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 金唢呐 - 薄熙来和他的乌有之众

gingerale

退休ID
VIP
注册
2011-12-13
消息
4,161
荣誉分数
157
声望点数
0
我觉得老金象咱们CFC的西老师,:p。幽默有趣,有见识,偶尔糊涂,:D:D:D ,但这篇真是好文,:cool:

老金人在国内,比大部分CFCer了解国内,值得一读。
 
三月份一直忙着写各种科研项目申请书,从中央到地方,三五千元不嫌少,百八十万不嫌多,俺老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账上的科研经费马上就要花完了,再不中标就没得银子花,按现在小青年的说法就是要“死翘翘”了。所以现在每天就是琢磨着评审专家好哪一口,如何把故事编圆,具体说就是课题立项依据是否充分,技术路线是否可行,课题组成员构成是否合理,来回来去就是这点玩意儿。唉,科研搞到这份上确实也没什么意思了,可不这么干又拿不到经费,而且全世界都是这么个路数,没办法啊。连续多日都是在标书里面打转转,结果就做下病来,什么都要按照立项依据、技术路线、课题组成员组成打量一番,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次薄熙来、王立军事件迷雾重重,很多真相还没有公开,现在评论有些为时过早,我只能根据已经确凿的事实胡乱评论一番。根据现有的材料看,薄熙来和乌有毛左串通一气、上位失败这个基本事实大概没问题。薄熙来曾高调邀请乌有大佬张宏良为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做政治报告,并拉出横幅热烈欢迎乌有网友来重庆指导工作,还拨出一百万科研经费给孔庆东(孔庆东微博自曝,若说造谣的话应该是“自我造谣”)。而且薄熙来免职后这些人如丧考妣,甚至公开指责胡温发动“反革命政变”,威胁去找中央讨要说法。这些事实都显示薄熙来的政治立场非常明确,高调向国内外宣布:“我他娘的就是毛左”(司马南语)。

说薄熙来上位失败恐怕也是事实,虽然今后中央怎么安排处理还不知道,不过薄熙来政治生命恐怕也就到此结束了,不是每个人都有三起三落的本事和机遇。“上位”是个新词,我看跟“篡党夺权”意思差不多。这篡党夺权本身没什么错,党就是让人篡的,不然还建党干什么;权就是让人夺的,这连猴群狮群都不例外。现在西方政治无非就是进化到了将暗斗变明争,阴谋变阳谋,什么“翻历史旧账”、“扣帽子打棍子揪辫子”、“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角”等十八般武艺人皆可用,篡党夺权人人平等。依我看,这次薄熙来篡党夺权失败是因为他的立项依据、技术路线、课题组成员组成都出了问题。

一、立项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经常看到“敌对势力”说薄熙来生活如何腐化,如何贪污腐败等,这当然有可能,但薄熙来这方面即使有问题也不过是副产物。薄熙来的兴趣不在这儿,他对权力的追逐远远超过财富的积累。依我看,薄熙来感兴趣的是对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按现在的说法就是control freak(控制狂、掌控癖)。而且特别享受来自“人民”的欢呼和膜拜,痴迷个人崇拜。这应该是薄三与其他官僚的最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薄熙来对毛主席那么崇拜,对毛的做法那么向往,对毛氏社会主义那么热爱。

这可能也可以解释,为何薄一波家的三少爷会跟乌有之乡那群傻毛左们混在了一起,最后居然还成了毛左的精神领袖、党内的代言人。文革中整得最惨的大概除了刘少奇就该轮到薄一波了吧,全家人饱经灾难,本人入狱,妻子自杀,孩子劳教,几近家破人亡。乌有之乡的政治立场谁都知道,那可是视四人帮为民族英雄,整日为文革欢呼叫好,誓死捍卫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一群狂热信徒。文革到底怎么回事儿,薄三应该比别人更清楚。说得简单一点:不就是把像薄一波这样的大叛徒、大内奸、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翻在地,在踏上千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吗?

