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10-31
- 消息
- 3,519
- 荣誉分数
- 553
- 声望点数
- 273
《世界华人周刊》采访了刚从中国返美的“北美崔哥”。以下是采访对话。
对话北美崔哥:重回美国的Cultural Shock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article/show.php?itemid=15474)
问:崔哥,听说您三天前从祖国回来了,在国内一呆四个月,谈谈刚下飞机的感受吧。
答:刚到西雅图机场,人特别多,等行李,乱糟糟的,很无奈。这时我的目光无意中和一个百无聊赖的华人小女孩对上了眼睛。没想到那女孩疲惫的脸上顿时绽放出一丝礼节性的微笑,等脸转开时微笑就没了。我觉得这是我在国内四个月从未见过的。我在地铁、超市、大街、饭店、机场和无数人交错过目光,在交错的一刹那,我看到的多是木然、茫然、陌生、防范、敌视……,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微笑,哪怕是礼节性的。这让我突然觉得:怎么着,我这是回美国了。
问:您觉得这微笑蕴含着什么?
答:它蕴含着一种文明,一种对同类展露形式上的尊重和友好,为陌生人展现人类应有的美,哪怕它是假招子,是虚伪。这说明这种文明和修养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海外长大的孩子血液之中。祖国大陆要是有这种微笑,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就没有了。
问:您在国内让人骗过吗?
答:也谈不上骗,反正心理觉得不真诚。比如,地铁里经常有瞎子、瘫子夫妻卖唱要钱,我一般见着就掏零钱,这时旁边坐地铁的就有人说了,“这帮丫都是他妈装的,既不是夫妻也不是瞎子,眼神比我还神道呢。”后来我仔细观察,怎么看怎么觉得卖唱的特别职业化,不像人生的无辜者,就不再给钱了。还有,我在北京碰上过女大学生模样的,手牵着手,在大街上突然走过来说,“大叔,我们钱花完了,您给点饭钱吧。”今生头一次遇上美女管我大大方方地要钱,我那怜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当时就掏出一百给她们了。本想我这么大方,她们得狠狠感谢我,或和我聊两句什么的,没想到我还没把钱包收起来,对方就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了。后来,我在东城、西城、通县、房山等北京的大小城镇,都碰上过不同的美女大学生“大大方方”地乞讨。我觉得我这一颗善良的心被人糟踏了,特愤怒。
问:崔哥,您在国内呆了四个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觉得,这四个月给我一个全身心浸泡在祖国大染缸的机会,让我深层次地感受祖国的呼吸和心跳。说白了,经过和国内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了四个月,我真心能感受到什么能让他们烦恼、痛恨、哭或者是笑。这对我太重要了。我原来上台表演国内观众看我跟看外宾似的,笑得很勉强。现在,我上台一说,“有一天,我问一哥们觉得人生幸福吗,他摇摇头,我问是因为自己没混好吗,他说不是,是因为对门那傻B比自己混得更好。”我说到这儿,台下的人就发自内心地笑了。这四个月里,我在北京冯巩的相声剧场,天桥、使馆区等不同档次的小剧场表演了不少次,台下经常笑喷,我虽然没挣几个钱,可是很满足,很过瘾,觉得祖国人民开始真正接受我了。
问:能介绍一下您在国内参与过哪些活动吗?
答:没干什么。我给三星公司、微软Win8、联想做了几场娱乐推广,为美国EMBA访华进修团讲过两次“娱乐营销术”。主持了大小婚礼、开幕式和年会三十多场,上过几次电视节目,也就这样吧。
问:短短四个月,这就不少了。媒体和网络上有报道吗?
答: 不多。知道为什么吗,在国内记者采访和报道都是有费用的。每天我的手机和qq上都有传媒炒作公司,向我保证能把我的微博粉丝在三个月内提升到百万,能让我每隔两天上一次新浪主页,能让我座客所有卫视的名人访谈,条件是每月付他们十万公关费。用他们的话说:哥们,您不知道,这年头谁白给你报道呀,那帮记者都孙子着呢,一个比一个黑,连头号大报记者都明码标价,采访一次¥500以上,还得你自己写草稿。再说了,您上网站、电台,哪个不得打点呀,这不都是钱吗?
