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明星变成“替罪羊”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57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U6697P28T3D3629677F326DT20120514162415.jpg
张杰   文/茅十七

  游戏文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网民对甄子丹(微博)张杰(微博)等明星的批判过程,甚至近年来那些高举道德大旗,打了鸡血般的“网络暴力”行为,与法国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颇能对得上几分。

  互联网变化形势真快,前两周甄子丹是“全民公敌”,现在又换张杰成了众矢之的,这不由让人感叹起网络喜新厌旧的速度。不过这两件事情离得很近也有好处,那就是相同点很容易被观察到。

  这两人被批判都是从一件事发端,接着被网民贴上无数标签,导致形象越抹越黑。甄子丹一开始是因为和赵文卓(微博)之争被批为“戏霸”,张杰则是因为粉丝“捐款门”被指人品有问题。两件事都属于圈子内的恩怨纠纷,就算一方有不对,也谈不上不可饶恕。无奈网民一旦将某个明星判定为“坏人”,自然有无数爆料随之而来,比如甄子丹欺负人、心眼小、借演戏打人、司机杀人等;又如张杰(连同谢娜(微博))不给别人签名、飞机上耍大牌、品位土气、做人阴险、辱骂粉丝等等。这些爆料有真有假,但网民一般没有耐心去核实。接下来就是群起抵制、封杀、向其代言品牌抗议等戏码,十足透着一股要将“坏人”打倒在地的劲头。

  这不由让人想起法国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当某个社会处于灾难或危机中时,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个“替罪羊”,让他背负起所有人的罪名,并对他施以惩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这个“犯罪者”不断进行指控,甚至通过虚构、捏造和夸张等手段,使社会成员对其罪行深信不疑。将现实中的恶和罪都集中在这个人身上,随后再进行“清除”,人们会感到除去了社会的毒害和危机,从而在心理上减轻负担。网民对甄子丹张杰等明星的批判过程,甚至近年来那些高举道德大旗,打了鸡血般的“网络暴力”行为,和这个理论颇能对得上几分。

  当然了,网民的破坏力没那么强,也就是图个嘴上痛快,也许可以看做社会压力和浮躁心态结合后产生的一时宣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