历史已经证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毛式社会主义,不说人类历史上、至少也是近现代史上最野蛮最落后最反动的社会制度(不是之一)。哪怕和同类物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相比,也要烂得多。不信就再比较一下古巴朝鲜与红色高棉,后者可是毛主席亲自钦定的彻底革命的样板。只要不是别有用心、胡搅蛮缠,谁都得承认二十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的二杆子社会主义实验已经宣告失败,留给后代的任务就是如何收拾残局、肃清流毒,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考验领导人的大智慧就是如何在国家不解体、民族不分裂、人民不流血的前提下,平稳过渡到现代民主法治社会。这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薄三和乌有毛左们根本改变不了。毛左实际上就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残余势力,当然,作为一种政治生物种群,在维持政治平衡上也有它的存在价值。

根据百度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5779.htm ),薄三“1978.02——1979.09 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七七级本科生;1979.09——1982.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不知薄三这个世界史、国际新闻都是怎么学的。我在《过三峡》系列里说过,看看国际大气候,就知道靠和平手段实现毛左专制复辟绝无可能。最近30年的世界各国政体的变化热闹固然热闹,“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但塌下去的危楼都是专制,起来的朱楼都是民主,政治走向都是清一色的由专制走向民主,无一例外。如果中国是处于朝鲜那样的封闭状态,世界潮流的影响还可以忽略不计,但现在中国这么开放,其影响就不能不考虑了。借用一句伟大领袖在老三篇中《愚公移山》中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反动的逆流终究不会变为主流。”

再有,薄三根本就没弄明白中国人心里在想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民意。当今中国,整个民族处于人格分裂状态,人们嘴上说的、心里想的和实际上干的完全是两回事。泛泛地讲,中国拥毛人群不少,可甭管人们嘴上怎么说,真要是让人们回到毛时代,无论是精神上的压制还是物质上的匮乏,都绝不是现代中国人所能接受的。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粮票布票豆腐票棉花票就会一起跑出来,“困难时期”、“自然灾害”又要重新降临,这些人们心里都清楚。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如果用脚投票的话,没几个人会选择毛时代,恐怕连万分之一都不到。其实用不着问别人,问问薄瓜瓜就行。再看看广场唱红歌的那帮人,凯迪网友范海辛说的一点不错,大多是思维混乱的糊涂蛋,而且不少还是冲着津贴去的(见凯迪网络:范海辛:上海虹口公园自由论坛记闻)。不过上海给的高了点,居然每次50元,其他地方就是给点车马费,当然,也有不少人是“红区干部好传统,自带粮食去办公”,对毛主席是真有感情。但即使这些人,不少不过是毛粉,并不是毛左。

我以前说过,这毛粉和毛左不是一个概念,毛粉中各色人物都有,包括底层百姓和贪官污吏,这可不是我瞎说,官员们对毛主席的感情可真不一般,我看到的办公室里挂毛像的海的去了,哪天有时间我可以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贪官污吏热爱毛主席”。大资本家里面尤其多,像华为总裁任正非、联想总裁柳传志、海尔总裁张瑞敏、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巨人脑黄金的史玉柱、大骗子牟其中都号称是对毛崇拜的一塌糊涂。其实这些人都是“爱其一点不及其余”,崇拜的都是毛的谋略、气魄和铁血意志,但意识形态上绝不认同毛氏社会主义,跟张宏良那帮乌有之众完全是两回事,人家也从来不跟乌有和旗帜网的毛左们掺和。

