晚8点左右,网名为“zhihan0358”的网民登录“my0511梦溪论坛”网站,发布题为《最新消息,关于二次污染》的帖子,称“刚刚接到环保局朋友电话,2012年2月10日20点左右在长江打捞到几只苯酚桶,镇江水绝对存在二次污染现象”。该帖发布后,立刻引起众多网民浏览和跟帖,使得这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快速传播,引发公众一定程度恐慌。
接到举报后,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七里甸派出所根据指令,于11日凌晨在市区朱方路查获发帖人男子孙某,并依法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经调查,帖子内容纯属孙某谣传,无事实依据。因孙某的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即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警方依法对孙某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孙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深表悔悟。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日前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报道,认为政府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时及时真实发布权威信息。镇江市政府11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最新调查进展,回应各界质疑,对事件处理进行反思。
有关部门处置不严谨造成信息发布滞后
镇江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卜晓放在发布会上表示,围绕自来水异味事件的处置,市政府也进行了深入反思。首先,在查找事件原因的初期,有关单位拘泥于传统、常规的手段,判断不准,没有在第一时间就邀请权威专家会诊,处置认定不够科学、不够严谨。
其次,在市区自来水水质达标后,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污染源的排查上。为了更加科学地认定,在权威专家形成一致意见前,未作新的信息发布,造成市民对水质达标的误解。此外,因涉嫌肇事货轮为韩国籍,调查取证程序严格,在调查过程中,不宜公布相关信息,也是信息发布不及时的原因之一。
“此次自来水异味事件,引发较大负面影响,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深表歉意,我们将继续严把每个环节,深入调查处理。”卜晓放表示,此次水源水苯酚污染发生后,全市就对取水口上下游化工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为杜绝今后发生类似事件,市政府已经全面部署对全市沿江化工企业的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在前一阶段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排污监管和危化品水上运输管理,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从源头上降低污染风险。
“下一步,对不符合环保安全要求、容易对水源地造成隐患的企业,将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坚决实施关闭搬迁。”卜晓放说。
涉嫌违法排污的韩籍货轮被责令扣押
卜晓放在发布会上说,市区自来水异味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调查处置。经专家组确认,本次自来水异味事件是一起偶发水源污染事件。综合环保、城建和卫生部门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多次检测结果,专家组一致认为,苯酚污染水源水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经连续不断检测,至4日凌晨3时,自来水厂出厂水及主城区管网水水质恢复正常。连日来,经过每日多点检测,市区自来水水质稳定达标。
卜晓放表示,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对取水口上下游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韩籍“格洛里亚”号货轮有重大嫌疑。相关部门迅速组成调查组,奔赴南通对该货轮调查取证。镇江市自来水公司10日向武汉海事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11日,武汉海事法院正式下达民事裁定书和扣押船舶命令,已将该货轮在南通予以扣押。
另据韩联社10日报道,与事件相关的货船所属公司表示,并没有泄漏苯酚。对此,镇江海事局副局长茆德胜在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调查掌握的证据看,造成水源水污染的苯酚是“格洛里亚”号货轮通过水下排放管道排出的,“随着此事进入司法程序,相信真相很快会大白于天下。”
警方:市区一男子网上散布谣言被行政拘留
记者从镇江警方获悉,因在网络上散布所谓“镇江水二次污染”的谣言,市区一男子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润州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据办案民警介绍,10日晚8点左右,网名为“zhihan0358”的网民登录“my0511梦溪论坛”网站,发布题为《最新消息,关于二次污染》的帖子,称“刚刚接到环保局朋友电话,2012年2月10日20点左右在长江打捞到几只苯酚桶,镇江水绝对存在二次污染现象”。该帖发布后,立刻引起众多网民浏览和跟帖,使得这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快速传播,引发公众一定程度恐慌。
接到举报后,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七里甸派出所根据指令,于11日凌晨在市区朱方路查获发帖人男子孙某,并依法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经调查,帖子内容纯属孙某谣传,无事实依据。因孙某的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即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警方依法对孙某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孙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深表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