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ame 茅汉奸,说的是谁啊?
Please more details.
茅于轼
茅于轼雷人言论集锦
茅于轼的“茅房论”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茅于轼有一段经济学家惯常的职业历程,他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
同时,茅于轼又做了很多职业经济学家不会去做的事:在山西农村推行小额贷款实验;在北京为进城农村青年(blog)创办家政培训学校;最引人关注的,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吝”评论。
【语录一】经济适用房既没有效益又没有公平,我反对。
从去年开始,茅于轼已经在多个公开场合反对经济适用房,每一次旧话重提都会引起网友“拍砖”热浪。有观点认为,茅于轼总是为富人说话,但茅于轼却认为,自己的经济适用房理论恰恰是为穷人说话。
茅于轼表示,他的基本观点是国家财力有限,要帮助社会上最困难的那部分人群,而不是要关注买经济实用房的人。“所以我赞成发展廉租房。最困难的人根本买不起房,因为他们的收入远远够不上买房。”
茅于轼提出,经济适用房一不能创造财富;二不公平,政府低价拿地,用价差补贴城里人买房;三是创造了贪污腐化的机会。
【语录二】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2009年春夏之交,茅于轼提出“廉租房无厕论”,这一言论再次毫无意外引发争论。有观点认为,提出廉租房不造私人厕所是对穷人的歧视。
茅于轼辩解:“廉租房的建筑标准低,既是对穷人的歧视,又是对穷人的帮助和优惠。”
他坚持,为了防止在廉租房中出现高收入者侵占低收入者利益的问题,廉租房应该是低标准的。“我建议不设私人厕所只是方案之一。”茅于轼认为,低标准的廉租房还能敦促“穷人”收入提高后主动退出廉租房,去寻找条件更好的住房。
【语录三】房价炒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开发商心黑,而是部分老百姓太有钱。
7月12日,茅于轼提出,房价是被需求拉升起来的,如果房子没人买,价格肯定上不去。这一观点迅速地被网友批判为“讨好开发商,污蔑老百姓”。
茅于轼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前收入分配机制偏向富人,而富人投资渠道太单一,导致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人民日报)
——“道德能值多少钱?”
——“我不赞成牺牲自己造福别人”。
——“贪污五千亿不算大事”。
——“我们国家一年被贪污的钱顶多是五千个亿,而全部生产是20万亿,五千亿只占了百分之二点几,所以这么一看,贪污不是一个很大的事,财富生产才是最大的事。”
——“‘牺牲自己为别人’的极端,就是走向恐怖主义。认为自己的牺牲可以大大地造福于别人,这是愚蠢的想法。”
——“社会整体来看损人利己未必不可取,只要损人很少而利己极大,此种行为就有利于社会。因为自己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此种行为可使社会的总利益得到增加。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种损人极小而利己极大的方法,整个社会将因此而得益。”
——“同一件事对他本人而言是损己利人,对别人而言又变成了损人利己。由此可见损己利人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此种原则不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的制度性原则。”
——“社会进步是靠精英的.社会没有了精英,必然退步.所以毛泽东时代出现了社会的全面大倒退”
——“我就是要替富人说话”
——“也可能有一些汉奸并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减轻人民的痛苦,作为抵挡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欺压的缓冲器。这样的汉奸非但没有错,而且是真正的英雄。他自己下地狱,为的是减轻老百姓的痛苦。反过来看,有些英雄拿几十万人民的性命做抵押,坚决不投降。只是为了报效皇帝老子。从人民利益的立场看这些人不值得效法。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几千年的历史就要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