所谓毛左复辟,就是要实现对国民的经济剥夺和思想行为的控制。经济越发展,国民积累的私人财产越多,剥夺起来难度越大;社会越开放,国民的眼界越开阔,思想越活跃,社会越多元,控制起来也越困难。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斯大林、毛泽东式的社会主义不但在中国不大可能,世界上也没有先例。国人现在对民主自由人权之类的东西未必有多大兴趣,维持现状可以,装神弄鬼、胡说八道也可以容忍,但不能绝不会允许搞毛左复辟,否则会有人出来“死磕到底”,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梁晓声的原话(曾一度被误解,详见 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11-09/13/c_131118545.htm )。可以说,至少在知识层,梁晓声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里话:

“我们都曾记得,80年代初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把一尊神像从神坛上请了下来,结束了一个神化的时代。现在我感觉到又有一种思潮,似乎要重新把这尊神送回到原来的神坛上。如果十年之后的中国真的再回到当初那个样子的话,那我要么移民,要么自杀。”“我曾经还写过一段话,但因为觉得太过于严厉,没有发出来。我写的是:如果我的学生卷入今天的极左思潮,我将和他结束师生关系;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将与他结束我们之间的友谊;如果是同事的话,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是爱人的话,我将收回我之所爱。”

薄三可能不知道,有些事情只能在封闭环境中干,在一个开放环境里绝无成功的可能。很明显,薄三把重庆当做了延安,在重庆所作所为都是参照延安整风来的。对于我党来说,延安十年无论怎样评价也不过分。具体说就是干了两件事:组织洗牌、思想洗脑。其结果就是1、确立了毛主席的绝对权威,从根本上解决了“共产党里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彻底告别了朱毛红军、三人团成员时代,毛泽东再也不是“朱毛朱毛,就是猪身上的毛”,成了我党唯一的、铁打的、终身的、任何人无法撼动的领袖;2、把共党整合成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伐、统一行动”坚不可摧的战斗团体。

可别忘了,当时的延安可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三八大盖把延安围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毛主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两件事儿,大概这也是毛主席反复感谢日本皇军的重要原因吧。这个道理连传销小头目都知道,要严格控制三机的使用,即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不解决三机的问题,洗脑就是一句空话。

薄三组织洗牌、思想洗脑的手段就是唱红打黑。但薄三可能不知道,科研需要条件,搞政治也要看环境和背景。在如此开放环境里,薄三完成这两个任务根本没有可能性。像薄三开设的红色电视频道,只要遥控器在个人手里,电视台有别的节目可看,《舞林大会》、《非诚勿扰》、《超级女声》、《星光大道》这些节目没封掉,这种洗脑就不会有任何效果。其实红色经典其他电视台都播,红色电视连续剧和电影有的是,根本没必要再开一个重庆红色频道,弄一帮子大小骗子在那糊弄什么“共富大家谈”、“信仰”、“红色记忆”(重庆红色频道的节目名称),其结果就是收视率创下全国最低,连重庆当地人都不看,让人彻底反胃。那曲《薄熙来之歌》更是扯淡,跟当年“太子”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来蒙骗老头子差不多,是下属陶醉薄三的杰作,谁会去唱啊?只会让后人耻笑。

打黑就更不用说,把自己亲自培养的“打黑英雄”、最亲密的战友打到了美国领事馆,乃是21世纪最大的黑色幽默。恐怕在黑色幽默排行榜榜首的位置至少要待上十年,没人撼得动(按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说法,这里用“撼”显得厚重。)
 
二、技术路线

薄熙来上位的技术路线基本上是比照伟大领袖的成长轨迹来的。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中国(甚至全世界),任何权力欲强烈的人,都对毛泽东的君临天下无比羡艳,从政界到军界,从企业家到黑社会老大,无一例外。薄三一定曾暗下决心:“走毛主席的路,这就是结论!”(篡改自《毛主席语录》)。只可惜薄三不懂得把毛主席的成功经验需要与当代特色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不懂得有理有利有节,只会生搬硬套,最后落得东施效颦的效果。

