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民党拿下"迷你大选"默克尔所在政党惨败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56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德国人口最多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议会选举13日晚结束。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惨败,社会民主党和绿党赢得州议会超过半数席位,将组建稳定的多数派政府。

执政联盟取得完胜

此次选举悬念不大。自今年3月社民党和绿党执政联盟推出的预算草案在北威州议会遭到否决引发解散议会提前选举震荡以来,社民党在民调中一直领先基民盟大约6个百分点。唯一的悬念是,社民党和绿党两家能否获得议会过半席位组成稳定的多数派政府。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社民党得票率为38.2%,绿党也如愿获得了12.1%的支持率。而基民盟得票率仅为25.7%,大大低于民调30%的支持率,为该党在北威州历史最低。消息甫一公布,基民盟州长候选人、现任环境部长勒特根就承认败选,表示基民盟失败完全是他个人责任,并宣布辞去北威州基民盟主席职务。

此外,自民党在此次州选举中走出低谷,得票率攀升至8.5%,甚至超过了两年前州选的得票率。德国政坛新军海盗党以7.8%的得票率首次进入北威州州议会,这是海盗党继柏林、萨尔州和石荷州后,连续第四次打入州议会。

女州长成功连任

现任州长、社民党人克拉夫特女士成功连任。她当天在参加投票时表示,如果社民党和绿党在北威州获胜,将是向2013年联邦议院选举发出“一个重要信号”。

《明镜》周刊报道说,北威州选举再次表明,竞选领袖的个人价值在政治中多么重要。

财政预算、学校及教育是此次北威州选举各方关注的主要话题。在主要党派政策主张差异变小甚至出现重叠的情况下,竞选领袖的号召力至关重要。

克拉夫特并非精明的政客,但她具有理性,深得当地民众信赖,而对手勒特根则显得苍白无力。

尤其是勒特根一直拒绝明确表示,一旦选举失败他是否愿意辞去联邦部长职务,以反对党基民盟主席身份留在北威州。勒特根在这一问题上躲躲闪闪被认为是他个人在竞选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就德国政治而言,北威州地方选举曾扮演重要角色。2005年,社会民主党和绿党执政联盟在这里败选,时任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解散政府、重新举行议会选举,但施罗德所属的社民党惨败,默克尔成为德国总理。

默克尔面对挑战

北威州共有约1320万选民,超过整个德国选民的五分之一,北威州选举在德国素有“迷你版”全国议会选举之称。过去常常对联邦选举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明镜》周刊认为,作为基民盟副主席,勒特根是默克尔在基民盟内部最紧密的跟随者,也是默克尔最重要的内阁部长。勒特根的失败因此也被看成是默克尔的失败。


《德国之声》认为,默克尔不必为基民盟失利承担多少责任,但她必须开始关注北威州大选脱颖而出的新挑战者――克拉夫特。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表示,克拉夫特带领社民党以明显优势赢得北威州选举,当然可以考虑成为社民党明年大选的总理候选人。

不过,分析人士也指出,虽然社民党和绿党在北威州获得完胜对这一联盟产生了很大的提振作用,但是他们在联邦层面同样面临很大挑战。

分析说,首要问题是社民党在欧债危机中的政策取向。默克尔可以继续依赖选民对她处理危机的信任,而社民党则缺乏明晰的主张。默克尔坚持“财政契约”,主张欧洲实行紧缩政策,守住德国人的钱袋子,而社民党则处境尴尬:拒绝“财政契约”,会被对手斥为不会理财;赞成默克尔的政策,又令社民党丧失自我。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后退
顶部