问:那就是说,不花钱就得不到媒体的关注?
答:差不多吧,“除非那什么,您是林书豪,突然火了,或者您把奥巴马给选下去了,或者您劫持民航起义了,总之吧,您突然有了爆点新闻了,到那时候,我们不但免费采访,还得倒给您钱买独家新闻。”
问:那您花钱买过报道吗?
答:特别想,可是钱不够,有点力不从心。只好安慰自己,我这不是玩的挺开心的吗,没有钱的时候不是也愿意出个风头什么的吗,再说,已经比预想的好很多了,一知足就有点想乐。我这人特别会安慰自己,再窝心的事也能给自己安慰乐了,安慰到最后跟自己占了便宜似的。
问:您觉得国内有真正的脱口秀吗?
答:有,都在酒席饭桌上呢。在国内的主流传媒舞台,讲话尺度有限制,讲假话吧又拉不下脸来,逼得你只能绕着弯地、调侃式地、委婉地、善意地去讲几句真话。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脱口秀了。在中国,主要是在北京,只要你坐在饭桌上,再喝二两二锅头,得,人人都是脱口秀高手,我这点本事在北京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比我能侃的人多的是。
问:您喜欢周立波吗?
答:特别不喜欢。但是我挺佩服他的勇气,也肯定他有一定的聪明智慧,也深知他能闯到今天不容易,是很了不起的。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走到哪儿,就轻而易举地和同事粉丝上级搞得很不愉快。有人说他耍大牌,有人说他忘恩负义,反正是小人了。一个这么容易招人恨的人可能有很多招人恨的道理。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和他过不去。这一点我做的特别好,通过业余地表演脱口秀,虽然没挣什么大钱,但是我做到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漫漫人生路上,有数不清的擦肩过客,和我在网上相识,然后相见,然后成为朋友,有些还成了不共戴天-----不对呵,是生死与共的朋友。哈哈。
问:您觉得黄西怎么样?
答:我喜欢他。觉得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他发展到今天实在了不起,我在网络上是他的粉丝。我衷心希望我们在美国的所有华人,赶快帮着把国内同胞的英文全普及了,好早一天让他们能听懂黄西。说正经的,我从黄西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问:那您接下去有什么打算呢?
答:我本可以呆在国内,做个某个小台的节目,不痛不痒地海龟了,但是觉得意义不太大。在美国时巴不得马上海龟回国过跳荡的生活,在国内一长了,又特别留恋国外安逸简单松弛的欧美情调。人就这德性。这山望着那山高。我还是觉得我得把这一年的光阴分开在美国中国两边过。再说了,我在美国还有三个管我叫爹的男青年,还有写着我名字并且因跌价卖不出去的房子,还有几辆无人驾驶但是还得照付保险的不新不旧的车。这说明我的家还是在美国。我离开以后,才意识到其实自己还是挺留恋这个我生活了25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也许,我应该当一名有美国国籍的中国民族英雄。
问:您在国内时最留恋美国的什么?
答:我最留恋的是能drive through 西雅图某家街边咖啡亭,看着里边的小美女给我调一杯double venti macchiato with extra foam. 然后一边小饮着浓香的咖啡,一边听着本土乐手Kenny G的萨克斯名曲《夕阳》,沿着海边开下去,呼吸着海风,远眺着蓝天白云……这种梦幻般的陶醉是我在国内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问:那您准备在北美呆多久?会演出吗?
答:先呆几个月再说吧。演出嘛,只要有人召唤,只要时间准许,我肯定考虑。我在海外也不用什么经纪人,有事大家说话,我的email 向来都公开,再给你一遍吧 brothersway@hotmail.com。谢谢你们的采访,你们的《世界华人周刊》网站居然在国内都能读到,可见你们不够反动。呵呵!
长城图标为什么像耐克?