看得出来,薄三不但“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而且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学着老毛的样子,尤其是那面对群众时温暖慈祥的微笑和招牌式的“挥巨手”,估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还加入了点现代元素,私底下可能还练过多次。您别说,跟老毛还真有几分像,“举手投足尽显领袖风采”,只是斤称差了点。薄三说话写文章也是追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狗血味儿,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来劲”、“提气”。连那两笔毛笔字也很有毛体的韵味,单独拿出一个字来并不好看,可整篇看上去很有毛体的感觉。客观讲,乌有马屁们说薄三的毛笔字错落有致、气势恢弘、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并不过分(奇怪的是毛三也是苦练毛体,现在还是个“幼稚园体”)。撇开意识形态不谈,光这些表象,就会让毛左领导和群众萌生一种“看见薄三格外亲”的感情来。

薄三的上位路线首先是抓二杆子。枪杆子这块我党还没有公开这方面的内幕,只有“敌对势力”方面的报道,说薄三打黑送黑结交了不少军界的要员,和很多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都是铁哥们,私募武器,大搞军演,到底真假如何不好判断,不如放下暂且不表。但王立军公检法、武警大权一把抓却是个公认的事实,其结果就像那首《薄熙来之歌》所唱的:“你的目光像刀剑,闪烁着寒光…(视频见 http://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0/3/1/52029.html )”,让对手不寒而栗,这些我放在“打黑”里面再说吧。

这笔杆子这可是连瞎子都能看到的,薄三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而且卓有成效。不愧为新闻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干得确实漂亮。看得出来,薄三非常看重宣传的作用,知道中国人好被忽悠,这方面非常用心,投了大本钱。而且与其他人不同,薄三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一搭无一搭地抓,而是实实在在地抓、当做系统工程来干。不信诸位回忆一下王立军出事前三大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关于薄熙来和重庆的报道,屁大点的事儿就上头版头条,而且突出薄三的个人作用,跟帖里面一水的马屁贴,控制得非常好,能做到这个程度给足银子当然是首要条件,但光给银子不认真操作也干不到这个水平。

先说说薄三在大连期间的业绩吧。客观说,薄三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甘于寂寞的人,实实在在的也干了一些事,但并没有吹得那么邪乎。这些年,中国各地“做蛋糕”都很生猛,各大城市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过分。薄三的做法,总起来说就是效仿毛主席,做一分说三分,“文过饰非,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通过控制和收买媒体造神,大书特书薄熙来的辉煌业绩,大树特树薄熙来的绝对权威。

本来在中国,历来都是政府部门的书记比行政一把手权力大(业务部门相反),可在薄三任大连市长六年半期间,市长风头远远盖过了书记,人们不知道大连的书记是谁,只知道“东方白、太阳来, 大连出了个薄熙来”,满中国不管是网络还是平面媒体,都竞相传颂薄市长的光辉业绩,好像跟其他人都没什么关系。以后到了重庆就更不得了,黄奇帆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大跟班,大事小事都是薄书记做主。最后的效果就是,一饮一啄、一草一木,都是薄熙来所赐;城市的任何变化都是薄熙来亲自带领人民战天斗地的结果。

我前面说过,薄三感兴趣的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追求的不是奔驰宝马名牌服装,而是对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对薄三来说,最high的事情就是镜头前面出风头,看到“人民”的欢呼和膜拜,以及对手的跪地求饶。中国官场历来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下属们知道薄三好这一口,每当他到下面视察工作时,临别时都有意安排群众送行场面。常常是汽车就要开动,后面一群“人民”追着喊“薄书记(市长)好!薄书记(市长)辛苦了!”,薄三挥手致意“天冷(天热、风大),大家回去吧”,群众激动的内牛满面。场面可以媲美毛主席接见人民群众的场景:群众:“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人民万岁!”

其中最高潮当属薄三离开大连到辽宁省任职,居然出现“万人空巷挥泪欢送薄市长”。这里面当然有群众自发的因素,但如果没人安排部署,谁会知道薄三什么时候走?诸位所在城市的书记和市长都换了无数茬,他们具体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你们可知道?当官的哪个不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消息比鬼子进庄捂得还严实,也就是司机和办公室主任能知道个准确时间,顶多就是几个副职到车站去送一送。

实事求是说,薄三在大连和重庆确实也干了点事儿,但远不像说的那么邪乎。薄三最拿手的还是面子工程,这方面薄三点子多,不落俗套。在大连,薄三最大的贡献就是美化城市,让大连“更美了、更靓了、更干净了”,应该说这确实是薄三的功劳,换上别人不一定能出这个结果。可代价也非常大,大连原来是全国非常重要的重工业城市,经过俄国毛子、小鬼子和苏联毛子的多年经营,再加上建国初期的大量投入,机床、造船、机车、汽车、石化、石油、钢铁都很厉害(我印象里是全国排名第四),现在沦落到只有靠填海卖地度日的地步。

和同样海滨城市的青岛相比,大连差了几条街,人家光是海尔、海信、青啤这样能拿出手的企业就有好几个,市容市貌也不差。说到这儿我顺便夸一下山东,除青岛外其他那几个沿海城市也搞得不错,像烟台、蓬莱、潍坊,个个干净、漂亮、舒适,据说老百姓也比其他地方富裕。我在烟台大学出差期间天天到学校对面的海滨去游泳,每次都不免“心潮澎湃逐浪高”,可想拍马屁找不着主儿,想捧臭脚摸不到丫子,到底是哪些个书记、市长搞上去的,算是什么“模式”,现在我也说不上来。

薄三在大连和重庆的做法还是有区别的。在大连期间,薄的基本做法我看是“媚两头,苛中间;在各派之间搞平衡,多栽花少栽刺,广交朋友,谁也不得罪。”所谓“媚两头”,就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讨好领导和群众,而“苛中间”就是对中间那些处级干部们不用客气,该训就训,反正训不训他都要巴结你,就跟老虎刺激不刺激都要吃人的道理一样。

凡是大连人都知道,薄三是第一个(是不是最后一个不知道)在城市街头树立江泽民巨幅画像的。而且大连干部广为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说是薄三曾在干部会议上说要请邓大大(“大大”是东北话,意为伯伯、大爷)到大连来住几天,由于身体原因(帕金森病)未能成行,也不知是真是假,有谁认识邓家人的可以问问毛毛去。而且薄三还在高层广交朋友,送出不少大工程、大项目。细想这也无可厚非,谁做也是做,谁捞也是捞,为什么干部家属就不能干?

讨好群众薄三更拿手,因为他知道群众好那一口,就跟一个高明的相声小品演员知道观众的痒痒肉在哪儿一样。像侯宝林、马三立以及今天的赵本山、郭德纲,之所以受群众欢迎,并不仅仅是基本功好,更重要的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我的一个朋友亲自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儿。说薄市长某日去视察工作,看到街头有几个老太太在纳凉,就上去询问“最近生活肿么样”“对政府工作有神马意见”等等其中一个心直口快的老太太指着几十米外一堆垃圾说,“这堆垃圾在这里堆了好长时间了,我们也找有关部门反映过,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可直到现在也没有解决。”薄市长马上对身边的秘书说,你立刻把X处长叫过来。X处长来了后薄市长先是像骂孩子一样把X处长一顿臭训,诸如“人民养育你,你要为人民”的话说了一堆,把X处长说的汗湿青衫、浑身筛糠,脸色也非常难看,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般“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最后薄市长放下狠话:“如果明天这堆垃圾还在这的话,你就不用到市政府去上班了”,

第二天还专门派秘书过来找老太太落实垃圾处理情况,问她们对这样处理满意不满意,对市政府还有什么意见云云,把一帮老太太感动的热泪盈眶。自此后:春风吹遍了机关工厂,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市民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俺们的薄市长(调寄《二小放牛郎》)。