一顿饭上万块谁付得起?
深夜的西单大街还这么亮?
对话北美崔哥:重回美国的Cultural Shock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article/show.php?itemid=15474)
问:崔哥,听说您三天前从祖国回来了,在国内一呆四个月,谈谈刚下飞机的感受吧。
答:刚到西雅图机场,人特别多,等行李,乱糟糟的,很无奈。这时我的目光无意中和一个百无聊赖的华人小女孩对上了眼睛。没想到那女孩疲惫的脸上顿时绽放出一丝礼节性的微笑,等脸转开时微笑就没了。我觉得这是我在国内四个月从未见过的。我在地铁、超市、大街、饭店、机场和无数人交错过目光,在交错的一刹那,我看到的多是木然、茫然、陌生、防范、敌视……,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微笑,哪怕是礼节性的。这让我突然觉得:怎么着,我这是回美国了。
问:您觉得这微笑蕴含着什么?
答:它蕴含着一种文明,一种对同类展露形式上的尊重和友好,为陌生人展现人类应有的美,哪怕它是假招子,是虚伪。这说明这种文明和修养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海外长大的孩子血液之中。祖国大陆要是有这种微笑,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就没有了。
问:您在国内让人骗过吗?
答:也谈不上骗,反正心理觉得不真诚。比如,地铁里经常有瞎子、瘫子夫妻卖唱要钱,我一般见着就掏零钱,这时旁边坐地铁的就有人说了,“这帮丫都是他妈装的,既不是夫妻也不是瞎子,眼神比我还神道呢。”后来我仔细观察,怎么看怎么觉得卖唱的特别职业化,不像人生的无辜者,就不再给钱了。还有,我在北京碰上过女大学生模样的,手牵着手,在大街上突然走过来说,“大叔,我们钱花完了,您给点饭钱吧。”今生头一次遇上美女管我大大方方地要钱,我那怜香惜玉之情油然而生,当时就掏出一百给她们了。本想我这么大方,她们得狠狠感谢我,或和我聊两句什么的,没想到我还没把钱包收起来,对方就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了。后来,我在东城、西城、通县、房山等北京的大小城镇,都碰上过不同的美女大学生“大大方方”地乞讨。我觉得我这一颗善良的心被人糟踏了,特愤怒。
问:崔哥,您在国内呆了四个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觉得,这四个月给我一个全身心浸泡在祖国大染缸的机会,让我深层次地感受祖国的呼吸和心跳。说白了,经过和国内同胞同呼吸共命运了四个月,我真心能感受到什么能让他们烦恼、痛恨、哭或者是笑。这对我太重要了。我原来上台表演国内观众看我跟看外宾似的,笑得很勉强。现在,我上台一说,“有一天,我问一哥们觉得人生幸福吗,他摇摇头,我问是因为自己没混好吗,他说不是,是因为对门那傻B比自己混得更好。”我说到这儿,台下的人就发自内心地笑了。这四个月里,我在北京冯巩的相声剧场,天桥、使馆区等不同档次的小剧场表演了不少次,台下经常笑喷,我虽然没挣几个钱,可是很满足,很过瘾,觉得祖国人民开始真正接受我了。
问:能介绍一下您在国内参与过哪些活动吗?
答:没干什么。我给三星公司、微软Win8、联想做了几场娱乐推广,为美国EMBA访华进修团讲过两次“娱乐营销术”。主持了大小婚礼、开幕式和年会三十多场,上过几次电视节目,也就这样吧。
问:短短四个月,这就不少了。媒体和网络上有报道吗?
答: 不多。知道为什么吗,在国内记者采访和报道都是有费用的。每天我的手机和qq上都有传媒炒作公司,向我保证能把我的微博粉丝在三个月内提升到百万,能让我每隔两天上一次新浪主页,能让我座客所有卫视的名人访谈,条件是每月付他们十万公关费。用他们的话说:哥们,您不知道,这年头谁白给你报道呀,那帮记者都孙子着呢,一个比一个黑,连头号大报记者都明码标价,采访一次¥500以上,还得你自己写草稿。再说了,您上网站、电台,哪个不得打点呀,这不都是钱吗?