说起来这还是我党的传统做法,一是要给群众点小恩小惠,中国人认这玩意儿。像八路军当年进院子就挑水扫院子不知征服了多少老头老太太,心甘情愿地送孩子当兵打老蒋;更重要的是底层民众最愿意看到地位比自己高、财富比自己多的人受到羞辱。比如当年湖南的民运和后来的文革,让地主富农、高干和知识分子戴高帽游行,对底层民众来说绝对是比吸毒更high的事儿。这恐怕也是中国百姓追求的“尊严”。

薄熙来墨迹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5811971.html

毛新宇书法作品
“广州大学是个好大学,我是个好班主任,你们不要羡慕ji妒恨——毛新宇”
http://www.ikang.org/thread-40696-1-1.html

三山夹是个女子大山贝(三峡是个好大坝)
 
在重庆薄三有三个切入点:唱红、打黑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对于薄三的“打黑”和“改善民生,解决分配不公”的主张,我是一百个赞成,一千个同意。这两个切入点灰常灰常滴好。现在跟七八十年代不一样,那时候生产总量有限,人们收入差距并不大。像我接触的北方农村,那时候是挣工分,10分1个工,壮劳力干一天算一个工。有些村一个工1毛钱,好一点的三四毛钱,市郊能到七八毛钱。说起来差七八倍,但实际差距并不大,也就是多吃几顿白面的事儿。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些人钱不够花,有些人钱花不完,按现在中国的GDP,大多数人的生活应该比现在过得好才对。“既要做好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固然不错,但我看这是永远正确的废话。这里面有个主次和重点问题,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分好蛋糕。而分蛋糕的方法也不像薄三忽悠的那么复杂、模糊,就是切断权贵集团的非法获得利益的途径,具体点说就是还政于民,建立“官不聊生”的现代民主法治制度,把官僚集团非法窃取的劳动成果还给底层民众。

就先说说改善民生吧。薄三在重庆确实做了不少事儿,有不少是深得民心的。我前面说过,薄三不是个平庸的主儿,走到哪儿都想成就一番事业。况且薄三身为政治局要员,无论到哪儿,都会带去大量的、有形无形的、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不光重庆,天津的情况也是这样。原来天津发展非常差,十年前我去过一次,天津的出租汽车司机跟我开玩笑说,我只敢在市内跑出租,连霸县都不敢去,丢不起那份人,跟霸县比,人家像直辖市,天津像大县城。后来听说中国人民很行的行长戴相龙要到天津任职,我的亲戚朋友都给我打电话:天津有救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人家没有空欢喜,戴相龙到了天津确实是N年大变样(中国人民很行,行长更行)。这其中的原因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连省委的小科长下去挂职锻炼当副县长都能给县里带去不少实惠,更不用说是戴相龙、薄熙来了。

到底重庆发展如何?如果按照官媒的说法,当然是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据称其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1508亿元,增长51%,而生产总值接近1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6.5%,增幅跃居全国第一。可按“敌对势力”的说法,薄三不过是“寅吃卯粮”,政府的债务总额已高达5000亿元,相对于1000多亿的财政收入,实际上政府已经入不敷出,几近破产;且在经济增长为16%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收入则大幅增长达50%,政府收入增长远高于民众所得增长,是政府聚敛财富,加重了社会不公。

按说应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不传谣不信谣才对。可是从王立军出事开始,偏偏是“敌对势力”的报道符合事实真相,造谣的是官媒,为此还创造了个新名词:休假式治疗。说到这儿多说一句,《大纪元》这次真是出足了风头,无论是王立军入馆还是英国商人被杀,后来的官媒证明,《大纪元》说的都是真相。最令人叫绝的是,在数月前,薄三“脂正浓、粉正香、春正来,运正旺”的时候,人家就成功预测出薄三入常没戏,还可能招来大祸,偏偏又说了个正着!。

所以,说薄三的“改善民生”,我只能谈谈我的感觉和印象,说的不符合实际的地方请老重庆们拍砖。重庆我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去过多次,今年初又在重庆住了一段时间,感觉变化确实不小,但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变化,和另外一个直辖市天津都要差出几条街。就改善民生而言,什么“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就那么一回事吧,根本不像毛左们说的那么邪乎。薄三和乌有毛左们牛皮实在吹得太大了,如果将来薄熙来在重庆闯码头的话应该这样介绍才对,薄熙来,小名薄三,江湖上人称吹破天。这有点像我党宣传抗日,要说我党没有打鬼子,恐怕是胡说八道。创建了那么多的敌后根据地,不可能不跟鬼子发生冲突。所谓“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和夜袭阳明堡机场)也不是虚构。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还得说是老蒋打下来的,歼敌数量在那摆着,跟什么王二小、高传宝没什么太大关系。

说重庆是宜居城市,恐怕珠海人笑而不语,厦门人表示毫无鸭梨。其实不要和这些城市比,就“宜居度”而言,重庆恐怕连个二线省会城市也比不上,起码我感觉旁边的成都就比重庆生活安逸。当然,这不是薄三和重庆人的错,就自然条件来说,山城重庆本来就不“宜居”。城市道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有些地方其坡度之大简直可以用“陡峭”来形容。而且重庆人口密度极大,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感觉。建筑也不得了,整个重庆就是在大山顶上搞楼房合理密植。而且重庆的楼房还很有特点,因为山坡的缘故,使得这些楼的前门和后门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很有可能前门在一层的楼,坐电梯出后门已经在十层了。我住在重庆的渝中区,这里号称是重庆最美的地方(也许是酒店骗人),“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山水相依,水天相映。”可给我的感觉基本上就是个脏乱差,那个“同饮清清长江水”的口号更是个笑话。也许,这些都是暂时的,等大规模拆迁过后会有改观吧。

倒是周边的武隆县,国家级风景区绝非浪得虚名,给我的印象灰常灰常的好,远远超过了重庆市区。

这次去重庆,朋友还带我见识了重庆中兴路跳蚤市场。在我见过的跳蚤市场里面,无论其规模还是拥挤、喧闹、混乱程度,都无出其右者。本来去重庆是奔着看美女去的(据说中国名模多出自重庆),可出门到处可见路边等活干的重庆棒棒,看起来什么“重庆棒棒已难觅踪迹”纯粹是胡扯。这些棒棒看上去有四、五十岁的样子,两鬓苍苍颜面黑,上前一问只有三十多岁。在现代城市里看着他们挑着百十斤的重担在陡峭的坡路上行走,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穿越)。但再想想,好歹也算是在当地就业,比起背井离乡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民工,可能还是要“巴适”些(重庆土话,意为happy)。

不过山城重庆确实非常漂亮,无论是在南山一棵树俯瞰全市,还是朝天门欣赏城市夜景,那种壮观和震撼都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就房价而言,我感觉重庆和其他地方也差不太多,我居住酒店周围的房价并不想传说的那么便宜。其实什么经适房、廉租房,各城市都在搞,只不过没这么大张旗鼓宣传就是了。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那些大片大片的经适房,几年前房价还是每平米3千,我的学生毕业后在那儿买房子的有的是,他们的月收入都是万八千的,几年就能还清。说实话,国家一人只需买一套房限购令下的太晚了,很多大城市的房子早已卖完,否则房价不会高的这么离谱,看来中国光靠市场看来确实不行,不能完全离开行政手段。不过,重庆还有潜力可挖,我看南岸区市中心还有不少旧房待拆,“荒山”也很多,征地的成本应该很低(不知是不是这样,请重庆人发言指正),而且估计不会有太多的外地人对在重庆购房感兴趣,希望届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重庆棒棒俱欢颜。”