问:那就是说,不花钱就得不到媒体的关注?
答:差不多吧,“除非那什么,您是林书豪,突然火了,或者您把奥巴马给选下去了,或者您劫持民航起义了,总之吧,您突然有了爆点新闻了,到那时候,我们不但免费采访,还得倒给您钱买独家新闻。”
问:那您花钱买过报道吗?
答:特别想,可是钱不够,有点力不从心。只好安慰自己,我这不是玩的挺开心的吗,没有钱的时候不是也愿意出个风头什么的吗,再说,已经比预想的好很多了,一知足就有点想乐。我这人特别会安慰自己,再窝心的事也能给自己安慰乐了,安慰到最后跟自己占了便宜似的。
问:您觉得国内有真正的脱口秀吗?
答:有,都在酒席饭桌上呢。在国内的主流传媒舞台,讲话尺度有限制,讲假话吧又拉不下脸来,逼得你只能绕着弯地、调侃式地、委婉地、善意地去讲几句真话。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脱口秀了。在中国,主要是在北京,只要你坐在饭桌上,再喝二两二锅头,得,人人都是脱口秀高手,我这点本事在北京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比我能侃的人多的是。
问:您喜欢周立波吗?
答:特别不喜欢。但是我挺佩服他的勇气,也肯定他有一定的聪明智慧,也深知他能闯到今天不容易,是很了不起的。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走到哪儿,就轻而易举地和同事粉丝上级搞得很不愉快。有人说他耍大牌,有人说他忘恩负义,反正是小人了。一个这么容易招人恨的人可能有很多招人恨的道理。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和他过不去。这一点我做的特别好,通过业余地表演脱口秀,虽然没挣什么大钱,但是我做到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漫漫人生路上,有数不清的擦肩过客,和我在网上相识,然后相见,然后成为朋友,有些还成了不共戴天-----不对呵,是生死与共的朋友。哈哈。
问:您觉得黄西怎么样?
答:我喜欢他。觉得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他发展到今天实在了不起,我在网络上是他的粉丝。我衷心希望我们在美国的所有华人,赶快帮着把国内同胞的英文全普及了,好早一天让他们能听懂黄西。说正经的,我从黄西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问:那您接下去有什么打算呢?
答:我本可以呆在国内,做个某个小台的节目,不痛不痒地海龟了,但是觉得意义不太大。在美国时巴不得马上海龟回国过跳荡的生活,在国内一长了,又特别留恋国外安逸简单松弛的欧美情调。人就这德性。这山望着那山高。我还是觉得我得把这一年的光阴分开在美国中国两边过。再说了,我在美国还有三个管我叫爹的男青年,还有写着我名字并且因跌价卖不出去的房子,还有几辆无人驾驶但是还得照付保险的不新不旧的车。这说明我的家还是在美国。我离开以后,才意识到其实自己还是挺留恋这个我生活了25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也许,我应该当一名有美国国籍的中国民族英雄。
问:您在国内时最留恋美国的什么?
答:我最留恋的是能drive through 西雅图某家街边咖啡亭,看着里边的小美女给我调一杯double venti macchiato with extra foam. 然后一边小饮着浓香的咖啡,一边听着本土乐手Kenny G的萨克斯名曲《夕阳》,沿着海边开下去,呼吸着海风,远眺着蓝天白云……这种梦幻般的陶醉是我在国内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问:那您准备在北美呆多久?会演出吗?
答:先呆几个月再说吧。演出嘛,只要有人召唤,只要时间准许,我肯定考虑。我在海外也不用什么经纪人,有事大家说话,我的email 向来都公开,再给你一遍吧 brothersway@hotmail.com。谢谢你们的采访,你们的《世界华人周刊》网站居然在国内都能读到,可见你们不够反动。呵呵!
长城图标为什么像耐克?

一顿饭上万块谁付得起?

深夜的西单大街还这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