“畅通重庆”更不靠谱,重庆是我在中国见过的堵车最厉害的城市之一。城市堵车在中国是普遍现象,可其他城市至少还有不堵的时候、不堵的地方,重庆基本上是无时无处不堵,而且司机毫无规矩可言,驾驶技术高超,黄色五十铃出租车在陡坡上超车抢道并线,让我这平原长大的外地人看得人心惊肉跳。相比较而言,俺们那嘎达的飞车党根本就是儿戏。倒是重庆的城市轻轨和地铁给我的印象不错,非常干净舒适方便,拥挤程度也比北京上海强得多,两江大桥也建了好几座,非常壮观雄伟。可惜我问了一下,这些都是前任的功劳,跟薄三没什么关系。

至于说“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情况还算属实,不过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按现在小青年的说法就是“一般般”。这几年国内绿化(尤其是城市绿化)都搞得不错,在南方,火车一路坐过去,两边的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而且架桥修路种树这类事官员们都特爱干,成绩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捞个盆满钵满,只要能要来钱,傻子才不愿意干。“平安重庆”倒是有口皆碑,重庆人普遍反映重庆治安比过去好多了。王立军首创的“交巡警一体化”体制改革(据说上海已经有了),我觉得应该在全国推广,现在各城市都实现了红绿灯自动化指挥交通,早已不用交警拿根棒子挥来挥去,可中国人不守秩序,完全没有交警又不行。所以不如就像王立军这样实行“交巡警一体化”:交通高峰拥挤时疏导人群车辆,闲时顺便抓几个毛贼,收拾一下混混烂仔,确实是个不错的创意。

不过横向比较,重庆的社会治安真算不得什么。可能是重庆人脾气火爆的缘故吧,我在重庆就看到两起抄家伙打架的。依我看重庆治安也就是比广州强些(不过这也不好比,广东每年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四五千万,管理起来难度肯定更大些),和其他城市比未见显著差异,甚至给人的感觉更差些。总起来说,中国的城市治安还说得过去,像偷自行车这种事确实是不少,但人身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中国的城市治安比起日本当然差多了,可比意大利西班牙还是要强不少,在世界范围内应该不低于中等水平。像我这样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最近几年去过国内几十个城市,每到一地步行看夜景、逛夜市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从来没有被劫过财劫过色(据说某女性犯罪团伙专挑中老年男性下手,团伙成员个个身怀绝技,精通“吸精大法”,作案手段残无夫道),也未被小混混挥刀追杀过。

歇歇晌,过几天再接着聊薄熙来的那两张名片“唱红打黑”。
 
歇歇! 歇歇! 歇歇晌lease!!! :(:(:(:(:(
 
读完了!

没错,像西迈的手笔 ;)
 
读完了!
没错,像西迈的手笔 ;)
说什么呢介是?:blowzy: 俺TMD就是敢写介么长的,也不敢让老魏给找的地得的错啊.:(:)
老何,俺先认个错,回头请你共进碗参..
 
坦白说,我角着比咱们西老师见识高,:p:D,至少勤奋多了,:p

西迈要是坐下来好好写,不比这角差 :cool:
 
西迈要是坐下来好好写,不比这角差 :cool:
真的?
要不咱俩打个赌?我押西迈写得不如老金,你押西迈写得比老金好,找资深老9当裁判,输的捐$50给foodbank?;)
 
真的?
要不咱俩打个赌?我押西迈写得不如老金,你押西迈写得比老金好,找资深老9当裁判,输的捐$50给foodbank?;)

不赌! 我跟他有过节。 正为一直找不到借口打他的“黑”,封丫的犯愁捏 ;)
 
真的?
要不咱俩打个赌?我押西迈写得不如老金,你押西迈写得比老金好,找资深老9当裁判,输的捐$50给foodbank?;)

这扯不扯,又开始给Foodbank捐款了。: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